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0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化学老师优秀教学随笔精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学期第一课──点燃心灯



四川宜宾屏山龙华中学 阮小兰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老师们都忙碌准备着,有的讲上期末的考试试卷,有的讲本期的新课。我教的是毕业班学生,开学离中考只有四个月了,在上期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目标,来学校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意愿,或者说是为了度过义务教育期,心里的灯火已经熄灭,他们上课睡觉或是想入非非、神情呆滞,作业抄袭,考试敷衍,有的甚至认为不关自己的事,考试时从不认真看题,两分钟完成试卷。四十五分钟不到就有好多学生离开考场,到处晃荡,有的甚至于在考室外催促其它学生交试卷!!如果说孩子们的心火依然熄灭,那么我们教师无论做什么都将枉然。我非常担心学生在新学期会更加茫然不知所措,混完这四个月!我想我的第一任务不是讲书本知识,我要点燃他们的心灯!我一反常规,既没有讲试卷也没有讲新课,而是告诉我教的四个班的200多名毕业班学生今天听故事。孩子们听到讲故事既讶异又高兴。我没有过多的讲解只将2009年《知音》杂志第5期刊登的三个关于苦难与坚强的故事分班读给他们听。



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两度换肾,仍然考取北京大学的姑娘的故事:她名字叫做孙娜娟(化名),孙在读高二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做完第一次肾脏移植手术后靠自学考取北大成教院,她只住在九平方的小屋里,屋子里地上到处是凹凸不平的土包,中间还有一个生锈的井盖,房子里仅有的家具是一张床,学习用的桌子是在砖头上盖上一块小木板!如此艰苦的环境,刚做完肾脏移植手术一个月的17岁东北小姑娘,独自一人在北京,自己做饭、自己劈柴、拉煤,1999年没有读过高三的她居然以比第二名多100分的成绩进入北大,在校品学皆优。可一心想成为北大正式生的她,在2002年春天准备参加第二年的入学考试时,她又病了,经检查四年前第一次换的肾脏已经坏死了,需要进行第二次肾移植,可在她凑齐手术费时肾源却没有了,在透析和复习中等待的孙心急如焚,终于等来了肾源,第二次肾移植手术后仅14天孙强行出院了。虽然手术后身体的极度不适,加上又感染了病毒性疱疹,眼内和鼻腔内长满了水泡,瘙痒、疼痛,整天流眼泪,不能见光,可是眼上蒙着布的她居然要男友隔着帘子读给她听,然后自己再复述一遍。考试的时候又出现了药物反应,她吃下一粒药继续答卷,又是第一名考过。喜欢读书的她本科毕业后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可是直到她离开北大她的病都鲜为人知,在人前她是个开朗、自信、充满活力的女孩子,两次获得北大“十佳团支书”称号。还作为北大最优秀的学生干部之一在中青网演播室接受记者现场采访。



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风华正茂的戏剧演员许启蒙,在一次排演中不幸摔断颈椎,导致高位截瘫,刹那间从天堂步入了地狱,所有的梦想和希望都成泡沫,悲痛欲绝的他终于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以惊人的意力在三尽病床上创造了一个不可思义的奇迹:只读过初中的他成为了享誉中医界的名医,主任医生,他有多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被评选为湖南省跨世纪中医药人才,并荣获全国自学成才奖,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在自己的治疗下慢慢的康复,竟恢复到不借助任何外力支撑站起来起路。他历经挫折、误解和打压,当初躺在病床上的他第一次为病人看病时,却受到了歧视,病人说“我不要他看,他自己都是一个病人怎么可能给我看病呢!”许还曾一度被取消了处方的权利,做了一个收发员。面对别人的歧视,面对打压,他没有退缩,仍然自学成才,考取了某大学的研究生,虽终因残疾未能如愿以偿,但他的医术却得到了病人和同行教授的认可!他不但给别人治疗,还自己开药服用慢慢的站起来了且像常人一样行走自如!他每天都要看平均40多个病人,终因过度劳累不幸再次瘫痪了,可做完手术两周后许又开始了在病床上看病的日子,半年后坚强不屈的他又创造了奇迹,再一次拄着拐棍站起来了!今天他甚至接受了潇湘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出演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生命的舞动》以圆他沉寂多年的演员梦!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关于:一只两条腿的狗的故事。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城,有一条没有前腿,挺直脊背,直立着身躯,像人类一样站起来起路的狗,这条名叫“信念”的狗,征服了整个美国,带给人们力量!这条小狗生下来就只有三条腿,其中前腿仅有一支且先天病变萎缩,医生给它判了死刑,可它在一个遭遇车祸面临截肢的小姑娘的呵护互助下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象人一样走路。但是征服美国人的还远不止这些,不知在哪个中午,在哪个孤儿院,小狗“信念”正在大大的游戏室和孩子们玩比赛跑的游戏,你会看到它脚步轻缓笃定,眼神如母亲一般慈祥;在某个阳光普照的早晨,小狗“信念”正在郊外的敬老院里为那些孤独的老人带去欢笑,那时它像淘气又体贴的女儿,趴在老人的腿上听他们唠叨,礼貌的等老人们吃饱后自己再吃;不知哪个黄昏,“信念”又会和主人一块到少管所,在那里它会矜持而严肃的走路,一步一个脚印,用力挺直身躯,那些调皮的孩子常常会被它感动得泪流满面;它还是美国受伤士兵的“心里医生”,它还去过残疾人学校、残疾人工厂,用它自己告诉那些身残的人应该怎么活着….



读完这三个故事,我让他们认真思考,从这三个故事中能学到什么,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并要求用文字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孙两次换肾,在眼睛看不到的时候都坚持让男友读给自己听,凭着自己的坚强不屈、努力奋斗考上了北大并且研究生毕业;许一个瘫痪病人只读过初中,在别人的同情和歧视里奋起,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却常常为记忆力不好而痛恨自己,认为是上天不公没给自己一个好脑子,有一点点伤风感冒就不上课,甚至于有个别同学为逃避学习装病!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是寻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怨天尤人,为自己开脱,然后心安理得混天度日,对照他们深感内疚。有同学说孙教会了我要爱惜生命,要刻苦学习,要努力才会有收获,虽然上期我的成绩很差,但我要努力学习,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提高。有的同学说:我没有万贯家财,也没有天资聪明的好大脑,但我有一个好身体,只要我有了目标,只要我努力,我相信,一定会搏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我不一定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但我一定会成为群星中的一颗的!我一定会考上我想进的那所高中的!有的同学不但记住了孙的一句话还要把它作为自己的座佑铭:生命不息,竞击不止,要求自己面对困难要勇敢的面对,要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哪怕自己不愿意做也要做,要锻炼自己的耐心的勇气,在这初中学习的最后四个月奋力一搏,要许像一样哪怕是躺着也要让生命有意义,活出精彩人生!只要生命不息自己就要搏斗一天。又有同学写道我要像许一样创造奇迹,成为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他们告诉了我奋斗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还有同学这样写“他们都可以用那仅有的一点点生命气息去奋斗,我们为什么不能用饱满的热情去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呢?看着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我们还能对生命对生活不屑一顾吗?不,我们不能,我们的生活已经太美好,上天对我们已很仁慈了,我们应该学会坚强学会坚持,学会不放弃,发挥我们剧大的能量去学习去生活,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近期目标,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有同学尤其感动于小狗“信念”:一条只有两条后腿的狗,一条判了死刑的狗,不仅用两条腿奔跑,还热心公益事业,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作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人难道还不如一条狗?我们应该比狗做得更好更有意义….连最没有目标,混天度日的学生心都有所触动,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我从来都是混天度日,不知道要做什么,也没有做过什么,更不用说做好什么,可是听了狗的故事以后,我感动之外深感惭愧,我难道说还不如一条狗?如此等等太多的感动,我知道孩子们的心灯又亮了,我心安慰,我知道我又可以教他们新知识了。



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一个故事改变孩子的一生。是的,只要我们感动了,就会知道向别人学习什么,从而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一个故事可以点燃一盏心灯。尤其迷失了方向的孩子更需要一盏明灯,而给他明灯的就是作为师者的我们,我们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是否都得到了提高,如果我们发现不了他们的特长,不能帮他们确定目标,不能启发、拓展他们的思维,我们无论多么努力上课都是枉然。点亮一盏心灯,无疑将成就一个人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特别的“圣诞夜”

记一节化学课

四川宜宾屏山龙华中学 阮小兰



今天是12月25日,西方人的春节!中国人大多不过“圣诞节”,可看到有的班级学生兴高彩烈,三年级六班的同学们还是心里痒痒的。今晚是我的化学晚自修,平时我都是个别辅导,可因为这期比往年少两周,教育局通知期终检测比预期多一单元,还有五节课时我的课就结束了,而新课还有一单元没教!今晚我不得不上新课,而且是两节!!我拿着实验器材小心翼翼地来到教室,看到同学们有些不愿意的表情,我深感不安,是呀,对身处贫困山区农村的他们来说,开晚会几乎是奢侈的,每天不是教师就是课本、练习本,娱乐设施极其匮乏!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夜晚,他们多想玩玩,况且临班正在开晚会,唉……



为了调动积极性,我给讲了一个搞笑的短信:“我已经辞职了 ,在我们村养了一些家畜(大熊猫)……”,同时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同学们开怀大笑,抓住时机我演示了Mg的燃烧:剧烈的燃烧,强烈的白光,刺激着同学们的眼球,显示出化学的魅力,接着我又演示Cu在高温时的氧化,很快紫红色就变成了黑色,学生们感受到了“白天鹅”变 “丑小鸭”的童话,忘记了“圣诞老人”,完全沉浸在化学的世界,顺时我让他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很自然的想起Fe的燃烧,通过对比现象和反应物,预测生成物,由Fe与O2反应的表达式自然能够写出Mg、Cu、Al与O2反应的方程式,抽同学上台书写,师生一起评分,同学们的心神都被吸引了,这时我又提问“有谁知道‘真金不怕火烧’意味着何化学原理吗 ?有些不法分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我们如何鉴别真假?”将知识拓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金属同O2反应的规律,及金属活泼性:Mg>Al>Fe>Cu.我话锋一转,金属还能和什么物质反应? 在同学们思考的时候,我拿出两个有标签的小瓶子,故弄玄虚说里面装的是“神水”(无色HCl、H2SO4溶液),我模仿魔术演员的动作,将它们用八支试管装入,再将Mg条、Zn粒、Fe丝、Cu丝分别放进去,特别是Mg放进去时反应很剧烈,大量的气泡,用火柴一点,立即看到淡蓝色的火焰,紧接着火苗进入试管火焰变成黄色的了,Zn比较剧烈,用火柴点能听到尖锐的爆明声,就如节日的礼炮和烟花在夜里绽放,可是Fe却只有少量气泡,而Cu则纹丝不动。看完神奇的表演,我让学生复述现象、分析物质变化,先由我写出其中的一个方程式:Mg+2Hl=MgCl2+H2↑,Mg+H2SO4=MgSO4+H2↑,接着让学生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元素组合的特点,找出书写规律:金属Mg和Hl、H2SO4中的H交换位置!同时抽同学上台写出另外的几个反应方程式,其它同学在草稿子上写,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练习巩固。写出方程式以后再进一步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得出置换反应概念。并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对比,举例识别。同时分析现象得出金属的活泼性:Mg>Zn>Fe>Cu。并又一次提问黄铜和黄金的鉴别方法还有哪些?将知识再一次应用于生活。



第二节课,我先放一首曲子,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我拿来三瓶液体:一蓝色两无色。我将其放入三支试管,再在有蓝色液体的试管中放入银白色的Fe丝,两无色液体中分别放入紫红色Cu丝,没过多久奇迹出现了:蓝色液体变绿色了,银白色的Fe丝变成红色;紫红色的Cu丝披上了银装,同时试管中无色的液体变成了蓝色,然而有一个却没有变化!神奇的现象又一次抓住了同学们的心神,全都忘记了临班正在开圣诞节晚会!这时我告诉他们“蓝色液体变绿色了,银白色的Fe丝变成红色,是因为原先蓝色的液体是CuSO4,当放入银白色的Fe丝,就会生成红色的Cu和浅绿色的FeSO4;紫红色的Cu丝披上银装,同时试管中无色的液体变成了蓝色,是因为原先无色的液体是AgNO3,当放入Cu丝,就会生成银白色的A g和蓝色的Cu(NO3)2;没动的是Al2(SO4)3溶液和Cu丝。当同学们知道自己也能制取Ag特别开心,气氛达到高潮!这时师生再一起结合现象分析并写出有关方程式,由方程式分析反应类型和金属的活动性,并比较出活泼顺序:Al >Fe>Cu,得出结论:活泼金属可以将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并再一次提问黄铜和黄金的鉴别方法?将知识再一次应用于生活。结合前面的Mg>Al>Fe>Cu和Mg>Zn>Fe>Cu的事实,引出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 Al >Zn> Fe> S n > Pb> (H) > Cu > Hg >Ag &gtt >Au.强调其用途,并写出一些物质,让同学们判断是否彼此反应,若反应则要求写出其方程式,练习课后习题第四页5、6、7题。今晚同学们虽然没有烟花和炮竹,没有唱歌和跳舞、演小品,却在神奇的化学世界遨游了两节课,学到了金属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一样的开心快乐!不知不觉间下课铃再次响起。课后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今晚我好开心,比开晚会还要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特别的“圣诞夜”

记一节化学课

四川宜宾屏山龙华中学 阮小兰



今天是12月25日,西方人的春节!中国人大多不过“圣诞节”,可看到有的班级学生兴高彩烈,三年级六班的同学们还是心里痒痒的。今晚是我的化学晚自修,平时我都是个别辅导,可因为这期比往年少两周,教育局通知期终检测比预期多一单元,还有五节课时我的课就结束了,而新课还有一单元没教!今晚我不得不上新课,而且是两节!!我拿着实验器材小心翼翼地来到教室,看到同学们有些不愿意的表情,我深感不安,是呀,对身处贫困山区农村的他们来说,开晚会几乎是奢侈的,每天不是教师就是课本、练习本,娱乐设施极其匮乏!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夜晚,他们多想玩玩,况且临班正在开晚会,唉……



为了调动积极性,我给讲了一个搞笑的短信:“我已经辞职了 ,在我们村养了一些家畜(大熊猫)……”,同时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同学们开怀大笑,抓住时机我演示了Mg的燃烧:剧烈的燃烧,强烈的白光,刺激着同学们的眼球,显示出化学的魅力,接着我又演示Cu在高温时的氧化,很快紫红色就变成了黑色,学生们感受到了“白天鹅”变 “丑小鸭”的童话,忘记了“圣诞老人”,完全沉浸在化学的世界,顺时我让他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很自然的想起Fe的燃烧,通过对比现象和反应物,预测生成物,由Fe与O2反应的表达式自然能够写出Mg、Cu、Al与O2反应的方程式,抽同学上台书写,师生一起评分,同学们的心神都被吸引了,这时我又提问“有谁知道‘真金不怕火烧’意味着何化学原理吗 ?有些不法分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我们如何鉴别真假?”将知识拓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金属同O2反应的规律,及金属活泼性:Mg>Al>Fe>Cu.我话锋一转,金属还能和什么物质反应? 在同学们思考的时候,我拿出两个有标签的小瓶子,故弄玄虚说里面装的是“神水”(无色HCl、H2SO4溶液),我模仿魔术演员的动作,将它们用八支试管装入,再将Mg条、Zn粒、Fe丝、Cu丝分别放进去,特别是Mg放进去时反应很剧烈,大量的气泡,用火柴一点,立即看到淡蓝色的火焰,紧接着火苗进入试管火焰变成黄色的了,Zn比较剧烈,用火柴点能听到尖锐的爆明声,就如节日的礼炮和烟花在夜里绽放,可是Fe却只有少量气泡,而Cu则纹丝不动。看完神奇的表演,我让学生复述现象、分析物质变化,先由我写出其中的一个方程式:Mg+2Hl=MgCl2+H2↑,Mg+H2SO4=MgSO4+H2↑,接着让学生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元素组合的特点,找出书写规律:金属Mg和Hl、H2SO4中的H交换位置!同时抽同学上台写出另外的几个反应方程式,其它同学在草稿子上写,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练习巩固。写出方程式以后再进一步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得出置换反应概念。并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对比,举例识别。同时分析现象得出金属的活泼性:Mg>Zn>Fe>Cu。并又一次提问黄铜和黄金的鉴别方法还有哪些?将知识再一次应用于生活。



第二节课,我先放一首曲子,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我拿来三瓶液体:一蓝色两无色。我将其放入三支试管,再在有蓝色液体的试管中放入银白色的Fe丝,两无色液体中分别放入紫红色Cu丝,没过多久奇迹出现了:蓝色液体变绿色了,银白色的Fe丝变成红色;紫红色的Cu丝披上了银装,同时试管中无色的液体变成了蓝色,然而有一个却没有变化!神奇的现象又一次抓住了同学们的心神,全都忘记了临班正在开圣诞节晚会!这时我告诉他们“蓝色液体变绿色了,银白色的Fe丝变成红色,是因为原先蓝色的液体是CuSO4,当放入银白色的Fe丝,就会生成红色的Cu和浅绿色的FeSO4;紫红色的Cu丝披上银装,同时试管中无色的液体变成了蓝色,是因为原先无色的液体是AgNO3,当放入Cu丝,就会生成银白色的A g和蓝色的Cu(NO3)2;没动的是Al2(SO4)3溶液和Cu丝。当同学们知道自己也能制取Ag特别开心,气氛达到高潮!这时师生再一起结合现象分析并写出有关方程式,由方程式分析反应类型和金属的活动性,并比较出活泼顺序:Al >Fe>Cu,得出结论:活泼金属可以将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并再一次提问黄铜和黄金的鉴别方法?将知识再一次应用于生活。结合前面的Mg>Al>Fe>Cu和Mg>Zn>Fe>Cu的事实,引出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 Al >Zn> Fe> S n > Pb> (H) > Cu > Hg >Ag &gtt >Au.强调其用途,并写出一些物质,让同学们判断是否彼此反应,若反应则要求写出其方程式,练习课后习题第四页5、6、7题。今晚同学们虽然没有烟花和炮竹,没有唱歌和跳舞、演小品,却在神奇的化学世界遨游了两节课,学到了金属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一样的开心快乐!不知不觉间下课铃再次响起。课后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今晚我好开心,比开晚会还要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我抓住了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燃烧条件的探究

天津市实验中学 高木兰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接下茬”或是“冷不丁冒出一句”的情况出现,要是在原来,可能会被教师视为违反课堂纪律,但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情况应该被有心的教师捕捉为生成性资源而加以利用。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提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这些想法有些是我即将要进行的内容(我就把它设计成问题让大家思考),有些是九年级暂不让学生掌握的内容(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等等,处理好这些问题就会使学生有意外的收获,也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智慧。因此,善于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并让这些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比执行教学预设更重要。



在做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时,我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刚刚开始,白磷就燃烧了起来,学生中已经有了惊叹声,我在等过一会儿白磷熄灭后继续往下讲课。突然,有个学生大声说:“赶快灭火!”她这么一说,我的思想立刻快速地反应“新奇的想法!灭不灭?为什么要灭?灭完了怎么办?……”还没有等我自己一一作答,我已决定——灭!反正后面要讲灭火原理。我拿起一只烧杯向白磷罩了下去,不一会儿白磷熄灭了,学生们也很满足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教材”的实验,我也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决定,于是我将烧杯拿开了,(由于刚才灭火时我就没有多想,现在又被“成功蒙蔽了双眼”),正要往下讲时白磷又燃烧起来,学生们一阵惊叹,于是我又将它罩住,白磷又熄灭了,(此时我已冷静下来),这样反复几次,白磷终于全部消耗,不再燃烧了。而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急于想知道这个实验为什么被我“改造得如此‘好玩儿’”,于是我们积极地探究了燃烧的条件,同时也得到了灭火的其中一个原理,当然也知道了白磷的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以自燃以及白磷要保存在水中等问题。课后,我为这次意外的收获而兴奋不已,因为重视了学生的一句话,不仅将预设的情境顺利地落实,而且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创设了新的情境,是这次的课堂教学具有了灵活的生成性,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动力



湖北省兴山县培研中心 郑之远




“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转化为一种持久的人生趣味的,就是成就感。”而学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很多时候是在我们教师的帮助下、引导下完成的,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




情景一:练习液体药品取用的基本操作



教师:哪位同学上台来演示一下液体药品的取用,向试管里倒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



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男同学跃跃欲试(想举手又有些不敢举)。



教师:黄小明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其他的同学请注意观察,希望找出他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黄小明同学有些腼腆地走到讲台前,认真操作,并较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操作。



同学甲点评:他的药品没洒出来,这一点做得很好,但是他取下的瓶塞是正放在实验桌上的。



同学乙:他倒液体时,瓶口是紧挨着试管口的,而且试管的倾斜角度较好,但他倒完药品后,试剂瓶没有放回原处。



同学丙:………



教师:黄小明同学的操作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刚才同学们都给他一一指了出来,希望其他同学在操作时也要注意。我觉得今天黄小明同学在操作中把最难的一点做的很好,我想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感觉,在倾倒时药品的用量不好控制,大家看看他的取量很准确(约1~2毫升)。(教师举起试管)



有许多同学点头称是,其中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同学在课桌下面向他伸出了大拇指。黄小明同学兴奋的脸都红了。



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课堂上他举手发言大胆了,表现出了对化学学习较浓厚的兴趣。



从以上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黄小明同学能在化学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在于他在化学课堂上获得了成就感。为什么他在教师这么一句话中能取得那么大的效果呢。我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了解,该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可以说没有教师能在学习上让他能够感受到成功,对于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来说,他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从哪里来?教师的说教只能是无源之水,显得很苍白无力,也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来调动他了。因此,我觉得要让教师的评价真正成为学生的动力,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善于捕捉机会,对学生做到适时评价。要做到这点也要求对班上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只有真正符合学生心理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因为不同的学生其需求是不一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而不是单一的传授,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有许多机会等待着我们去捕捉,我们千万不能视而不见,不要觉得一句鼓励的话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2、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具有可信度。通俗地说也就是要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不能是一味地夸奖学生,要做到评价的客观性,既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也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幽默,最好在这上面下功夫。我们平常所常用的“你很不错”、“你回答地很好”、“大家为他的回答鼓掌”等,适时地用一用还是可以的,切忌不能千篇一律,否则也就没什么效果了,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一句好的评价要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确实很棒,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棒的”,特别是要让其他的同学也能这么认为,这样他的成功感何愁没有呢?他的学习就会动力十足。



3、教师让学生参与评价是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其意义而言,评价是一种对比的过程,评价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评价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评价一定要能给他人找出亮点,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做到对自己的完善,同时也才能给被评价同学以成就感。有时候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比得到教师的认可更具有意义。



情景二:教师课前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哪位同学回答一下,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其中占总体积1/5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什么?)



大多数同学在下面小声地议论着,有些学生已举起了手。其中有个女同学(王春花)静静地坐在那儿望着教师。



教师:王春花同学你来给大家说说。



王春花站在那儿低着头一言不发,旁边有几个同学小声催促着。持继约半分钟。



教师:也许她还没考虑好,请先坐下。下面我们请另一个同学来给大家说说……



课后她在作业本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师,今天课堂上真的很对不起您。”我在后面写道:“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懂事,也很不错的女孩,老师并没有怪你。也许你害怕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发展很重要,你要多利用机会煅练,我相信你一定会努力克服,并且一定会很出色。”



在以后的化学课堂上,只要能回答的问题她逐渐地举起了她的手,变得大胆了。有不懂的问题课后也会到办公室来问老师,而且经常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以及一些困惑。而且我针对其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鼓励,她在化学学习上取得了成功,越学越有劲,同时,她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变得比较开朗了,与他人的交流也积极了。



通过以上事例,我对自己的评价研究做了一些思考:



1、评价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活动。只有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才能打动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学习优秀者,有不乏有特长者,这样的学生一般能看到自己的成就,他们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但在他们受到挫折后,也需要教师真诚的鼓励,他们才会永往直前。我们也会遇到差生,遇到性格有缺陷者,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帮助,他们也许更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赞扬与鼓励。在这种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要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并能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找到他的进步,对其做出肯定的评价,提出需改进的地方。让教师的情感交流与鼓励性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2、评价需循序而渐进。我在这里所说循序渐进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对某一个学生个体而言,我们不能指望一次评价就能影响其整个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一个保持的过程,学习的动力还需要不断地“加油”,因此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激励中才能使学生不断地获得动力。二是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我们在实施评价时,对其效果估计不能理想化,只要我的评价能影响某几个学生就是有效的,再针对没有什么效果的学生想其他的办法,把我们的影响面逐步地扩大。



在现在的教学中,评价不是目的,评价是手段,评价不再只是甄别和选拔,更重要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的方式呈现多元化。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语言是最直接而且也是应用最广泛地交流手段,在教学中实施“语言的激励性评价”具有较实际的意义。要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教师语言的魅力,能使我们的评价语言成为学生永不衰竭的动力,就需我们的不断实践、深入研究和千锤百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3:00 | 只看该作者
实验反思的妙处



广东英德印山中学 邹家米



学生实验课,是老师们都觉得难以成功驾驭的课堂,通常是老师喊破嗓子,学生糊糊涂涂做实验,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凑热闹,重点知识及注意的问题没掌握,老师也白费劲,一节课下来,没什么收获。下面我对自己的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进行反思,让大家体会一下实验反思这个环节在分组实验课上的妙处。



学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后,学生对怎样制取二氧化碳已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分组实验课,实验目的是用老师准备的一些实验用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课堂设计为几个环节:复习旧课——明确实验目的、重点、难点——动手实验——实验反思。实验前老师把这四个环节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按环节进行,老师巡视指导,课堂中学生思考、讨论、相互合作顺利地完成实验目的,特别是在实验反思中,学生积极发言,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反思,反思实验的成功之处,操作的正误,实验失误的原因等,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良多。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一、实验反思环节设计得好,在这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本节实验课的设计意图得以升华。实验反思,即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的失误原因进行思考,总结归纳,从中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反思环节中,真正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自觉性、全面性、准确性,又发展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验反思环节中,我说:“同学们,下面你们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如果你实验失败了,请找失败的原因。先由第一组的开始。第一组的王明同学说:“我们组先收集不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反思后,可能是稀盐酸量不够,后来加了酸,就很快收集满了。”接着李小慧举手了,我让她发言,“老师,王明加酸时,手心没有向着标签。”我马上表扬了她的细心观察,并向全班同学强调“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要向着标签,为什么?李小慧你来说说” 李小慧准切地回答出来了。这时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我逐一让他们回答,第二组的龙威反思到自己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因装置漏气,收集不到二氧化碳;第三组的林玲说他们组先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发现反应一会就停止了,后来换了稀盐酸才集满一瓶,每个组的同学都踊跃反思,在他们的话题中有些是我预想到的,也有连我都没有预想到的问题等等。。。。。。,从同学们的积极反思与发言中,我发现了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已达成,重、难点也突破了。我暗暗庆幸,我没有自己去帮他们归纳总结,而是放手让他们去发现去思考,才有这节课的成功。这正是实验反思的妙处。



二、放手学生去实验。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再是鹦鹉学舌的模仿者,学生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变成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变得更加的聪明,这一切,都要求学生改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课堂所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是不是积极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能放手学生去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都在学生实验反思中得以升华。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反思仅局限于本组,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组的优点和缺点,相互指正,相互学习,实验反思会更有活力,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6:33:00 | 只看该作者
油条制作中的化学知识  



山东省齐河县第三中学 昌莉华



  油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大众化的食品。它价格低廉、香脆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可当你们吃到香脆可口的油条时,是否想到油条制作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呢?



先来看看油条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发面,即用鲜酵母或老面(酵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使膨胀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黄、又香的油条。



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 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同时,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在上面的反应中,油条里还会剩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含有如此强碱的油条,吃起来怎能可口呢?然而其巧妙之处也就在这里。当面团里出现氢氧化钠时,原料中的明矾就立即跟它发生了反应,使其中的氢氧化钠变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里就含有氢氧化铝,因此,有的中医处方中谈到:油条对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某些胃病有一定的疗效,道理也就在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4: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