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望洞庭》教学设计1
  【教材阅读】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示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出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掌握好两点:
    ⑴ “阅读诗歌,大体掌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方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示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无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作业设计】
   誊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望洞庭》教学设计2
  【文本细读】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都着眼于它汹涌澎湃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今夜为何如此静谧?因为“潭面无风”,风平则浪静,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镜未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湖面的缥缈、朦胧之美,就像古时没有经过磨拭的铜镜一样,没有鲜亮的光泽。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干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一个“遥望”将我们的视野一下拉向广阔的八百里洞庭。此时,不只可以欣赏到洞庭湖面之美,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水之景。作者展开了奇丽的想象,给整幅画画上了点睛之笔:假如把月光下泛着银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色银盘的话,那么,湖中风景秀丽的君山就如同古时小妇人的青螺髻了!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⑵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⑵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⑶ 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战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身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局部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假如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望洞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身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他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协助他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他人协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 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恬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实际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安排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0: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