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快与慢

    教学目标:
    知识: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力: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得快的方法告诉其他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教学难点:在比较实验中学习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教具准备:秒表、玩具小车、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动物的运动”单元,初步认识动物运动的快慢。
    二、感受快慢
    1、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分组,每4至6人为一组,在规定的一段距离内,进行比赛,看谁跑得最快?
    2、回到课堂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谁跑得最快,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在同等距离下,谁最先到达终点谁跑得最快。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得快与慢的。
    三、比较列车的快慢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列车运行时刻表”,明确表中所列的车次、始发地点、到达各站的时间等信息。
    2、计算每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最后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3、互相交流,说明自己排列的结果及理由。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关键是看比较的对象。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认识“T”字头的列车一般为特快列车,以增强学生外出时的生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检查学生自带的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
    说明自己的小车是怎样动起来的。
    二、研究小车的运动快慢
    1、引导学生如何定量地判断小车运动的快慢。(参照教材所给出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2、学生分组活动
    按照自己选择的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各种数据。
    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比较哪组的小车运动的最快,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明理由,即相同时间内小车经过的距离最长,或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最短。)
    3、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假设
    实验验证假设
    (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引导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改造自己的小车,让它跑得更快一些。
    评:探究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材料的层次性还有利于对学生有层次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感到感性认识的不足,并急于寻找解决的途径,从而变被动的思考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记录在卡片上。可利用教材中第2页的资料卡片进行记录。拓宽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知识面。
    课后小记:
    一种想参加到学生的研究团体中的商量的口吻,使学生对研究更有信心、有激情,学生肯定会因为教师的加入感到做此件事的意义重大而倍加认真仔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八  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3、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
4、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5、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2、 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其它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的现象,并尝试利用所学的快与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列车的快慢
1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
2 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 认识列车时刻表。
4 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第二课时
玩小车
1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记录自己的方法。
2 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
3 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
4 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
5 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
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推和拉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蝙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其他目标:能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推和拉”
    教具准备:
    1、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1张,彩笔、剪刀等)。
    2、沙包或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第四单元“力与运动”。它是我们这本书的重中之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推和拉”,从中感受到力的作用。进一步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请大家看图“推和拉”。
    师: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
    生:拉动绳红旗升起来了;拉到线风筝飞上了天空;拉动玩具鸟身上的吊线,鸟会抬爪走路。
    生:推开篱笆门;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在用力推。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概括前面几种事情的一个词的填空( )推( );( )拉( )
    生:(手)拉(风筝);(手)推(门)
    师:你们前面说的手、风筝、脚、车子等都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可以发言说一下)然后老师更正为“物体”。同学们你们发现无论推或拉都需要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至少两个。
    师:说明无论推或拉都是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推和拉都是力,推是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后,物体有变化吗?从不同的位置施加力,物体变动的方向相同吗?
    生: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有大小、方向,必须在两个物体间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发现来根据出上面的物理常识)
    二、感受推和拉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推和拉,我们做下面的一个游戏。
    活动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的运动感受推和拉是两个不同的力。
    2、愿意参加推和拉的活动。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4、能举出生活中更多推和拉的例子。
    实施过程:
    师:(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
    (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
    师: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讨论,并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
    生: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
    师: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
    (同理感受拉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可给获胜方一个“小奖品”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掰手腕等游戏。
    师: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列举的例子多。
    生: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同。
    生: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拉开冰箱门;拉灯;拉窗帘;拉落水儿童;马拉车;推手掌;拉手腕;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按图钉;拔钉子等。
    评:改变统一按教师的的意愿统一做同一实验的作法,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
    三、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认识了推和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蝙蝠,用推和拉让它飞起来。
    活动目标:1、能照图制作纸蝙蝠。
    2、能够让纸蝙蝠动起来,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3、能描述制作纸蝙蝠的重要过程。
    实验过程:
    1、(1)拿出你们的学具,将一张正方形纸形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大家可以用彩笔把自己的蝙蝠装扮的漂亮一点。制作完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评价建议:1、用下面的评价表进行个人评价。
    学生姓名:__________ 活动:纸蝙蝠
    评价项目:
    1、我能按示意图制作的蝙蝠。
    2、我做的纸蝙蝠造型美观。
    3、我用手推或拉蝙蝠的翅膀,发
    现它的耳朵跟着张或合。
    小结:通过这么多的推和拉的实例,你对推和拉有了新的认识了吗?在你以后的生活中用到推和拉时,你是否会更好地利用这两种力来实现你的目标,你能用推和拉制作其它工艺品吗?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作品的笔录收好,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间活动时做一个比赛,题目是“看谁得分多”,在游戏中体会力有大小和方向。老师说一下活动准备。
    1、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5人,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规则:(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2)投到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进行或同时进行。
    (4)每组设计制作一份活动记分表。
    姓名: 活动得分: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总分
    3、活动材料:沙包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
    4、先用粉笔画一条直线,在离直线2米、3米、4米、5米处,分别画上若干个小圈,根据圈的远近确定由大到小的分值,并写在圈内。活动时可以轮流进行,或有一人为裁判,其他同学同时进行。
    5、交流评价,讨论怎样才能把沙包投到理想的们置。比一比谁的分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用到用力大小、方向、沙包所处位置的远近等术语,引导学生体验到物体施加力的大小、方向,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落点会不同。
    建议评价:请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评价表,然后交回。
    课后小记 常识课到科学课,教学内容从“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教育目标也在向多无化发展。所以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谁的力气大
教学目标:   
一、 认知部分:能说出推拉运动各项学习內容及分组游戏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二、 技能部分:能完成单人或双人以上推拉游戏活动。
三、 情意部分:能喜欢推拉运动,做分组游戏时能与同学合作,并遵守规则。
教学准备:   
一、场地:平坦地面。
二、设备器材:口笛、软垫、小方桌。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主要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因为本单元推拉运动较为激烈,上课前之热身运动需加強。
二、臂力比赛
  两人一组,分别蹲或坐于方桌之两侧,各伸出右手臂紧握双拳,手肘互勾,开令后,相互用力,手臂被压制于桌面者负。
三、斗鸡比赛
  两人面对面,右脚后屈,右手抓住右脚掌,左脚支撑全身重量并保持平衡,开令后,两人以左手互推,接触部位以手臂,肩膀为原则。
四、夺宝游戏
﹝一﹞分组:全班学生分成两队,或是每两人一队。
﹝二﹞方法:将绳子套在腰部,并在海棉垫两端放置小积木〔或其他替代物品〕,看谁先捡到小积木就算贏了,可用打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三﹞规则:沒有捡到小积木时,不可以离开垫子,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一)教师需了解推拉运动为重量体能的一种,综合而言,为肌力及肌耐之训练,而小学中年級之教学重点,仍然以操作身体的能力为主,因此应以游戏方式启发与趣味为原则。   
(二)本单元教学完毕,应有适当的方松〔以轻柔,按摩肌肉方式进行〕才不致造成乳酸过多而形成肌肉后痛。
教学评量:   
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会做推拉游戏。
2、各种推拉游戏动作协调者。
3、进行各项竞赛均能获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常见的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其他目标:1.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滚轮
    教具准备: 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对常见的力的归纳和学习,研究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地球引力,今天我们做一个活动“自制重锤”进一步验证地球引力的科学利用。
    活动目标:1.能解释重锤所利用的原理。
    2.能用物体和细线制作重锤,并能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周围的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3.能体会到科学与生活,技术的密切联系。
    实施进程:1、2—3人一组,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分三步进行:(1)观察设计,教师出示重锤或工人利用重锤工作的课件,并提问:你知道重锤是干什么用的吗?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生互动)
    师:请同学们分析重锤由几部分组成,重点是观察锤与线是怎么连接的。请大家用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来做一个重锤。
    生:动手做(老师指导)。
    师: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校园,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可以用几个重锤检测同一个物品,从而体会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体会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 。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会做重锤了吧?它在生活中的用处你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吗?希望大家以后多留新(盖房子,砌墙,木匠做家具等)下面我们大家拉爱做一个游戏“玩滚轮”。
    评:观察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启发、指导学生创造性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这就是科学课上教师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1.能按说明绘制图样,分解纸件,组装成滚轮。
    2.能操作滚轮,使滚轮转起来。
    3.能体验到滚轮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重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实施进程:1.拿出学具,开始做游戏,时间20分钟。
    2.(1)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
    (2)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与圆心处。
    (3)小盘线轴的一端应固定在线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
    3.使用尖刀要注意安全,使用觉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服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
    4.先往小盘里放入少量的钩码让滚轮动起来,在想办法让滚轮装的更快。滚轮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5.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制作的滚轮并演示效果。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滚轮转快的原因。
    评价活动:1.活动2结束后,使用教材中的评价表2进行评价。
    2.本课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姓名:_________第_____小组 日期_________
    1、我能举出_____种______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我找到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_________。
    3、我用自己制作的重锤检测了_________。
    4、我能用__________方法,使滚轮转的更快。
    小结:这节课我的重点是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了解重力、拉力,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有关力的应用。希望大家以后多留心生活,用眼去观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我给大家读一点前人《科学家故事》希望大家爱科学学科学。
    课后小记: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后的成功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3:00 | 只看该作者
常见的力

教学理念: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力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发现、认识与探究中培养与形成学生注重观察与思考进而探究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
记分方法。(板书说明)
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3: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
    2、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3、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2、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教学重点难点: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教具准备:橡胶球、大头针等;其它:观察记录表、拓展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从学生们喜欢玩乒乓球、篮球,引入新课中小球的玩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球由静止运动起来,并且想想是什么力使它动起来。
    二、活动:让小球动起来
    建议:3人一小组,先猜想与设计,然后自己验证,再请同位同学学验证。
    1.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小球动起来? 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妙。
    2、 想与设计:将自己的想法记在观察记录表中
    3、 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与设计。
    设计让小球动起来方案 实验验证 什么力
    同学评价
    行 不行
    1
    2
    3
    4
    5
    6
    观察记录表:让小球动起来 记录人:
    4.汇报:
    我设计了 种让小球运动起来的方案;经过实验验证,有
    种方法可以使小球运动起来
    5.交流与评价:谁想的方法多而奇特
    6. 思考:
    ⑴ 实验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并将结论写在教材的横线上(P38)。
    ⑵ 结合课本P38中图片请学生说出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⑶ 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更多人们如何利用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物体运动方式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1、物体运动起来方式是不是一样的?
    2、结合P39图请学生自己说说这些运动分别属于哪种运动方式:平动、转动、振动的特点:并分辨出每种形式的特点。
    3、学生举例说说物体运动的方式。
    三 、拓展(每个学生一份)
    1、填空:
    ⑴ 我知道 力,可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⑵ 我知道帆船、箭、碾子分别在 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⑶ 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转动的是 ;属于平动的是 ;属于振动的是 。
    A、转椅的运动 B、钟摆的运动 C、滑滑梯 D、敲击音叉后产生的运动 E、拉抽屉 F、自行车轮的运动
   
    2、帆车比赛(课外小组自己组织完成)
    A、比赛规则:
    ⑴、只能用嘴吹一口气。⑵、吹车的什么部位都行。⑶、车的行程远者为赢。⑷、各大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课外比赛,将结果汇报给老师。
    B、比赛帆车说明:
    学生课外自己参考下面材料和右上图制作一个帆车:塑料瓶盖、彩纸、吸管、厚纸板、剪刀、胶带、大头针、乳胶等。
    课后小记:
    课外作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科学课的开放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08: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