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英语情境教学更有效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学习语言。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对话部分是很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它们有问候、问路、购物、请求帮助、邀请、祝贺、致歉、道别等功能的语言材料。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和运用,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情境设计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设,看起来热闹,却多少有点像“课堂作秀”,和新课程的教学相去甚远。那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笔者收集的有关资料,借此来浅谈一下英语情境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情境创设的可接受性。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中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相当有用的。它的关键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情境设置要从实际出发,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要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学习经验、身边环境出发,要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

二、关注情境创设的真实性。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语言使用者必须掌握语言在真实社会语境中的使用原则。”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这样的情境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并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

三、关注情境创设的争议性

    在情境创设中,我们可以关注情境的争论性。当问题真正能引起他们的争论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思辨,讨论,交流…… 通过进行这样的常规的训练,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关注情境创设的延展性

    教师设计的情境,要能在教学中自然延伸。教师要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有一根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使各个教学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如果授课教师过于注重创设情境的形式,而没有整体把握教材,创设了多个小情境。在小情境之间没有连接的主线,因而显得课堂很凌乱。但是,如果教师将其中的过渡语做适当的调整,使各环节产生关联,再与情境相联系课堂效果必然会大不相同。同时,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情境创设也可以是动态的。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和延伸教学情境。甚至,优秀的课堂还可以将情境延伸到课后以及下节课。

五、关注情境创设的直观性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大多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情境,必定能引起他们的参与兴趣。

六、关注情境的信息差

    信息差是人们在对事物或人的了解、知晓程度上存在的差距。人们进行交流,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交谈双方存在信息差,彼此想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需求。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信息差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而形成假交际,学生必然对此情境不感兴趣。

    另外,以下的客观因素也决定“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年龄大约在6~12岁之间,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强,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和教育的可塑性,但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次是喜欢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喜欢单一单调、刻板呆板,因此教师为他们设定一定的情境帮助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1、中国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单一语种的国度,平日学生除了学习汉语之外,很少接触外语,外语学习普遍缺少语言环境。

    2、学习资料来源有限,主要局限于教师和教材。

    3、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中国学生,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很大。

    4、我国经济还不发达,教育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

    5、家庭与社会没有外语交流的语言环境。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是在英语课堂,所以“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在较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操练英语的机会,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4: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