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咫尺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56 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
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
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
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
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
戴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
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
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本
来最怕边境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
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解送到
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严肃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
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观察,
安禄山不是个善良人,不杀恐怕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
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
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
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
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
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
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
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高兴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
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府第。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
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
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治所在今
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
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八千名
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凭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杨国
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矛盾来。杨国忠几次
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相信。
    日子一长,安禄山的谋反的迹象渐渐暴露出来了。他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三十二名汉将
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唐玄宗亲手写诏书要安禄山到长安,他也推托有病不去。唐
玄宗开始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但是无论唐玄宗或是杨国忠,都没有想到该怎样防备安禄山的
叛乱。
    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
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
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十五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
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
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
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认为是有人造谣,还不相信,到后来警报一个个
传来,他也慌了起来,立刻召集大臣商议。满朝官员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
口呆,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还不是被我说准了吗。不过,
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不出十天,一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送来。”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也有些安心了。但是,哪儿知道,没有多久,叛军长驱直入,渡过
黄河,占领了洛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57 颜杲卿骂贼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gǎo)
卿。
    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
(在今河北省,藁音g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
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员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旧让他守常山,但
是心里不放心,一面把颜杲卿的儿子、侄儿带到军营里做人质,一面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
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之后,颜杲卿决心起兵,他的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
颜真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派人跟颜杲卿联络,要他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
菜去慰劳他,等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
    颜杲卿攻下了井陉关,士气振奋。第二天又接连活捉了两名叛将。颜杲卿派人分头到河
北各郡去告诉官吏说:现在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已经出了井陉关,早晚就到河
北各郡了。受安禄山胁迫叛变的,趁早投降,可以受到重赏;如果顽抗,罪加一等。
    河北各郡官员一听到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二十四个郡,有十七个
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郡都响应颜杲卿,后方不稳,只好改变主
意,回到洛阳。他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
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起兵只有八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兵力又
少,怎样敌得过两路叛军!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
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叛军把常山紧紧围困,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四天,城里粮食断了,箭
也完了。常山终于陷落在叛军手里。
    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袁履谦抓起来,押送到洛阳去见
安禄山。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责问颜杲卿说:“你本来只是个范阳小官,我把
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反叛我?”
    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你是一个牧羊的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
对不起你?我为国除奸,恨不得斩你的头,叫什么反叛?”
    安禄山恼羞成怒,要左右兵士把颜杲卿、袁履谦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
酷的刑罚折磨他们。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仍旧痛骂安禄山。叛军兵士用刀割了颜杲卿的
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
    袁履谦看到颜杲卿受刑的惨酷情景,气得自己咬碎舌头,连血带舌喷在旁边一个叛将的
脸上。
    颜杲卿、袁履谦骂不绝口,一直到他们咽气。
    颜杲卿从起兵到失败,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是他们的抵抗,拖住了叛军的兵力,为唐王
朝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他们的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击叛军。
    颜杲卿被杀后一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太原弓箭手三千人出兵
井陉关,打退叛军,收复常山。接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带领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会合。
河北的一些百姓受尽安禄山叛军掳掠的痛苦,听到郭子仪、李光弼大军打过来,自发集合起
来,修筑营垒,抵抗叛军;等郭、李大军一到,就参加了大军队伍。郭、李两支大军兵强马
壮,士气旺盛,接连打击安禄山叛军,河北十几个郡重新回到唐军手中。
    河北大捷,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叛军军心动摇。安禄山大起恐慌,埋怨谋士高尚、严庄
说:“几年来你们劝我起兵造反,说这是万全的计策。现在西边打潼关,几个月也打不进
去;北边的路也被截断。我们困守在这里,叫什么万全!”他打算放弃洛阳,逃回范阳去。
    正在安禄山进退两难的时候,唐王朝统治者自己却替叛军打开了潼关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58 马嵬驿兵变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
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
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
安,让长安人民放心。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闹起矛盾来。哥舒翰主张坚守潼关,等待时
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他们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
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有人对杨国忠说:“现
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里,如果哥舒翰打胜了,回到长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杨国
忠自己知道他这个宰相最不得人心,听了这番话,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
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
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没有好处,但是没法违抗皇帝的圣旨,痛哭一场,只好带兵出关了。
    关外的叛将崔乾祐早已养精蓄锐,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
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
没。二十万人马只剩下八千。
    哥舒翰还想收拾残兵,他的部下先乱了起来,叛军乘胜打进潼关。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一失守,关内就没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放弃
城逃走。
    开始,哥舒翰还派人到长安告急。后来,告急的文书中断;晚上,烽火台上的“平安
火”也见不到了。到这时候,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着急起来,要杨国忠想办法。
    杨国忠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商量,大家都干着急,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
道留在长安,没有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
    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护送
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长安。
    他们派个宦官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员准备接待。
    哪知道才到咸阳,派出的宦官和县令都已经逃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没有人给他
们送饭。随行太监好容易找到当地百姓,向他们讨了点粮食。有几个百姓送上一点高粱饽
饽。那些皇子皇孙平时养尊处优,哪里吃过这样的饭,但是实在饿得慌,也顾不得什么体
面,没有碗筷,就用手捞着吃,一下子就吃得精光。
    唐玄宗勉强咽了几口饽饽,直流眼泪。有个老人挤到车前,对玄宗说:“安禄山想造
反,已经不是一天了。这么多年来,有人向朝廷告发,反而被关被杀。陛下周围的大臣,只
会奉承拍马,外面的情况,陛下一概听不到。我们普通百姓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朝廷宫
门太深,百姓的意见陛下听不到。要不是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我们怎么能站在陛下面前说话
呢!”
    唐玄宗垂头丧气地说:“这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样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嵬,音wēi)随行的将士又
饿又疲劳,实在忍不住了。他们心思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
苦。他们认为,这全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累,这笔帐得向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二十几个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
话,周围的兵士已经嚷起来:
    “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就射起箭来。
    杨国忠慌里慌张想逃走,几个兵士赶上去,把他的头砍了下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激昂,把唐玄宗住的驿馆包围了起来。唐玄宗听到外面闹哄哄
的,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玄宗大吃一惊,不得不扶着
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不理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陈玄礼,问兵士们为什么不
肯散。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这下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他低着头站了半晌,才说:
“贵妃住在内宫,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
    高力士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气愤,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
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陛下也安全了。”
    唐玄宗为了保自己的命,只好狠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
了。
    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消了口气,才撤围回营。
    经过这场兵变,唐玄宗像惊弓之鸟一样,急急忙忙逃到成都去了。太子李亨被当地百姓
挽留下来主持朝政。李亨从马嵬驿一路收拾残余的队伍北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
位,这就是唐肃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59 张巡草人借箭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
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
    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本来
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
不愿投降,招募了一千来个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四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
士坚守六十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包扎好创口再战,打退了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
伤大批叛军,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第二次,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这时候,长安失守的消息已传到雍丘,令狐潮十分
高兴,送了一封信给张巡,劝张巡投降。
    长安失守的消息在唐军将士中传开了。雍丘城里有六名将领,原来都是很有声望的人,
看看这个形势,都动摇了。他们一起找张巡说:“现在双方力量相差太大,再说,皇上是死
是活也不知道,还不如投降吧。”
    张巡一听,肺都气炸了。但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答应明天跟大伙一起商量。到了第
二天,他召集了全县将士到厅堂,把六名将领喊到跟前,宣布他们犯了背叛国家、动摇军心
的罪,当场把他们斩了。将士们看了,都很激动,表示坚决抵抗到底。
    叛军不断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一长,城里的
箭用完了。为了这件事,张巡怎么不心焦呢!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黑魆魆一片,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
索爬下墙来。这件事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赶快报告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
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叛军再仔细一看,才看清楚城墙上挂的全是草
人。
    那边雍丘城头,张巡的兵士们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
箭。兵士们粗粗一点,竟有几十万支。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不用愁啦!
    又过了几天,还是像那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
气,又好笑,认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大家谁也不去理它。
    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并不是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五百名勇士。这五百名勇士
乘叛军不防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要想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几万叛
军失去指挥,四下里乱奔,一直逃到十几里外,才喘了口气停下来。
    令狐潮一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回去后又增加了兵力攻城。张巡派他的部将雷万春在
城头上指挥守城。叛军看到城头出现了一个将领,就放起箭来。雷万春没防备,一下子脸上
中了六箭。他为了安定军心,忍住了疼痛,动也不动地站立着。叛军将士认为张巡诡计多
端,这一次一定又放了个什么木头人来骗他们。
    后来,令狐潮从间谍那里得知,那个中箭后屹立不动的“木人”就是将军雷万春,不禁
大吃一惊。令狐潮在城下喊话,请张巡见面。张巡上了城头,令狐潮对他说:“我看到雷将
军的勇敢,知道你们的军纪确实严明。但是可惜你们不识天命啊!”
    张巡冷笑一声回答说:“你们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天命!”说着,就命令将
士出城猛冲过去。令狐潮吓得拨转马头没命地逃跑,他手下的十四个叛将,都被张巡将士活
捉了。
    打那以后,令狐潮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经常有几万人,张巡的
兵不过一千多,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打胜仗。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音suī)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送来告急文书,说叛
军大将尹子奇带领十三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
    张巡接到告急文书,赶紧带兵到睢阳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60 南霁云借兵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
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
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
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了增援兵力,又把睢阳城紧紧围住,千方百计进攻。张巡虽然
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叛军去了又来,形势越来越紧急。
    一天夜里,张巡叫兵士敲起战鼓,号令整队。城外的叛军听到城里的鼓声,连忙摆开阵
势,准备交锋。等到天亮,还没见唐军出城。尹子奇派人登上高处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
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命令兵士卸了盔甲休息。许多叛军将士紧张了一夜,一倒在地上就
呼呼地睡着了。
    正在这时候,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每人带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各城门
杀出来,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阵势大乱,又被唐军杀了五千多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的时候,射杀尹子奇。但是尹子奇是个狡猾的家伙,平时上
阵,总让几个将领伴随着。他们穿着一色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叫唐军没法辨认出哪个
是主将。张巡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兵士把一支用野蒿削成
的箭射到敌阵里,叛军兵士拾到这支箭,以为城里的箭已经使完了,高高兴兴地拿着箭报告
尹子奇。
    尹子奇刚刚把蒿箭接到手里,城头上的张巡看在眼里,立刻吩咐身边的南霁云对准尹子
奇射箭。南霁云本来是个好箭手,他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捂
住脸,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尹子奇攻城不成,反瞎了一只眼睛,哪里肯罢休。他回去养了一阵子伤,又带了几万大
军,像箍铁桶一样把睢阳围住。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到后来,睢阳城里
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又断了粮食,唐军兵士每天只分到一合(音gě,一升的十分之一)
米,拿树皮、茶叶、纸张和着烧来吃。最后,连一粒米都没有了。兵士们熬不住,一个接一
个饿倒了。
    情况越来越危急。张巡没法,只好派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突出重重包围,到临淮(在
今江苏盱眙西北)去借兵。
    驻守临淮的大将贺兰进明(贺兰是姓)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他见南霁云是个勇
将,想把南霁云留下来作自己的部下,特地为南霁云举行一次酒宴,请众将领作陪。
    南霁云心里急得像火烧,哪里喝得下酒。他流着眼泪激动地说:“睢阳的军民已经有一
个多月没进一粒米了,我在这里怎能忍心吃饭;就是吃了,又怎么能咽得下呀?将军手下有
的是兵,眼看睢阳城陷落,不肯分兵救援,难道是忠臣义士所该做的吗?”说着,他把自己
的一个手指咬了下来,咬得满口鲜血淋漓,气愤地说:“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使命,
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参加宴会的官员看了大吃一惊,都用袖子掩住脸,有的忍不住哭了起来。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不肯出兵,只好离开临淮,从别处借了三千兵士回到睢阳。到了睢
阳城边,被叛军发现,又把他们围了起来。南霁云带着人马,横冲直撞,在城下展开了一场
血战。
    张巡听到城外厮杀声,知道南将军回来,就打开城门,杀退敌人,把南霁云和一批兵士
接应进城,只留下了一千人。南霁云把借救兵的情况向张巡、许远报告以后,城里的将士听
到借兵没有希望,都痛哭起来。
    张巡和许远反复商量,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为了保卫江淮,不让叛军南下,决心死
守睢阳。城里粮食断了,他们就煮树皮吃;树皮吃完,就杀战马;战马杀光了,只好捉麻雀
老鼠给战士充饥。
    城里的将士、百姓被张巡的誓死战斗的精神激动了,他们明明知道守下去没有希望,也
没有一个叛逃。
    到了最后,全城只留下四百个人,尹子奇再率领叛军用云梯爬上城头,城头上的守军饿
得连使弓箭的力气都没有了。
    公元757年十月,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名将领全
部被俘。
    叛将把他们一个个绑了起来,逼他们投降。他们把刀架在张巡脖子上,张巡冷笑一声,
把叛将痛骂一顿。接下来轮到南霁云,南霁云没有作声。
    张巡转过脸朝着南霁云高喊说:“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
    男子汉死就死,可不能在叛贼面前屈服啊!”
    南霁云笑笑说:“张公放心吧。我心里在盘算用什么办法来收拾他们。哪会怕死?”
    叛将知道他们都不肯屈服,终于把他们杀害了。
    河南节度使张镐得到睢阳危急的消息,赶快发兵,急行军赶到睢阳,打退尹子奇叛军,
睢阳城已经陷落三天了。又过了七天,郭子仪带领唐军收复洛阳。
    由于张巡他们的坚守,睢阳以南的江淮地区才没遭到叛军的破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61 李泌归山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
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
啊。
    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音bì)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在
今河南省)接到灵武来。
    李泌原是长安人,小时候很聪明,读了不少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十
分器重他,称赞他是个“神童”。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李泌已经长大了,他向玄宗上了奏
章,对国家大事提了一些意见。唐玄宗看了很欣赏,召见他,想给他一个官职。他推说自己
年轻,不愿做官。玄宗就要他和太子交个朋友。以后,他经常到东宫去,太子也特别喜欢接
近李泌,把他当作老师看待。
    后来,李泌看不惯杨国忠掌权,曾经写诗讽刺杨国忠。为了这个,他被杨国忠排挤出长
安。他看到政局混乱,不愿受这个气,索性跑到颍阳隐居起来了。
    这一回,唐肃宗来请他,他想到朝廷正遭到困难,就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真像
得到宝贝一样高兴。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那么讲究礼节。唐肃宗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
样,进进出出,都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有什么主意,唐肃宗没有不听从
他的。
    唐肃宗想封他当宰相,李泌可不愿意。他说:“陛下待我像知心朋友一样,这就比当宰
相的地位还贵了,何必非要我挂个名不可呢?”
    肃宗见不能勉强他,也就算了。李泌在乡间隐居的时候穿的是布衣,到了灵武,还是那
件旧的布褂子。
    有一次,李泌陪唐肃宗一起骑着马巡视军队,兵士们在后面,指指点点说:“那个穿黄
袍的是皇上,穿白褂子的是山里来的隐士。”
    唐肃宗听到兵士们的议论,觉得这样太显眼了,就给李泌一件紫色的官服,硬要他穿
上。李泌没办法,只好穿上。肃宗笑着说:“你既然穿上了官服,还能没有个官衔?”说
着,从袖里拿出一份诏书,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相当军师)。
    李泌还不肯答应,唐肃宗说:“现在国家困难,只好暂时委屈你一下,等平定叛乱之
后,还是听你自由。”
    那时候,郭子仪也已经到了灵武。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
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间歇的时刻。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先送给李泌拆看,有
特别紧要的,才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音chù)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忙
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没能好好睡。
    唐肃宗一心想回长安,问李泌说:“敌人这样强大,我们怎么办?”
    李泌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真心帮他出力的是少数,其余都是被迫参加的。照我的估
计,不出两年,就可以把他们消灭。”接着,他又给肃宗定了一个军事计划,暂缓收复长
安,派郭子仪、李光弼分两路进军河北,攻打叛军老巢范阳,叫叛军进退两难,再发动各路
官军围攻,把叛军消灭。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要消灭叛
军,这本来是个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把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调
回,强攻长安,结果打了一个败仗。后来,郭子仪借了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纥音
hé)的精兵,集中了十五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乱头目安
庆绪逃到河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觉得心满意足,用骏马把李泌接到长安。
    唐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嫌李泌权大,早就互相勾结,想把李泌除掉。
    太子李俶发现张良娣他们想害李泌,就告诉了李泌。李泌说:“不打紧。我和皇上有约
在先,等收复京城,我就归山,就没有事了。”
    这回,李泌见唐军收复两京,算是了却一个心愿,决心离开朝廷。
    有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一起睡。李泌趁机会就对肃宗说:“我已经
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再做个闲人吧!”
    唐肃宗说:“哎,我和先生共了几年患难,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
了呢?”
    李泌恳切地说:“我和陛下结交太早;陛下太重用我,信任我。就是因为这些缘故,我
不能不走。”
    唐肃宗说:“今天先睡吧,隔天再说。”
    李泌说:“今天我跟陛下坐在一个榻上谈话,你不答应我。将来到了公堂上面,就没有
我说话的余地了。如果你不让走,那就等于杀我了。”
    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但是经不住李泌一再请求,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个屋子,重新过他的隐居生活。
    李泌走了以后,唐肃宗身边少了一个正直的大臣,李辅国等一批宦官的权力就大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
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
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
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使(监视出征将
帅的军事长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唐军攻打邺城的时候,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六十万唐军,准备
跟版军决战,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吹得沙尘弥漫,天昏地暗。九路大
军没有统一指挥,就都像受惊的马群一样逃散了。
    唐军打了败仗,鱼朝恩把失败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郭子仪。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把
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撤了,让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务。
    这时候,叛军又发生内讧。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向
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害怕,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
光弼说:“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我们退了,敌人更加猖獗,不如把我军转移到河阳(今河南
孟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李光弼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
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
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眼前的兵力不如叛军,只好智取,不好力攻。他听
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
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
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路进
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等叛军火船驶
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前进,被烧得樯倒舷裂,一下子就
沉没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石头炮向敌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血流。有的
连人带船都沉入水底;有的挣扎着爬上岸,没命地逃跑了。
    史思明几次三番派部将进矿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
    最后,史思明发了狠心,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了一支
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敌军黑压压的一大片,正一
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嘴上不说,心里先慌了。李光弼看出大伙儿的心情,镇静地
说:“别怕,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看得出他们有点骄傲。你们放心,不到中午,
保险能击败他们!”
    接着,李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打得勇猛,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来了
后续部队。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说:“你们观察敌军的阵势,哪个方向的战斗力最强?”
    部将们回答说:“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点点头,马上拨出五百名骑兵,派两名将领率领,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说:“将士们看我的旗帜行动:我
缓慢地挥旗,你们可以各自行动;如果急速挥旗着地,就是总攻的信号。将士们看到这个信
号,必须奋勇向前,不准临阵退却。”说到这里,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
本来是拼死活的事儿。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战死在前线,我就在
这儿自杀。”
    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激励的话,都勇气百倍地杀上阵去。没有多久,部将郝廷玉从阵
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他的剑迎上去,要把郝廷玉就地斩首。
    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退却。”
    传令的兵士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上阵指挥作战。
    李光弼看到唐军士气旺盛,就急速挥动旗帜着地,下令总攻,各路将士看到城头旗号,
争先恐后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
被唐军杀死、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一千多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叛将周挚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继续进攻南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思明知道周挚已经
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
    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命令李
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城。唐肃宗接二连三派了宦官逼他
进攻,李光弼冒险进攻,果然打了个败仗,李光弼也被撤了主帅的职。
    史思明去了一个强大对手,就乘胜进攻长安。幸亏在这个时候叛军发生了第三次内讧,
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
    叛军内部四分五裂,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
    从安禄山发动叛乱,一直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打了八年的内战,历史上把这件事称
为“安史之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6: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