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茅盾母亲教子侧记
历代文化名人,大都有一定的家学渊源。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曾无比自豪地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20岁时初出茅庐,到人才济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一个清末就是商务编译所任职的高级编译孙毓修,看茅盾在读《困学纪闻》大为惊异,便问:“你喜欢考据之学?”茅盾答道:“谈不上考据之学,我是个‘杂’家而已。”孙更惊异,便问茅盾读过什么书。茅盾说:“涉猎所及有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昭明文选》、《资治通鉴》……”最后,茅盾补充说:“不过,我这些‘杂’学,不尽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孙恍然大悟道:“尊大人是何出身?”茅盾答:“我10岁丧父。”孙又问:“刚才你说家庭教育,想来是祖父?”茅盾答:“不是,是家慈。”孙听后瞠目,喟叹不已。  
茅盾虚岁5岁那年,父母就商量给儿子启蒙。当时,茅盾家里设有家塾。茅盾的三个叔父及二叔祖家的几个孩子由茅盾的祖父教授。茅盾祖父教书不认真,有时学生来了,他自己却去会友或打牌,而且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类的书,所以茅盾父母想茅盾进家塾,得不到严格训练,养成不良习惯,便决定自己来教儿子。他们挑选了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为教材,还根据《史鉴节要》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由茅盾母亲施教。每当母亲讲述历史故事或中国古典小说时,茅盾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早期的熏陶,对茅盾形象思维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学”中的资产阶级科学民主思想和母亲开明、通达、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也深深浸润着茅盾幼小的心灵。  
茅盾7岁那年,一些受维新运动影响的青年人创办了一所按新式教学方式教学的“立志小学”。母亲便送茅盾进新式学校读书,但那时父亲已经卧床不起,茅盾经常请假照顾父亲。母亲性茅盾落下功课,便让茅盾拿课本来自己教他,使茅盾每月的考试都名列前茅,每周一篇的史论文章经常获奖,使茅盾在立志小学出了名。茅盾10岁那年,父亲病逝,那时,弟弟6岁。茅盾母亲便独自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对茅盾小学毕业后升学问题,其母颇费思量,就当时的家境和亲友的愿望,想让茅盾上师范,这样可不花食宿费,还发服装,毕业后即可就业。茅盾母亲觉得这样一来,钱是节省了,但有悖于丈夫遗嘱,因为茅盾父亲曾有遗嘱,让茅盾兄弟俩念工科,学实业,况且这样做也许会限制茅盾将来的发展。于是,茅盾母亲顶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把茅盾送到湖州去念中学,中学毕业后,又让茅盾去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深造,使茅盾受到最好的教育。  
据茅盾晚年回忆,茅盾刚工作时,每有译文或文章发表,就像当年让母亲看作文一样,照例寄给母亲过目;茅盾与弟弟的通信都送给母亲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茅盾母亲在儿子成年后也没放松对他们的关心、教育。茅盾母亲自己也是每日读书看报,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她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并善于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其中有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对茅盾婚姻的态度。茅盾祖父虽然很早为其订了亲,但待茅盾成年之后,父亲早已去世了。这件事使茅盾母亲大伤脑筋,考虑到不识字的媳妇与儿子太不相称,担心给儿子带来苦恼;退婚吧,又怕女方不肯。1917年春节期间,母亲问茅盾:“你有女朋友吗?”茅盾腼腆地说:“没有。”“真没有?”母亲又追问了一句。儿子点点头。这时,母亲本来是想:如果儿子有了女朋友,执意要退婚的话,她就出面与女方交涉。得知儿子没有女朋友,她便接着说:“我从前料想你出了校门后,不过当个小学教员,至多是中学教员,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也还相配;现在你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过半年,就受重视,今后大概一帆风顺,还要做许多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就不相称了。所以我要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因茅盾全神贯注在事业上,老婆识字不识字觉得无所谓,他不愿让母亲作难,况且娶过来后,或进学校,或由母亲教她识字,都无不可。为此,第二年,母亲就为儿子办了婚事。  
二是对茅盾弟弟泽民人生道路选择上的理解。1917年,泽民考取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母亲很高兴,特地从家乡赶来上海,并与茅盾一起将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中国软件大王与他的山村母亲
您打开电脑准备打字时,第一眼看到的往往就是屏幕上闪烁的WPS(中文文字处理系统)图标。您知道它的发明人──中国软件大王求伯君与他的山村母亲的故事吗?  
艰难度日供子读书  
1964年11月20日,求伯君出生在浙东天姥山区一个偏僻、贫瘠的小山村-西山等。与一代代在贫困中煎熬的祖辈一样,小伯君在贫困中一天天长大。饱受饥寒的母亲蔡德钦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固执地相信文化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她见小伯君聪明伶俐,发誓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也要送他去读书。于是,不满7岁的小伯君就在许多孩子羡慕的目光下背起书包上学了。  
为了替小伯君积攒学杂费,蔡德钦在昏暗的灯光下纺线织布;在烈日炎炎下拔草养兔;日子窘迫,家里连锅都揭不开时,她让伯君的弟妹去挖野菜;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还到县城讨过饭。  
12岁那年,求伯君不负所望,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入中学。但乡中设在离家4公里外的秦岩村,要翻山涉水,每天还要自带中饭。路远不怕,但每天的饭却让蔡德钦犯了难。为了不让小伯君挨饿,蔡德钦想出个办法:每天天不亮,她趁全家人还未起床,就开始熬粥,把米在锅里煮一会儿,等米稍化开时,从锅里捞起干的米饭,盛到伯君的饭盒里,让他带去当中饭,然后往锅里放些马铃薯继续煮,全家人当早饭吃。一次,求伯君的大弟长君起得特别早,看见蔡德钦正往伯君的饭盒里盛米饭,就埋怨母亲:让大哥天天吃干饭,我们每餐喝粥汤。蔡德钦连忙拿起几个煮熟的马铃薯塞在长君的口袋里,叫他不要叫嚷,以免弟妹们听见了难受。  
后来,蔡德钦把伯君的几个弟妹都唤到跟前,讲明了自己的打算。二弟长君发誓说:“阿妈,我一定听你的话,拔草不偷懒!”三弟锡君说:“妹妹年纪小,我会多做些的。”穷人家里出孝子,蔡德钦多日满布愁云的脸绽开了笑容。伯君知道家里供他读书很不容易,更加努力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求伯君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专业,从此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  
名人,在未出名之前,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只身闯荡独领风骚  
坐落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在我国计算机领域独领风骚。步入大学的求伯君很快迷上了电脑,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时时有创造的冲动。大学三年级时,他牛刀初试,为学校图书馆开发了图书管理系统软件,获得成功。他写信回家报告这一好消息,家人回信鼓励他继续努力,品尝到成功喜悦的求伯君对电脑更加痴迷了。  
毕业后,求伯君分配到河北省徐水县仪器厂做统计工作,但那时的他早已立志于电脑软件开发。两年后,年轻的他放弃了户口、工资和人事关系,带着自己花了九天九夜研制出来的、以家乡西山等村村名命名的“西山高级文字打印系统”只身赴京。某公司视西山软件为至宝,马上出价2000元买下,并诚邀求伯君加盟。求伯君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有意开发文字处理系统WPS。幸运之神又一次惠顾了他:香港金山电脑公司总裁张旋龙慧眼识珠,看中了他的才华,三顾茅庐将他请到了珠海。  
求伯君凭着一台386电脑,单枪匹马地投入了WPS的开发。青少年时代的苦难培育了求伯君坚毅不屈的性格,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困了就趴一会,饿了就吃方便面,像一台超负荷的机器般日夜不停地工作。一年中他三次因肝病不得不住进医院,但即使在生病住院的日子里,他也强烈要求医院允许他把电脑搬到病房里接着干。  
1989年上半年,WPS1.0终于面世了。几乎在一夜之间,WPS成了电脑的代名词。之后,几经改进,WPS的软件销售排行榜上稳居前列。“首都青年科技企业家之星”、“广东省杰出青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求伯君一举成名了!那一年,他才25岁。  
天之骄子反哺情深  
成名后的求伯君依然是个孝子,他念念不忘养育了他的父母。
  
  参加工作后,不管收入多少,他每月都给远在山村的父母寄钱,并捎去自己的问候。1995年,求伯君正在为开发新软件殚精竭虑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从家乡传来:父亲患胃癌住院了。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他头顶炸响,他匆匆安排好工作,火速赶回老家。  
求伯君赶到医院,见到面容憔悴的父亲和病床前一脸焦急的母亲,他一把攥住父亲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父母亲劳累了一生,还没来得及把他们接到身边享享清福啊!求伯君决定把父亲转到大城市医院做手术,可医生告诉他,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宜远行。求伯君只好征得母亲的同意,忐忑不安地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手术中,医生发现父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守候在门外的求伯君知道后心情异常沉重。父亲出院后,为了最大程度地延长父亲的生命,求伯君将父亲接到珠海进行化疗。他自己恪守孝道,妻子李娜也跑前跑后忙个不停,每天都精心烧好饭菜送到医院给父亲吃,照顾得无微不至。  
经过一段时间化疗,父亲的病情渐渐稳定了。老人牵挂着家乡,急着要回去,小两口只好遵从父亲的意愿。谁知父亲回去不久病情又恶化了,医生再三暗示其恶化程度已不可逆转,但求伯君仍竭力主张找大医院、名医生,无论花多大代价也不放弃。家人相信千里之外的唐山有一位气功师能妙手回春,父亲也想去唐山,求伯君明知道气功大师根本“没戏”,但还是送父亲去了。途经北京时,他和母亲一起搀扶着父亲游览了仰慕已久的天安门。  
在伯君夫妇精心的照料下,父亲心满意足地度过了最后的日子。父亲去世后,伯君夫妇把母亲接到珠海,让她在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享晚年。  
今天的求伯君已是天之骄子,但他仍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既不讳言寒门出身、少年贫困,也从不摆老总架子。他忘不了青少年时代的苦难生活,忘不了老家山村的山水,每年清明节,他总要与母亲一起回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少子时代如何让儿童更幸福
赵忠心教授作客新华网,与网友探讨如何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欢迎大家提问。(赵忠心,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家长不应急功近利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赵忠心教授做客新华网。现在可以说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非常爱孩子,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更多人苦于找不到良好的方法,而且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些人不懂得科学的方法,反而造成一些悲剧。请问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和误区?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和基本主要方法?  
[赵忠心]:当前中国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误区。家长急功近利思想很严重,看重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效果肯定不好。主要表现在几方面,第一,任意超前教育,超越孩子的年龄阶段,超越他们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学习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东西,比如还没上小学,就拿小学课本知识来学习等等。第二,表现片面性,只重视一半的教育,比如重视智力因素的影响,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特长,忽视全面发展等等。第三,家庭教育有学校化的倾向。  
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进行一种很特殊的教育,它跟学校教育有很多不同。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通过上课和搞有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系统的传授科学知识。家庭教育是遇物则悔,意思就是碰到什么事或者正在做什么事,就结合这个事进行相关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特点。现在好多家庭都是像在孩子上课一样教育,这是不对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发展状态,家庭教育是另外一种发展状态,这两种都应该有,不能重叠。  
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主持人]:网友“扬子饿”问道:在过去教育中孩子有许多宝贵的教材,比如说《百家姓》,《孟母三迁》……那么目前作为父母,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呢?  

[赵忠心]:中国过去是典型的封建家族社会,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人们总结出许多很好的经验,通过一些儿童读物或者是教材积累下来。这些东西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要看到,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已经不适合今天了。我们一些优秀的东西当然要继承,有些不太适合今天情况的要扬弃。家庭教育应当继承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同时也要改造过去的一些经验,因为毕竟离现在社会有一定距离。所以对过去家庭教育的一些教材、一些经验要有批判地继承。我想今天更多地还是要学习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些家庭教育科学理论。  
[主持人]:网友“天地无垠”问道:您认为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可归纳成哪几点?  
[赵忠心]: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认为,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就像是物理学习的磁场一样,孩子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里,他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家庭的期望方向来发展。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好,使孩子的发展符合家长的愿望,符合社会的需要,家长应该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主要有几点。第一,有文化氛围。家庭里边要有学习气氛,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所以家庭里边要有知识的氛围。第二,在家庭里,家庭成员的关系要协调。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现在家庭比较脆弱,不像过去传统家庭那么稳固。  
家庭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要是对未成年人,他们对家庭、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大,家庭动摇或者父母分居、离异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家长,既然生了孩子,就有义务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第三,家庭环境还包括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过去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家长制,家长对孩子来讲是管理与被管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现在应该是建立平等的民主的父母子女关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孩子也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教育效果会很好。  
家庭教育图书炒作得越厉害你越别买   
[主持人]:现在家长
  
  在学习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不少家长自己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关书籍,但是现在许多网民反映有关家教的书籍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无从选择。有的书籍互相矛盾:有的让孩子早识字,有的说孩子识字太早会得心理疾病。对这种状况,家长如何分辨家教书籍的真伪?又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赵忠心]:因为社会上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强烈需要,这样就会推动家庭教育书籍的出版。近些年来确实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就出了很多很好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但是从整个家庭教育书市来说还是很混乱的,有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现在让家长们自己来选择书确实有些困难,因为家长不是学教育的,他们也不能事先把所有的书看一遍。家长要想选一本好书的话,首先得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家长作为教育者的素质,不是学几个绝招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好多家长心态不太端正,希望有一本书能指导我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家长有这种心态,有些写书的人缺乏学者的良心,他不是引导家长朝着正确的路子走,而是迎合某些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你培养神童,我就来给你一本培养神童的书,你希望早识字,我就给你来早识字,我认为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家长要想选择一本好书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你看书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不是学几个绝招。
第二,从书的广告词或者封面或者标题上,家长也应当注意分辨。根据我的经验,现在对家庭教育图书炒作得很厉害,按照我的观点,越炒作得厉害你越别买,越平实的,你倒可以看看。因为家庭教育是个科学的东西,不是靠炒作。现在广告对家长确实影响很大,我们要学会看图书广告,因为广告不是合同,广告词也不是合同语言,往往有夸大的情况,家长们选哪本书不能只看广告。如果看广告,十回有八回是要上当的。第三,家长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建议家长们参加孩子上学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办的家长学校。一般来讲,学校和幼儿园所传授的知识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应当积极参加。第四,家长要增强自信,积极进行家庭教育实践,就是总结自己经验或者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主持人]:网友“楚人快乐”提出:大多数家长注重孩子的课外学习,这样孩子基本上没有玩耍的时间,好象扼杀了天性。但不让孩子学担心孩子未来没有竞争力。所以家长很迷惑,不知道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还是重视他的学习?我的女儿今年十岁,曾学舞蹈,本只想让她有点舞蹈知识,锻炼身体,但老师却象培养舞蹈家那样要求孩子,孩子本来先天条件不好,失去了信心也没了兴趣。现在只要提课外的这种学习,她的逆返情绪特别严重,我不知道怎么办好。
[赵忠心]: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但是对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把教育的内涵理解得太狭窄。一提教育就好像是学什么技能技巧,掌握什么本领。其实教育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在家长普遍认为要学一门本事,比如画画、跳舞等,这是一方面。现在对教育内涵理解太狭窄,所以走了这么一条路子。  
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从根本来讲是要提高孩子的素质。我们整天讲素质教育,那什么叫素质?我个人理解,素质就是这个人具有发展的后劲,没有发展后劲就是素质低,有发展后劲,素质就高。他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之后,他能够进一步发挥发展自己的才能。素质低的,老师教了10分,他可能发挥8分,素质高的,老师教了8分,他可以发出12分。我们不要过多地追求技能技巧,这是对教育理解的狭窄。孩子发展一些特长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强迫,不要把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愿意学。另外,不要同时发展多方面特长,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压力。  
警告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如何如何,这不是教育是威胁 
[主持人]:有几位网友如“年年听春雷”“老牛拉破车号爱国者”有这样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也很困惑,也觉得不应该给孩子加这么多压力,但是大环境都是这样,家长也很没有办法。包括送孩子去上各种班,您觉得这算不算家庭教育的内容还是只是一种特长教育或者是技能教育?家庭教育是重视育人为主还是以育德为主?
[赵忠心]:市场经济社会重要的特征就是处处时时都有竞争,而且竞争激烈。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社会跟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相比,现在生存难度加大了。家长们有切身体验,过去不知道生存难度究竟有多大,最近几年知道了。有一件事给中国人民
  
  上了一课,就是下岗。家长们都比较紧张,紧张心态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家长有点过度紧张。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是一方面,但是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只看到一面,势必会对孩子期望要求过高,对孩子施加压力,不仅实际压力更大,心理压力更大。  
有些家长在马路上走路一看卖冰棍的,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干这个。给孩子描述这样一个前景:好好学习就上天堂,不好好学习就下地狱,这不是教育,对孩子是一种威胁,是一种讹诈。所以对孩子教育不要只讲一面,要全面教育。这样给人造成过度紧张,读书学习跟体育比赛一样,过度紧张,压力过大,效果反而不好。孩子们要紧张一点,要努力一点,但是不能过度,过度的话会适得其反。最近几年,中国出现好多家庭悲剧,基本原因都是为了学习,很少有关品德的。所以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它甚至决定家庭教育能不能成功。所以我反复劝家长们,把心态要放平和,全面地了解社会,全面向社会传递信息。  
学校、家庭、社会哪道工序都不能少
[主持人]: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心态要放平和,但实际上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不光是家长的事情,也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系。按照中央要求,中央也非常重视,如何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强调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关于家庭教育,中央把这个任务落实到妇联组织,目前全国妇联也围绕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作为妇联这个组织来说,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除了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外,当务之急还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赵忠心]:2001年,GWY办公厅和党中央办公厅曾经出过一个文件,题目叫《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里边第13条的第一句话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指导家庭教育。”今年关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又改成妇联。我跟妇联合作了20年,妇联给我的印象很好,他们很认真、很负责、很努力,也有协调的优势。但是经过20年合作,我提出了不同看法。
我曾经给李岚清副总理写过一封信,我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是教育,妇联不是教育机构,是个社会团体,有协调能力,但是真正落实到教育一定要靠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没有积极性,全靠妇联,肯定不成。如果教育部门不发话,不可能直接面对家长。在那封信里,我讲了中国解放以前由教育部指导家庭教育,世界各国大多是教育部门指导家庭教育。李岚清副总理很赞成我这个观点,把这个信批给了陈至立。目前家庭教育想要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将立法提到议事日程中,最好是自下而上,由各省市先行探索,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规。(2004.08.16 15:23)
[主持人]:那么0到3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应该由谁来指导?
[赵忠心]:0—3岁是妇联的主要任务。如果是学校,直接通过妇联,不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肯定不成。妇联要想把家庭教育抓起来,必须调动教育部门的积极性。妇联可以做一些事情,但是要想家庭教育落实到每个家长身上,就得靠学校办家长学校。据我所知,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很高,家庭教育指导都很好。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不高,那家庭教育指导都落实得不好。我呼吁教育部,要把指导家庭教育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情。
我知道教育行政部门很忙,但是要对孩子真正实施素质的教育,光靠学校不成,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来讲就像一个综合加工厂,缺少哪道工序都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只要有一个文件,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每个学期做计划,每个学期向教育部汇报工作都要汇报家庭教育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家庭教育就做起来了。妇联是做不到的,因为妇联不是行政机构,它对学校没有制约能力。但是教育局说话,它必须得听。要理顺这个关系,我不是说妇联不再做家庭教育工作,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妇联有所分工,比如中学、小学或者是幼儿园,3岁以后的指导,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办家长学校,3岁以前的散居儿童,妇联通过协调社区或者妇联组织来进行指导,没有分工肯定不成。
我对自己的孩子是“无为而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14岁博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德国人卡尔威特的一个孩子,在不满14岁时,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他教育孩子的经验是:
  1.不浪费幼儿的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教他正确语言,而不要把小猫说成“猫呜”。
  2.从小培养思维能力。经常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
  3.锻炼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4.培养提高观察能力。有时父母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
  5.开阔视野。常带孩子到外边去接受新事物,增长见识。
  6.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7.激发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决不敷衍。
  8.从小严格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母亲对我生命的教育
  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的母亲要强、豪爽、硬朗;她最肯吃亏,从不跟人吵架,别人有求,凡是她能做到的,都是有求必应。老舍自小就继承了母亲的这些性格,好客、豪放、待人极端热忱。在重庆的时候,老舍的生活相当清贫,但是与老友相逢,即使卖了大褂,也要上一趟小馆,盛情款待。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时,没有地方,老舍出面去借;没有钱,老舍出面去募捐;有人被捕,老舍出面作保向国民党政府要人,千方百计地进行营救。
  老舍一生爱花,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这习惯也都是从他的母亲那里学来的。老舍家的小院里种着两棵枣树,还有几株石榴和夹竹桃。每天,母亲浇花,他帮着取水;母亲扫地,他帮着撮土。老舍把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直保持到成年和晚年。他一直自己动手收拾屋子,像母亲那样把茶壶、茶碗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是生命的教育。
  可见,父母教育子女,不仅仅需要语言训诫年、勉励,行动也至关重要。为人父母者,应该像老舍的母亲那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教育下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一个农民的教子之道
  孙雷波是山东省莱阳九中高三学生,入高中以来,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始终遥遥领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都获得过好名次。其中,1993年山东省“英易达杯”中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二等奖,1995年第1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竟赛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1996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竟赛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和全国一等奖,并因此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                         孙雷波的成功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可喜的成绩当然是多少年来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换来的,也是孙雷波木人刻苦努力,顽强拼搏换来的,更是他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亲优良的家庭教育,精心指导帮助所换来的。前不久,我们就孙雷波的家庭教育问题走访了他的父亲孙修山、母亲方瑞英。两位朴实的农民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纯朴的理解、对孩子所做的一点一滴,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营 造 优 良 的 学 习 环 境     
孙雷波出生在莱阳市穴坊镇西富山村,幼时家境并不优越。上小学以后,居住环境有了改善,为了让孩子放学后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免受家庭琐事、嘈杂环境的影响,孙修山夫妇决定,给孩子辟出一间屋,专供孩子放学后复习、做作业用。孙修山学过木匠,自己动手做了书桌,椅子、书架,购置上必要的工具书,一间简朴、静溢的“书屋”便布置好了。从此,孙雷波每天放学后便在这里刻苦自学,直到九年后考到莱阳九中。谈起这件事儿,孙修山感到很自豪,他认为家庭是学校的延伸,为了孩子的成长,当家长的应当尽力为他们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优良的学习环境,不是一定要有一间书屋,没有书屋,照样可以有好环境,那就得在家庭里造成一种积极学习的气氛。孙修山更重视“人”的环境。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回家后所谈论的往往是“钱、权、利”等等,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而如果谈的是孩子所关心并对他们有益的话题,那就是另外一种效果了。因此,孙修山夫妇在同孩子相处时,总是巧妙地将孩子引到求知之路上。比如:饭前饭后的猜谜、一字一词的辨误、一事一议的争论等等,不论是父子间、兄弟间、同学间有趣的说笑和谈论,往往既活跃了家庭气氛,又有利于孩子的键康成长,从而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越是低龄的孩子,知识的获得也越往往是靠兴趣。  
那么,发现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动手操作,便是家长们所不可轻视的责任了。对于这一点,孙修山夫妇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孙雷波从小就好学好问,不论怎样繁琐的同题,只要能帮上忙的,孙修山夫妇总是耐心地帮助解答,从不厌烦。父母的耐心也鼓励了孙雷波好奇心的发展、家里的闹钟、收音机都要给拆开来看看,同学送的音乐卡改装成电子门铃,拿着肥皂和瓶瓶罐罐做小实验。有一次和父母闹恶作剧,为了能偷看几眼电视,他还动手制作了一个潜望镜。而所有这些,在孙修山夫妇看来都是好学的举动,从不责怪、埋怨,相反却总是给以某种方式的赞同与肯定--一句表扬的话、一个满意的笑、或者一本好看的书。 直 面 困 难 ,磨 炼 意 念   面对不能吃苦耐劳的孩子,一些用心良苦的家长往往束手无策,孙修山在这方面比一些家长高明多了--让孩子劳筋骨、尝痛苦,学会坚强。家居农村,有的是锻炼机会,随时可以“上一次课”。这点,印象最深的还是孙雷波。有一年夏天,父子俩同割小麦,父亲割6行,儿子割3行,割了一会儿,儿子便被落下好远,父亲催促儿子,儿子以“我还小”分辩,发怒的父亲给了儿子一巴掌,然后又蹲下示范,擂下一句“赶不上就不用吃饭”就又到前边埋头割麦了。     
“在爸爸眼里,他能做到的,我就应该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做到;有困难可以去克服,决不应有做不到的理由。”孙雷波很理解父亲的行为。孙修山的用心,在儿子的身上得到了体现,孙雷波做什么事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劲头,尤其是在学习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并善于向困难挑战是他从小养成的性格。                           
身 教 重 于 言 传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们都知道要进行辅导、指导和督促,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作用
  
  。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传,“榜祥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方面,孙修山也有他的认识和经验。平时孙修山对孩子的爷爷总是很孝敬,按时送粮,送瞻养费,经常看望老人,送去应时应节的好东西,按时把老人接到家里来精心侍侯。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放学回家总要看看爷爷。孙雷波在外边读书、比赛回来,总是想着给老人买点小礼物。这,就是身教的效果。         
孙修山是个多面手,学过木工、学过果树修剪、还养殖鹦鹉和家禽。平时,  他经常买些实用科技方面的书来研究,什么《家禽养殖》《果树栽培》等等,有空就翻翻,并学着实践,操作。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榜样,无形之中,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品质,促进了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刻苦钻研、执著追求的优良品质。     爱 是 无 限 的 动 力   娇惯不是爱,爱是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爱是家长与孩子心心相印的沟通;物质满足不是爱,爱是家长对孩子心灵的关怀与呵护,爱是在孩子需要时的精神上的赠予和鼓励。                             孙雷波的母亲方瑞英对孩子的爱便是令孩子永远享不尽的精神财富。孩子上小学、入初中,每次考试前总给包上一顿饺子,这特殊的鼓励,让多次参加比赛的孙雷波每每想起,便勇气大增、信心百倍;幼儿园时,老师让小朋友每人要做一个沙包,从没见过沙包什么样的方瑞英照孩子的叙述,一中午做了一个“沙包王”--足有小枕头那么太,令孩子至今想起来都为妈妈骄傲--因为她是最了解孩子想什么的人;孩子上小学时,一次方瑞英到烟台,别人都给从没进过城的孩子买吃穿用的礼物,而她却转了几家新华书店给孩子买了一套少儿古诗全集,让翘首以待的孙雷波喜出望外,这使他对书有了特殊的感情,从此便广泛阅读,小学三年级还获得过莱阳市组织的少儿智力竟赛二等奖。        
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无限的动力,来自父母纯朴而真诚的教诲,是孙雷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人家教故事集锦

毛泽东家教二三事
毛泽东共有过10个子女,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其中大半都夭折或失落了。幸存下来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及李敏、李讷俩姐妹。但是,毛泽东对他们的教育都是非常严格,对最小的女儿李讷也是如此。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正上学、吃住都在学校。一天,李讷从学校回家告诉父亲毛泽东:“我的(粮食)‘定量’老是不够吃。菜少,全是盐水煮的,油水还不够。上课肚子老是咕噜噜叫。在学校我一顿能吃三个馒头。”毛泽东听完女儿的诉说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困难是暂时的,要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   
1963年初,李讷在给父亲的信中汇报了自己的思想,谈起课程中学到《庄子-秋水》篇的体会,认为其中的主人公河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鼠目寸光,自高自大,是不可取的。毛泽东看了这封信后,深为女儿的进步感到高兴,他立即回信予以鼓励。信是这样写的:李讷娃:刚发一信,就接了你的信。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不要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在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这是大学比中学的好处。中学也有两种人,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有娇生惯养的所谓干部子弟,你就吃了这个亏。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1958年初,李讷因患急性盲肠炎打针,针头断在肌肉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手术不顺利,引起伤口感染,发烧。毛泽东为此非常担心,工作一通宵,临睡前,为解除李讷的思想负担,挥笔草书一信。信中写道:“李讷: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意志可以克服病痛。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信末还抄录诗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毛泽东要李讷充分体验意志的力量,通过与疾病作斗争,使自己意志更加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0: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