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前苏联的小朋友,咱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科利亚有一个心爱的木匣。上节课,咱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科利亚在敌入来之前埋下了他心爱的木匣。四年后,科利亚长大了,他去挖木匣,第一次却没有挖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科利亚“埋木匣”的部分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看看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木匣的?
2、学生交流妈妈和科利亚和妈妈埋木匣。
3、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读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其余同学把描写科利亚动作的词找一找,指名交流。
(2)从科利亚的一系列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认真、细心、聪明)
(3)指导朗读。
4、思考:埋木匣时,科利亚多大呀!你怎么知道的呢?5、科利亚为什么要把心爱的木匣埋起来呢?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们发现个问句有什么特点?
三、学习科利亚“挖木匣”的部分
1、过渡:科利亚埋下木匣后,和妈妈、奶奶到喀山去了,在那里一住就是四个年头。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妈妈和科利亚都迫不及待地挖自己埋在地下的东西。可是结果如何呢?赶快读读
4—12自然段吧!
2、请同学们默读4—12自然段,用“ ”划出描写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名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
(2)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的呢?谁能结合课文描述在黑板上画一画科利亚挖木匣的示意图?指名上台画。画完后教师评价。
(3)挖不到木匣,你能体会科利亚此时的心情吗?(着急)同学们这时候科利亚还没有找到木匣子,你们替他着急吗?谁来读一读,读出科利亚此时的心情。指几名同学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挖呀,挖呀”读得很慢,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全班一起亚读一读。
(4)咱们来看看妈妈是怎样挖出她的箱子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妈妈很快挖到了她的箱子,妈妈的算术真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怎么不管用了呢?此时科利亚多么着急呀!
(5)这时小伙伴是什么态度?你会笑他吗?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象小伙伴当时的神态和语气。
(6)你们知道科利亚为什么挖不到木匣吗?指名交流。你们学习上爱动脑筋,科利亚遇事也爱动脑筋,他通过思考,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赶快读读11自然段吧!
4、学习11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你的理解。
(2)科利亚的想法对吗?
5、齐读12自然段。“果然”读得好,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
6、当科利亚高兴地举着心爱的小匣子,他会对小伙伴们说些什么?
7、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第二次挖到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读第13自然段,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的一切都在起变化。想一想:你的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五、小结课文。
师:亲爱的同学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周围的事物在一天天的变化,你们也在一天天的长高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的问号,但是,只要我们像科利亚那样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面对变化着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那,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
教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随着时间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一天天长大”,我还让一个学生在讲台前跨步比试了一下。课堂气氛就活跃多了。
后来让学生讲述“周围的事物都在变化”,她们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变化说出来.而我因此就引出了一个故事,怎样依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做事的方法。因为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道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我所举的例子,明白了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做好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