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7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育故事(300篇,有不少为特级教师提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花香,好稚嫩,好醉人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绩东二小学 何小玲



引子



  “老师,你背着包包又去哪呀?是不是,嗯,又不给我们上语文课了?”



  “老师,思品老师什么时候给我们上‘思品课’啊?”



  “老师,体育老师的脚一拐一拐的,是怎么了?我们好担心呢!嗯,是不是给我们上‘跑步课’弄痛的?”



  “老师,我们明年跟着你去参加书法比赛,我们也要成为‘小小书法家’!你说我们肯定可以成为小小书法家的!”



  稚嫩的声音,稚气的小脸,阳光的笑容,纯净的心灵,仿佛那朵朵醉人的刚刚冒出的小花在微风中散发着稚嫩的带有原始气息的花香,让人久久陶醉。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回眸这一路的历程,疲惫中感觉惬意。



“老师来了,快坐好!”



  开学了,就要踏进这一年级教室了,就要给孩子们上第一节语文课了,我却有点后怕——曾经的“声音沙哑,脑袋嗡嗡作响”的一年级教后综合症历历在目。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快坐好!要不老师不进来教我们的,老师说过的。”教室里传出来的那稚嫩的童音冲击着我的内心——多可爱多质朴的孩子啊!我后怕什么?脸带着笑容,迈着轻快的步子踏进了教室。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在我和孩子们的游戏自我介绍中结束了,孩子们乐了,我也乐了。这么乖的孩子,我后怕什么?



“老师,我的肚子好痛!”



  又是一节语文课,也许是因为自己没太多地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形式上课,因而课的前十分中,进行的十分顺利,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的!可是十分钟过后,孩子们就如坐针毡,自顾自地玩自己的讲自己的!我知道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到了极限,他们已经很不错了,我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正当孩子们在我的调控中,快乐地学习的时候,第一组第一张桌子的一位可爱的小女孩竟然“呜呜”地在哭。我寻思着,孩子怎么了?刚刚还好好的,我走向前,轻轻地抚摸着问她:“怎么了?你怎么了?”谁知道问了好几次,那孩子就是什么话也不说,竟然越哭越厉害。我好生气,忍不住大声地吼:“你哭什么哭啊?再哭,老师就不理你了!”我的一声大吼奏效了,小女孩抬起头边哭边小声地说:“我,我,我肚子好痛。”“原来你肚子痛,那你早点说,老师给你涂油。”知道孩子是因为肚子痛才哭,我的语气马上温和了下来。“我要回家,妈妈带我去看病。”小女孩越发哭得厉害,不管我怎么样哄她都无济于事,我不得不拿起电话拨通了小女孩妈妈的电话,电话刚停下,小女孩就不哭了,我觉得挺纳闷。不一会儿,女孩的妈妈把女孩接走了。



  孩子的肚子痛很快就治好了,下午的第一节课,孩子就来到了教室。只见孩子一脸的笑容,高兴地跟其他孩子在玩呢?小孩子的病真是来得快好得快。我问孩子:“你的肚子不痛了吗?”“是啊,老师我一回家肚子就不痛了,不用吃药。”哈哈,这孩子是想家了,不是真肚子痛,好一个精灵鬼!



  又一天,这孩子又“呜呜”哭起来了,细问,“老师,我肚子痛。”孩子带着哭腔说着。我知道这孩子又想回家偷着玩了!



“老师,没人和我玩!”



  “老师,你能来我们家家访吗?孩子闹情绪就是不肯去学校!”孩子雪萍的家长心急火燎地打来了电话。



  我知道这孩子这次肯定又急坏了家长,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不知道情况的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喜欢学习只喜欢撒娇的孩子,但是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这孩子在学校可是个乖孩子,上课认真,接受能力强,喜欢学习,可就是这么样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不知怎么的就是三番五次地不愿来学校。因为这一问题,可急坏了我们老师和她的家长,开学到现在仅仅三个星期已经有三次不来学校的历史了。每次都必须要老师亲自去她家接她来学校,她才肯来学校,而问她为什么不肯来学校,她却一句话都不说,来到学校后丝毫看不出她不喜欢学校学习生活的迹象,我们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闹心归闹心,还是要把孩子赶快接回来上课,要不落下了功课,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了,那不是更不愿意来学校了。于是,我和班主任火速地赶到了孩子的家里,只见她在认真地读书,只是眼睛红红的,细问之下,得知是因为她不肯去学校被爸爸打了。



  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在家里依然认真学习,可怎么就不愿去学校呢?这一次怎么也要挖空心思问个究竟,要不不知道原因怎么能对症下药呢。于是,根据孩子乖巧听话、爱老师、爱学习的特点,我们和她耍起了赖皮:“雪萍,你说说你为什么老是不喜欢去学校呢?如果你还是不说,我们就赖在你家里,也不去学校,你说好吗?”“不,老师,你们要去学校,你们有伴玩。”她低着头小声地说。“你也有伴和你玩,你为什么不去学校,总之我们也和你一样也不去学校了。”我们装着赌气的样子说。这些她可急了,大声地说:“老师,在学校没人和我玩,在家里天天都有隔壁的小朋友和我玩。”



  哦,一切都明白了,原来她不愿意去学校是因为没人和她玩。是的,一开学,班主任和所有的科任老师忙着教这一班初入学堂的孩子们怎样守规矩,怎样上课,怎样做作业……却忽视了引导孩子们怎样与其他小朋友交朋友、玩耍,所以部分孩子尤其是最乖巧文静的那部分孩子觉得在学校太没趣太孤独了,而在家里因为有了隔壁的小朋友她们觉得充满了趣味。怪不得,怪不得,雪萍她不愿上学,她感到太孤独了!



“老师,体育老师的脚是上‘跑步课’弄痛的吗?”



  好久没有上体育课了,孩子们可急死了,那可是他们最爱上的一门课。天天见到我就缠着我问这问那的。



  “老师,体育老师怎么了?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了,所以不给我们上体育课了?”孩子们紧张地问着我,问完后一脸期待地却又害怕地等着我回答。



  “体育老师啊!”我瞄着孩子们那紧张的神情,故意顿了顿,没往下说。



  “怎么了?是不是不喜欢我们,所以不给我们上课啊?那我们乖乖的,不惹老师生气了,叫他给我们上体育课,好吗?”孩子们的神情更紧张了,他们似乎从我的眼神里证实了体育老师是因为不喜欢他们,所以不给他们上课了。



  看着他们那紧张而又自我检讨的可爱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只有一年级的孩子才会如此纯真可爱,才会如此惹人怜爱。不忍心再戏弄他们。“体育老师啊,他说你们可乖了,可想给你们上体育课了,可是因为学校安排了他出外学习的任务,所以他调课了,等他学习回来才给你们上体育课。”我一本正经地跟孩子们说着。



  只见孩子们紧张的脸色瞬间而飞,个个跳着说:“耶!耶!太好了,体育老师很喜欢我们,会给我们上体育课!”有个同学甚至抱着我给我来了“吧嗒”一声响呢!回头想想,这帮孩子不至于吧,竟然给我来了个响吻。



  期待中,那一天,体育老师一瘸一拐地来到了学校,好眼尖的孩子们啊!顷刻间,不知从哪里冒出几个孩子围住了我:“老师,体育老师,怎么了?他的脚怎么了?”



  哦,这几个小家伙,原来是看见了受伤的体育老师,我还以为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呢?“体育老师,这回真的是不能给你们上体育课了,听说他的脚是上课时弄痛的。”想戏弄一下这些小家伙的我胡乱说了一通。



  “啊,老师,那是不是给我们上课弄的?”



  “对了,肯定是的!”



  “是啊,那次不是给我们上‘跑步课’吗,他跑得可快了,妈妈说跑得太快,容易脚痛,肯定是这样的。”



  孩子们担心地七嘴八舌地说着,一个劲儿地望着我。“语文老师,体育老师的脚是给我们上‘跑步课’弄痛的吗?你快点告诉我们啊。”



  “是啊,谁叫你们不乖呢?所以体育老师上‘跑步课’弄痛了脚。”我装着生气地说。



  “啊,我们以后都很乖,体育老师的脚就不会痛了,是吗?”孩子们做错了事似的都低头叽叽喳喳地小声说着。



  “这就对了,只要你们乖,体育老师的脚就可以马上好起来。”



  “是真的吗?现在我们很乖,我们可以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的脚不痛了。”眼前一哄而散了。



  看着远去的背影,这就是一年级的孩子啊,我不禁感叹。不好,快溜,散去的影子又回头了。三十六计,跑为上策,要不一会脑袋会“嗡嗡响了”!



结语



  好一群可爱好哄、好学上进、真情四溢、纯净如雪的小家伙!虽然,我的脑袋还时时会患“嗡嗡作响”症,可是我却不再觉得后怕,因为有这些小家伙陪伴的日子,好醉心!听,我的耳边还在回响着小家伙们那稚嫩可爱的声音:



  “老师,我的字漂亮吗?我明年可以去参加书法比赛?我可以成为小小书法家吗?”



  “老师,你真象我的妈妈,我可以抱一下你吗?”



  “老师,老师,我很认真学习,我这次单元测试有一百分吗?如果有,妈妈就会带我去玩啊!”



  这天籁般的声音犹如花香沁人心脾,让我身心惬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长镜头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小学 刘玉静



  “课堂长镜头”──没看过吧!今天,我会让你一饱眼福。


(一)精彩的角色表演



  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的葡萄成熟了。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多可爱啊!



  在音乐声中,小演员门上台了。第一个是“小狐狸”。你看,他一边走,一边东看看,西瞧瞧,好像正在找东西吃。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原来,他看到了葡萄架上的葡萄,他在架下一会儿焦急的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可惜个子太矮,跳的太低,虽然累的满头大汗,但是,总是摘不到葡萄。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狐狸”的神态、动作,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小狐狸”走了不久,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走上了讲台。她抬头看见了熟透的葡萄,高兴地说:“多好的葡萄呀!一定好吃极了!”这时,一直在树上玩耍的“小松鼠”听到了,赶紧说:“不能吃!不能吃!狐狸说这葡萄是酸的。”



  他们两个正说着,一只“小猴子”唱着歌走来了。看到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快速地爬上了葡萄架,摘下一串就往嘴里送。“小兔子”和“小松鼠”看见了,大声地喊到:“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你吃过吗?”“小白兔”摇摇头说:“没吃过。小松鼠说葡萄是酸的。”“你吃过吗?”“小猴子”又问“小松鼠”。“我没尝过。狐狸说酸的很呢!”“小猴子”听了,毫不犹豫地摘了两串葡萄,给“小兔子”和“小松鼠”他们一串,自己一串,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小兔子”和“小松鼠”看着“小猴子”吃的那么香,也尝了一颗。“啊!真甜!”“猴子哥哥,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和小兔妹妹就吃不到葡萄了。”“不用谢。记住,做事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不能光听别人的。”三个好朋友高高兴兴地吃起葡萄来。



  “哗哗哗”几位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赢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为迎接什么节日,排练节目吧!”我说:“错了。”这是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进行的角色表演。同学们在表演中、观看中,不但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悟。有趣的角色表演,在学习中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有趣的口语交际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速地跑进教室。你瞧,同学们三个一组,五个一伙围在一起,在互相欣赏着什么?走近细看,原来同学们每人拿着一张画的画,在欣赏同伴的“大作”呢!也许你会说:“这是在上美术课吧!”“不。你错啦。”这是一年级同学在进行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谁想来展示一下,把自己的画讲给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一个个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望着老师。



  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位叫朱晴的女同学。她画的是,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有两只小鸡,有一座房子。空中还画着几团乌云。“同学们,我画的画是,有一天,小鸡哥哥和小鸡弟弟在草地上找虫子吃。天上一下子有了乌云,快要下雨了。小鸡哥哥对小鸡弟弟说:‘小鸡弟弟快跑呀!快跑呀!天快要下雨了。我们快到前面那座小房子里避避雨吧!’他们俩向小房子跑去。他们刚跑到小房子里。哗、哗、哗大雨就下起来了。小鸡弟弟说:‘谢谢你小鸡哥哥。’小鸡哥哥说:不用谢。我的画讲完了。”“讲得好极啦!”我忍不住夸奖道。



  第二个走上讲台的是位叫姜洲的男同学。他画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小黑狗。“同学们,我画的画是,我家有一只小黑狗。他的身子黑黑的,耳朵黑黑的,鼻子黑黑的,小嘴巴也是黑黑的。他很调皮。经常跟我闹着玩。每天我上学的时候,它都把把送到门口,还用爪子抓我,和我再见呢!”“你观察想象得真棒!”我真诚的鼓励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说。”“老师该我了”……



  看着同学们那一张张充满童真的小脸,听着同学们那充满想象的话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己太小看同学们了。想不到在自己看来,平平淡淡的一幅幅画,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小故事。



(三)丰富多彩的展示台



  “大家好。我给同学们唱首歌。”“大家好。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大家好。我给同学们变个小魔术。”“大家好。我给同学们猜几个字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方(弯);房子下方一头牛,抬头看天没了头(牵)。”“大家好。我给同学们说几个趣味成语:胆小如鼠、画龙点睛。”……



  这是二年级同学们在‘展示台──露一手’课堂教学中的才艺展示。



(四)快乐的字母游戏



  今天,教室里,同学们更快乐。同学们的面前放着一些小棒和棉线。同学们正在进行字母组拼大赛呢。你看,同位之间正兴致勃勃地边说边赛呢!听,摆出字母的同学多兴奋呀!“我用棉线摆出了s!”“我用棉线摆出了w!”“我用棉线摆出了z”“我用小棒摆出了l!”“我用棉线和小棒摆出了b、p、d、p!”“我用棉线和小棒摆出了t、k、y”……



  这是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我正在让同学们动手、动脑,用毛线、小棒摆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呢!



  三尺讲台,人生舞台。对我来说那一堂堂平凡而又难忘的40分钟,就象一个个永不重复的长镜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放映着、欣赏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从“鱼就是鱼”想开去……



山东省微山县实验小学 高祥虎



  近日,读李欧·李奥尼的童话故事《鱼就是鱼》,感受颇深,诚如一位私交甚笃的青年名师所言: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晦涩难懂的。“鱼就是鱼”是一个很有趣的儿童故事,李欧·李奥尼这位大师级的儿童文学家,用他最惯用隐喻的创作语言,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在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他所看到的。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鱼根据青蛙说的想象,对每一样东西用图像表征: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能在发生的,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看到的都是经过自己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加工过的东西。


  文学家能够将建构主义思想表现得这样清新无华着实让人钦佩。回味着这个被朱老师誉为“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的小故事,关照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忽然渐显这样粗浅的思考:



  (一)多一些理解,因为“鱼就是鱼”



  在我们的研讨课或公开课课后,总会有执教老师抱怨学生的发言不如预设中的精彩,说了一箩筐学生的“是非”,来倾诉其“满腹委屈”。前几天听课,一位教师试讲一节录像课,刚开始她还能神采飞扬,一副和蔼与耐心的样子让人为之心动。我暗暗为学生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而庆幸。然而,当她在自以为本节课的设计亮点环节时,却遇到了“挑战”。这位教师极尽启发诱导之能事,也无法得到她所想要的“完美答案”,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她首先大声向电教人员说:别录了!别录了!”然后,几乎声嘶力竭地向莫名其妙的孩子们大喊道:“你们怎么能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目瞪口呆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和其他的同事。



  不错,鱼就是鱼。他不是青蛙,也不是飞鸟。学生就是学生,按照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解读,他的学习理解是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对孩子有时看似谬之甚远的阅读感受,应该有一份理解。教师更不能把自己的解读想当然地等同于学生。因为,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



  (二)多一些尊重,为了“鱼就是鱼”



  正如故事中的鱼儿,他每天都梦想着的会飞的鸟、吃草的牛、还有那些穿着衣服、他的朋友称之为人的奇怪动物,都具有鱼的表征,因为他是鱼。他所有的猜想都基于他是鱼的所有感知和经验背景。这让我想起我们人类对外星球上的生命的探寻: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但是从看过的动画片,科幻片中的生命体,似乎也没有能逃出地球上生物的性状,看来这似乎也说明了“人就是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而具有自我的特质,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窦桂梅老师在讲《朋友》时对同样一句话的多元解读的提示语时,曾引用罗曼·罗兰名言:“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这是在鼓励学生基于自我经验和视阈的个性解读,也是学生建构自我意义的实践层面的尊重。其实,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独特地感受和理解,让我们的解读和思考变得丰厚和立体。



  这让我又想起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阅读理念之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这也是现在常挂在我们语文教师口边的一句话。



  为了“鱼就是鱼”,我们应有一份对学生自我感知的尊重(哪怕有时是偏离课堂和文本的)。否则,当我们遇到那个耳熟能详的“雪化了变成春天”诗意回答,也可能会造就不以为然的悲哀。尊重,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我们在努力地实践着,但远远不够。



  (三)多一些引领,基于“鱼就是鱼”



  基于“鱼就是鱼”的理解,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是并存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对所学科目的影响。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学生的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会有很大的差别。”



  因而,我们的教学既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更是学生亲历经验和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者,也是新旧知识交接的平衡者。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多元审视,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拓展资源,唤醒引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 赵永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迟来的奖状



山东省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 姜宽飞



  要放假了,孩子们一年的学习生活至此结束,收获的时刻到来了。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坐在教室里等待,兴奋的小脸蛋上写满急切地期盼。


  我和搭档早有准备。奖品,大红花,喜报,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劳动标兵……我们费了好些脑筋,尽量发掘出每一个孩子平日表现中最闪亮的那一点,争取让他们都能带着老师的肯定和祝福满载而归,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不过也有例外,班里有那么几个冥顽不灵的孩子,优点实在是无从查找,干脆就来个赏罚分明,刺激一下他们好了。于是,奖品奖状如雪花般飞向孩子,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硕果累累的孩子一脸的自豪与骄傲,稍逊一畴的学生则满是羡慕与不服。就在我俩感到欣慰的时候,突然间我触到了郝良的眼睛。那眼神充盈着的是怎样一种失落呢?只见他静静地坐在连一张小喜报也没有的光秃秃的课桌前,眼巴巴地瞅着别人,平日的无所谓早已无影无踪,泪水也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开了转转。他紧咬着嘴唇,似乎没有勇气再直视那些喜气洋洋的奖状。



  再也做不到冷眼旁观了,这时的我,已经失却了惩戒的初衷,转入深深地自责中。这个孩子果真受到了心灵上的刺激,他极不情愿地承受了自己日常行为产生的后果。的确,他几乎可以说一无所长。不爱学习,不会听讲,自由散漫,做事拖拉,还喜欢狡辩,为自己的各种行为找理由开脱。任课老师鲜有人喜欢这样的孩子。我们写奖状时也曾费过几分钟的时间去想他的可取之处,终究不甘心那份勉强。其实,这孩子对老师还是很有礼貌的。为什么不能写一张“文明标兵”来鼓励他呢?是我们已经不自觉地把这份礼貌看成了理所当然,还是根本就没有把它作为衡量孩子的一个方面?



  还好,空白奖状没有用完。我飞快地填写了奖状,将郝良的名字郑重其事地写上,亲手送到他面前。“谢谢姜老师!谢谢姜老师!!”短暂的惊诧后,这个激动万分的孩子用双手接过奖状,不住地道谢。接着就欢欢喜喜地跟周围的同伴们分享起来。此刻的郝良神采飞扬,这张迟来的奖状让他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放学了,孩子们将物品收拾进书包,纷纷离开教室。远远的路队上,一个学生仍然高高地捧着红红的奖状,脚步坚定而自信。我知道,这无声的炫耀,一定来自于他,来自于一个顽劣学生在将来的新学年决心改变自己、展现新气象的决心。这一刻,为人师的我,亦是心花怒放,春意盎然。可以想象,多年以后的郝良再来回忆这个瞬间,一定会有别样的温暖流淌心间,而这份融融暖意,足以让一个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成为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奖来的柿子你尝过吗?



徐桂梅



  我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之举,却成了孩子们骄傲的资本。


  两天前,一个朋友给我带了一袋青柿子,摸上去硬硬的,一副生涩的样子,想要品尝的话,起码要等上一个星期。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了办公桌上,在忙碌中偶尔会瞟它们一眼。



  今天的英语课,我准备听写第三单元的单词。在我拿英语课本的时候,眼睛又瞟到了那一袋青涩的柿子。干脆把它们当奖品吧!于是我拎着柿子走进了教室。



  “今天我们要听写第三单元的单词,一百分的同学老师打算奖励一个柿子!下面请准备五分钟!”“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欢呼声。这帮孩子,都六年级的学生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啊!接着震耳欲聋的朗读声此起彼伏,从来没见过他们如此认真的准备着。



  认真的准备带来的就是美满的结果,全班32人,有22人的听写是满分的,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以前一般情况都只有十几个的,呵呵算是破了记录了吧!我满是感激地看了看那袋生涩的柿子!



  “下面颁奖!”我拿出其中的一个柿子,“不过,很抱歉!今天的柿子还不能吃,需要大家等待上一短时间……”话没说完,就听到了许多叹气声。我只好满脸无奈地看着他们。



  “没关系,等待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这可是荣誉的象征!”



  “对,熟得越慢,我就可以越久地享受这个荣誉!”



  “……”



  他们的觉悟让我有些惊讶,我的尴尬也一扫而光。颁奖继续进行!我用双手捧起柿子,颁给了一个又一个取得佳绩的学生;他们也用双手接过一个个代表着荣誉的青涩的柿子,那么的郑重,那么的小心翼翼!



  课间,我经过教室门口,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这种柿子,我家里多的是!一点也不甜,还很涩呢!”我听出这是叶博的声音,平常他的听写成绩还算不错,基本上有一百分,偶尔会出点小差错,今天就是掉了一个字母。本来他是雄心勃勃要拿柿子的,很明显,酸葡萄心理,我不住地窃笑。



  “奖来的柿子你尝过吗?这是荣誉,柿子谁都可以买,但是你就是买不到奖来的柿子!”张丰群理直气壮地反驳着,我可以想象她肯定把柿子举得高高的。



  透过窗户,我看见了那一个个生涩的柿子有的被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子上,有的被小心翼翼地了在手上,有的还拿个袋子小心地收藏着。真羡慕那些柿子,被孩子们那么细心地收藏着,因为那不仅仅是能吃的柿子,更重要的那是荣誉的象征。



  我笑着走回了办公室,脑海里一直闪现着孩子们那灿烂的笑脸。一直以为六年级了,已经不需要小红花、五角星了,只要晓之以理就可以了。原来,我错了!他们需要的是小红花、五角星背后所带来的荣誉,那是一种成就,一种满足,哪怕是一个青涩的柿子,他们也倍加珍爱!我要为他们的进步贴上标签,让他们的成功可以留下印记,我快步走回办公室,拿出了英语课本上那一叠贴贴纸。终于,它们又有了用武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6:31:00 | 只看该作者
巧用招数 化“意外”为“精彩”



福建安溪县蓬莱新林小学 马征东



  新课改送来了数学教学的春天。更多的老师将新理念运用于全新的课堂教学中,一幕幕的课堂精彩瞬间正如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形成了一曲悠长动听的咏叹调。驻足倾听,着实觉得异常精彩!下面这一案例是我在课堂中的亲身实践,它是我在教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那是上星期五下午第一节数学课,我走进教室,四十多张求知的面孔映入眼帘。我想,何不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好让学生放松心情。于是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了“自己出题考老师”几个大字。



  同学们看后为之一振,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巡视四周,亮开嗓门说道:“同学们,这节课由你们出题来考老师,范围是求平均数应用题。如果老师答对了,请你们鼓掌一下;如果答错了,就罚老师唱一支歌。好吗?”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认真地思考着本节课教学思路和重点,而学生们却纷纷地忙开了。



  急性子的王龙来了个开头炮,向我发起了挑战:“新城服装厂去年四个季度分别生产服装12.5万条、13.5万条、14万条、15万条,求:①去年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万条服装?②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服装多少万条?你看王龙这一炮打得太准了,正是我要强调的找准“总份数”的应用题。我得意地写出了算式,获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找准“总份数”“总数量”是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适应了我的教学思路,顿时我感到一阵欣慰。下一步他们还要提什么问题呢?其顺我意,王晓伟同学提出了既要找准“总份数”又要找准“总数量”的复合应用题。



  由于王龙同学领了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类似形式多样的应用题,使大家耳目一新。一个个问题的提出,随着阵阵掌声,一个个被解决了。事情竟是那么巧合,正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一疏忽,找错了“总份数”所对应的“总数量”列出了一道错式。班长林小萍立刻指出了错误,而且讲明了“病因”。学生们对林小萍的不客气,流露出不满,都纷纷为我辩解:“老师还没来得及检查。”我理解学生们的心情,更喜爱林小萍对科学的严肃态度,主动唱起了《小草》这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你看,一向善于刨根问底的唐强同学,两眼不住的环视,好像在寻找什么破绽,他站起来用带有商量的口吻说:“我提一个问题,师生一起做好吗?”学生立刻向他投去不理解的目光,追问道:“你又出什么鬼主意呀!”“好呀,快讲吧!”我微笑着双手示意,鼓励他说出来。“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40+60)/2”。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算式,并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向唐强示威。只有几名学生费了好大心思才列对了算式。



  面对一张张“得意”的面孔,我感到心酸内疚,是我没有讲清“根据问题找准‘总数量’和‘总份数’”,以至于大多数同学造成这样的失误。这道题只要抓住“往返”这一关键词语,就不难找到“总数量”是往返的总路程。“总份数”就是往返用的总时间。



  唐强同学的问题,如同一颗炸弹,无情地击中我的要害,指出了我在教学中的失误之处。这种坦诚的胸怀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老师的热爱。这怎能不令我高兴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教育艺术,不会拘泥于具体的模式和形式,而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