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陈毅家教点滴
陈毅的博大胸襟、高贵品质、伟岸人格备受世人敬仰。而他对子女几近"求全责备"的言传身教,也为人们所推崇。

  首先,在思想政治上,他对子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要求子女学习政治理论,树立远大理想,着眼世界,高瞻远瞩,言简意赅,高屋建瓴。其次,他教诲子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时规划,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学以致用,接好革命班。他说:"生命世代续,知识无尽头,科学重实践,理论启新猷";"接班望汝等,及早作划筹,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其三,在生活上,他教育子女艰苦朴素,不当纨绔子弟,而且身体力行,以身垂范。"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他要求子女"老大新,老二旧,老三补,老四破";"勿学纨绔儿,变成白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他身为国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却异常简朴,除开会接待外宾外,夏天一身旧布衣,冬天一身咖啡灯芯绒罩衣;袖口上早打了补丁。他要求子女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加强修养,足踏实地,放眼长远。他语重心长地说:"火性烈,死于火者极少;水性柔,死于水者比比皆是。"他警告子女:"不要空言不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其不放纵、不溺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生命之树常青
采访宗璞老师一直是我的心愿,而今我终于走进北大,走进燕南园。满眼的葱茏翠绿,让我心旷目明。踏着幽静的小石径,来到慕名已久的三松堂,更让我陶醉在一片绿色之中。三松依然挺拔、苍翠,尤其令我惊喜的是三松堂居然有葱郁的翠竹,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不时露出嫩绿的竹心,纤美而柔和。
知道宗璞老师喜欢音乐,果然,一进门便听到唱机里传出美妙的钢琴曲,抒情的旋律立即把我们带入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微笑着的宗璞老师亲切而慈祥。这位著名的女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五十年代开始创作,“诚”与“雅”是她的创作原则,读过她作品的读者一定还记得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我是谁》、《鲁鲁》,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南渡记》以及许多美丽的童话作品。因从小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后又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编辑工作,中外文化的交融使她拥有特殊的艺术气质和个性,在她的作品中,蕴含着东方的传统道德和西方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独特精神内涵,她是中国当今富于个性并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学者型女作家,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并被选入各种选本和教材,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宗璞老师娓娓地谈起了童年生活,深情地追忆父母亲对自己的教诲与关怀。
宗璞老师本名冯钟璞,父亲冯友兰先生是已故北大教授、著名哲学家。父亲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29年9月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调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 主要著作有哲学三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冯老虽是哲学家,但他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能写旧诗,并且常常谈一些文学见解,这对宗璞老师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启蒙作用。
童年时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老是在书房。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让宗璞反复吟哦《古诗十九首》,背诵唐诗,每天早晨起来背白居易的《百炼镜》。有时与小朋友吵架了,父亲就从书房里走出来,拿一本《百炼镜》让她背,背着背着就不再生气,和小朋友重新和好。抗战时,十一二岁的宗璞跟父母到了昆明,住处和当时北大文科研究所很近,于是她每天到那里看书。哲学、自然科学的书无所不看,父亲从不加限制,他认为: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上中学时,有一次宗璞跟同学们到滇池的海埂露营,她把对滇池的感受写了一篇散文,登在杂志上,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当时只有十五岁。后来报刊上经常有她的文章,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当母亲告诉父亲说,女儿成为一个小作家了,父亲心里虽然很高兴,但却担心女儿聪明或者够用,学力恐怕不足。他后来在为《宗璞小说散文选》作佚序时谈到:“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需既有很高的聪明,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说的是他的学力,下一句说的是他的聪明,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诗篇。”
谈到母亲,宗璞老师深情地说,在我们家里,最不能想像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一位知书达礼的贤惠女性。母亲病重住院,父亲说:“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然而在1977年母亲还是抛下了父亲和儿女们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在病榻上用力抓住宗璞的手说,她放心,因为她的儿女是好的。四个子女确实都很不错,大儿子学机械,大女儿学外语,小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一位飞机强度专家。
冯老曾说,他一生得力于三个女子:一位是他的母亲,也就是宗璞的祖母吴清芝太夫人,一位是宗璞的母亲任载坤先生,还有一个便是女儿宗璞。有一次,冯老作了一首打油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1982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赠予冯老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宗璞侍已年届87岁的父亲赴美。
在哥伦比亚大学,冯老在仪式的答词中概括地讲述了自己六十年哲学路程,最后再次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他的努力是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同时要促进实现新命——现代化,强烈地表现了老人一贯热爱祖国的精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荣捷说,最重要的是,当别人都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在一片全盘西化的呼声中,冯老先生写出了他的哲学史,使知识界重新信任自己的传统 。他给了中国哲学以尊严。
冯老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他自己总是在思考,在考虑问题。他的生命就是不断地思索,不
  
  论遇到什么挫折,遭受多少批判,他仍顽强地思考,而且在思考中总会冒出些新的想法来。他的学术成就和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使他中年便享盛名。他的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80多岁才开始写,许多人担心他写不完,然而,他拼着性命支撑着写完了这部书,写作历时十二年,共一百五十万字。他的生命是与思想与哲学连在一起的。
宗璞老师从父亲身上看到不依傍他人,“修辞立其诚”的态度。她说,我以为,这个“诚”字并不能与“伪”相对,需要提出“诚”,需要提倡说真话。
冯老家族大部分人都有艺术气质,女性尤甚,似乎有出女作家的传统。冯老的姑姑是位女诗人,写有《梅花窗诗稿》,很有诗意,可惜18岁便去世了。宗璞的姑姑冯沅君,是“五四”运动时的女作家,勇敢地歌颂人性的解放、爱情的自由,鲁迅先生对她有过评价。还有在美国生长的侄女冯崃,用英文写作也很有文采。而宗璞老师则以文笔婉约细腻见长,突出“诚”与“雅”。哲学家的家庭,中西文学的滋养,使她拥有特殊的艺术气质和个性。所以,冯老说“吾家代代生才女,又出梅花四时新。”冯老为她们自豪。
宗璞最喜欢和父亲谈话,她觉得特别得心应手,父女之间很默契。父亲常常勉励女儿,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长期以来,读书已成为宗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冯老还为宗璞写过一首龚定庵示儿诗。诗句是这样的:“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冯老说写这首诗的用意,特别在最后一句。
冯老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 18年,一生自奉甚俭,而对公益事业总是很热心,1948年冯老从美国回国,带回一个电冰箱,那时电冰箱是稀罕物,在当时的北京城,许多人连见都没见过,但冯老听说校医院更需要时,毫不犹豫当即捐出。冯老还捐献人民币五万元,在北京大学设立了冯友兰学术基金,并以基金为基础,在北大中文、历史(中国历史)、哲学(中国哲学)三系设立奖学金,并每三年一次面向全国奖励有创见的哲学著作,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行列。同时,他还向家乡河南省唐河县图书馆和祁仪镇中学各捐赠一万元。
然而,冯老在95岁那年溘然长逝。他用力气说出的最后的关于哲学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要大放光彩!”冯老是这样爱中国、爱哲学,他的终极关怀还是在于哲学,他的思想境界之高,令世人叹服。冯老在他清纯的哲学世界中始终追求着充分的人的意义,他的精神永驻,永远激励他的儿女们、学生们去追求、去奋进。
父亲走了,宗璞老师说,三松依旧,岁月不居。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却常有常新......
说到家庭教育,宗璞老师的感触很深。她说,现在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她认为不一定成龙,只要是一个快乐的人,做社会的健康细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女儿小玉是一个活泼、自由、开心的女孩,她曾在国外读过书,回国后仍很发奋,文笔不错,写过小说、散文。现在是一家网站的经理。面对开放的社会,对于女儿更社会化的选择,宗璞老师说,不一定喜欢她的选择,但尊重她的选择,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商海里做得很成功,我们应抱理解的态度。宗璞老师还为我们杂志的卷首语写了文章,她的见解独到,相信对广大家长一定会有许多启迪。
告别燕园三松堂,宗璞老师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她身后的松竹是一片深浓的绿色,凝重而美丽。我想起宗璞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我感谢生活,有生活才有我的书。”是的,绿色是宗璞老师生命中的颜色,她以她的“诚”,热爱着生活,以她的“雅”,执著地生活,以她的作品吟唱人生之歌,她的生命之树常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香港新财长唐英年和他的父亲
唐英年是2003年8月被任命的香港特区财政司长。祖籍江苏无锡的唐司长受其父亲唐翔千的优良家教,秉承了家族爱国爱乡,一心一意干实业的优良传统,在自己的职位上尽一切可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现在让我们沿着唐氏家族的发展轨迹,探究其成功的渊源。


良好的教育,踏实地创业
2003年8月4日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特区总部宣布,中央政府根据他的提名,任命唐英年为港府财政司司长……
当天下午3时34分,无锡记者拨通了远在香港的唐宅电话,转达家乡人民对唐英年被委以重任的热烈祝贺。接电话的正是唐英年之父--香港著名实业家唐翔千先生。他以洪亮的嗓音在电话里说:"感谢家乡人民的关心!任命一事来自香港人民的信任。作为新任财政司长的英年,他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兴香港经济……"
年轻有为的儿子,大气而明智的父亲。
唐翔千1923年出生于无锡严家桥镇一个纺织世家。祖父唐骧廷创建了无锡丽新棉纺织厂,名震江南;父亲唐君远26岁担任了新毛纺织厂总经理,发明了闻名海内外的"不蛀呢绒"。1945年,唐翔千以优异成绩获得上海大同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他走进中国企业银行。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人缘又好,不久就被提升为出纳科副科长。
1947年,唐翔千在父亲鼓励下,决意"到外面的世界看看"。1950年,一艘海轮载着获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硕士学位的唐翔千来到了香港。他先在香港中国实业银行当了三年见习主任,以便了解香港的市场和经济界情况。1968年,他与人合伙开办了香港半岛针织厂,开始生产成衣。20世纪70年代,唐翔千抓住欧美大百货公司向港商直接订货的机遇,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事业急速壮大。
1975年,年仅23岁的唐英年已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当他正准备修读博士学位时,父亲致信说:"英年,与其读完博士后替人打工,我看你不如现在踏踏实实地回来给我打工吧。"那时唐英年的三个弟弟尚小,于是他遵从父命,回到香港。
唐英年进入公司后,一切从头做起,先学习包装,后学针织工序和技术,然后当买办,随后再管经营和销售。几年下来,他既有西方管理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香港唐氏家族成衣业开始了新的起飞。
祖孙三代爱国爱乡
八百里太湖烟波浩淼,千里运河浩浩而来,万里长江奔腾而去。此乃诞生唐老之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2003年7月,正逢唐翔千80寿辰,无锡海外联谊会有关领导前往香港为其祝寿,同时邀请唐英年的母亲--无锡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唐尤淑圻女士11月回无锡参加无锡海外联谊会的换届选举。据有关人士介绍,唐翔千夫妇精神矍铄,仍操着一口乡音未改的无锡话盛情款待家乡客。
唐翔千是出名的孝子。1972年,母亲患了肠癌,他急得寝食难安,急飞上海,几天里奔走许多部门,终于护送母亲住进了上海瑞金医院做精心的治疗。当得知母亲最多只能再活五年时,他哭红了双眼,发誓要让母亲长寿。于是,他亲自陪同母亲赴海外觅名医救治,硬是让慈母又整整活了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翔千的父亲唐君远担任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他对儿子说:"翔千,你来投资吧,我们唐家要为祖国四化做点贡献。万一蚀本了,就算是你孝敬了我。"于是,唐翔千先生在国内投资兴办了十八家公司和工厂,创下了三个"第一"--在深圳做成了第一笔补偿贸易,在新疆建成国内第一家合资经营的天山毛纺厂,在上海办起了第一家沪港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
2000年4月23日,唐翔千携长子唐英年回太湖之滨祭扫祖墓。返回香港前,正值太湖的傍晚,父子俩驻足湖岸,凝望从夕阳的余晖里归来的渔帆,倾听从晚风里飘来的渔歌,忆及逝者,潸然泪下。唐翔千对儿子说:"早年我们唐氏家族曾明确约定,凡家乡严家桥镇上的公益事,不论大小,我唐姓负担一半。英年,祖上的传统,我们
  
  要铭记在心啊!"唐英年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近年,唐家曾资助无锡崇安寺小学扩建校舍100万元,设立"唐君远奖学金"100万元,扶助老年和残疾人等福利事业的义举不断。2002年12月,也就是唐英年就任港府财政司长之前,时任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的唐英年,不忘父训,率领香港工商代表团一行32人来到无锡考察访问,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父亲为儿子自豪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英香港问题会谈的进展,香港人民欢欣鼓舞,翘首以待,香港众多有识之士跟祖国贴得更紧,但也有少数人心存疑虑。就在这个时候,以唐翔千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到达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邓小平的会见。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邓小平欣然告诉在座各位:"中国人有两个传统,一是不信邪,在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面前都稳如泰山,从不害怕;二是中国人从来说话算话,我们说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就是不变,没什么好担心的。"
回到香港,唐氏父子激动地促膝长谈。唐英年说:"爸爸,通过电视画面,香港市民都注意到,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见中,邓小平脸上的表情始终轻松愉快,不时还浮现笑容……"唐翔千欣喜地倾听着儿子的话语。窗外,夜幕笼罩的香港,犹如宁静美妙的美人儿;远处的南丫岛、长洲、大屿山等岛屿,灯光闪烁,若隐若现;近处的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海湾,映照出两岸通体透明的高楼大厦的倒影,如同水晶宫流光溢彩。唐英年看着窗外繁华的港岛夜景说:"显然,邓小平是运用会见以你为首的香港工商界访京团的契机,向香港乃至世界阐明中央对香港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一系列政策的。我坚信,香港一定会平稳过渡,回归祖国。"
唐翔千听着儿子的分析,连连点头赞同。
时隔19年,继曾荫权、梁锦松之后,51岁的唐英年成为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三位财政司司长。任前,董建华握着他的手说:"英年啊,香港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需要有人勇于承担。"董特首的一句深情话,深深地打动了他。接受任命时,他庄严承诺:他会竭尽所能,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克服目前的经济困境,建立一个繁荣和谐及彼此关怀的社会。
唐翔千为勇于承担重任的儿子唐英年而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要有成就,首先得做个好人
翻开200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选的家庭履历,你会为这个家庭的家学渊源及满门才俊惊叹。他的曾祖父是同治进士,现在北京国子监石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外祖父是中国第一代留学日本的学生,回国后在清朝学堂任理工科教员。就拿王选的九个哥姐来说,也都声名显著。大姐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系医术精湛的专家;大哥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是煤炭系统全国劳动模范,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二哥二姐是上海复旦大学谢希德教授的得意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在我们沿着王选的足迹,看看他是怎样从南洋小小模范生走上全国最高科技奖领奖台的。


言传身教 严格不失宽松
王选1937年生于上海,父亲王守其毕业于南洋大学(即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专业,是个认真以至刻板的人。他给人写信,用复印纸留一份底稿;校友会让他负责发邀请信,他替自己写上一封还贴上邮票寄给自己。由于认真,他在任高级会计师期间从未出过差错。他严谨负责的作风使王选从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读小学时王选负责班级的墙报工作,见别人的字写得潦草,王选就自己重新抄一遍再贴上。他这种认真严谨的作风为以后杰出的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母亲周邈清,毕业于北京贝满中学,参加过五四运动,是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开明女性。尽管她19岁嫁到上海王家后中断了学业,但她从没停止过学习。她心灵手巧,会动脑子琢磨办法。
父亲为儿女们选择的都是南洋模范学校,因为这所名校启发式的生动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教导主任陈有端亲自带学生参观明代科学先驱徐光启的墓地,将这个最早引入和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伟人介绍给学生;还带领学生参观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生根。
父亲给了王选宽松的学习环境:王选放学回家一般一个多小时便完成了学校作业,剩余时间王选踢毽子、拍皮球、打乒乓球。家里晚上有时开京戏演唱会,王选唱的是花脸角色。一直到现在,王选空余时间还喜欢哼几句京戏。王选课余时间还与猫玩,同猫一起睡。猫甚至将刚生的小猫往他的被窝里叼。他后来奇怪当时怎么一点也不嫌脏。一直到现在他还爱猫,散步时会特地转个弯看看邻居家的猫。
父亲小时候数理化学得不扎实,见王选小学数学成绩不突出,就对儿子特别抓紧,循循善诱,要求儿子一定学好数理化。但王选对国文产生了很大兴趣,父亲对此也不干涉,任他看四大名著,看课外书籍,看一些进步书刊。后来这些对王选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王选回忆这段往事时曾说:"语文、历史等文科知识对我后来的科研与教学大有好处,所以我们提倡理工科学生要增加人文科学知识,而文科学生也应具有更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助人为乐 首先做个好人
王选父母认为,要有成就得先做个好人。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还奢谈什么成就呢?因此他们为人正直诚实,待人宽厚,温良恭俭。他们都淡泊金钱,淡泊名利,日子过得很俭朴。而对别人,他们是那么和蔼可亲、助人为乐,见别人有困难总是伸出援助之手。亲戚乡邻儿女求学碰到经济困窘,他们就拿出自己节俭下来的钱助学,甚至帮助他们出国求学。因此那些受到他们资助的学子,有成就有喜讯总是第一个报告给王选的父母。
父亲要求儿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要忍让,要和他们友好相处,要与别人分享快乐,要与人为善。王选1947年10岁时在南洋模范学校得奖。当时在评选获奖人员时,有好几个同学得到提名,而获奖名额只有一个,老师说要品德好,还要成绩好。在同学中他是最谦让礼貌的人,因此人缘极好,大家一致投票评上了他。这次评奖使他认识到做个好人的重要,并终身朝这方面努力着。
王选后来回忆,当时父亲不是一味地让他读书,而是强调人品以及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这不但强健了他的体质,那种少年时代户外的集体活动还培养了他与人和谐相处的合作精神,使他长期成为同学信任的学生干部,而这身份又促使他虚心接受别人批评、以身作则,更为别人着想和诚恳待人。这种人格的日臻完美使他成为很好的科技带头人,团结同事们一起工作,对以后的成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n
  
  bsp;
首都楷模 源于国家需要
父亲是个具有爱国热情和正义感的人,这些给王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他树立了人生的坐标。
考上了北大数学系的王选,在大三时面临选择:数学、力学、计算数学。专业选择的正确对前途至关重要。当时,他想到身为造船专家的表姐夫选择了冷门专业后来取得的成就;想到越古老成熟、越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越难取得新的突破;想到新兴的学科往往代表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大越广阔。他查资料,看到钱学森一篇访苏文章,文章谈到苏联将计算机应用于航天工业上,同时中科院数学所胡世华教授谈数理逻辑时讲到计算机的神奇威力,谈到它的前景时说计算机以后甚至会控制整个世界。这使王选不仅神往好奇,更使他看到了国际潮流和国家需要。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工作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会起更大的作用。正因此,他的选择比别人早了一拍--成绩优异的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后来他总结说:"我的解题能力并不很好,电路电子功底和动手能力方面也不够好,但有一点突出,那就是远见和洞察力。具体表现就是我能比别人早一拍走到正确的道路上选择计算数学,以及后来自觉地训练英语听力,再从硬件跨到软件,二者结合研究,直到选择激光照排。"
他讲得太对了。请看看他一连串的辉煌战绩吧:1961年开始软硬件相结合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的影响,从此创新不断;1965年从事ALGOL60编译系统研究,到1974年终于用现代技术对我国传统的印刷业进行彻底改造;1979年输出报版样张,标志硬件系统成功;1980年第一本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排出的样书《伍毫之剑》诞生,"北大方正"诞生……
从北京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到激光照排成功,我国的印刷业告别铅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王选仅专利就获得九项。1985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1999年获"首都楷模"荣誉,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同年获得北大重奖50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院士谈家桢的童年始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教授。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因在遗传学领域有独特发现以及为锻造我国自己的遗传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杰出科学家奖"。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生命科学的领头羊"。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组织则将一颗编号为"3542"的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通过谈家桢的童年始步,告诉我们家长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出身并非书香门第
1909年9月15日,谈家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直街糖坊弄2号的一座两层的老式楼房里呱呱坠地。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像谈家桢那样的大科学家,不是出生在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便是成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顺顺当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大学,再送到国外留学、镀金……
谈家桢可没有这样的好运。他出生时上帝并没有为他安排好一个玫瑰花般的优裕环境,他的父亲谈振镛原先只是在慈城镇上的一家小杂货铺里当学徒,后来依靠亲戚的力荐,才进了当时的邮政局,当了一个小小的邮务员,有了一份固定的薪俸收入。
谈家桢的母亲杨梅英则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典型旧式妇女,心地善良、克勤克俭又严于家教。她生养了包括谈家桢在内的3男3女。由于穷困,要带大这样的6个孩子,其艰难困苦的程度可以想见。
其次,因为父亲谈振镛的工作经常在省内各地频繁调动,经常搬家。幼年谈家桢就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有个小名叫"阿强"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谈家桢院士,戴着眼镜,带着慈祥的笑容,处处透着一种大学者、大科学家成熟的风范。然而他幼年时可不是这样。在家时他有个小名叫"阿祥",因为宁波话里"祥"、"强"的发音一样,再加幼年谈家桢生性活跃顽强,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强"。"阿强阿强,你又跑到外头野去啦?"--这意思就是说他犟头倔脑的,屋里关不住,总在外边乱跑、撒野。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幼年谈家桢好动,机灵,聪颖。他喜欢接近大自然,会上树捉知了,看它究竟是怎么唱歌的,也会长时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幼年的他求知欲望总是特别旺盛,尤其对周遭的事物样样都充满好奇心,因而什么都想看个明白,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弄一弄。他外公家是开木匠铺的,几个舅舅都会木匠活。谈家桢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他们的砍削、刨过之后会变成美观光滑的木制品,心生羡慕,于是也想拿起斧子劈劈试试,不料一下劈到了左手大拇指甲盖,血流满手。但他不怕,大哭过后仍旧缠着大人要学木匠手艺,后来居然也能自己"设计"着做出像样的木工活来。
谈家桢的母亲对幼年的他影响是最大的,不论谈家桢怎么野,她总会将他搂在怀里,不让严厉的父亲对他施以拳脚。渐渐地,他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爱好,就不怎么过分限制他出外撒野了。就这样,由于父母的宽容,幼年的谈家桢广泛接触了大自然,他与土地、生物逐渐亲近起来--这一点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幼年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等种种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和感知,才让他逐渐萌生起进一步探索生命密码的念头。
谈家桢院士晚年回忆往事时曾这么指出过:
"我记得,儿时的我喜欢爬树;在树上,我可以尽情地观察大自然。江南的青山绿水,蝉唱蛙鸣,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我日后攻读生物学,不能不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很小时就有着一种'本源'意识,即对感兴趣的东西'刨根问底'。我小时候常对着镜子问自己:'我是怎么变出来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带着好奇心的企求认识自身的思想萌芽,每每诱发着我的想像。"
父亲是他的启蒙师
那一年,谈家桢的姐姐
  
  9岁,哥哥7岁,都到了上学读书的年纪了。但临时找学校不易,家庭经济又不很宽裕,谈振镛决定自己授课,为孩子们启蒙。
于是,屋里一张吃饭的方桌就暂时代替了书桌。谈家桢年幼,只有5岁,坐普通的凳子够不着桌面,他父亲就特意为他买来了一只高凳子--宁波人称之为"读书凳"的,让他坐好了,开始教他和姐姐、哥哥念《百家姓》、《千字文》。
当然主要是教孩子们认字。谈振镛粗通文墨,更深奥的知识他也传授不了,偏碰上谈家桢绝顶聪明,所以他很快就觉得自己已无法胜任教职了,但孩子们的文化教育又一刻也不能耽误,怎么办呢,进普通学校费用高,中途又不能随便插班,于是就决定送孩子们进私塾念书。
老塾师为他们开讲《千家诗》,同时又教他们练习书法。幼年谈家桢的记性特别好,很多课文都是过目成诵,而且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所以很得老先生喜爱。当然有时候也会表现得聪明过头,要倒过来难难老先生。比如有一回教一首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让谈家桢一下子就回想起老家慈城满街的桂花树和小河河面上漂浮着的金黄色桂花来,于是就站起来说:"先生,不对的,桂花是被风吹落的。还有夜里小鸟都睡了,月亮出来哪里会叫?"课堂里,谈家桢年纪最小,却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惊得老塾师的眼镜都差一点掉下来。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谈家桢父母的耳中,深明大义的他们并没有过分责怪自家儿子对老先生的"大不敬",只是说:"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会记得老家的桂花树的?"自此觉得这孩子的确非同一般,可不敢耽误他的功课! 1921年,12岁的谈家桢终于完成小学学业,从位于慈城镇的道本堂毕业了。
当时的道本堂是一座教会办的小学,出大门便是一条细长的狭弄--谁能想到,一位共和国的大院士正是从这一条细细的弄堂里走出来的呢!
父母为了让他继续升学,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就这样,从初中、高中、大学一路念下去,最后又到美国留学,进入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院士在加州理工学院所创立的实验室从事遗传学研究,回国后更是一举创立了"异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实现了他从小就树立的要破解生命密码的理想。
他成功了。我们何尝不可以这么说:他的最终成功是以家庭教育的成功作为基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比尔·盖茨的家教
比尔·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他的父母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
  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她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的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
  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书,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地给他提供各种机会,让他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在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小盖茨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从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
  进入80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 ,在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瞩目及有趣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在七伯和七妈身边
本文作者系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保章同志。在文章中,读者既可以一睹伟人的高风亮节,也可以使长辈在教育晚辈、教育子女方面得到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中南海西花厅,是已故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的办公和居住地。作为他们的亲属,我多次到那里并小住过一段时间。七伯(周恩来)七妈(邓颖超)对我的教育强烈地震撼和印记在我的心中,几十年过去了,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初进西花厅
1958年,我从部队转业来青岛,分配在一个不足百人的工厂,在厂长室干文书。这个小厂条件很差,没有厂房,设备简陋,工人大多在露天干活。作为一个小工厂的普通职工,要到北京中南海那样神圣的地方,好像不可想像。我怀着激动、好奇和忐忑不安的心情上路了。
火车抵达北京,人地生疏,摸不清方位,打听了好久,终于闯到中南海北门。我原以为中南海一定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盘查仔细,手续繁多。没想到一报上名字就进去了。正巧遇到总理卫士长成之功同志的爱人焦纪壬。她轻轻说了一声"请随我来",立刻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我随她向西花厅走去。
西花厅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位于中南海的西北角。进到室内,就感到房子太旧,青砖铺地,地面潮湿,墙角可见泛起的白碱印花,墙壁虽粉刷过,但因潮湿和时间长变成了灰白色。室内采光也不好,距窗稍远,看报就很吃力。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沙发,一个很大的报架,一张四方桌和几把椅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偌大的客厅显得有点空。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伯伯亲自为自己"号"的房子,而且一住几十年不变。
我被直接引入后院。一进院子,就见七妈等在门口。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恭敬地叫了声:"七妈,你好!"七妈立刻握住我的手说:"啊,保章,我们有20多年未见了。"一句话立刻使我感到温暖自如,紧张的心情全部消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一条毛巾
我进京时,由于激动和紧张,竟忘了带洗脸毛巾。我看到盥洗室内排着不少毛巾,而且很干净,就随手取下一条用,没想到竟惹了七妈的一顿批评:"你七伯从来不允许乱拿公物,那是公家的毛巾,你不应该拿,没有就去买一条。"说完就塞给我一个购物本,当时,北京和全国一样,物资供应实行配给制。
这是一本与普通老百姓一样的购物本,各种物品的配给在各栏上有明确的记载。我翻了翻,有的已买了,毛巾一栏上有两条未买。于是我拿着购物本跑到西单商场去买。售货员看到户主栏上赫然写着"周恩来",马上提高"警惕"盯着我盘问了好久,才卖给我一条毛巾。可惜这条毛巾没有保留下来,因为这是当时困难时期国家配给周恩来总理的。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没想到国家总理也与老百姓一样,凭证购物,共渡难关。
缝被子
一天下午我外出回来,一进门就见七妈自己在缝被子。我一愣,怎么七妈她老人家自己动手!那时她已年近花甲了,眼和手都有点不便,于是我想赶紧动手,并劝她由我们青年人来做,因为我在部队里练就了许多独立生活的本领,拆洗被、铺絮、缝被等全套活计都不在话下。七妈看我操作还算熟练,很高兴。但她老人家并不住手,只是在换线时由我来穿针。后来卫士长成之功同志也参加进来。三个人同缝一床被,很快就缝好了。七妈说,这是大家劳动的果实,并很风趣地对各种缝法加以评点。大家都咧着嘴直笑,我一边笑,一边联想到第一次和七伯七妈吃饭的情景:我见七伯要盛饭了,立即起身去接他的碗。我想,作为晚辈,理应为长辈盛饭,但没想到七伯周恩来用手示意不用:"我自己来。"七妈也叫我坐下,我当时莫名其妙地愣住了。七伯立刻看出了我的神态,马上很随和地说:"自己可以盛嘛,为什么叫别人呢!"一句话使我回过神来,但我心里很不平静。盛饭、缝被子这些都是最平凡的小事,可是在对这些事的处理上,却看到了他们所具备的非凡人格!
除夕宴
除夕晚上,中国人是要吃团圆饭的。总理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及其亲属都请了来,当然也有在京的亲属。连大人带孩子好几十号
  
  人。熙熙攘攘地把西花厅挤得满满的,足足摆了三大桌,真是一个"大家庭"的除夕宴。
我想,除夕宴都是最丰盛的,伯伯家会怎样呢?奇怪的是,人都基本坐好了,桌上并没有摆上美酒佳肴。正纳闷着,工作人员端上来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和黄澄澄的小米稀饭。除夕宴就这样开始了,一阵掌声过后,总理笑容满面地向大家问好,感谢同志们一年的辛勤劳动,"宴会"主持人邓颖超与总理会心一笑,站起来说:"今天请大家来吃团圆饭,不摆酒,不设菜,总理请大家吃小米稀饭和包子。"我感到新鲜,心想这是哪里的习俗呢?一般老百姓吃团圆饭哪怕再困难,也会弄上好几个菜,一杯水酒,热闹一番。我正想着,听到七妈意味深长地说:"为什么今天请大家来吃小米稀饭和包子呢?是因为中国革命是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所以在我们欢乐的时候不能忘了小米,不能忘了小米的时代;为什么吃包子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生活有了改善,所以今天能够吃到肉包子!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七妈的话音一落,大厅立即响起了掌声,在掌声中我才领会到七伯、七妈这独具匠心的安排。这正是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胸怀。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有意义的除夕宴!
普通劳动者
1976年1月15日,举行完周恩来总理追悼会后,七妈把我们亲属召到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向我们说道:"伯伯向你们还交代了这样一件事,不要特殊化。作为亲属千万记住,不要以为我们是亲属,你们就在革命的征途上搞特殊化。"
现在我已经从青岛通用机械厂离休了,回想从部队转业到工厂,一干几十年,惭愧的是感到对国家和人民贡献甚微;可以自慰的是我遵从了伯伯的教导,一生坚持在基层,做了一名诚实积极的劳动者;可喜的是,我的女儿在我们的影响下,在教育战线上为了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一直辛勤地默默耕耘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2: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