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1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暑假读书学习笔记(多篇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一、什么要记读书笔记呢?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第三,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同学们都应重视学会写读书笔记。

操作指导

二、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批注笔记。是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把书划得乱七八糟了。

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

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应根据实际去选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①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训 练
请你写一则摘抄笔记。可以写名言警句,也可写一段有趣的材料,但必须做到:

①原文的抄录连标点也不能错。

②在抄录的下面一行,写明:“摘自×××”著,书名是什么?多少页?哪里出版?什么年月出版的?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笔记,它不重在于你写了多少篇,写的怎么样?关键是你是否在读书时善于做读书笔记呢?明确做读书笔记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你的目标是什么?因此,我们在检查教师读书笔记的时候,不仅检查教师写了多少篇?更重要地是看教师读书笔记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读书反思、读书方法、读书经验和读书目标等。

读书笔记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习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习他是怎样读书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一直在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在第22条是“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中,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教师首先是热爱自己所教学科的人,并且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只有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才会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教师应当引以为荣的事。体育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下面谈谈本人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1、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2、教学内容要新颖、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在体育教学中的练习兴趣。多利用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漫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现在我正在读《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非浅。使我原来有些混沌的地方,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下面我我结合这本书谈一谈关于课堂实效性的几点看法..

1,首先老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和看法,不要把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等同起来.有时我们老师会发生困惑,既然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可我们考试的指挥棒又不得不我们向着考试靠拢.而这次的讲座把我们心中的节解开,正如孟雁君老师所说人的发展是全方位的,教学成绩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它还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各个方面,仅凭成绩是看不出来的.

2,我们老师在课堂环节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能够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调动大多数同学,使学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高标准的完成既定目标.今天我看了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范冰老师的一节课.范冰老师的这节课就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很多的不足:一是范冰老师的专业素质,让我折服,流利的口语,发音的完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是她设计的这节课,也可以说非常完美.这节课是学习比较级 “who runs faster?”里面包含着几个重要的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如well-better, fast-faster, hard-harder等.而且还设计到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形式,可以说内容很多.范老师针对这一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实效性也显而易见.想必范老师准备这节课也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在我们小学阶段,英语老师紧缺的情况下,要想每一节课都准备的如此充分也是不可能的.况且我们现在还都是大班化教学,每个班将近七十个学生,要想达到如此的课堂实效性,恐怕也是难度非常大的,因此尽量让大部分同学能够参与到课堂上来,应该就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

3,针对学生的表现,老师要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奖励.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针对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适时的进行鼓励,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有时候教学内容并不吸引学生,而且有时候课堂内容多,容量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下降,那么奖励就是我们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当然奖励的手段也很多,可以给学生分发贴画,或纸叠的小星星,也可以给学生刻小五星,小红花,这些孩子们都很喜欢.再者,在奖励时可以给个人,也可以奖励小组,小组内同学轮流获得奖品,这种小组奖励特别适合大班化教学.或许大家也还有别的好方法,我们也可以共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建议》,我已经开始读了,深怕自己把握不好大师的意图,总是晚上带回家在儿子入睡后静静的读。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卑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该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的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想想我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实施的呢?总是要求他们都做到什么样的水平,每一次布置作业总是一样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理解和体会能力的差异性。以后在教学过程要真的注意这一点了。对于好孩子来说,满分就是满分,而对于那些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来说,70分也许就是他们的满分了。所以,不能一刀切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也不能一样。成绩好的孩子要求全部掌握,甚至要拔高,而对与那些成绩稍微差的同学来说,能流利的读下来,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就已经是满分了,不能拿要求好学生的标准来衡量他们,那样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没有时间啊!——这是老师劳动中的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是呀,教师也是凡夫俗子,他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做家务,也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孝敬父母,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但学校工作又十分繁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责无旁贷;更要命的是繁杂的班级管理:一会儿学生打架了,一会儿那个呕吐了,不是这个违反纪律了,就是那个不写作业了。。。。。。没完没了,搞的老师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因而很多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步后尘,教师子女也很少对师范院校感兴趣,因为他们看到了父辈的艰辛,连一分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今天,读了《给老师的建议》,那位历史老师的话让我幡然醒悟: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话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他们的这种准备,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需要时信手拈来,以致于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使乏味的教学变成老师学生的大餐,他们还会不珍爱这份神圣的职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阅读,再阅读


徐德梅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曾囫囵吞枣地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今学期它被我校指定为教师的共读书。在工作之余,我又一次捧读,重温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教学思想,给我感触颇深的是他对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小学中高年级,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这正像敏感度极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要阅读,阅读,再阅读。

多读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知有多少位教育家对此都有论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曾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好比是学习驾照,学习了驾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要真正学会驾驶并要熟练驾驶,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开着车跑上多少万公里,自然就学会了,技术也熟练了。否则,如果光学理论不去实践,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开车的。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如果不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不会有真正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那他的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喜欢课外阅读,除了教材之外,几乎不阅读任何课外书。鲁迅先生对读书也有过精辟地论述,他说:读书犹如酿蜜,你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如果我们把学生吸引到书籍的百花园中,让他们遍采百花,吸取里面丰富的营养,何尝不能酿出醇香的蜜?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阅读并不是为了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问题,而是为了使他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他坚信,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只有当学生喜欢阅读,并从课外阅读中尝到读书的乐趣时,他才会真正自觉地去阅读,到那个时候,我们老师不用再强迫他去读书,他自己会自觉地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中受到教育,语文水平不断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晚上,一位教授看到他的一个学生还在实验室里做试验,就问他:“上午你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做试验。”教授又问:“下午呢?”学生回答:“做试验。”没想到教授听后大发雷霆:“晚上你还在做试验,这一天当中你都在做试验,请问你什么时间思考?”勤奋的学生本以为会得到教授的夸奖,没想到却挨了一通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有多么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六十二条中,专门谈到了思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但遗憾的事,许多教师常常忘了这一点。

这个问题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容易教,而要让学生掌握起来,变为自己的东西,只有靠大量的阅读实践。时下进行的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视这一点,还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校在理想课堂构建中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可以说,预习几乎完全是学生自己在学习,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但往往是一部分学生做不好,这就是说我们教师还没有点燃学生勤学好稳、渴求知识的火焰,我们还没有最大限度调动所有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总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承认,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此,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要分层次,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预习要求,这样或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做法。

另外,我们还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只有看展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思维活动,才能为在课堂上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而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往往功利性太强,为了让学生写作文由素材而活动,甚至在活动之前,就告诉学生活动之后要写作文,结果让学生兴趣大减,甚至有的孩子为了逃避作文宁可不参加活动。这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我们在课堂上的思维训练也往往搞一刀切,做法千篇一律。其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获得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再加一句,就没有在常人看来有些怪异的各种“大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3: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