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82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3月10 )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3月10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周三下午,我们低年级上午5位数学老师聚集办公室,开始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依据本周工作要点上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浙江省教学管理指南》、《学科教学建议》。这些内容上学期我们教研组内已经进行了学习,这学期伊始,重温,感觉很有必要,老师们边学边对照,同时对一些条款中提到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组内展开了讨论。

后半段时间,我们讨论了本学期的学科周活动方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成绩都能有所提高。初步决定在4月份举行数学计算竞赛(一年级)和解决问题竞赛(二年级)

同时,我们还就开学一周半来,各自课堂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困惑,摆了出来,议一议,听听组内其他老师有什么好的点子。一年级现在正在教学解决问题,学生对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比较头疼,特别是从图上收集相应的数学信息,不知从何入手?如何让孩子有这个问题的“感觉”?有老师说画线段图,但是也有老师提出:画线段图对理清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是否高了点?同样二年级教材中也正处于“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单元,同样在考虑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倪校的做法是建议让学生写下问题,包括数学信息,也就是完整的信息,同时训练孩子进行“有序地思考”。
“有序地思考”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组内老师纷纷表示在节下来的教学中要加强渗透与训练。

备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3月25 )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3月25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本周开始,我们低段的两个年级都开始了《空间与图形》单元的教学。为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就是教材的解读——《空间与图形》。

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第一学段,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以及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变换在显示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在总体把握了学段目标后,接着由沈萍老师针对具体的学段目标进行了逐条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们对目标中阐述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图形的平移”中“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阮老师提到:一定要让学生先读题,到底是先往…移几格,再(然后)往…几格移,还是分别将图形向…和…移几格。审清楚题至关重要。一年级教材中也碰到类似的,方老师就提到了,一年级教材本单元中,有“小蚂蚁要吃到小青虫,要先向()移几格,再向()移几格”,个别小朋友由于方位搞混淆,所以看看非常有趣简单的题目,出错率还是蛮高的,感到困惑,针对这点,老师们献计献策。

最后,我们以自学的方式,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该单元的案例部分。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1 )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1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上个学期我们组内的倪老师、赵老师已经开始了数学故事的渗透,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的浓厚。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升数学思维,因此,这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主要围绕“数学故事的有效渗透”展开。

倪老师将精心选择的《数学故事伴我成长》推荐给我们组内的每位老师,在组内交流时,老师们也对这些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故事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非常丰富:有数学史话,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理论,也有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小窍门等等……包罗万象。

同时,赵老师也将从网络上下载的网络版数学小故事奉献出来,这样将提供给孩子多种形式的故事,将大大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提升学习的兴趣。

老师们讨论后认为,可以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适当地穿插小故事。让数学故事伴随孩子每一天每一节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全面推进数学故事,让低年级的孩子更好地在数学学习中快乐学知识,提升兴趣,训练数学思维。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8 )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8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我们这一次教研组活动的主题是,认真组织学习《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在学习研读过程中,我们结合当前的教育前沿信息,对照自己的教学经历,受益匪浅。

对于第一部分《教学准备与设计》的第4、5条,我们在研讨中重点予以了关注。这两条的关键词是“研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为强的学科,同时书本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开发和使用好教材,但这里的前提是要把握好、钻研好教材,对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当你手头没有更好的材料,那还不如先用教材提供的材料。用好教材,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研讨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有老师敏锐地捕捉这样的现象,就是目前的数学课不管是公开课展示课,或者是“家常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教师很少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试想,课上教师不引导、不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课本,课后学生自己能够直面书本吗?如果离开了教师讲解,学生还能够通过课本自学数学吗?这样下去学生的数学阅读和数学理解能力如何能够提高呢?难怪,我们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学生不知如何看,回家让孩子好好复习书本,家长向老师反映:孩子不会看书,不会复习。

所以我们认为,一定要利用数学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15 )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15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在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乐于学数学、用数学。我们教研组本次的教研活动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

研讨中我们都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地分析、理解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同时,结合学科教学建议,重温了相关条例,明确了:所谓认真地分析、理解教材,就是要认真钻研、理解教材所承载的内容、重点难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还要认真分析理解其设计意图和活动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所谓科学地使用教材,就是把教材作为“活”的载体而不是“死”的陈述性知识,不是一味地机械“照本宣科”,而是灵活地使用教材。实际上,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也一直在实践着这一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再设计,对教材进行重组,或整合。在最近的单元教学中,二年级的几位老师就将数学实践活动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孩子们在动手画画,移一移,转一转中,感受着平移,旋转的趣味与知识。一年级的老师则是在人民币单元,模拟购物,算帐付款中融入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点。

研讨中,赵老师提出了真知灼见:如果教材已有的活动设计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教师应该设计较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搭“梯子”。如果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再设计应适当加大思维难度,给学生以提高和发展的空间。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22)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22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我们这次教研组活动的主题是业务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精品教材《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名师们的教育教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由沈萍老师开始了该书的简要介绍。然后我们走进了激情课堂——吴正宪老师;智慧课堂——黄爱华。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是《平均数》,果然激情澎湃。结合网上搜到的,我们组的老师充分感受着吴老师的无限激情。随后,组内老师畅所欲言,谈着各自的名师激情课堂给我们的魅力启示:激情缘于对孩子的那份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才会有满腔热情;激情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拥有激情。

激情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来源于教师的激情。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保持饱满的情绪非常重要。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们老师应该自觉学习“激”情艺术。正好这两天在听倪校的克和千克的试教,有老师说,倪校的课堂也激情四嗌,我们也有同感。

讨论中,阮老师和赵老师这两位老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师的激情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要不段地学习。厚积才能播发。这一点对我们组内的几位青年教师很有感触。的确应该博学多艺。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同样带给我们极大地感触和教益,他的课堂感动孩子的心灵,也感动老师。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对黄老师的智慧课堂没有深入地学习,有待下一次的学习。沈老师把自学方式提供给了老师以方便大家自学。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0
4月22)

教研组

低段数学

研训

时间

4月22日

研训

地点

低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沈 萍

研训

人数

5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方冬梅、阮建华、赵佩兰、倪培培、沈萍

联络员

沈萍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我们这次教研组活动的主题是业务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精品教材《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名师们的教育教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由沈萍老师开始了该书的简要介绍。然后我们走进了激情课堂——吴正宪老师;智慧课堂——黄爱华。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是《平均数》,果然激情澎湃。结合网上搜到的,我们组的老师充分感受着吴老师的无限激情。随后,组内老师畅所欲言,谈着各自的名师激情课堂给我们的魅力启示:激情缘于对孩子的那份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才会有满腔热情;激情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拥有激情。

激情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来源于教师的激情。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保持饱满的情绪非常重要。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们老师应该自觉学习“激”情艺术。正好这两天在听倪校的克和千克的试教,有老师说,倪校的课堂也激情四嗌,我们也有同感。

讨论中,阮老师和赵老师这两位老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师的激情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要不段地学习。厚积才能播发。这一点对我们组内的几位青年教师很有感触。的确应该博学多艺。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同样带给我们极大地感触和教益,他的课堂感动孩子的心灵,也感动老师。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对黄老师的智慧课堂没有深入地学习,有待下一次的学习。沈老师把自学方式提供给了老师以方便大家自学。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
、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06: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