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浏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8: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3)解词:
    揳入:把揳子、钉子等钉在物体里面。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乎意料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的意思。漫山遍野就是遍及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2、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
  3、推荐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看,本文主要写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简介作者和社会背景。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与“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
  2、读后讨论回答。
  四、理情脉络,讨论分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作为分段的界线,用“‖”标出。
  1、学生讨论。
  2、学生推荐,教师点拨。
  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
  第三段(4~8)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
  第四段(9~10)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
  五、扩展
  按四段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小标题。如:可编为:(1)拔毒牙;(2)潜伏好;(3)勇献身;(4)速取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
  2、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哪局部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高尚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达这一中心。)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出示考虑题:
  (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
  (2)邱少云的思想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3)组织学生讨论、推荐,教师点拨。
  (4)指导学生看图说说邱少云所处环境和烈火烧身时的表情、动作、展开联想说说邱少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5)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六小节前两句考虑:为什么邱少云能扑灭身上的烈火而不扑,“我”就在他和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学习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考虑:他们隐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1)学生边读边勾画答案。
  (2)学生推荐,教师点拨。
  (3)小结:在生死关头,在个人与战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战友、集体、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
  四、以读代讲一、四段。
  五、总结中心思想
  六、再读课文,研讨表达特点。
  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中心的呢?
  1、学生边读边勾画、批注。
  2、小组研讨、准备推荐。
  3、学生推荐,教师点拨。学生先从哪方面说都可以。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这种写法好像是作者在给大家讲故事,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四局部是一般记叙文的构成局部。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完整,叙述清楚,交待明白,层次分明。
  (3)本文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突出。这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是邱少云。但全文没有直接描述邱少云的语言、动作的词句。因为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执行潜伏任务,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作者就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人物外表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平安,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忍受痛苦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精神。
  (4)本文语言精练、生动。没有多余的句、段,而且段段紧扣中心。
  4、品读好词好句。
  七、小结
  这篇课文表达方法告诉我们,仅仅有了内容,并不能保证写出好文章;虽然内容是最基本的,但不掌握多种表达方法也不能写出好文章来。在学习本课时,不只学习英雄的好思想,也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和:板书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8:17: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2
  
  师:同学们已经初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板书)一课,初步地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仔细地阅读课文,认识邱少云是怎样一个人,他具有什么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提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现在同学们先谈一谈对邱少云的初步认识好吗?
  〔引导学生直奔中心。〕
  生:(齐声地)好!
  师:(表示满意,示意举手发言)。
  生:邱少云是一个严守纪律的人。
  生:他是一个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人。
  生:邱少云是一个自觉地严格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身的人。
  师:都说得对,最后这位同学做了全面的概括,提出邱少云是自觉地严守纪律,不惜牺牲。很好,那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邱少云是这样的人呢?
  〔改变保守的依照课文顺序阅读为变序阅读,直奔中心。〕
  生:从隐蔽情况可以看出。
  生:从他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一段也可以看出。
  师:应该说从他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一段更可以看出,对吗?
  生:对。
  师:好,咱们先看邱少云是怎样隐蔽的?谁能把这一段课文读一下?
  师:(举手者中,指名一人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我们听着听着好像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潜伏的情景。
  师:同学们想一想,上级对这次隐蔽的要求(也就是隐蔽的纪律),是什么呢?
  生:是不能让敌人发现。
  生:不能有一点儿声音和一点点儿动作。
  师:对,谁能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
  生:“纹丝不动”。
  生:“必需纹丝不动”。
  师:对极了。“纹丝”是什么意思?
  生:一点点儿。
  生:一丝一毫。
  师:那么“纹丝不动”就是——
  生:(齐答)一点儿也不动,非这样不可。
  师:这,就是这次战斗前的隐蔽纪律。
  师:现在,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从这段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示邱少云自觉地严守隐蔽纪律的?找出这些语句来。
  生:作者看到邱少云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师:说得好。请问:“隐蔽得更好”是什么意思?
  〔弄清了“隐蔽得更好”的意思,可以突出邱少云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生:就是隐蔽得特别好。
  师:与谁比他隐蔽得特别好?
  生:与我所看到的班长和几个战士相比。
  师:那么,这个意思应该怎么说才完整?
  生:句子中的“更”字,一是说班长和几个战士隐蔽得很好;二是说邱少云比他们隐蔽得还要好。
  师:理解得很好,能抓住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意思,你真会动脑筋,很聪明!
  生:前边交代了邱少云离“我”不远,这句话中又说“几乎找不到他”,这说明邱少云“隐蔽得更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找”不是一眼就能看得见,而是“我”在草丛里看了一个时间才发现的。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我们平时找东西,不是马上看到,而是经过仔细、认真地看才发现,这叫找。“找”字用得好。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考虑问题,我们学习课文,就应该这样下功夫。
  师:大家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这么严格的隐蔽纪律呢?
  生:因为我军离敌人前沿阵地非常近,稍微动一下,稍微有一点儿声音都会被敌人发觉。
  生: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生: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所以隐蔽的要求很严。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很全面。正因为我军离敌人非常近,所以对隐蔽的要求很高,在“纹丝不动”前边又加了“必需”二字。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隐蔽得很好。这是从隐蔽情况看出邱少云是自觉地严守纪律的。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生:他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在烈火中一动不动。
  师:好,我们默读这段课文,然后具体地说说邱少云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是怎样自觉地严守纪律的?
  生:(默读课文,情绪很好)
  师:大家再听我把第二段课文读一遍。
  师:听我读了这局部课文,你想些什么?
  生:(争先举手,抢答:)邱少云太了不起了,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而他连动都没动,连哼也没哼一声!他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那么长时间,我觉得这太无法忍受了!而邱少云却纹丝不动。
  生:我们平时稍被火烧或热水烫一下,就叫起来,甚至疼得直哭,而邱少云不但没动,连哼一声也没有,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啊!
  〔学生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体会英雄的处境。很好。〕
  生:他确实是一个严守战斗纪律,不怕牺牲的英雄。
  师:大家讲得非常好!烈火烧身的剧痛,常人所不能忍受,而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却忍受了,他的确是一个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人!
  师:看来大家已经明白课文主要表示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惜牺牲的高尚品质,为了表示邱少云的这种伟大精神和品质,作者还写了自身复杂的内心活动,请看,“我”最担心的是什么?
  生: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会突然叫起来。
  师:作者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他“跳起来了”吗?
  生:没有,“他没挪动一寸地方”。
  师:他“叫起来了”吗?
  生:没有,他“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我”的担心也是必定的,因为邱少云太年轻了,又没有经过长期的锻炼,万一出了意外,“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然而,邱少云的表示为“我”的担心作了坚定的回答: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像千斤巨石一般,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充沛地表示了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
  〔这段总结性谈话,可以使学生对英雄有个全面、完整、深刻的认识。)[详评请进……]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8:17: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2.简介邱少云和作者情况:(可让学生根据自身预习,先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给予补充、纠正。)邱少云是四川铜梁县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战场攻夺“391”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本文作者是李元兴同志,他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他亲眼看到邱少云壮烈牺牲的经过。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况的回忆。课文中“我”,即是李元兴同志。
  3.考虑:从本文的题目看,既有“我”,又有“我的战友”,那么,是写“我”呢?还是写“我的战友”?是以写“我”为主呢?还是以写“我的战友”为主?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学习课文,认真考虑。
  (二)检查预习。说一说邱少云最突出的事迹。
  (三)教师范读课文。
  考虑: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教学生字、新词。
  1.指名学生拼读生字。(教师注意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醒学生读准字音:“熄”读第一声,“蔓”是多音字,有三种读音,在本课中读“m4n”,“挪”的声母是“n”,“歼”读“ji1n”,不要读成“qi1n”。)
  2.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说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自身怎样记这些难字的?(注意:“坳”是左中有结构,也可以记左边是“土”,右边是“幼”;“蜷”的右边是“卷”,区别“卷”与“券”;“揳”与“楔”的区别。)
  3.查字典,解释新词。(控制——掌握住,本文指“391”高地被敌人掌握着。揳入——揳,插入,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袭击——军事上指出乎意料地打击。山坳——山间的平地。蔓延——形容像蔓草那样,不时滋生扩展,本课指火苗子扩散开来,到处燃烧。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处位置极为有利。)
  (五)分析阅读第1段课文。
  齐读第1段。这一段只有两句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句是个比喻句,写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军阵地,对我军十分不利。第二句交代了我军作战的目的、方法和时间。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揳入”和“拔掉”这两个词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关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2、3段。
  (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2段课文。
  1.指名读第2小节。①说出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主要写我军隐蔽的情况。)②这一小节可以分几层意思?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然后分小组讨论。(第1层写我军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第2层写潜伏的环境不利于我军隐蔽;第3层写战士隐蔽得好,邱少云隐蔽得更好。)
  2.指名读第3小节。(1)“看着这种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指的是“我们的炮兵不时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二)战士们“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说明了什么?(这一小节接着写我军潜伏的情况。从战士们“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句,可以看出战士们决心打胜仗的强烈愿望,也可以看出战士们从“天还没亮”潜伏到“黄昏时分”是多么不容易!)
  3.小结第2段课文:这段课文对战士们执行伪装潜伏任务的情况写得比较详细,这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这样写也为后面情况的发展做了铺垫。
  (二)学习第3段课文。
  1.指名读第4、5小节。(1)什么叫“火力警戒”?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身手“火力警戒”,说明了什么?(“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枪、打炮等方法来防止对方的袭击,课文中是指打炮和使用燃烧弹。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身手一方面说明了敌人的穷凶极恶,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他们内心的虚弱和胆怯。)(2)敌人施行火力警戒,使用了燃烧弹,对我军的潜伏部队有什么威胁?(“和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蔓延”是说火势不时地扩展,荒草着火的面越来越广。原本就很危险的潜伏环境变得更加危险了。)
  (3)在书上画出描写邱少云当时处境的语句。你能用四个字概括吗?(烈火烧身)
  2.指名读第6小节。
  (1)邱少云同志当时是怎样想的?
  (2)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当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时候,他只要打个滚就会把火压灭,“我”只要扯掉他身上的棉衣,就能把火熄灭。但是他们为了整个班不受损失,整个作战计划不受影响,都没有这样做。)
  3.学生默读第7小节,边读边考虑下列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1)这一小节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在这一小节中连续出现几次?(2)“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指的是谁?(既指邱少云,又指“我”。意思是说:邱少云被烈火烧身,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眼睁睁地看着亲密的战友被烈火烧着,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3)“担心”是不放心吗?(“担心”在这里不是不放心。人的忍受能力有个极限,当痛苦超越忍受能力的极限时,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或叫起来。作者的“担心”正说明邱少云用顽强的意志忍受着极端痛苦的煎熬,同时也表示了作者对战友的关心和保护。)
  (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为什么?(“不敢……看”在这里不是害怕看,而是不忍看的意思。“忍不住不看”是非要看不可,表示作者对战友的安危无限牵挂,对战友的深厚感情,被邱少云高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
  4.指名读第8小节。(1)作者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叫起来,邱少云是怎样表示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2)“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才”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力量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英勇地献出了自身珍贵的生命,邱少云不愧为伟大的战士。)
  (3)什么力量能使邱少云做到“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一动不动?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第4段课文。
  (二)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第4段课文。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下列词语。
     控制 潜伏 隐蔽 咳嗽 伪装 蔓延 熄灭 刀绞 挪动 歼灭 突然 袭击 纹丝不动
  (二)学习第4段课文。
  1.齐读第9小节。(1)概括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战斗胜利结束。)(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的“才”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什么?(这个“才”字表示时间很短,说明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很快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2.齐读最后一句。(1)1952年10月12日指的是哪一天?(1952年10月12日指的是邱少云牺牲的那一天。)(2)这篇课文为什么把时间写在最后?(课文把时间写在最后表示了作者对战友的深切怀念,也使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分小组讨论: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怎样分段?(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是要夺取“391”高地;事情的发展是伪装潜伏;事情的高潮是邱少云同志烈火烧身,以惊人的毅力完成潜伏任务;事情的结尾是战斗胜利。这是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依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也可以依照这个顺序写文章。另外,这篇课文还可以按时间分段。决定了任务是第1段;天不亮就伪装潜伏是第2段;到了中午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烧身,英勇牺牲是第3段;黄昏时分完成了任务是第4段。)
  (2)说说每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内容。(第1段<第1节>:志愿军决定攻下“391”高地。第2段<第2~3节>:“我们”连潜伏在“391”高地一条隐蔽的山沟里,同志们隐蔽得很好,邱少云隐蔽得更好。第3段<第4~8节>: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同志壮烈牺牲。第4段<第9~10节>:部队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迅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主要内容;本课记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概括本文中心思想。(本文表示了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为了革命的利益,宁可牺牲自身的高尚的革命精神。)
  (五)总结写作特点。
  1.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布置资料。
  2.以“我”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英雄的光辉形象。(由于环境特殊,又用第一人称写作,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我”的观察,“我”的内心活动,突出了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和优秀品质。假如我们写《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一类的作文,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六)背诵第6至第8自然段。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6至第8自然段。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它的作用,并将比喻句誊写在摘抄本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5: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