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l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集交流)

[复制链接]
15#
发表于 2010-6-11 04:36: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桑植县第四中学 王红玉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机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荷》时,我在上课前两个星期就已经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和上网查找关于“荷”的各方面资料,然后让各小组汇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读书笔记。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查到的资料和课文提供的关于历代文人对荷的赞美诗篇,绘出一幅荷花图。这一环节使得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荷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教学第一课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那种感觉一定美滋滋、乐陶陶。你们想不想马上见到美丽的荷花呢?”学生兴奋的说:“想……”于是,我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荷花”的节目,学生被荷风叠韵迷住了。我停止播放时,学生竟喊:“不要啊……”我被学生对荷的喜爱之情折服了,于是我停止讲课,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荷花。第二节课,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各小组分别上台介绍荷花的相关知识。有的介绍荷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地域;有的介绍荷的别名;有的介绍荷各部分的用途的;有的介绍荷的有关传说和歇后语……丰富的材料展示,使同学们对荷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同学们对专题中的历代文人诗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用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配上自己所画的荷花图,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乐了,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杰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成效。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首先,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针对文段进行质疑,小组长做好记录。其次,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把关键字词和句子给同学们进行讲解。最后,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争论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

教师总是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引起争论的话题会影响教学进程,于是草草而过。殊不知这样扼制了许多学生的思维,错过了许多精彩的智慧火花。我在教学中很留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话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在上《狼》时,有的学生认为狼很可恶,应该杀,有的则认为狼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员,应该保护,为此,我就“狼该杀还是该保护”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双方拿出种种材料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在唇枪舌战中,同学们的喝彩声不断,而我没有否定任何一方的看法,只是为双方的发言与众不同而鼓掌。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争辩中极大调动他们的思维空间,无形中也使他们在争辩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之,要让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学生在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6-11 04:37:00 | 只看该作者
简简单单学语文

──与学生们的一次对话摘要

烟台市芝罘区黄务中学 邱世安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以前大多是与老师们在一起探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今天我想着重从中学生的角度谈一谈怎样来学习新课程。概括地说,我的观点就是“简简单单学语文。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要真正的认识新课程。新课程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提高素养。所以,只要我们能从新课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新课程,我们必须认识到:课本只是一个重要的例子,我们可以而且一定会从课本这个例子中汲取营养,毕竟这是许多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但课本并不是语文的全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是语文。滨海观光路边提醒人们爱护花草的温馨提示是语文,高速公路上提醒路人行车安全的温馨提示也是语文,魅力烟台的魅力竞争又何尝不是语文,至于说2005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词更是语文。

所以,面对这么多的“文本”,我们不是学会,而是要体验,发现,收获。何谓“体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体验从实践中来;二是体验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学习体验”就应该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感悟人生。就象学习游泳,只在岸上做游泳的动作,背诵游泳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永远也无法得到水中游泳的体验和乐趣一样。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是一堂画苹果的美术课,中国教师出示一张画有苹果画让学生临摹;日本教师在讲坛上放一个真苹果让学生临摹;美国教师则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真苹果,放在自己的桌上临摹,画完后可以吃掉苹果。显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美国的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他们可以最近距离地、从不同角度地观察苹果,还品尝了苹果的滋味,了解了苹果里面是怎么样的,尽管他们画出来的苹果比不上按临摹画画苹果的中国学生好,但他们对苹果的体验是真切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对学习过程的记忆是深刻的。所以,只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发现,语文就是快乐的。用白岩松的话来说,就是“体验并快乐着”。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就会是“举重若轻”。问题是我们该怎样来学习语文呢?

1.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什么是“法”,法就是知识、方法、技巧、能力,就是解读文本的一把把手术刀。有了这样的手术刀,什么样的病都有治疗的工具。比如,常见的概括文句的七种方法、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初中阶段的九种写作方法等等,都是可以掌握的技巧。如果再有意识的用这些课内所得去比照课外的生活、发现,立体的大语文便形成了。

2.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读出个性。(个性化阅读、鉴赏性阅读、比较式阅读等)

面对的众多的文本,要相信自己的独特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习就其人文性和母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如果我们用单一的思考规划学习的预期效果,就会出现“雪融化后是水”的统一答案,而把“春天”给扼杀了。“雪融化后是春天”,这有多少希望,多少想象啊。它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真切体验,是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机的理解。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和角度来审视世界,他们的一些想法是成人无法理解的,他们的异想天开却又常常为成人所惊叹。要多读,多种方式读,尤其是鉴赏式和比较式的阅读。

3.从整体着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读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多向对话。

(1)读一篇文章,可以问自己:我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也就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2)“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理念。

4.学会把握三维目标,方法:“读、品、赏、析、议”。

学习应以过程、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渗透其中。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教材,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三个维度目标有哪些发展,而对文本的解读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读、品、赏、析、议”。读,多种方式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品,品味语言;赏,欣赏文本;析,分析疑惑;议,讨论交流。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究竟是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还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5.构建知识、能力、方法体系,提高素养。

不同的年级要有不同的学习侧重点,但一定要构建知识、能力、方法体系,提高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先把握目录,以从整体把握文本特点及任务。总之,新课程就是要重新唤起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把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品质和价值取向,让学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或教师的管制对象。新课程,应该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而人的天性中,探究性、创造性是人的重要天性之一;新课程,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全身心投入,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新课程,学生会充满爱心,热忱、友好;新课程,学生应生发出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以及热爱生命,善待自己,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新课程,学生应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时刻让生命焕发精彩。新课程,应该是“立人”的中心,应该体现着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6-11 04:37:00 | 只看该作者
节奏、韵律、意境与教学艺术



广东茂名学院官渡校区中文系 潘永辉





有的老师上课,教学目的也明确,知识讲授也细致,教学环节也分明,似乎无毛病可挑,但听起来总给人一种乏味感,让人觉得欠缺点什么。究其因,乃是他们的教学活动缺乏节奏感与韵律感。

节奏与韵律从美学角度看,属于形式美的两个关联范畴。所谓节奏,是指事物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性的变化;节奏中融入一定的主观情调便构成韵律。教学节奏与韵律指的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变化、秩序和韵味。

那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韵律呢?

首先要考虑时间关系和力量关系。教学活动要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就必须把教学内容的主次详略和时间的长短伸缩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在—堂课的数十分钟时间里有变化、有秩序、有情节地流动,宛如乐曲在旋律中呈现自身。力量的合理使用是课堂教学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另一个关键,重点地方多花点功夫,要讲得详细一点,声音响亮一点,语气铿锵一点。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时间长短和力量强弱的合理比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具备节奏与韵律。

其次要综合考虑教师自身、教材及学生等方面的特点和课堂气氛。在此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教师的心理素质、知识修养与驾驭课堂的能力对上好一堂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该有艺术感。只有具备艺术直觉般的敏感,才能在教学中时刻以艺术家的心灵感悟教学活动的成功与缺陷、美与不美之处,才能随时按美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活动,把课堂教学艺术化、诗化。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但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应该追求美,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出节奏与韵律,是在知识的传授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艺术美的熏陶。好的教师是一首诗;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首诗,具有无穷的魅力,给人以节奏的品尝、韵律的回味和美的启示。当然,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创造艺术氛围,必须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气氛。例如:情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同学生感情上收放抑扬的节奏感相应;推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同学生逻辑上起承转合的节奏感相应;沉闷的课堂气氛(即沉闷的学生群体),要适时给出飞扬的鼓点,噪乱的课堂气氛,要适时给以溪流般的清静;以激昂的语气导入课文,到一定时间要及时收抑,放缓节奏,以退为进,保持弹性,为后面的“东山再起”作好准备,也即通过变化来达到不变的效果,以免学生热久生厌,热久生疲,热极反闷,反之,沉缓到一定程度,又须重新迈开鼓舞之步;以免人心拖沓涣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活动应该体现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艺术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节奏与韵律是创造教学活动之艺术美的重要因素,只要我们灵活运用节奏与韵律的美学法则,课堂教学活动就一定会创造出美感、意境、神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6-11 04:37:00 | 只看该作者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一堂课,如果授课教师得心应手,自然而然,充分发挥了水平,显示了个性,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而同时学生们也全身心投入,从课堂学习中获得了一种享受,教与学、师与生呼应自如、契合无间──那么,这堂课就具有了美的特征。

这堂课美在哪里呢?美在教出了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主体(观)与客体(观)之间一切矛盾的消除和相互间的充分融会,以及融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物(人)我无间、浑然一体的境界。引申到教学艺术中,意境指的就是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者之间矛盾的消除及由此而融铸出的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美的教学境界。一堂课如果上出了意境,就可以说达到了教学的至高境界。

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教出意境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教师与学生心灵要相通。不通则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心里没有对学生的爱,只是为了应付上课任务才跟学生打交道;如果学生觉得与老师有心理距离,或者只是为了考个好分数才专心听课,对老师没有真正的感情──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师生关系,连较深入的心灵沟通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心心相融的教学意境了。其次,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十分熟识。不熟识则不能消除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其知识若熟识到了合一的境界,则可在教学过程挥洒自如了。再次,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这是为了消除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如果不是口才特别好,“满堂灌”方式很难教出意境。所以要让师生互动,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多姿多彩的个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处于一种很自然很和谐的状态,乃至于在自然和谐的互动中使教与学及教学内容悄然融为一体。例如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中的情节性内容,放手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自己也参与到其中去,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于是,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者合而为一,原本单调枯燥的语文学习就在师生融洽无间的游戏氛围中、在笑声中濡染上了美学的特征。复次,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与韵律。这是为了消除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要素的矛盾。不能一种节奏上到底,要处理好教学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使教学过程具有诗歌朗诵般的韵律而不至于乏味。最后,教师要有一种无我的心态。这是教出意境的一个基本心理条件。无我,意味着上课不是刻意造作,不是为了逞能或卖弄,而是彻底的放开。只有无我,才能自然、自由,才能放下一切矛盾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灵中,才能解除学生的紧张感,使师生共同进入无为无不为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展露个性与潜能,自由自在地创造出美的教学意境。

总之,一堂课有没有上出意境,其教育效果大大不同。没有意境的课,其作用仅在于传授了知识,但上出了意境的课,则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师生体会到了美,体会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体会到了知识、情感、德性浑然一体的教学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6-11 04:37: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中学 刘德龙



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仔细推究一下,所谓“自主学习”无疑可以概括为:建立在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而“合作”、“探究”式学习,虽然各有侧重,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不都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独立基础之上的学习,哪一种方式不需要学习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他非但不领情,而且无动于衷。“济世良方”好开,但主体不屑享用,效果由何产生?因此欲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人,从而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我们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对如何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切实唤醒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

那么什么是主体意识呢?先看“主体”一词,哲学上“主体”是和“客体”相对而言的,指的是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从词意阐释的角度看,其所指为事物的主要部分。如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无疑应是学习的“主体”,“学”则是“教学”这一事物的主要部分,“教”无非是“学”的条件或手段而已。而“意识”在哲学范畴里则与“物质”“存在”相对,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精神”“思想”“思维”“观念”等概念近义,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心理学上“意识”可释为“觉察”,多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如“潜意识”“有意识”等等。基于上述认识,具体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呼唤的主体意识,指的应是学习主体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关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学会听、说、读、写,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应是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灵需求。并使他们知道自觉的目的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思想、言语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让我们的语文课除了应有自己的味道、自己的特色,除了概括了解和演绎人物性格、理解主题之外,还要有心灵的震撼、美感的体验,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理智性的重要使命。

那么该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推进课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呢?我们认为:

首先,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就要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使“主体”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十分重视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而学生要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力争由自在的人变为自由的人;由蒙昧的人变为理智人。为此大力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6-11 04:38:00 | 只看该作者
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的多了,才会增强主体意识。阅读是人的个体行为,需要独立的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沉心静气地思考和陶醉其中的涵咏内化,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给予安静而自由的时空,营造平和而内敛的气氛,实现自主阅读。至于作业的留置和批改,写作训练究竟写什么,如何写,教学决策要民主,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给予相当份额的自由度,教师不要总是越俎代庖,横加干涉。

其次,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必须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动机兴趣、习惯、情绪、态度、意识、毅力、性格等心理因素。语文教学要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保障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还得十分重视学生的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即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这一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和发掘学生的兴趣对教育者是重要的。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翻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增加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需要和疑问,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以巩固学习的动机,改变学习态度。

(2)“学习如果只以兴趣为基础,不可能巩固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因为一切学习并非都是有兴趣的,并且有许多事物必须借助于意志力始能获得”(俄教育家乌申斯基语)。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学好语文的内驱力──动机是不容忽视的。动机是个体需要和形成主体的意志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通过诱导、激发动机让学生逐步明白语文的重要性,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语文。

(3)良好习惯是主体意志力的体现或外化,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语文学习中预习复习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搜集资料、勤于练笔、修改文章的习惯等,对提高语文水平有直接作用。

(4)情感是主体意识生成的催化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浓厚的感情色彩,挖掘语言的美感,并引导学生去体验、鉴赏和运用,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生发情感的因子,满腔热情地学好语文。

再次,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要真正改变自己的角色,努力争取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容漠视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我讲你听,我教你学,不尊重学生是扼杀主体意识的重要根源,落实新课标,语文教师就要率先改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以给主体意识的觉醒营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天地和氛围。其一,教师要善于在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的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课标、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要充分了解学生,因班因人而异,把教学目标尽量定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不断得到体验成功的愉悦。其二,教师要真正明确自己的职能不是“灌”和“考”,那种夹起眼睛只顾照本宣科的“灌”和借助“考”以求得检测反馈的做法,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戕害主体意识,得不偿失。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平等对话的首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只起相应的导向作用,在一般性的学习活动中,例如作业的留置和处理、背诵的检查、作文的批改,要在给予一定方法指导的前提下,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当好助手的机会,以期使学生在平等互助中滋生主体意识。

说到底,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发展以及发展机制的问题。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和基础工具课,在人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学若能因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形成自觉的心理关注,其教学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工具,而且还可以产生人性、人格的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6-11 04:38:00 | 只看该作者
编辑短评:本文就语文学习的主体性意识的培养问题展开讨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主体意识建构中,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文章认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性,还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同时对于自身,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观念,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7 2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