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5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当我第一次读完《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后,就被老教授那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所折服,她那无声的语言胜似千言万语,老教授隐瞒真实身份,装作聋子,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那如何让学生们能透过那质朴的语言真切地感受到文中那份朴实、真挚的情感呢?为了把这种感动带给学生,感染学生,我开始精心的备课。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两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对于篇幅这么长的文章,该不该把老人的语言、神态与我的心理变化放到一节课上来解决呢?这样的话,课堂的密度是不是太大了?学生能接受吗?但不放到一堂课上就感觉不是一个整体。或者是把表达方法的落实与训练放到第三课时来完成可以吗?这样做好不好?经过思考后,很快我就理出一条思路:1、课前充分预习。2、课中体会人物情感,领悟写法。3、随文练笔,深化情感。教学中主要采用“引读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循着课文的两条主线:老教授的行动和我的心里、行动变化,在读书中感悟老教授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我的鼓励,我对老教授深深的感激、敬佩之情。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精心授课,感觉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能紧扣本单元及本课课后练习中的重点内容展开教学,重视了领悟写法的指导。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了多种语言训练内容,如引号的用法,转述句转换为引述句,想象说话等,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整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情感充沛,尤其在突破难点时,我以老妇人三次“平静的注视着我”为切入点进行了小练笔的练习,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然后出示教师出示描写老人神态的三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学生思考:平静的神态背后,老妇人在想些什么呢?再让他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选择一到两处,描写一段老妇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的话。
出示:
(1)当我沮丧地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2)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之后,我加入了这样的练习,学生并没感觉到困难,反而很乐于去写。这样就充分调动乐学生们的生活积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同时能更深入、充分地理解课文。不同的心灵火花便释放出来,学生也为自己的小见解感到愉悦。写过之后,不少同学感慨:“这位音乐学院的老教授真是教学有方啊。”
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尤其听了科组老师们的精辟点评后,回想这节课,发现值得商榷、改正的地方也很多:
1、一节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开始新的学习。这节课我选用了最平实的复习内容的导入方式,感觉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一开始的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了些。其实根据课题的特点,我可以先播放《月光奏鸣曲》让学生欣赏,等他们进入情境后,顺势导入:同学们,从你们认真、投入的聆听中,我感受到大家被这首优美的小提琴曲陶醉了,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由于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根本不懂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板书设计欠严谨,没有体现出双线教学的特点。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11、 唯一的听众
耳朵聋
用心良苦 用心听 真诚温和
平静地望
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双线教学,而这样的板书只看出了老教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而看不到我的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因此,这样的板书是不够严谨的。根据陈老师的建议,我觉得板书可以做如下的修改:
唯一的听众
关爱 鼓励
老人 我
语言 神态
“耳聋” 白痴 沮丧
最有声望的教授 小提琴手 自信
修改后的板书更能体现文章的写作思路,主要人物的品质得到更好的体现。
3、另外,我觉得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导语的设计、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等等。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