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咫尺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
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积蓄兵力,准备再起。明朝将领发现张献忠的意图,
准备派兵镇压。张献忠先发制人,在谷城杀掉明朝县令,焚毁了官衙,重新打起了起义的旗
号。不久,罗汝才也起兵响应。
    明朝总兵左良玉派兵进攻,被张献忠打得一败涂地,只留下几百残兵败将逃回,气得崇
祯帝把主帅熊文灿和总兵左良玉都革了职务,另派兵部尚书杨嗣昌到湖广围攻张献忠。
    杨嗣昌带了崇祯帝的尚方宝剑,率领了十万人马,耀武扬威到了襄阳。他派左良玉等将
领把起义军四面包围起来。张献忠转移到玛瑙山的时候,由于起义军队伍里混进了奸细,起
义军陷入敌人包围圈里,被左良玉军打败,损失了大量金银、战马。张献忠的妻子、儿子也
被俘虏。
    张献忠带了一千名骑兵,从湖北转移到四川。杨嗣昌跟踪追击,把他的行辕迁到重庆,
准备在四川消灭起义军。
    杨嗣昌在四川到处张榜,说有谁能抓住张献忠,赏给黄金万两,还封他侯爵。哪知道第
二天,在杨嗣昌的行辕里,发现了许多标语,上面写着:“有能斩杨嗣昌头的,赏银三钱。”
    杨嗣昌派出大批官军到处追剿起义军,张献忠起义军却是忽东忽西,叫官军捉摸不定,
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官军才在开县追上起义军。当明军将领猛如虎、刘士杰拖着疲劳不堪的
兵士赶到,张献忠的起义军绕到背后,从山上呐喊着冲了下来,官军全部崩溃,刘士杰被
杀,猛如虎好容易逃脱。起义军杀退敌人,在营里拍手唱歌:“前有邵巡抚(指四川巡抚邵
捷春),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指监军廖大亨),不战随我行;
    好个杨阁部(指杨嗣昌),离我三尺路。”
    这支歌谣传到明军那里,使杨嗣昌听了哭笑不得。公元1641年,张献忠发现杨嗣昌
把重兵都放到四川,襄阳兵力空虚,就摆脱明军,突然带兵离开四川,往东转移,一天一夜
急行三四百里,把杨嗣昌大军远远甩在后边。到了湖北当阳,遇到另一支明军堵截,张献忠
把罗汝才留在当阳,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奔襄阳。
    杨嗣昌在重庆得到消息,连忙派使者赶到襄阳,命令襄阳明军严密防守。哪里知道使者
走在半路上,被起义军发现抓了起来。起义军在使者身上搜到了令牌、文书,上面盖着杨嗣
昌行辕的大印。张献忠把他的义子李定国叫来,叫他打扮为杨嗣昌使者,带了几名“随从”
和令牌、文书,混进襄阳城去。
    李定国带了公文、令牌,来到襄阳城边,正是夜色朦胧的时候。他在城门外向守军喊
话,守城明兵听说是杨阁部派来的使者,验过令牌、文书,也没有怀疑,把李定国和随从兵
士放进了城。
    当天晚上,混进襄阳的起义军兵士在城里好几处放火,全城的百姓从睡梦里惊醒,发现
到处火光冲天,全城大乱。在混乱中,起义军打开城门,大队人马赶到,官军要想抵抗也来
不及了。
    起义军进城以后,一面派人打开监狱,救出被俘的起义兵士和家属;一面直奔襄王府,
活捉了襄王朱翊铭。
    张献忠坐在襄王府大堂,派兵士把朱翊铭押上堂来。朱翊铭吓得直打哆嗦,跪在地上求
饶。
    张献忠说:“我不要别的,只要借你的头派个用场。”
    朱翊铭听说要杀他,吓得捣蒜似地磕头,说:“我宫里有金银宝器,听凭千岁搬用,只
求饶命。”
    张献忠哈哈大笑,说:“我进了襄阳,你的金银财宝有什么法子叫我不搬?不过,你不
把头借给我,那杨嗣昌还死不了呢!”
    说着,吆喝一下,把朱翊铭拉下堂去杀了。
    张献忠占了襄阳,缴获了杨嗣昌储存在那里的大批粮饷,兵器,又把襄王府金库里的十
几万两银子分发给当地的饥民,百姓听说处决了罪恶累累的襄王,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张献忠攻破襄阳的消息传到了四川,把杨嗣昌惊呆了。他处心积虑布置的围攻起义军的
计划全部破产,特别是张献忠在他眼皮底下,来个突然袭击,使一个藩王丧了命。怎么向崇
祯帝交代?
    杨嗣昌丧魂落魄地从四川窜到湖北,刚到沙市,又听到一个消息,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
离开商洛山区,重振旗鼓,趁河南兵力空虚的时候,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这一来,
杨嗣昌更是又惊又害怕,他想来想去,没有出路,只好自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48 李岩和红娘子


    李自成离开商洛,到河南的时候,河南正发生一场大旱灾,成千上万饥民到处流亡。李
自成一到河南,饥民听到李闯王出山的消息,纷纷前来投奔。
    有一天,一群饥民拥着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来找闯王。李自成询问来历,知道那青年
名叫李岩(又名李信),刚被大家从河南杞县牢里救出来。
    李岩本来是杞县地方一户富户人家的儿子。前几年,当地灾荒闹得凶,好多农民断了
粮。李岩拿出家里的一些粮食,接济断粮的穷人。对于一个富户子弟来说,这样做是少见的。
    所以,穷人们觉得李岩为人不错,称呼他“李公子”。
    杞县连年灾荒,穷人已经苦得过不了日子。但是,县官照样派差役向穷人逼税逼债。李
岩怕逼出事来,去见姓宋的县官,劝他暂时停止征税,还希望他拨出一部分官粮借给饥民。
    县官对李岩说:“上司向地方派军饷,催得紧。我不问他们要税要租,拿什么交帐。再
说,官仓里的粮食早就空了,拿什么借给饥民。要借,只有请你们几家富户人家出粮了。”
    李岩见县官不答应,回到家,打开自家的粮仓,把二百多石粮食拿出来让饥民分了。
    闹饥荒的百姓见李公子肯捐粮,很高兴。但是受灾的百姓多,光李家捐粮也不顶事。有
人想个主意,聚集几十个人到别的富户人家去请愿,要他们学李家的样儿。
    那些富户人家不但不同意,反而向上门的饥民瞪白眼,说家里根本没粮。饥民一气之
下,闹了起来,冲进一个富户的粮仓,把他家的粮食分了。
    富户们发了慌,纷纷向县官哭诉。县官说:“这不是反了吗?”立刻派了几名差役拿着
他的令牌前去制止,还扬言说,如果再聚众要挟,一定要重办。饥民们正在气头上,哪怕你
县官硬压。他们揪住差役,把令牌扔在地上,砸得粉碎,还拥到县衙门前,嚷嚷说:“我们
没有粮,早晚得饿死,不如跟你们拼了吧。”
    县官一听饥民要暴动,吓得躲在县衙里不敢出来。他一想,还是李岩跟饥民有点来往,
就赶快派人把李岩找来,请他想个办法。
    李岩说:“你要不出乱子,只有赶快停止逼债,劝富户人家捐粮。”
    县官没办法,只好勉强答应。聚集在县衙外的饥民听说李岩已经说服县官捐粮,才平息
了气愤。有人说:“大伙先回去吧。要是过几天再不见他们拿出粮来,再找他们算账!”
    哪料饥民一散,县令就翻悔了。他想,不向饥民逼税,虽然解了眼前的急,可上司催起
来怎么办,自己的乌纱帽还保得住?他左思右想,就恨起李岩来,认为现在饥民闹得这样
凶,全是那姓李的惹出来的。他立刻叫个办案的师爷写了一份公文给上司,诬告李岩收买民
心,想要造反。
    这消息泄漏了出来,人们都替李岩担心。附近林子里,有一支农民起义队伍,带头的青
年女子,是江湖上卖艺的,人们叫她红娘子。红娘子平时听到李岩捐粮救灾的事,十分钦
佩,现在听说李岩有遭害的危险,就到李岩家里,把李岩带到林子里躲避。
    李岩开始并没弄清红娘子的本意,后来一听红娘子要把他留下,参加起义队伍,就不愿
意。没多久,从红娘子那里偷偷地跑了回来。
    李岩一回家,那如狼似虎的差役早就带着脚镣手铐等着他,一见李岩,就七手八脚把他
铐了起来,带回县衙审问。
    杞县的百姓听到李岩被捕,说:“李公子坐牢,咱们难道能眼睁睁看他受苦不去救他?”
    红娘子听到消息,也带着队伍来了。一大群饥民跟着她,拿刀的拿刀,使棒的使棒,一
起攻打县衙门。
    县官和差役一看起义队伍人多势大,料想抵挡不住,都溜走了。红娘子和饥民一起,打
开牢监,把李岩救了出来。
    到了这步田地,李岩觉得回家也没有出路,才听从红娘子的劝告,跟起义的饥民一起投
奔李闯王。
    李自成弄清了李岩的情况,知道李岩虽然是富户人家出身的读书人,也是个受迫害的;
再说,起义军正需要找个谋士,就把李岩留在营里。李岩也早就知道李自成是个很有抱负的
英雄,也就一心一意帮李自成推翻明王朝。
    起义军队伍壮大以后,李自成着手整顿部队,严肃纪律,还接受李岩的建议,提出“均
田免赋”(“赋”就是税收)的口号。李岩派出一批起义兵士打扮成商人模样,混进官军占
领的城里,逢人就宣传:“李闯王带的队伍是挺讲纪律的,不杀人也不抢东西。”人们对官
军的杀人抢劫,早就恨透了。现在听说李闯王的队伍纪律严明,自然向着李闯王了。当地的
农民还传唱着一些歌谣,也是李岩编的: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近来贫汉难求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李自成的起义军受到人民的支持,在杀死福王朱常洵之后,又在河南接连打了几个大胜
仗。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破潼关,打死明朝督师、兵部尚书孙传庭,没多久就占领了
西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49 吴三桂借清兵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率领一百万
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
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部投降。
    起义军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祯帝登上煤山(在皇宫的后面,今北京景山)上往
四周一望,只见火光映天,知道形势危急,跑回宫里,拼命敲钟,想召集官员们来保护他。
等了好久,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这时候,他才知道末日到来,又回到煤山,在寿皇亭边一棵
槐树下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二百七十七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大将刘宗敏首先率领队伍进城,接着,大顺王李自成头戴笠帽,
身穿青布衣,跨着骏马,缓缓地进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乐业;一面严惩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李
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
饷,拒绝交付的处重刑。少数民愤大的皇亲国戚被起义军抓起来杀头。
    有个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且逮捕起来追赃。有人告诉李自成说,吴襄
的儿子吴三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把吴三桂招降了,岂不是解
除了大顺政权一个威胁。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起义军投降。
    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起义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
祯帝接连下命令要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吴三桂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
破。过了几天,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倒犹豫起来。向起义军投降吧,当然是他不愿意
的;要不投降吧,起义军勇猛善战,兵力强大,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再说,北京还有他的
家属财产,也舍不得丢掉。既然李自成来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况再说。
    吴三桂带兵到了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就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吴三桂找来一
问,开始,听说他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已经恨得咬牙切齿;接着,又听说他最宠爱的
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更是怒气冲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关,并且要将士们一律换上
白盔白甲,说是要给死去的崇祯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吴三桂本来就害
怕农民军,听到这消息,吓得灵魂出窍。他也顾不了什么民族气节,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
出关,请求清朝帮助他镇压起义军。
    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到,立刻回信同意。接着,他
亲自带着十几万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兵。
    清军到了山海关下,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五百个亲兵出关迎接多尔衮。他见了多
尔衮,卑躬屈膝地哀求多尔衮帮他报仇。多尔衮自然顺水推舟地答应。吴三桂把多尔衮请进
关里,大摆酒宴,杀了白马乌牛,祭拜天地,订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二十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浩浩荡荡的一字
阵,一眼望不到边。老奸巨猾的多尔衮从城头望见起义军阵容坚强,料想不容易对付,就让
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和几名清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开始了,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出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起义军的左右两翼
合围包抄,把吴三桂和他的队伍团团围住。明兵东窜西突,冲不出重围;起义军个个血战,
喊杀声震天动地。
    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不料海边一阵狂风,把地面上的尘沙刮起,一霎时,天昏地
黑,对面见不到人。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出动,向起义军突然
袭击。起义军毫无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也就乱了。直到风定
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楚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
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失败。
    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的势,在后面紧紧追赶。起义军回到北京,
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领
起义军,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公元1644年
十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打那时候起,清王朝就开始
在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第二年,清朝分兵两路攻打西安。一路由阿济格和吴三桂、尚可喜率领,一路由多铎
(音duó)和孔有德率领。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潼关抗击清军,经过激烈战斗,终于被迫
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过了几个月,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
击,李自成战败牺牲。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大西,继续抗击清军。到公元1647
年,清军进四川,张献忠在川北西充的凤凰山的一场战斗中,中箭死去。这样明朝末年的两
支主要起义军都失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一片慌乱。他们立了一
个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政权,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
朱由崧称为弘光帝。
    弘光帝朱由崧是个迷恋酒色、极端荒唐的人。凤阳总督马士英和一批魏忠贤的余党利用
弘光帝昏庸,操纵了南明政权。弘光帝和马士英根本没想抵抗清兵,却过起荒淫作乐的生活
来。
    南明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来不赞成让朱由崧做皇帝,为了避免引起内部冲突,才
勉强同意。弘光帝即位以后,史可法主动要求到前方去统率军队。
    那时候,长江北岸有四支明军,叫做四镇。四镇的将领都是骄横跋扈的人。他们割据地
盘,互相争夺,放纵兵士残杀百姓。史可法在南方将士中威信高,他到了扬州,那些将领不
得不听他的号令。史可法亲自去找那些将领,劝他们不要自相残杀;接着,又把他们分配在
扬州周围驻守,自己坐镇扬州指挥。大家就称呼他史督师。
    史可法做了督师,以身作则,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将士们的爱戴。这年大年夜,史可
法把将士都打发去休息,独自留在官府里批阅公文。到了深夜,他感到精神疲劳,把值班的
厨子叫了来,要点酒菜。
    厨子回报说:“遵照您的命令,今天厨房里的肉都分给将士去过节,下酒的菜一点也没
有了。”
    史可法说:“那就拿点盐和酱下酒吧。”
    厨子送上了酒,史可法就靠着几案喝起酒来。史可法的酒量本来很大,来到扬州督师
后,就戒酒了。这一天,为了提提精神,才破例喝了点。一拿起酒杯,他想到国难临头,又
想到朝廷这样腐败,心里愁闷,边喝酒边掉热泪,不知不觉多喝了几盅,带着几分醉意伏在
几案上睡着了。
    第二天一清早,扬州文武官员依照惯例到督师衙门议事,只见大门还紧紧地关着。大家
不禁奇怪,因为督师平常都是起得极早的。后来,有个兵士出来,告诉大家说:“督师昨晚
喝了酒,还没醒来。”
    扬州知府任民育说:“督师平日操劳过度,昨夜睡得这么好,真是难得的事。大家别去
惊动他,让他再好好休息一会吧。”他还把打更的人找来,要他重复打四更的鼓(打四更
鼓,表示天还没亮)。
    史可法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侧耳一听,打更人还在打四更,不禁勃然大怒,把兵士
叫了进来说:“是谁在那里乱打更鼓,违反我的军令。”兵士把任民育吩咐的话说了,史可
法才没话说,赶快接见官员,处理公事。
    打那天起,史可法下决心不再喝酒了。
    没多久,清军在多铎带领下,大举南下。史可法指挥四镇将领抵抗,打了一些胜仗。可
是南明政权内部却起了内讧。驻守武昌的明军将领左良玉为了跟马士英争权,起兵进攻南
京。马士英害怕得要命,急忙将江北四镇军队撤回,对付左良玉,还用弘光帝名义要史可法
带兵回南京保护他。
    史可法明知道清军压境,不该离开。但是为了平息内争,不得不带兵回南京,刚过长
江,知道左良玉已经兵败。他急忙回江北,清兵已经逼近扬州。
    史可法发出紧急檄文,要各镇将领集中到扬州守卫。但是过了几天,竟没有一个发兵来
救。史可法知道,只有依靠扬州军民,孤军奋战了。
    清军到了扬州城下,多铎先派人到城里向史可法劝降,一连派了五个人,都被史可法拒
绝。多铎恼羞成怒,下令把扬州城紧紧包围起来。
    扬州城危急万分,城里一些胆小的将领害怕了。第二天,就有一个总兵和一个监军背着
史可法,带着本部人马,出城向清军投降。这一来,城里的守卫力量就更薄弱了。
    史可法把全城官员召集起来,勉励他们同心协力,抵抗清兵,并且分派了守城的任务。
他分析一下形势,认为西门是最重要的防线,就亲自带兵防守西门。将士们见史可法坚定沉
着,都很感动,表示一定要和督师一起,誓死抵抗。
    多铎命令清兵没日没夜地轮番攻城。扬州军民奋勇作战,把清兵的进攻一次次打回去。
清兵死了一批,又来了一批,形势越来越危急了。
    多铎下了狠心,开始用大炮攻城。他探听到西门防守最严,又是史可法亲自防守,就下
令炮手专向西北角轰击。炮弹一颗颗在西门口落下来,城墙渐渐塌下,终于被轰开了缺口。
    史可法正在指挥军民堵缺口,大批清军已经蜂拥着冲进城来。史可法眼看城已经没法再
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随从的将领们抢上前去抱住史可法,把他手里的刀夺了下
来。史可法还不愿走,部将们连拉带劝地把他保护出小东门。这时候,有一批清兵过来,看
见史可法穿的明朝官员的装束,就吆喝着问他是谁。
    史可法怕伤害别人,就高声说:“我就是史督师,你们快杀我吧!”
    公元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
    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竟灭绝人性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
杀延续了十天才结束。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大屠杀之后,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进城寻找史可法的遗体。因为尸体太多,天热又都腐
烂了,怎么也认不出来,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过的袍子和用过的笏板,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
花岭上。这就是到现在还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墓”。
    扬州失守后几天,清军攻破南京。南明政权的官员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弘光政权
被消灭了。
    清兵继续南下,还颁布一道剃发令,强迫百姓在十天之内,改依清人的习惯,一律剃掉
前半部头发,留下一条辫子,违抗命令的处死,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
来,更加激起了江南百姓的反抗情绪。江阴军民在典史(县衙里一种小官)阎应元的率领
下,顶住二十多万清兵的重重包围,坚守了八十多天。城里男女老少,没有一个投降。清军
死伤惨重。嘉定军民坚持抗清斗争三个月,被清军屠城三次,牺牲两万多人。历史上把这次
惨案称作“嘉定三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弘光政权瓦解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抗清力量继续战斗。1645年六月,明朝官员黄
道周、郑子龙在福州另立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键(聿音yù)即位,历史上称为隆武帝。另
一部分官员张国维、张煌言在绍兴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这样,就同时出现了两个南明政权。
    为了对付抗清力量,清朝廷派了在松山战役中投降清朝的洪承畴总督军事,招抚江南。
    这时候,在松江(在今上海市)有一批读书人也在酝酿抗清,领头的是夏允彝(音y
í)和陈子龙。夏允彝有个年才十五岁的儿子叫夏完淳(音chún),又是陈子龙的学
生。夏完淳自小就读了不少书籍,能诗善文,在他的父亲、老师影响下,也参加了抗清斗争。
    靠几个读书人要组织义军是不行的。夏允彝有个学生吴志葵,是吴淞总兵,手下还有一
些兵力。他们说服吴志葵一起抗清。吴志葵答应了,派出一支人马担任先锋队攻打苏州。一
开始打得挺顺利,先锋队攻进了苏州城,但是吴志葵临阵犹豫,没有及时增援,结果进诚的
义军被围牺牲,吴志葵的主力在城外也被击败。
    不久,清军围攻松江,夏允彝父子和陈子龙冲出清兵包围,到乡下隐蔽起来。清兵到处
搜捕,还想引诱夏允彝出来自首。夏允彝不愿落在清兵手里,投到河塘里自杀。他留下遗
嘱,要夏完淳继承他的抗清遗志。
    父亲的牺牲引起夏完淳万分悲痛,也激起他对清朝的仇恨。他和陈子龙秘密回到松江,
准备再组织起义军。这时候,他们打听到太湖长白荡有一支由吴易领导的抗清义军,正在重
整旗鼓。夏完淳把家产全变卖了,捐献给义军做军饷,在吴易手下当了参谋。他还写了一道
奏章,派人到绍兴送给鲁王,请鲁王坚持抗清。鲁王听说上书的是个少年,十分赞赏,封给
夏完淳一个中书舍人的官衔。
    吴易的水军在太湖边出没,把清军打得晕头转向。但是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义军失
败,吴易也牺牲了。
    过了一年,陈子龙又秘密策动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这次兵变不幸又失败了,吴
胜兆被杀害,陈子龙也被清军逮捕。陈子龙不愿受辱,在被押解到南京的船上,挣脱绳索,
跳河自杀。
    夏完淳正在为失去他的老师而悲痛,因为叛徒告密,他自己也被捕了。清军派重兵把他
押到南京。
    夏完淳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他给他亲友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和书信。死亡的
威胁并没有使他恐惧,他感到伤心的就是没有实现他保卫民族、恢复中原的壮志。
    对夏完淳的审讯开始了,主持审讯的正是招抚江南的洪承畴。洪承畴知道夏完淳是江南
出名的“神童”,想用软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屈服。他问夏完淳说:“听说你给鲁王写过奏
章,有这事吗?”
    夏完淳昂着头回答:“正是我的手笔。”
    洪承畴装出一副温和的神气说:“我看你小小年纪,未必会起兵造反,想必是受人指
使。只要你肯回头归顺大清,我给你官做。”
    夏完淳假装不知道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
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
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
    这番话把洪承畴说得啼笑皆非,满头是汗。旁边的兵士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
提醒他说:“别胡说,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祭,
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
    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色像死灰一样,不敢再审问下去,一拍
惊堂木,喝令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公元1647年九月,这位年才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他的朋友把他的尸
体运回松江,葬在他父亲的墓旁。到现在,在松江城西,还留着夏允彝。夏完淳英雄父子的
合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之后,他手下大臣黄道周是个真心抗清的人,一心想帮助隆武帝
出师北伐。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出兵。过了一年,清军进军
福建的时候,派人向他劝降。郑芝龙贪图富贵,就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也
灭亡了。
    郑芝龙有个儿子叫郑成功(福建南安人),当时是个才二十二岁的青年将领。郑芝龙投
降清朝的时候,郑成功苦苦劝阻他父亲。后来,他眼见父亲执迷不悟,气愤之下,就单独跑
到南澳岛,召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清王朝知道郑成功是个能干的将材,几次三番派人
诱降,都被郑成功拒绝。清将又派他弟弟带了郑芝龙的信劝他投降。他弟弟说:“你如果再
不投降,只怕父亲的性命难保。”
    郑成功坚决不动摇,写了一封回信,跟郑芝龙决绝。
    郑成功兵力渐渐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乘
海船率领水军十七万人开进长江,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是清军用假
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最后打了败仗,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清军已经占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
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郑成功在那里招兵筹饷,都遇到困
难,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
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
镇压。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
湾。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劝郑成功
收复台湾。他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
敌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
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要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二万五
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
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
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
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在今台湾东平地
区)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叫何延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迎接亲人。躲在城堡里的荷兰
侵略军头目气色败坏地派了一百多个兵士冲来,郑成功一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
个敌将,敌兵也溃散了。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
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
活。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
海面照得通红。赫克托号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到巴达维亚(今爪
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说只要郑军肯退出台湾,他们宁愿献上十万两
白银慰劳。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
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敌军还想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
人给郑军出个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敌人就不战自
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
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
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
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253 李定国转战西南


    隆武、鲁王两个南明政权先后覆灭之后,清军分三路向西南进攻,驶守在两广的明朝官
员瞿式耜(音sì)等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号永历,历史上称他永历帝。公元1
647年十一月,明朝将领何腾蛟,依靠大顺军余部的力量,在全州大败清军;瞿式耜在桂
林,也打退了清军的进攻。南明军声势大振。但是,由于桂王政权内部的不团结,湖广和广
西又被清军占领。过了两年,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害,瞿式耜也在桂林城被清兵攻陷后就
义。在桂王政权面临覆灭的时刻,李定国领导的大西农民军,担负起抗清的重任,在西南一
带又继续战斗了十多年。
    李定国是张献忠手下四名勇将之一,又是他的义子,最大的是孙可望,李定国是老二。
张献忠牺牲以后,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南下贵州、云南。他们派人向
永历帝建议,愿意和他们联合抗清。经过一番周折,永历帝看到形势危急,只好依靠大西
军,封孙可望为秦王。
    孙可望是个野心家,他把永历帝控制在手里,在贵阳作威作福,独断专横,不把抗清放
在心里;李定国却一心抗清,他在云南花了一年时间,训练了三万精兵,加紧制造武器盔
甲;他还找了一批驯象的人,组成一支象队。在做好准备之后,决定出兵进攻清军。
    李定国领导的军队士气高涨,军纪严明。他们从云南、贵州一直打到湖南,连战连胜,
收复了几座重镇,接着,又三路进攻桂林。驻守桂林的清军主帅孔有德几次派兵迎战,没有
交战兵士就逃散了。孔有德不得不亲自带兵到严关,和明军对垒。李定国大军一到,前面是
高大的象队,后面是雄赳赳的兵士。大象一上阵吼叫起来,清军的战马听到象吼,就吓得到
处乱窜。那时,天忽然下起大雨,电闪雷鸣,象群趁势一冲,清兵大败,明军奋勇追击,杀
得清军一败涂地。
    孔有德急忙把兵士撤进桂林城,把城门关住。李定国把桂林城紧紧包围,日夜猛攻。孔
有德亲自登城防守,明军的乱箭射去,正中了孔有德的前额。这时候,他又得到城北山头己
被李定国攻占的消息,就放起一把火,投到火里自杀了。
    李定国攻进桂林,一面分兵继续肃清残敌,一面安定百姓,把逃到山里的南明官员接回
城里。有一天,李定国在七星岩边摆了酒宴宴请官员,他跟官员们说:“现在的局势,就像
南宋末年一样。你们不是敬佩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诸公吗?他们的精忠浩气,固然是名
留青史,但是我们尽忠国家,毕竟不希望有这样的结局啊。”
    大家听了,都深深佩服李定国的豪迈气概。
    永历帝得到捷报,封李定国为西宁王接着李定国又带兵打下永州、衡阳、长沙,逼近岳
州。清朝廷大为震惊,连忙派亲王尼堪带兵十万反攻长沙。李定国得到消息,知道敌人来势
很猛,就主动从长沙撤出,却在退到衡阳的路上设下伏兵。尼堪亲自率兵追击,中了明军的
埋伏,尼堪当场被砍死了。
    李定国的胜利,引起秦王孙可望的妒忌,孙可望假意邀请李定国商量国事,想暗害李定
国;李定国发现他的诡计,只好带兵离开湖南,回到云南。孙可望想提高自己的威望,亲自
到湖南进攻清军,却打了个大败仗。
    孙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历帝让位。他知道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除掉李定国,就
亲自带兵十四万进攻云南。哪里想到,他手下的将士们恨透了他的分裂活动,在双方交战的
时候,纷纷倒戈奔向李定国一边,孙军全部瓦解。孙可望狼狈逃回贵阳,又遭到留守贵阳的
将士的反对。孙可望走投无路,就逃到长沙向清军投降。
    声明政权经过孙可望叛乱,力量已经削弱。公元1658年,清兵由降将吴三桂、洪承
畴等率领,分三路进攻云南、贵州。李定国分三路阻击,都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回昆明。永
历帝和他的几个亲信官员惊慌失措,逃往缅甸。
    永历帝逃往缅甸后,李定国继续在云南边境上收集人马,打击清军,准备恢复。他接连
十三次派人去接永历帝回国,永历帝都不敢回来。
    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带回昆
明。一到昆明,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最后一个声明政权到这时候彻底灭亡。
    李定国艰苦抗清十多年,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他心情忧愤,终于得病死去。临死时候,
他对他的儿子和部将说:“宁可死在荒野,可不能投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16: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