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3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9: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相矛盾》课堂实录1
  教学要求: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回答不出他人的问话;
   3.理解寓意,懂得言行要前后一致。
  教学重点:
    理解寓意
  教学板书:
               ①我的矛锐利得很,无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夸口
               ②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
      自相矛盾       拆穿盾: ①对 ②错
            用矛戳盾
                 戳不穿盾:①错 ②对
            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检查预习情况。
   2.复习生字词语。(略)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自由地读寓言。
   2.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3.领读课文。
   4.组织学生推荐:你读懂了什么?
   5.推荐小结。
   6.组织学生讨论:
    卖矛和盾的人是怎样向人夸口的?
    用矛戳盾,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他为什么回答不出他人的问话?
   7.组织推荐,并进行小结。
   8.精讲: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矛戳盾会怎样;再分析结果与卖矛和盾的话。
    完成板书
   9.揭示道理:
    ①组织讨论:
     卖矛和盾的人错在哪儿?
     我们说话做事应该怎样?
    ②总结,并完成板书。
   10.结合课文,举例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和板书;
   2.组织背诵竞赛。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从生活中找出一两个自相矛盾的例子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9:36:00 | 只看该作者

《自相矛盾》课堂实录2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市21世纪教材第五册 26 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身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
      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协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身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身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图示协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
                  一个人拿矛和盾的图
                     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锐利              坚固
              什么盾            什么矛
              戳得穿            戳不穿
  (五)通过扮演,深化对寓意的理解。
   1、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分角色全员参与扮演。
   2、有层次的协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让学生在协助他人的时候,自身受到教育。
  (六)延伸练习。
   1、鼓励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提出问题,用“寓言百宝箱”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
   2、根据学生的兴趣,老师做重点知识的讲解。同时,把知识卡送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后自学。
  课后研讨:
  在崇文区教研室老师的支持协助下,这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课上收获颇丰,课堂上,许多教学环节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一)充沛尊重学生主体,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上有所尝试。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正确处置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每个老师都在研究研讨的问题。在本节课公开课教案中的以下几个环节体现得很充沛:
  在这套教材中,“寓言”是第一次出现在课题中。什么是“寓言”,老师没有生硬的灌输给学生,而是借助电脑的协助,让学生自身去发现“寓”里藏着道理,“言”是用言语讲述的故事。
  在朗读指导中,老师充沛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鼓励小朋友进行个性化朗读。不论他突出强调哪一个词语来体现夸口,老师都给予肯定。同时,充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在评价中增加小朋友的自信。
  为了协助学生深化对寓意的理解,教师设计了扮演这一环节。扮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自选角色。而老师呢,与学生是平等的,也参与到学生的扮演当中顺势而导,导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使扮演不是对课文内容的机械重复,而是有延伸、有升华。
  (二)充沛开发、利用教材,注重语文三维目标的训练。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训练的味道要弄,育人的意识要强,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要体现。
  例如:在导入环节,老师不光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寓言,还交待了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渗透在整节课的教学之中。
  在生字学习中,尽可能的扩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盾”字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汉字造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性。“把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连词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些设计既体现了语文基天性力训练,又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突破难点,老师将这个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以结构图的方式出现,引导小朋友抓住这两句话中的质问点进行文本对话。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有效的协助学生将零散的思维进行梳理,为寓意的理解搭设了桥梁。
  寓言百宝箱,更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品质,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充沛发挥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为教与学服务。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都得到了体现。猜谜导入、课文动画、“盾”字的演变过程,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对话和寓言百宝箱两个环节,媒体的交互功能又为学生的学习搭设了平台。
  在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和“寓言百宝箱”两个教学环节,老师充沛利用学易这套设备的反馈功能,使学生能够全员参与教学。同时,它的统计功能又可以使教师掌握每个小朋友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总之,上述公开课教案体现了教育新理念,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小朋友自主学习的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自相矛盾》教学反思3
  《自相矛盾》是篇保守教材,保守的教法也许就会止于读懂成语的故事内容,领悟成语故事的启示意义。对于这类故事易读懂的课文,假如还只是将理解教材内容就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话,这也许是对学生知识智力潜能的开发、挖掘是一种滞后的做法。所以,教什么,怎么教,自然成了困扰于每位语文教师心中一个很头疼很棘手的问题。那么,像这样的保守教材,如何凭借教材去进行改造、发明,挖掘教材中潜藏着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智慧的探究学习点?在洪校长的指导下,我们就将这则成语故事的教学目标拟定为:借助成语故事,进行朗读感悟,发展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这一目标,不只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更将着眼点放在了学生智慧的生成,是学生智与知、智与情的多向整合。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课堂中的老师而言,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验、增加过程。学生学的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学习如何从多角度去考虑去辨析去发现,在充沛的读书体验、行为思辨、互相启发、积极思维中增加自身的智慧;而老师也充沛经历着一场用心倾听、适时启发诱导的积极思维过程,这样的课型对于情感体验课型是一次丰富,更是一次挑战!
  教什么既已确定,怎么教,即教学目标的一步步展开实施,这又是重点所在。学生的智慧不是教出来的,或是几句言语所能给予的,这只能是他们在自身的语文实践中一点点形成、一点点提高,在他们的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探究发现中逐渐生成,是一个从不会思索到逐渐学会考虑发现,思维越来越深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能力是在思维互相启发、互相碰撞而逐渐丰富深刻起来的。所以,引导学生充沛经历读书感悟,积极动用已有经验去考虑分析人物的智慧,并进行想象练习,从而增加自身的智慧,这一过程便成了这节课学习活动的主旨。
  这一目标的展开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细细咀嚼,文中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与周围发话的人正好是两类不同的人,而学生都有想让自身聪明起来的自信心与好胜心理,于是激起学生争当“聪明人”的学习兴趣。
  1、师激趣:同学们,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假如按智慧划分的话,大概可分为这么三类人:
  一类是傻瓜,思维力低下,愚蠢可笑;
  一类是平凡人,思维力一般,平平经常;
  还有一类自然就是聪明人,思维力超凡,善于动脑考虑,会跳出一般人的考虑方式。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哪类人?
  2、师:要做聪明人,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去发现。(板书:学会考虑,学会发现)
  3、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揭题齐读)
  让我们一起经历一场思维大碰撞,看谁会考虑会动脑,学完后发现自身变聪明了,好吗?
  这一导入,将学习目标和方法悄悄融入在了每位同学争当聪明人的积极情绪中。
  第二板块:评价卖矛盾之人的智慧。
  1、学生打开课本,先找出描写这个卖矛盾之人的语句读一读,再评评他属于哪类人。
  学生自由、指名、集体朗读,读中评议并表示其“夸口”的感觉。
  这里,经历了一个对描绘卖矛盾之人的语句的充沛朗读、感知、体验过程,只有充沛读懂读透,才干进行下一步的智慧评价。
  2、师组织评价:你们觉得他属于哪类人呢?你是怎么想的,说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最初都会在“夸口”上发现问题,随机引导领悟“卖东西是要夸口,可是矛与盾是两样相克之物,不能同时来夸,必有一句是假……满口夸赞两相克之物,傻!”充沛谈过自身的见解发现后,再引导读悟第一句中“卖矛又卖盾”,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想想:假如你去做买卖,会考虑到什么?推荐中认识此人卖矛盾选择的时机、场所、对象都不合理。
  摘录片段:
  生1:我感觉这人是个傻瓜,他既夸自身的矛又夸自身的盾,可是矛与盾是两相克之物,要是拿他的矛去戳他的盾,根本是没有结果的!
  生2:他这两句话等于没有说,两个都最好,究竟哪个更好?他的话语中明显有漏洞!
  生3:同时夸两个相生相克的东西最好,明显在吹嘘!
  生4:他应该今天卖矛,过两天再乔装改变一番,再去卖盾!
  生5:我感觉这人既是聪明人,因为他懂得作生意得夸得做宣传;可是他又是个大傻瓜,夸矛又夸盾,谁会来买呀?
  师: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但是很有道理啊!再读读描写他言行的其它语句,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他卖矛又卖盾,我感觉不太合理。
  师:同学们可以联系一下要是你去做生意,会注意些什么?
  生2:卖东西要看看自身的东西适合卖给谁?我发现图上都是些文弱书生,我感觉卖给他们不合适。
  生3:他应该去卖给军营或是衙门,这样生意才好做些。
  生4:现在又不打仗,谁需要呢?他该在打仗的时候再拿出来卖武器。
  ……
  这个过程即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考虑、辨析过程,老师的评价性语言重在鼓励肯定那些有自身想法的同学,以期调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进思维中来;点拨性语言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往深处考虑,或形成自身新的见解,或在模糊处渐清晰明朗起来,思维也更为开放。
  第三板块:评价围观人的智慧。
  1、指读出示描写围观人表示的句段,评价他的智慧。
  2、师:同学们,假如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当这卖矛盾之人话音刚落,我们也许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人已经有了自身的想法了。你对这个围观人发生了什么想法呢?
  引导推荐:此人很善于倾听辨析,思维很敏捷,善于抓住他人说话时的漏洞与缺点……
  摘录片段:
  生1:他是个聪明人,能够听出他人说话中的破绽!
  生2:他很会听,会动脑筋,他人还没反应,他就有自身的注意了,真是个聪明人!
  生3:我感觉这人很狡猾,明明知道这人是在吹嘘说假话,还让他当众出丑!
  ……
  再次引导朗读其发问的话语,感受其含蓄的语言艺术:虽已听出他人漏洞却是没有当面拆穿,而是运用了发问的方式让他人自身去明白……
  生1:我感觉此人是善良的聪明人,他虽然已经听出了破绽,但他没有明说,而是让卖矛盾之人自身从问话中明白。
  生2:这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这样就维护了那个傻瓜的自尊心!
  ……
  3、学习回顾:同学们的感受发现真是丰富多采,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发生了那么多的想法的?
  学生就朗读、考虑、倾听、思辩等方面总结出学习经验和方法,这是他们经历了一场智慧考验后自身明白的经验,更是可贵!
  第四板块:想象描绘卖矛盾之人若变得聪明起来会怎么想怎么做?
  师:这卖矛盾之人被围观者一说,羞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要是他还有点聪明的话,他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推荐过后再写下来。
  教学的着眼点,不是草草完成预设的教学设计,而更应关注课堂上的学生,简洁清晰的教学设计设计,更有待于学生在积极的智慧体验中使之丰富,让他们在各自个性化的思维碰撞中更会考虑更会发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小朋友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2: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