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从好奇走上求索之路的院士
贝时璋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科学活动家。他开创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者。他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请看……  


上海之行开启好奇之门
贝时璋小时候很老实。很少出自家的门,直到他3岁时,才由长辈领着到村里的祠堂看了一看。没想到,他对祠堂门口石狮子嘴里的圆球产生了兴趣,他禁不住地想:这圆球既能滚动,又不掉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贝时璋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次,阿爸带贝时璋母子俩到上海办事,一路上,贝时璋看到许多以前从未看过的事情。他看见了拉纤人,看见了船老大把橹摇得飞快,看到了乡下从未有过的名字叫"江天火轮"的大船。贝时璋感到奇怪的是:没有拉纤人和船老大,这船怎么会动呢?船舱里有一盏灯,没有灯油,灯怎么就能亮了呢?对这些疑问,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上海,贝时璋看到了许多新奇古怪的事,他坐的黄包车与乡下的独木车不同,黄包车是人在前面拉,独木车是人在后面推;他看到小叔给他买的狗头帽、老虎鞋上的图案与乡下的不同,他在繁华的南京路看到商店橱窗有个木头的、黄头发,而且会自己转动的"洋模特"。贝时璋呆呆地站住了,他不明白这个木头人怎么会自己转动。
贝时璋还在堂姑妈家看到真正的电灯,这电灯依靠"扳头",一上一下扳动使它一亮一灭。贝时璋呆呆地望着电灯想,乡下要有这玩意儿就方便多了。
短短的上海之行,贝时璋大开眼界,他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上海之行开启了他心中好奇与探索之门。
母亲的教诲受用终身
因为贝时璋好静不好动,母亲经常要他在家看门不让狗进来,贝时璋很听话,手拿一根打狗棍,看护着家门;如果没有狗进来,贝时璋就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心事,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无论工作或学习,他都能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母亲很疼爱贝时璋,但从不娇惯、溺爱他。母亲识字不多,却懂得让孩子从小要勤快,经常教贝时璋抹桌子、扫地、学织渔网。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男孩子不勤快,长大没本事赚饭吃,何况以后还要娶妻生子,成立家庭,不会劳动就不会生活。"母亲从不给贝时璋零花钱,常告诉他:"男孩子养成花钱的习惯不好,人穷不要紧,但要学会精打细算。在世界上做一世男人,扶老养小,要有责任感。"当时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母亲从不因为穷而对亲戚邻居吝啬。过年时,凡是来家里的客人,母亲都尽量给他们拿一些好衣服去典当换几个钱花,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母亲对贝时璋和他的姐姐说:"亲帮亲,邻帮邻,谁家没个困难?亲戚邻居要互相帮助……"听话的贝时璋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过年时,家里才有机会买点肉,杀只鸡,改善生活。但这些鸡、肉母亲只有在来了客人时才端出来,让客人分享。母亲告诉贝时璋:"小孩子吃肉骨头,把肉留给客人吃!宁可我们自己吃得差一点,也要让客人吃好。只有我们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们。这是礼貌。小孩子必须要有礼貌!"母亲教育贝时璋做人做事,自己也以一颗善良友好的心灵去对待街坊邻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这为贝时璋树立了良好的母亲形象。
母亲曾对贝时璋一字一顿地说:"儿呀,男人要成大器,就得有文化,阿姆(方言:妈妈)没文化已经苦了一辈子,你一定要给阿姆争气,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男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贝时璋养成了生活、工作的好习惯,他一辈子都在钻研学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成了一个有出息的男人!
学习,使贝时璋长出了飞翔的翅膀
贝时璋刚开始读书时,他既感到新鲜有趣,又觉得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把看到和想到的,统统记下来,读书对他有用了。那时读书,有许多课文是要背诵的,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开头几句隽永的诗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无疑强化了贝时璋对学习的兴趣,李白在另一篇文章中写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子清轻,上浮者为天,下沉者为地……"对贝时璋的影响也很深,他觉得很有哲理,认识到天地宇宙是自然开辟的,不是神造的。这是贝时璋最初对自然界生命的认识。
贝时璋能更广泛地接触到科学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得益于父母明白事理、懂得送孩子读书开眼界长学问的见识。1915年,贝时璋12岁时,父亲把他送进当时在汉口德国人办的学校读书。这个学校不讲宗教,不问政治,只向学生灌输理科方面的知识。贝时璋在这个学校学到了不少关于天文、物理、化学、数学和动植物方面的知识,还读到了一本E·菲舍尔著的有关"蛋白体"的书,这是他对蛋白体的生命意义的初步认识。
父亲对贝时璋小时候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影响,父亲言语不多,生活有规律,他经常告诫贝时璋,存放东西要有固定的位置,以免乱找乱翻浪费时间。贝时璋从父亲那学到了生活有序的好习惯,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1921年秋,贝时璋在同济预科毕业,希望能出国留学,父亲、母亲知道供养不起儿子留学,但还是变卖家产,为儿子凑够了800元的费用。父母的坚决支持,使贝时璋得以踏上了探索生命的科学之旅。
在回忆自己生活之路时,贝老言语中充满了对自己父母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是把"母亲为人,勤劳节俭、宽容厚道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志坚定,排除一切困难,奋斗终生"。贝老衷心希望:"21世纪成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的世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苏杭,倾心为母爱导航
苏杭,著名作家、评论家、家庭教育专家,曾以"苏杭教子"闻名全国。20年来,她坚持在病榻上教育女儿。富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效果良好:女儿刘苏连年获得天津市三好学生、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和旅港基金会奖学金等多项高规格奖励,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天津市一中,高中被天津耀华中学录取。高中毕业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保送到南开大学金融系。 在又一个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要向苏杭这位优秀的母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战胜病魔 超越生命
1984年,一场大病无情地击倒了苏杭。从此,她开始了病榻上的人生之旅。这位坚强的女性,一方面要拒绝"死神"的纠缠,另一方面要竭尽全力咬牙坚持写作,同时,还要精心培养宝贝女儿刘苏。
20年中,苏杭做过两次大手术,经历过多次抢救,尽管有"死去活来"的奇迹,但肝脾肿大,排挤着心脏和肾脏,行走不出百米就出现血尿;此外,糖尿病也趁火打劫。面对死亡的威胁,苏杭毫不畏惧,坚强地与病魔抗争,她这样告诫自己:"要有一脸不衰的笑容,扫除别人和自己心中的阴云,往女儿心中播撒阳光。"
"往女儿心中播撒阳光",这是苏杭的生活信念,也是她的家教准则。苏杭首先用自己坚强不屈的行为告诉女儿:人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有志气战胜苦难。许多次,在摆脱死神之后,和生命抢时间的苏杭即使是挂输液器,也要坚持修改稿子;取下输液器,她就让爱人用三轮车拉着她,或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还要采写交警,走访普通百姓;在剧本研讨会上跌断了脚骨,第二天又被女儿搀扶着到会。多年来,她或躺着、或坐着、或趴着坚持写作。近四年,许多单位纷纷邀请苏杭做报告,长期连续的报告使苏杭脸肿腿胀,但她依然笑容不衰。每次到家她都无力开门,进屋后就一头栽在床上……刘苏对此非常担心,她怕妈妈走出去再也回不来了。
这些都在女儿的心灵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其实,这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教育诗。在母亲的熏陶下,刘苏不但开朗自强,而且富有善心。
妈妈赠言 人生导航
作为母亲,苏杭的家教始终坚持互相交流、老少平等的原则。在苏杭家的墙上终年挂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定期更换着"每月一句妈妈赠言"。这是苏杭家教的一道特殊风景,也是她的成功经验。因长期住院不能与女儿有太多的交流,苏杭就把千叮咛万嘱咐的话浓缩成一句赠言,让家人抄在黑板上,以此培育女儿成长,引领女儿做人。如今已经积累了近二百句。这些赠言,既凝聚着一位慈母的心血,又体现着神圣的母爱,它像病床上伸出的一只手,拉着女儿刘苏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金光大道。
黑板上的每句话都记载着刘苏成长的一个故事。
--刘苏上小学时,苏杭写过这样一句赠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她教女儿对考试抱一个健康平常的心态。
--女儿几次获奖之后,黑板上出现了这样一句:"不求别人乱拍手,但愿他人暗点头。"
--面对同学之间学习上的竞争,苏杭教育女儿:"竞争中的友爱是人类的最高境界。""给竞争中的对手一次立功的机会吧!"
--为帮女儿摆脱受人嫉妒的困惑,她给女儿开出多剂良方:"不遭人嫉是庸者。""莫在失意人面前做得意状。""不懂宽容不受尊重,过分宽容必失自尊。""学会用真诚的简单,对付虚伪的复杂。"
--为培养女儿自奉要约、待人要丰的高境界,苏杭这样写道:"节约而不抠门,朴素而不寒酸。""自家有的不挥霍,别人有的不眼热。"
--为培养女儿的爱心,她写道:"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除了小黑板上的"妈妈赠言"这种无声的教育手段之外,苏杭还不失时机地和女儿进行言语交流,为女儿的人生导航。
&
  
  nbsp;刘苏上四年级时,有一段时间考试成绩连续下降,她有些灰心地对苏杭说:"妈妈,看来我将来只能去扫马路了。"面对女儿那略显垂头丧气的样子,苏杭平静而真诚地对刘苏说:"女儿,将来你当了博士后是我的女儿,你扫马路也是我的女儿。到时候,就让你爸爸用三轮车拉上我,把做好的热菜热饭送上马路,只要人品好,扫马路也能扫出一个光明的世界。"
从此,刘苏的成绩又慢慢稳步提高了,并持续名列前茅。
生活琐事 皆可施教
曾有家长问苏杭:"你的家庭素质教育采用什么'教具'?"苏杭坦然告诉他,在家庭里,时时处处皆教育,一片树叶,一张贺卡都能造就孩子的优良素质,关键是家长要做教育的有心人。
记得有一年,刘苏做了一堆贺年卡,准备送给她的同学。苏杭问道:"你打算把这几张你认为最满意的送给谁呢?"刘苏顺口说出几个名字,不是班干部就是那几个比较突出的同学。苏杭摇摇头,不以为然地说:"妈妈常年有病,假如同学们因此都把你看成一只丑小鸭,让你坐在阴暗的角落,没人答理,一个人暗自伤心,你还会像今天这样有信心吗?"刘苏没表可否,苏杭又接着点拨道:"也许你难以想像,看见你们这些所谓的好学生之间相互欣赏,那些被冷落的同学该多么自卑、多么难过!"这时,苏杭发现刘苏的眼睛里充满了泪花。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刘苏总把规格最高、制作最精美的贺卡送给那些父母离异、生性怯懦、学习吃力、生活困难、自视为丑小鸭的同学,即使是留了级,她也不忘记送到下一个班级里去。小小的贺卡培养着女儿刘苏悄悄地关注着普通人、同情弱者的良好品质。
"家庭教育要讲究艺术性,找准切入点,抓住教育时机。"这是苏杭的家教经验。每次全家到饭店吃饭,苏杭总把剩菜打包带走,对此刘苏总觉得不太好意思。而苏杭并没有急于用"锄禾日当午"的道理去说教,也没用"想当初我们知青"的话题来忆苦思甜,而是琢磨着找个切入点,让女儿欣然接受节俭的思想。有一次,一家人到某大排档吃饭,苏杭发现大排档大厅柱子上写道:"如果您肯把剩菜打包带走,我们将欣赏您的绅士风度。"苏杭的心头不禁一阵高兴,她马上找到与女儿的沟通点了。母女俩先从"什么是风度"谈起,最后推出"不糟蹋劳动果实,当然是真正的绅士风度"这一观点。
"多年来,我体会到家庭素质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直白浅显和唠叨说教,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要讲究艺术性和时代感。"苏杭如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侯宝林教子轶事
我国著名相声表员艺术家侯宝林,是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人称“中国的卓别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轻俏简捷、庄谐并重的艺术风格,他曾受聘为中国一流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担任过中国曲协副主席。  
侯宝林在相声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他的大儿子侯耀华是影视界的明星。小儿子候耀文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1985年曾被评为“十大笑星之一”。兄弟俊才、自然融进了候宝林的许多心血。从小严格要求在常人眼里,侯宝林是相声界的一代宗师,子承父业,理所当然。但侯宝林对两个儿子从小就要求严格,他常常说:“相声是一门综合艺术,不是消愁解闷耍贫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多种知识,是干不好这一行的。”因此,尽管两个儿子小时候在相声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宝林却极力反对儿子们说相声,知子莫若父,因为侯耀华视力不好,年纪轻轻,鼻梁上就架了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这怎么能说相声,不戴眼镜吧,睁着双眼。在台上看不清观众的表情,怎么能与观众交流?戴上眼镜吧,谁又看过舞台上戴眼镜说相声的?而侯耀文干上说相声这个行当。也费了一番周折。耀文8岁就迷上相声艺术,父亲反对学,他就偷偷地学、一招一式已开始有点侯门相声的味道。耀文读初中时,铁路文工团向社会公开招考相声演员,他被一个同学拉去应考。他表演的是刚在北京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优胜奖的段子──(学校采访记),结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这时候,侯耀文却感到为难了。要知道,他是背着父亲去应考的,因此,当主考人员打算录取他时,他支支吾吾地说:  
“我……我爸爸不同意我当演员。”   
“你父亲是谁?”  
“侯宝林……”  
一听站在眼前的是相声大师的儿子,主考老师才恍然大语。随后,铁路文工团便派人上侯家,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侯宝林还是一个劲地摆手,坚持说:“相声从街头撂地摊,到现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调料,而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所以,要求相声演员应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要有用当的文化水平,耀文初中还没毕业,不适宜当演员。”“我们负责给他补习文化。”来人说。耀文也赶忙表示:“爸爸,我先当好学生,然后再当演员,”话说到这个地步,侯宝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 “不能在台上胡说八道”侯耀文成了专业相声演员后,侯宝林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了,思想品德上一丝不苟,艺术上精益求精,从不马虎了事,一次,耀文从外地演出归来,把一家刊物给他拍的“相声表演脸谱剧照”得意地拿给父亲看,谁知侯宝林看了十分生气:“瞧你这些照片中,哪一个有点儿人样!还在杂志上刊登,都不嫌脸红?一个演员要认真严肃从艺,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侯耀文出演《关公战秦琼》,台下反应冷淡。他心中很不自在,便一个劲儿地琢磨着往这个段子中加点“佐料什么的”,他将这想法说与父亲,想不到侯宝林一脸的严肃,毫不含糊他说:“即使没人乐,演员也不能在台上胡说八道。”《关公战秦琼》是侯宝林的拿手戏。解放初,侯宝林应邀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说相声,有一次毛主席听完《关公战秦琼》。特别兴奋,待意提出下次要让他再演,为了把握好这出相声的艺术精华,侯宝林当场让耀文将《关公战秦谅》说了一遍,然后一一加以点拨,侯派艺术如何流传下来,由此可以略知一二了。还有一次,耀文乐滋滋地回家,刚进门就发现气氛不对头──父亲正在生闷气:“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正要转身开溜,只听父亲大喝一声:“过来!你脸红不红?说的什么玩艺儿?”侯宝林指的是儿子最近演的那个段子(山东二黄)。耀文不明底细,不敢吱声。第二天,耀文急忙赶到团里,将录音调出重新听,原来不是他与石富宽合说的,于是急忙拉着石富宽一起去向侯老先生声明,要求“平反”,耀文壮着胆说: “爹,你消消气儿,那段相声不是我俩说的,你听岔了。” “那为什么听着那么像?”侯室林问。   
“有人跟着瞎学呗!”侯宝林在弄清事实真相后说:《山东二黄》是个传统段子,两个演员的唱腔,不管是京戏还是山东戏。都不对,根本不该上舞台,何况还录了音在电
  
  台上播呢!你俩要说,我帮你们排。”两个年轻人喜出望外,于是家里成了排练场。侯宝林一遍遍地给他们示范。他们得侯氏用声真传,学得真谛,演出的效果自然非同寻常。  
“要争取做个艺术家”耀文在相声艺术上日渐长进,侯宝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他知道,儿子离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有一年中秋节晚会,著名演员王铁成朗诵了一首词,作为节目主持人的侯耀文称赞道:“您这诗朗诵得太好了。”第二天,老侯一见耀文便说: “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学点东西?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诗和词都搞不清楚。不丢人嘛?”耀文一听,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不吱声,父亲抓住时机继续说:“耀文,你既当了演员,就要做个像样的,做有所贡献的演员,要不负这个称号呀!”接着,侯宝林加重了语气:“首先要做个书架子,书架上要摆满书,当然摆书不是为了装样子。而是为了长学识、增见地,丰富思考,发展艺术!书少总免不了技穷!”父亲说得句句在理,以后,耀文迷上了书,他读天文地理,读文史哲医,读艺术理论……许多年后,耀文回忆起父亲的教诲,不无感慨地说: “实际上,现在的确不少相声已经技穷。技穷就成了黔驴了,只摆样子,不为人所需要,名声与其作品、表演水平大大地不平衡了,有的自甘落后。更有人以各种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换取廉价的笑。这不是让人又痛心、又忧虑吗?”有次侯宝林问儿子:“你是想当个名演员、好演员,还是想当个艺术家呢?”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耀文不解地问。  
“过去当个名演员十分难,现在可容易多了。说个好段子,一下子就传遍全国,那无线电一天播三遍,连着播一个月。就可以出名了,更何况还有那电视,连演员的眉眼也都瞧得见。可是,你们到底懂多少相声?我干了一辈子,越干越觉得这门艺术高深。你千万不可沾沾自喜,有点儿名后,要争取当个好演员,从创作到表演,说、学、逗、唱,都得有一套,最后要争取做个艺术家,有自己的风情、流派,有自己的相声理论,一句话,你不能止步不前。” “要争取做个艺术家,”耀文明白了父亲的话。“对!你要奋发努力,外国人写中国相声的论文拿了博士学位的已经好几位了,但我们国内还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它。你们该琢磨着怎么干点我们这一辈子没人干过、没干成的事儿。”攀登相声艺术的最高峰,争取做个艺术家,标准是够高的,但耀文牢记父亲的教诲,努力向这个目标进军,比如,谁都知道相声是地道的中国土产,但侯耀文与石富宽硬是靠着玩命学习日语,在日本用日语表演了一段用声,使日本观众发出了愉快的笑声──这可说是父辈相声演员没干过的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董竹君的育儿经
董竹君是一位传奇人物,凡在上海待过的年纪较长者,可能会知道她。她生于1900年,兔年跨进100了。去年出版了一本40多万宇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里面零星地谈到了-些教育儿女的经验。   
这位世纪老人原来是上海贫民区里一个黄包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后来结识了革命党人,自己设法逃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随丈夫去了日本又回到四川。可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带着四个女儿再次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留在四川的儿子后来也回到她身边)。历经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的女老板,为地下党组织做了许多工作。1951年,她率先把价值几千万美元的锦江饭店无偿献给国家。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坐了五年监狱,可她无怨无侮,在朋友和女儿的鼓励下,以并不太高的文化,写出了的她的不平凡经历。  
四川是个封建意识很浓厚的地方,她连生几个女儿,就有点被人看不起了。长女出麻疹时,她腾出一间房子,进行消毒后放两张床,日夜看护40多日,直到女儿完全康复。丈夫对此很不高兴,认为她不该为了一个女孩的病对其他事情全然不顾。她初到上海时生活很苦,住在一间三层楼小屋内,但她带了女儿每天把房间擦洗得干干净净,连楼梯过道也不放过。把房东乐得合不拢嘴,搬家时恋恋不舍。她的女儿们也因此养成了注重清洁卫生的习惯。 她从四川毅然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女儿的教育。文夫认为;女孩子无需多读书,她却认为必须让她们受高等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她带着女儿独闯上海滩,即使在穷困得靠典卖衣物度日时,决心仍不动摇。这颗珍贵崇高的母亲心,真让人感动。   
董竹君在上海东借西凑,又到菲律宾去招工,办起了一家纱管厂,但却在“一·二八”事件中挨了日本人的炸弹。厂务繁忙不得已,只好把三个女儿送到苏州一家教会学校的附小寄读。她知道教会学校教学比较严格,但又怕孩子们信仰宗教,受帝国主义思想毒害,所以紧紧抓住了放“风筝”的线。每逢周末、假期,就给她们讲些人生和爱国的道理,找些进步文艺读物给她们看,要她们学做家务、热爱劳动,培养她们善良热诚、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还让她们多接近大自然,养成胸怀开朗和爱美的兴趣习性。 追求真善美,是董竹君教育儿女的中心内容。   
有一次,(1931年7月)鲁迅先生在环龙路一所暑期学校演讲,题目是 《上海文艺之一瞥》,她就带了四个女儿去听,明知她们都听不懂,特别是后面两个小学生,但为了让她们在进步思想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还是让她们坐在最后-排乖乖地听着。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不断地问七问八,做母亲的心里特别高兴。   
有一次她带女儿去观看苏联电影《伏尔加河船夫曲》,当见到破衣烂衫的船夫们驼着背、弯着腰、低着头,肩负手拉一根粗绳,拖着大船沿着河边艰难行走,嘴里哼着凄婉悲壮的船夫曲时,母女俩都深受感动,在回家路上。也禁不住学着哼唱起来。   
后来,这个女儿成了一名音乐家。   
她也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有一次她让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儿从上海乘火车去南京,送一笔钱接济一位亲戚。但当孩子到达南京下关时,城门已经关紧,她不敢乱花钱,就在城门脚下睡厂一晚。听女儿回来告诉她这番经历,既觉得心疼又感到高兴。她对女儿的教育是费尽心机的,她常说孩子是洁白无邪的,决不能让“风筝”断线,迷失了方向。女儿在外地读书,她书信不断。一次次教育她们:为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光明正直;处理事情宜感情通过理智,对客观事物应全面分析研究,不要主观, 切忌任性……   
当她在锦江饭店当女老板时,决不让孩子们随便走进店里;她自己要会见朋友,除非是进步人士,其他三教九流的人一概不让到家里来,只有在锦江会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孩子们沾染十里洋场的社会恶习。真可谓用心良苦。 董竹君一生坎坷,在开设锦江饭店前,她曾因宣传抗日被抓去坐过牢,保释后又到杭州避难。大女儿除了照顾妹妹,还要探监送饭,奔波在好几家人家教钢琴,以所挣的钱来维持一家生活。所以董竹君总是说:要感谢她的大女儿,为家庭作出了重大牺牲。   
这一切,当然与母亲平时的教育分不开。   
  
  EXT-INDENT: 2em">董竹君又是一位严格的母亲,对孩子比不溺爱,弄坏了东西,做错了事情,只要认错就不追究。但如果说谎撒赖,那就会不客气。她常对她们说“你们之中若有一个不听我教导,走上错误道路,我决不饶恕!”好严厉的口气!她把严父和慈母的双重责任,都担在自己肩上了。她的心血没白费,五个儿女个个成材,也个个敬重母亲。她在教育儿女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视同仁,决没任何偏心。常有熟悉的朋友问她:“你最喜欢哪个女儿?”她回答:“谁有困难,就同情谁,帮助谁。”这句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母亲的宽广胸怀。 她的儿女们如今也都年逾花甲,第三代、第四代都有了。她们常对人说:“感谢母亲把我们带离一个封建家庭,使我们有了崭新的人生”。   
最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日记者曾采访过她,问她当年把辛辛苦苦创立的一番事业交给国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答:“我一生参与和支持革命,就是为了这个大目标。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当成自己的财产,没有这个观念。当我把锦江交出来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不赞成。我告诉他们解放了有很多事情好做,就怕你做不来。” 这一席话,也是她教育儿女的成功“秘诀”。第一,自己的思想要正,要跟上历史潮流;第二,要儿女刻苦学习,练就本事,以免将来有事“做不来”。   
几十年前的“育儿经”,现在听来仍是满室飘香,意蕴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在犹太人家庭,学问受到高度重视,孩子从小就认为书本是甜的,在这个方面,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独到之处。   
  为解释在智力取向的活动中犹太人的优势之谜,人们提出了无数的理论。其中,一名作家在书中写道:“犹太人家庭是学问受到高度评价的地方,在这个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就是这一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犹太人的家庭教育究竟有哪些特点?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当然,这种做法有象征的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远无止境。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会被人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而遭禁止。
  犹太人不焚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在人均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 ,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老舍怎样教育孩子
 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儿童宜多玩耍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他主张儿童“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 不以儿童为玩物 老舍先生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孩子  
  老舍先生提倡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大纲便是在给冰心的大女儿——一位中学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说话,他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鼓励创造  
  老舍先生喜欢看儿童写大字,认为是一大乐趣。“倒画逆推,信意创作,兴之所至,加减笔来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且淋漓之致。”这是他对孩子们的描述,推崇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更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她自称是一个平凡的人,周恩来总理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的时代,依然是教育工作者解决德育问题的“良方”。
教育格言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事例: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要求回答霍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霍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她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霍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则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霍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教育理论:霍老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这件事证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教育格言二:对学生的八字方针 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教育事例:班里有个叫米盈余的学生,这个小姑娘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开家长会,同学们要演出,霍老师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于是就提议让米盈余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米盈余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霍老师抚摸着小米的肩膀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从此,米盈余变得大胆、开朗起来。
教育理论:霍老师对这八字方针的理解是这样的: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要激励学生们增强自信,勤于努力;要为每一个学生取得的进步而鼓劲加油,使他们感受到由于各自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带来的喜悦。  
教育格言三:育德于教、文道统一  
教育事例:《落花生》一课是通过平常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做人的标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教育学生“不做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而霍老师进一步扩展课文的主题,把这样三句话同时展示,由学生充分讨论:1.“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3.“人既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也要注意外表和礼仪”。霍老师在对教材内在的思想意义全面、准确地挖掘后,在句子教学中、字词理解的过程中,将一番严肃的话题渗透其中,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对老师的人生观也给予认同。
教育理论:霍老师“育德于教、文道统一”的教育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方面提出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育人为本,语文课应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语文德育功能的充分运用,应该是教师自觉地把德育意识和德育内容渗透于语言训练之中的。霍老师在教学中关注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语言文字能作用于人的文中之“道”。
教育格言四:教育是科
  
  学也是艺术
教育事例:班上有个爱下象棋的孩子,经常逃课,找人下棋,与人比高低。一天,霍老师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你行吗?”老师说:“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呀。”第一盘老师故意输了,他特高兴。老师说:“我不服气,再来一盘。”第二盘他输了,他不服气了,但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服气了:“老师,您真棒啊!”霍老师趁机说:“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
教育理论:霍老师的一个学生说,霍老师教我们做人,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霍老师觉得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老师在学生眼里是一个榜样,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所以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育格言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教育事例:三年级有4个女同学课上从不发言,课下也不和其他同学交往。霍老师发现她们手很巧,喜欢劳动。于是想办法,找机会让她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室后面墙上有一排挂钩,其中的几个已经断的断、脱落的脱落,学生们挂上去的东西常掉下来。老师就把这几个女生约到办公室,让她们帮着想办法,修好这些挂钩。第二天,老师和这几个女同学早早来到学校,让她们动手修好了挂钩。上课后,老师让学生们看教室后面的变化,学生们看到衣服又整整齐齐地挂在挂钩上,赞不绝口。霍老师马上表扬了那几个女同学,夸奖她们爱集体,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掌。后来她们帮老师为班里建立了“自然角”,让同学们观察种子怎样发芽,蝌蚪的变化……渐渐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交往,参加班级活动,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理论:霍老师认为,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9: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