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洛克菲勒的小账本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这是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少年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他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他领导的研究工作居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在实验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他巨大的成功,与他小时候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开明的父母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童家岙。这里,山峦叠嶂,绿水环绕,满目葱茏。早在古代,小山村知书达理和学而优则仕就蔚然成风。据说,从宋至清,这一地区出了6名状元、一千多名进士、数千举人。可见诗书礼仪之风鼎盛、儒学重教由来已久,深入人心。
童第周的父亲重视自己的学习,重视对自己的儿女们进行诗书教化、知识启蒙,而且还创办了小山村第一所私塾学校,教化村民,造福后代。父亲比较开明的思想和教育,使童第周兄弟几人耳濡目染,受父亲的影响,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种子早早地就在童第周兄弟几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并渐渐得到了强化。尽管学而优则仕是童第周的父亲送子读书受教育的初衷,但这无形中也使子女混沌大开,知书达理,提升了自己为人做事的品格修养。父亲去世后,童家兄弟一个个相承接力,循环资助,培养兄弟成才,一时成为乡里美谈。这不能不说是童第周父亲颇有眼光、懂得学习重要性的结果。
滴水穿石的故事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
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
  
  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他太辛苦,太勤奋了!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从此,他开始了追求科学,献身事业的漫漫求索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父母言传身教 儿子耳濡目染——澳门特首何厚铧的成长经历
对于澳门特首何厚铧,人们一般只知道他事业上的成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父母言传身教给与他成长道路上的影响。
  何厚铧在澳门是尽人皆知的何氏家族的“五公子”,但他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养成了“少说多做”的踏实作风,他靠自食其力和奋斗拚搏,终于拚出了自己的“传奇”。
何氏家族是个人丁兴旺的家族。当年他的父亲何贤作为风云人物,在澳门、香港等地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何贤之所以取得一世功名,除了过人的才干及广交朋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
  何厚铧的父母生有许多子女,何厚铧在儿子中排行第五。
  何厚铧的母亲陈琼擅长交际,性情活跃,热爱粤曲艺术。何贤每每外出活动,多与陈琼同行。何厚铧从小就生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长大之后他更加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何厚铧生于名门望族,由于自小家教甚严,在他的身上,没有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习气。他的母亲陈琼,端庄得体,不怒而威,相夫教子,颇受人敬重。陈琼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勤俭助人,以礼待人,不要铺张浪费。虽家境富裕,但孩子们碗里的饭都要吃完,不许浪费粮食。孩子每有犯错,母亲绝不纵容。何厚铧小的时候,比弟弟调皮,少不了多挨母亲的打。后来何厚铧到加拿大读书,每有假期,母亲陈琼都会乘飞机去探望儿子。故从小至今,何厚铧都对母亲非常尊敬、孝顺。
  谈到何厚铧出外留学,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何厚铧的父亲何贤,为了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老早就为每一位子女出外留学准备了一笔钱,但钱不多,有一个限额。他并没有像有的父母那样,给出外读书的子女买车买房,而是注重培养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子女临行前,何贤都会跟他们讲相同的一番话,大意是:钱就是这么多,你可以花完,也可以用这笔钱来完成学业,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结果,子女们都不负所望,将这笔钱全部用在学业上。何家家教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年仅13岁,何厚铧便离家出洋,留学加拿大。28岁,他便赶上家族危机,义无反顾地回到澳门打理摇摇欲坠的家族企业———大丰银行。31岁,他便投入广阔的政治舞台参政议政,先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来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并参与起草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4岁,他便入主濠江,成为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父母身教重于言传。何厚铧的父亲何贤,人称澳门“黄大仙”,乐善好施,没有架子,对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否相熟、是否相识,有求必应。一位曾参加过何贤追悼仪式的人士回忆道,从没参加过这样的追悼仪式,前来鞠躬悼念的人士有西装革履的社会名流,也有穿着短裤、拖鞋的市井平民,三教九流,络绎不绝,万人空巷。可见何贤交友之广,助人之多,广结善缘。即使在何贤逝世多年之后,仍常有素不相识的人向何贤的家人致谢,感谢何贤生前救人一命,帮人渡过难关。父亲的这些乐善好施行为,对何厚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人处事都能做到急人所难。
   人们还记得,1989年的一个晚上,澳门的计程车司机因不满意电召计程车只能在港澳码头候客的规定,在大批香港旅客抵澳时进行罢驶行动(根据电召计程车专营规章规定,电召计程车不能在公共场合停车候客)。如此一来,近千名香港旅客滞留码头,而澳葡官员又都已下班,对出租车司机罢驶事件置之不理。一下子,现场群情激愤,鼓噪起来。
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身着西装,手持手机的魁梧男子和几位随行人员悄悄抵达码头———他就是人称“铧哥”的何厚铧。他打量过四周乱成一片的环境后,用手机调度了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公司的多辆小型巴士,通宵达旦地营业,将所有旅客疏散至市区各处,迅速化解了一场风波,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何厚铧尽管年轻,却承袭着传统中国人慈善为怀的品格,多年以来,他为支援家乡旅游、经济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福利事业陆续解囊,捐赠总额达1170万元人民币。何厚铧曾与自己的父母和伯父何添一道,同时被家乡人民政府授予“番禺市荣誉市民”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从"皮"少年到院士--记院士陈中伟接受的家庭教育
陈中伟,国际著名骨科、显微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院士曾是"皮"少年

  1929年10月1日,陈中伟在宁波他父亲创办的保真医院诞生,他是父母的第八个孩子,前面七个孩子都是女儿。陈中伟的父母虽然较早接受了西方文化观念,没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但一连生了七个女儿之后,终于来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十分疼爱。七个姐姐也很喜爱他,陈中伟成了陈家最宝贝也最顽皮的孩子。
  陈中伟小时候闹出来的事,小打小闹不算,称得上"事件"的就不少。比如,当时全宁波城没几辆自行车,可陈中伟在小学五年级时父母就给买了一辆。这下可好了,骑自行车是既好玩又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事。陈中伟没学几天,就走街串巷满世界"飞"车了,撞翻水果摊,轧死小鸡,碰伤行人等,他经过的地方是一路的鸡飞狗跳。他妈妈不仅要赔人钱,还要赔上不少好话。又如,陈中伟很喜欢玩弹弓。他玩弹弓的水平还不错,常常能打下麻雀来,但有时不免"走火"伤人,有一次差点打瞎别人的眼睛,把他爸妈吓得不轻。最严重的一次是读中学时闯的祸。陈中伟是校篮球队和排球队的主力,标枪也是他的强项,曾在宁波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得过第二名。有一天上自修课,本来应该待在教室里复习功课的陈中伟,心思还在运动场上,他带了一个同学溜到运动场,从窗户跳进器械室,拿出一杆标枪来投掷。两个人你一枪我一枪地投得起劲,一个体育老师从房子拐角处走出来。对面的同学没有防备,等看到老师,标枪已经出手了,正扎在老师的眼睛上,老师的眼睛瞎了。虽然不是陈中伟直接投出标枪扎瞎老师的眼睛,但他在自修课带头出去扔标枪,又是他跳进器械室把标枪拿出来的,他对这件事负有很大的责任。陈中伟至今对那位老师怀着深深的歉疚。但青少年时期喜爱体育锻炼,也为他以后高强度的工作打下了身体方面的基础。

  "皮"少年在家人的引导下迈出学医第一步

  陈中伟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开办的保真医院就是他的家,父母都是医生,他的几个姐姐、姐夫和妹妹也都是学医的。很多年后,陈中伟回忆道:"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总是穿着白大褂,妈妈总是穿着白大褂,姐姐、姐夫们也总是穿着白大褂,我好像生活在一个白色的世界里。我的家,就是一所医院。"
  一个人童年的生活环境对兴趣爱好的形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陈中伟的妈妈从小就教育他:"好好读书,将来送你去学医,好接替你爸爸的事业"。
  对于陈中伟的顽皮,家里人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加以科学的引导。如陈中伟喜欢在医院里到处玩,在病人中转来转去。姐姐看见了,就和他说:"你要是传染上细菌,就会像他们那样生病的。"陈中伟不相信,他说:"有什么关系,看到细菌来了,我逃走就是了。"姐姐笑了,就带他到父亲的显微镜前,又挑了些病人的呕吐物放在显微镜下。陈中伟爬上凳子,从显微镜里看到:许多黑灰色的小虫挤在一起,扭动身子转来转去。那么丑恶,那么可怕,原来这就是细菌啊。
  这就是陈中伟医学知识的启蒙课。

  陈中伟还曾经玩弹弓打下麻雀。他听大人说,麻雀是好东西,他打了麻雀之后就拔毛剖肚弄来吃。父亲看到了,跟他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给你讲讲,这是肝,附在肝上的这个小黑点就是胆……"父亲详细地给他讲了麻雀各个内脏的位置和作用。
  这就是他生平第一堂生理解剖课。

  就这样,在长辈的引导下,陈中伟这个"皮"小孩的好奇和好动,渐渐回归到正路上了,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学到了一些医学卫生方面的基础知识。到上中学时,他的这些基础知识使他受到生物老师的特别青睐,促使他走上了漫漫医学之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主治世界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1963年1月2日,工人王存柏的右手手腕关节以上一节处被冲床冲断,病人和断手被送到医院。当时陈中伟还只是个主治医师,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他大胆进行断手再植手术,经过4个多小时的仔细艰苦的操作,把全断的血管、神经、肌腱、骨骼进行了对接缝合,术后闯过肿胀关、休克关、感染关、坏死关,历经坎坷,终于使断手再植成功。手术的成功,等于是在医学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这是世界上首例完全成功的断肢再植手术,开创了再植外科的新纪元。陈中伟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他的名字载入了世界医学史册。

  几十年来,陈中伟继续在显微外科作出巨大的贡献,在国际上的声誉日隆。1980年,在荷兰召开的第一届显微重建外科联合大会上,大会主席在报告中正式称他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1985年,陈中伟当选为第八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主席;1994年,获首届奖励全国十位杰出科学家的"求是奖";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在美国颁发的奖励全
  
  世界最杰出的三位医生的"世纪奖"。
  有记者问陈中伟,当他回首辉煌的医学之路、成功的人生之路,哪段经历影响最大。
  陈中伟谈到其中一段就是他童年的经历。他从小接受医学熏陶,钻进化验室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稍大一点的时候,目睹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家人为群众治病,崇高医德备受尊敬,他从小立下宏愿:长大当医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里人能正确对待他小时候的"顽皮",给予适当的引导,促使他最终走上了医学之路。

  陈中伟曾给一家报纸写过一篇文章,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了一些忠告。
  "青少年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又好,好动好问好观察,实在是件大好事,对好动(爱好运动和实验),人们往往视为'顽皮';好问长问短,又往往被斥为'烦来'(烦人);好观察,往往被看做'心野来'(不专注)。这些非议会约束思想、约束手脚。给家长和孩子们一个忠告:不要放弃你童年时的好奇心,不要放过你的那许许多多的'疑问',不要轻易否定那些似乎可笑的兴趣爱好,这些,对你的将来一定有用。"
结合陈中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从他的话中,我们家长和孩子们是不是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香港新财长唐英年和他的父亲
唐英年是2003年8月被任命的香港特区财政司长。祖籍江苏无锡的唐司长受其父亲唐翔千的优良家教,秉承了家族爱国爱乡,一心一意干实业的优良传统,在自己的职位上尽一切可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现在让我们沿着唐氏家族的发展轨迹,探究其成功的渊源。


良好的教育,踏实地创业
2003年8月4日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特区总部宣布,中央政府根据他的提名,任命唐英年为港府财政司司长……
当天下午3时34分,无锡记者拨通了远在香港的唐宅电话,转达家乡人民对唐英年被委以重任的热烈祝贺。接电话的正是唐英年之父--香港著名实业家唐翔千先生。他以洪亮的嗓音在电话里说:"感谢家乡人民的关心!任命一事来自香港人民的信任。作为新任财政司长的英年,他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兴香港经济……"
年轻有为的儿子,大气而明智的父亲。
唐翔千1923年出生于无锡严家桥镇一个纺织世家。祖父唐骧廷创建了无锡丽新棉纺织厂,名震江南;父亲唐君远26岁担任了新毛纺织厂总经理,发明了闻名海内外的"不蛀呢绒"。1945年,唐翔千以优异成绩获得上海大同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他走进中国企业银行。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人缘又好,不久就被提升为出纳科副科长。
1947年,唐翔千在父亲鼓励下,决意"到外面的世界看看"。1950年,一艘海轮载着获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硕士学位的唐翔千来到了香港。他先在香港中国实业银行当了三年见习主任,以便了解香港的市场和经济界情况。1968年,他与人合伙开办了香港半岛针织厂,开始生产成衣。20世纪70年代,唐翔千抓住欧美大百货公司向港商直接订货的机遇,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事业急速壮大。
1975年,年仅23岁的唐英年已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当他正准备修读博士学位时,父亲致信说:"英年,与其读完博士后替人打工,我看你不如现在踏踏实实地回来给我打工吧。"那时唐英年的三个弟弟尚小,于是他遵从父命,回到香港。
唐英年进入公司后,一切从头做起,先学习包装,后学针织工序和技术,然后当买办,随后再管经营和销售。几年下来,他既有西方管理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香港唐氏家族成衣业开始了新的起飞。
祖孙三代爱国爱乡
八百里太湖烟波浩淼,千里运河浩浩而来,万里长江奔腾而去。此乃诞生唐老之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2003年7月,正逢唐翔千80寿辰,无锡海外联谊会有关领导前往香港为其祝寿,同时邀请唐英年的母亲--无锡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唐尤淑圻女士11月回无锡参加无锡海外联谊会的换届选举。据有关人士介绍,唐翔千夫妇精神矍铄,仍操着一口乡音未改的无锡话盛情款待家乡客。
唐翔千是出名的孝子。1972年,母亲患了肠癌,他急得寝食难安,急飞上海,几天里奔走许多部门,终于护送母亲住进了上海瑞金医院做精心的治疗。当得知母亲最多只能再活五年时,他哭红了双眼,发誓要让母亲长寿。于是,他亲自陪同母亲赴海外觅名医救治,硬是让慈母又整整活了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翔千的父亲唐君远担任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他对儿子说:"翔千,你来投资吧,我们唐家要为祖国四化做点贡献。万一蚀本了,就算是你孝敬了我。"于是,唐翔千先生在国内投资兴办了十八家公司和工厂,创下了三个"第一"--在深圳做成了第一笔补偿贸易,在新疆建成国内第一家合资经营的天山毛纺厂,在上海办起了第一家沪港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
2000年4月23日,唐翔千携长子唐英年回太湖之滨祭扫祖墓。返回香港前,正值太湖的傍晚,父子俩驻足湖岸,凝望从夕阳的余晖里归来的渔帆,倾听从晚风里飘来的渔歌,忆及逝者,潸然泪下。唐翔千对儿子说:"早年我们唐氏家族曾明确约定,凡家乡严家桥镇上的公益事,不论大小,我唐姓负担一半。英年,祖上的传统
  
  ,我们要铭记在心啊!"唐英年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近年,唐家曾资助无锡崇安寺小学扩建校舍100万元,设立"唐君远奖学金"100万元,扶助老年和残疾人等福利事业的义举不断。2002年12月,也就是唐英年就任港府财政司长之前,时任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的唐英年,不忘父训,率领香港工商代表团一行32人来到无锡考察访问,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父亲为儿子自豪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英香港问题会谈的进展,香港人民欢欣鼓舞,翘首以待,香港众多有识之士跟祖国贴得更紧,但也有少数人心存疑虑。就在这个时候,以唐翔千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到达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邓小平的会见。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邓小平欣然告诉在座各位:"中国人有两个传统,一是不信邪,在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面前都稳如泰山,从不害怕;二是中国人从来说话算话,我们说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就是不变,没什么好担心的。"
回到香港,唐氏父子激动地促膝长谈。唐英年说:"爸爸,通过电视画面,香港市民都注意到,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见中,邓小平脸上的表情始终轻松愉快,不时还浮现笑容……"唐翔千欣喜地倾听着儿子的话语。窗外,夜幕笼罩的香港,犹如宁静美妙的美人儿;远处的南丫岛、长洲、大屿山等岛屿,灯光闪烁,若隐若现;近处的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海湾,映照出两岸通体透明的高楼大厦的倒影,如同水晶宫流光溢彩。唐英年看着窗外繁华的港岛夜景说:"显然,邓小平是运用会见以你为首的香港工商界访京团的契机,向香港乃至世界阐明中央对香港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一系列政策的。我坚信,香港一定会平稳过渡,回归祖国。"
唐翔千听着儿子的分析,连连点头赞同。
时隔19年,继曾荫权、梁锦松之后,51岁的唐英年成为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三位财政司司长。任前,董建华握着他的手说:"英年啊,香港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需要有人勇于承担。"董特首的一句深情话,深深地打动了他。接受任命时,他庄严承诺:他会竭尽所能,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克服目前的经济困境,建立一个繁荣和谐及彼此关怀的社会。
唐翔千为勇于承担重任的儿子唐英年而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奥星"是怎样炼成的
众所周知,体育热在长沙一直"高烧"未退,这与湖湘文化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而2000年悉尼奥运湘军8将出征,创下7金1银5铜3破纪录的惊世佳绩,更为人们看好体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不妨看看"奥星"们走过的路,听听"奥星"们唱过的歌。
熊倪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熊倪在参加2000年奥运会之前,曾有过因失手而仅获银牌、铜牌的经历。当时18岁的熊倪,真正体会到了竞技运动的残酷。是自己天分不够吗?不是。是自己不够刻苦吗?也不是!他想,也许这就是他的命。他甚至不想再跳水了。此时,一直支持他的父母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母亲以默默无闻的关心表达她一如既往的爱,父亲告诉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话虽短,却发人警醒。就是这句话,伴随熊倪走过了痛苦和失败,一直鼓励他登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跳水金牌的领奖台。
奥运归来,荣誉与掌声都有了,熊倪还开办了自己的服饰公司,有人建议他急流勇退。但中国跳水的状况熊倪最清楚,2000年中国奥运金牌榜需要他的加入。然而,复出的困难是明摆着的。停训近一年,熊倪长胖了不少,要恢复状态,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且,复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果比赛砸了,要面临"英雄变狗熊"的尴尬。关键时刻,又是他父母深明大义,帮他顶住种种压力,鼓励他再度为国争光。
重上跳板之路是异常艰苦的。熊倪体质并不好,大运动量的训练使他几次体力透支,险些晕倒在游泳池里,但熊倪咬牙坚持了下来,在他心里,燃烧着熊熊的爱国之情,他只想早点恢复状态,捍卫中国跳水的荣誉。
回想起自己四次参加奥运会夺得3金1银1铜的历程,熊倪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是他们鼓励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热爱的跳水之路。教导他具有一拼到底,永不言败的精神,使他圆了多年的梦想。

刘璇 又恨又爱是体操
5岁那年,刘璇进了长沙市少年宫体操班。从此以后,她的时间表就排得满满的:上午上学,下午1点半到4点在业余体校练习,4点到7点再赶到专业队练习,7点回家以后,还得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作为一个小学生,她够忙够累,但她从不抱怨。奶奶心疼她,不想让她再练了。但爸爸明白"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 :"璇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拿主意了。如果你想完成自己的心愿,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那你就要练下去。"就这样,家里又狠起心肠把她送到了体操房。
一次,刘璇得了腮腺炎,爸爸替她请假在家里呆了几天。然而,真的空下来,刘璇却开始想念体操房,想念海绵坑,想念那些跟她同甘共苦的小伙伴们。她磨着爸爸,要他带她去体校,爸爸明白女儿的心意,就把她送了回去。
在刘璇心中,体操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而父母是最理解她这种心情的人,他们 对待环境的态度:一种是躲避;一种是面对-适应、改变。
总在她疲惫泄气时给予鼓励支持,在她满足自得时给予鞭策警醒。刘璇奥运的金牌上有父母的一半功劳。

李小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小鹏从小就爱蹦蹦跳跳,4岁时已能在床铺沙发上翻筋斗,靠着墙壁练倒立,家里的墙壁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常常在长沙烈士公园玩耍,可以从烈士塔顶一路倒立着走下几百级阶梯。父母从不呵斥儿子的调皮,任其天性自然地发展。
李小鹏5岁那年,父亲李真愚有一次路过贺龙体育场,看到门口贴着一张体校的招生广告,不由心中一动 :儿子那么好动,何不让他试试?于是,便代小鹏报了名。从此,小鹏与体操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进体校,由于个子高,教练并不认为他在体操方面会有太大的发展。然而,李小鹏相当能吃苦,每次训练都主动"讨"任务,"拖"时间,"出"花样,夜以继日地苦练。冬训中,他旧伤缠身,新伤不断,右肘关节的伤影响到他在支撑项目上的发展
  
  ,尤其是双脚跟腱伤,每次训练后都疼痛难忍。教练要求他每天都用中药泡脚。中药泡脚要用热水,冬天还好,权当洗脚,夏天就苦了,屋里有空调,整个身子在清凉世界里,惟有双脚处于"水深火热"中,那滋味真不好受。父母心疼他,但又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在他们的照顾与鼓励下,李小鹏硬是坚持了下来。他牢牢记着父亲说过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小鹏成功了。他的启蒙教练邱琦感慨地说:"吃苦精神是件传家宝,李小鹏就是最好的佐证。"

杨霞 千难万难,最难是战胜自我
杨霞是个土家姑娘,从小就有"小力士"之称,邻居家砌房子,她能搬起100斤的水泥去帮忙。当体育老师的二姐夫从她良好的身体素质中发觉了她的体育天赋,征求她父母的意见,父母一口应允。从此,杨霞一步步变成了湘西飞出来的"金凤凰"。
为了迎接全运全,根据举重级别的调整,杨霞必须减掉5公斤体重,这只能采取少吃少喝的办法来解决。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更何况杨霞还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训练时的饥肠辘辘还可以忍受,但嗓子干渴却十分难熬。她有时听着外面自来水的哗哗声,忍不住有狂喝几口的冲动!降体重的关键阶段是赛前一个月进行蒸气浴,这种专门的蒸气浴温度高达100多度,每降下1公斤体重,就要在里面蒸上30分钟。高温对皮肤的刺激不说,室内空气不流通、呼吸非常困难。一次,她刚出蒸气浴房门就晕倒在地。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为了女儿的事业,他们告诉女儿:做人最难的是战胜自我,能够战胜自我的人,万事都能成功。每当痛苦难忍的时候,杨霞就暗自咬牙,以此勉励自己。家庭是她的精神支柱。

龚智超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龚智超8岁那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迷上了小小的羽毛球。但她少年丧父,家境不好,承受了一般同龄人少有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她个子矮、力量小、身体单薄,先天条件不足。但她深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训练馆里,她每天穿着装有6公斤沙的特制训练服练步法、打球、跳绳、跑步。不管走到哪里,她都随身带着一个铅球,以增加握拍的力量。她天天想着要比别人多练,希望教练多指点,希望多和强对手训练。就是这"三多",使她终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队里领导和教练对她亲如家人的关怀和激励是她至今奋斗不止的动力。
今天,每一颗"奥星"都璀璨夺目,我们的家长也许能从"奥星"是怎样炼成中悟出些什么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乡村母亲和博士儿子
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胡适(1891-1962,名适,字适之),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他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和我的总是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作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我母亲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嫂嫂的"生气的脸"和妈妈的"格外容忍",在小胡适的心坎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胡适母亲对小胡适的学习更是重视。三岁前在台湾生活时,胡适父母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胡适才三岁零几个月,但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他母亲的"红色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两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懂得了书中的意思,就避免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九岁就能看《水浒传》,为他在"儿童生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讲",逼他把文言文的故事翻成绩溪土话,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即使是尊贵显赫者,他的身上也会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品格的烙印。
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胡适在《自述》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初秋的夜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赶快把小衫穿上。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霉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翳。"胡适母亲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母亲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
  
  nbsp; 胡适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初读农科,经过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在美留学7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非但如此,母亲还借钱为儿子买书。胡适曾在《留学日记》中写道:"得家书,叙贫状,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不独此也,宋焕家有图书集成一部,今以家贫,愿减价出售,至减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书,遂借贷为儿子购之。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至1917年7月,胡适在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是年12月,奉母命回家乡与村姑江冬秀女士完婚,次年7月,江即北上与胡团聚,直至白头。当年11月,胡适的母亲病逝。第二天胡适接到电讯,和夫人回家治丧。胡母辛劳一生,看到了儿子的成材,也可瞑目了。但胡适心中的悲痛却是难以言表,在《先母行述》中,他写下这样36个字:"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后胡适又发表诗作《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纪念母亲:"依旧竹竿尖,依旧溪桥,只少了我的心头狂跳!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烟消云散!只今日到家时,更何处寻她那一声'好呀!来了!'"大学者、洋博士胡适与其乡村母亲冯顺弟的情深义重,乡村母亲培养独子成材的种种轶事,将永远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1: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