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课例:低年级“一句多变”练笔教学课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置换语境,效果缘自突破“关键词句”

——低年级“一句多变”练笔教学例谈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六小 刘学平



  《新课程标准》规定,要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句子、写话。这是小学生习作的基础,是学生作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凭借课文中的一些经典句子,置换语境,突破“关键词句”,及时指导学生练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这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中的一句话,写的是一位先生在向阿切尔借裁邮票的小刀时阿切尔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作者郑柱子奉献给我们指导学生练笔的很好范例。既为范例,意味着“我”可关注,“我”可品味,“我”可模仿,“我”可迁移,“我”可运用。说它是个很好的范例,是因为这个反应提供给了我们很多有利信息。是哪些信息呢?又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学生练笔呢?



  首先让目光聚焦在信息“阿切尔”上。阿切尔是故事的主人公,他远离我们,看不到又摸不着,读过故事记住就罢了。但是语文不能这么教,这么教只得了语文的“意”,有效的语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文之“言”,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之“言”,引导学生用习得的语文之“言”表达自己的所观所想所感。所以,凭借这句话指导学生练笔先得让学生的思维从文本中走出来。试想,做这个动作阿切尔可以,说这句话阿切尔可以,除了阿切尔,谁还可以?



  生:“我”可以。



  师:没错,当妹妹向我借笔的时候,我摇摇头说——



  生:“对不起,我也没带。”



  师:好,还有谁可以?



  ——“爸爸”可以。当邻居向爸爸借打火机的时候,爸爸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张老师”可以。面对前来借钱的王阿姨,张老师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李四”可以。走在街上,转过身面向要纸巾的弟弟,李四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



  轻轻松松的一改,革除了阿切尔的霸权,语境变了,思维活了,现实中顽皮好动爱学的“我”变成了主人公,亲爱的“爸爸”变成了主人公,尊敬的“张老师”变成了主人公,夜梦中思念的伙伴“李四”变成了主人公。二年级学生由此会明白课文中的句子不是别人的专利,是可以“借”的。让学生经常这样关注“借”,就是尊重写作规律,为练笔奠基,学生的收获是什么?是学习的愉悦,是创作的快乐。



  其次让目光聚焦在信息“摇摇头”上。完成这一动作,阿切尔只需一秒。老师口念“嘀嗒”,学生做动作,“摇摇头”一闪即过,眨一下眼就没了。但是作者郑柱子火眼金睛,抓住了,写下了,三个字,简简单单却形象传神。让学生回忆、观察、联想,阿切尔在一秒内“摇摇头”用动作对别人作出反应,那么我们有过一闪即过的动作反应吗?



  ——“摆摆手”。好,谁摆摆手?“爸爸摆摆手”。演一演,写下来。



  ——“抬起头”。好,谁抬起头?“奶奶抬起头”。演一演,写下来。



  ——“睁开眼”。好,谁睁开眼?“宝宝睁开眼”。演一演,写下来。



  ——“扬起眉”。好,谁扬起眉?“同桌扬起眉”。演一演,写下来。



  ……



  一个“摇摇头”,唤醒的是沉睡在学生心中的千万个动作,这些“动作”就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影像”。如果教师不去指导激活,这些“生活影像”就是麻木的、呆滞的、僵死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灵性就会丧失,面对语文时自然就是一副麻木、呆滞、僵死的神态。所以,我们要及时去唤醒。这样做我们不但没有丢弃文本,正好可以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引领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最后让目光聚焦在信息“对不起,我也没有带”上。这句话,真真实实,原汁原味,从阿切尔嘴里出来,本是无踪无影、无色无味,但是郑柱子厉害,把它变成了文字。这一变,让阿切尔不但在英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出了国,让地球人都知道。说话即表达,即交流,人人在进行,天天在进行。可是,有多少学生会主动去留意呢?学练笔,写对话,进行语言描写是习作入门的法宝。



  师:这句话是阿切尔说的,你们听到了。那么你们听过谁说过什么话?



  ——“刘老师说:‘大家安静!’”。



  ——“行,真实的。但是刘老师说话前,就没有一个动作吗?”教学进行到此,绝不能与前面的练笔脱轨,得串起来,前后一致,相辅相成。



  ——“有!刚上课时,刘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大家,说:‘大家安静!’”。厉害,不同语境有不同效果,动笔记。



  ——“早上,我背起书包,正要出门时,妈妈招招手,说:‘玲玲,你还没有带语文书呢。’”看,这就是效果,有动作描写,有语言描写,不同语境不同效果,动笔记。



  ——同桌王晶推了我一下,大声说:“你越过三八线了。”



  ……



  训练至此,效果已是水到渠成。从“角色的改变”到“动作的演练”,最后到“语言的再现”,组成了一根完整的练笔指导链条,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总之,低年级“一句多变”练笔教学,依托的是文本,但是却不拘泥于文本。它尊重“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习作教学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语境的置换中得“意”,在 “关键词句”的突破中得“言”,取得了显著的习作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5: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