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学校里绿柳成荫,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常被外校师生视为典范。
“超凡教育”延续32年
在夹着书本,行色匆匆,穿越于图书馆与教学楼间的莘莘学子中,金军的面孔略显稚嫩。终究,刚读完高中二年级就来上大学的他,从年龄来说仍是少年。去年,金军和221名同学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一般同龄者难以企和的“超凡教育”。
在科大东区学校,一幢掩映于绿林间的建筑物里,数百名小朋友在进行不同于一般大学教育的学习研究。他们拥有很多其他学生难以拥有的资源和权利:可自由选择感兴趣专业,可在大学毕业时获得多个学士学位;大学阶段即可能参与硕士生导师的课题;可能因为某项研究优秀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一流科学家对话……
这样的“超凡教育”实验可追溯到30多年前。1978年,11岁的谢彦波、12岁的张亚勤、13岁的宁铂都因“智力超凡”来到这里。从那年开始,中国科大少年班教育延续至今。
中国科大统计显示,到2008年,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招生总数达1220人,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前16届毕业生590人中,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IT领域,到国际学术前沿、工商、金融领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新”少年时代特点鲜明
去年9月,修葺一新的这幢建筑物大门入口处挂上了“少年班学院”牌匾。升格为学院后,少年班扩容为包括“少年班”、“零零班”和“华罗庚班”、“严济慈班”两个科技英才班和“少年班——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少年班教育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曾一度被舆论指责为拔苗助长。科大首届少年班“神童”中,谢彦波曾因“傲气和社会交际能力差”没拿到博士学位;宁铂大学毕业后忽而“削发为僧”,忽而还俗研究中医……与此同时,陆续成立的全国各高校少年班也因各种原因渐渐停办。争议声中,唯中国科大少年班顶住压力,不时摸索,走出一条自我完善之路。
去年,中国科大在成立少年班学院的同时,迎来新一批“90后”学生。他们继承早年前辈们自信、刻苦的同时,还带有很多鲜明时代特点。他们性格开朗喜好多样,谈吐优雅、社会活动能力强。他们理想明确,敢于表达并实现,说话时不时吐出“秒杀”、“山寨”之类网络流行语。
将去哈佛深造的大四学生刘綦涵,高中时没什么兴趣喜好。到少年班后,看到学校各种社团,他便报了民乐社团,学习笛子演奏。几年下来,他学会了笛子演奏,还当上民乐团团长。外表文静的赵若灿喜欢唱歌,面试时,他以一首英文歌曲打动老师。来到少年班后,他自身作词作曲,获学校歌曲大赛冠军。
2008级行政班主任黄松筠成天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她惊讶:“他们业余生活太丰富了,有的喜欢中国文学,对四书五经了解不比中文系学生差;有的喜欢写诗,有的关心时事,有的^***DV,有的喜欢玩魔术……”
“科大有70多个社团组织,其中10个社团负责人是少年班学生,社团差不多被他们垄断了。”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