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25|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集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集交流)


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自主、合作、探究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实验学校 夏文瑾
 
 
【导语】
  新的学期,几乎每天、每周、每月都被一些东西打动着: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恳求着:“老师,迟一点下课好吗?让我们再合作一次!”第四学习小组的学习心得上写到:“通过第四单元的自主学习,我们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七⑴班的郑诗雅同学在心语里写到:“我太喜欢新的语文课了!每天都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着下一节语文课!”七⑵班谢慧卿同学在随笔里写到:“这就是语文课,她让我自信、洒脱、有个性、有进取精神,我每天都沉浸语文学习的快乐中。”……

  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我也沉浸在语文教学欢乐的海洋之中。确实,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已经过去的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科书的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师生一起,共同探索、努力研究、积极合作、认真参与,初步摸索出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根据课标制定了三级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
  2、过程与方法:
    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积极正确的态度。
  其次,我们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是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和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高度评价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主动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二是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合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实现生生合作、生生互动,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在合作中取得喜人成绩。
  三是探究学习。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发问,乐于表达与交流。学习中尤其注重知识的探索和钻研,善于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袋:
    语文学习原始资料表;入学前家长评价表;学生进步记录表;家长月反馈表;语文学习目标表;教师评价表、激励表;学生学习经验表。
  2、学生自主命题袋:
    面试命题卡、笔试命题卡(按单元出题)。学生分小组确定出题人、答题人、评价人。并评选出优秀命题者。
  3、学生合作探究小组:
    按课文、活动分组。(探究小组的类型:单元活动小组、四人小组、特色小组、男同学团队、女同学团队、兴趣小组……)
  4、课外名著学习沙龙:
    拓展性阅读、研讨;名著推介;名著阅读札记;名著观感交流;名著名人谈;名人访谈录;吹毛求疵看名著……
  5、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组:
    评委由学生自我推荐竞选产生。(评价内容:课堂活动评价、课堂发言评价、课外学习效果评价、资料信息收集评价、随笔评价、学习成绩阶段性评价、作品发表评价、语文学习整体性评价……)
  6、语文大世界学习成果展示交流课:
    在教室各个位置布置自己的成果展示:图片、资料、作品、多媒体成果。
  7、语文学习问题抢答、辩论赛:
    分单元、课本、文体、问题类别(准备课文:《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第一次真好》、《羚羊木雕》、《散步》)
  8、课本剧演出:
    《皇帝的新装》、《山中访友》、《羚羊木雕》、《陈太丘与友期》、《盲孩子和他影子》、《女娲造人》。
  9、中段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组织试题、学生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0、期末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选定试题,学生评委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1、口头作文学生自评组:
    题目自主拟定、写作内容自定、口头表达成绩评价,人人参与。(每两周一次)
 12、配乐朗诵:
    评委组由学生自主产生,朗诵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朗诵课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春》、《山中访友》、《秋天》、《观沧海》、《西江月》、《天净沙》、《金色花》、《纸船》、《咏雪》、《天上的街市》、《静夜》、《浅塘湖春行》。)

  实验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摸索前进的过程,我们相信有了高水准的课程标准,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试验教材,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定会成为这一园地中的活水,并为她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探索农村资源,发现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很多人认为: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诚然与城市学生相比,我们是处于一个较封闭的空间里,我们的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薄弱,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波澜不惊的平淡,但这并不等于单调,因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存在着许多独特的写作资源。教师应该修炼慧眼,引导学生最大限度与最大效度地用好这些资源,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也能文思泉涌,落笔生花。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农村之美

  很多学生都抱怨过:每天进行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实在无话可写。确实,我们没经历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意味着无话可写了吗?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它不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而我们的写作就该从平淡细微处着手,轰轰烈烈的壮举固然值得记载,但日常生活中孕育的真、善、美更能激荡心灵的涟漪。不少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而对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几乎含有厌弃之嫌,常常发出生不逢时的感叹,这样的消极情绪也反映在他们的作文中。曾经让学生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习作,等作业交上来一看,这哪是我们的学校,“环行跑道”“科技楼”“雕塑”……这些充斥着我的眼球,当我把这位学生叫来与之交谈时,他才吞吞吐吐地说:“这是我从电视上看到的某个学校,我们的学校不好看。”话虽简朴,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村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在不自觉中受到了社会的扭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趋同性,这种错误的观点致使孩子很难用真情实感去讴歌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农村生活之美,孩子的价值观尚未成形,且易受外界干扰,需要我们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鲁迅先生曾经介绍过自己钟情的百草园,“何首乌”“木莲”“桑葚”这不就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吗?秧苗青青的田野,一望无垠的菜花,潺潺流动的小河,香飘万里的金秋硕果,炊烟袅袅的村落,这些难道不美丽吗?夏日下水摸虾,荷塘采莲,河边水战难道不有趣吗?烈日下农民的劳作、淳朴的乡村俚语、憨厚的笑声难道不感动人吗?……让学生体验到这块土地是充满了真、善、美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农村之美,学会观察、感悟生活。学生可用随笔形式把这些丰富多彩的素材加工成写作素材,一旦作文需要,便会“文思泉涌”。

  二、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写作热情

  怕写作文是农村孩子的一个通病。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消除他们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

  1.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的习作,大多由教师命题。如果题目命不好,主观臆定,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面对稿纸,自然搜索枯肠,最后还是不知所云。长期下去,必定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命题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极具风土味,教师可以挖掘这些资源进行一些命题设计。如庙会中体现出的热闹,节日里祭祖体现出的孝道,寻常日子里走家串户体现出的淳朴,红白喜事的自动帮忙体现出的团结等。据此我设计了风俗写作系列。这些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写起来不但得心应手,而且兴趣浓厚。

  2.击破心理障碍,玩中学写

  很多孩子害怕作文写不好,而不乐于动笔。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作文其实很容易,就是写话,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清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记叙清楚,在写作中表露真实想法就够了,我们并不需要给他们很多理论性的指导,“虚实相生”“凤头”“猪肚”“豹尾”……这些会让学生感觉写作是件很枯燥的事,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相反,化难为易不但会使孩子产生轻松感,而且会对作文重拾自信。

  另一方面,要多一些趣味性。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写,在“玩”中收获。此“玩”非彼“玩”,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的活动。比如我曾带领学生走入农家,参与捕鱼活动。以前孩子们虽也写过此类素材的文章,但文章都很干瘪,这次我们一边捕鱼,一边教孩子如何观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玩中提高写作热情。回来之后,很多学生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文章,有的歌颂农民的勤劳与健康,有的表达自己的喜悦与兴奋,有的则创作了哲思类的文章,可谓异彩纷呈。

  3.搭建展示平台,增强自信心

  光有趣味性还不够,还须培养成就感。于是我在班级开创了优秀作品专栏,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在作文评讲课上,常以学生作品为范文进行分析;每学期末还将本班的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发于同学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征文活动。事实证明,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班里刮起了写作热。

  三、 结合农村实际,合理开发资源

  阅读是提高写作的有效途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作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它是循序渐进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积累必要的素材,学习写作技巧。但是现实条件制约了我们,一方面学校图书馆中书籍陈旧,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家庭疏于管理,基本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得不改变学习方法,于是我做了以下尝试:

  1.以课文为典范,在讲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各自为政,每周只是作文课上才讲述与写作有关的内容,其他时间都用来讲授课文、做习题。其实以课文为媒介,在点滴中渗透作文教学也是一个好方法。课本上的作品,都是经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以此为典范展开作文教学,上课无心插柳似的渗透,也许会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一面》时,作者紧扣鲁迅先生“瘦”的特征进行三次描写,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因此在课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以《猜猜他是谁》为题刻画班上的同学。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可渗透作文训练,郑谷的《莲叶》,句句如画,我就请学生根据诗文,展开想象,假设自己就是诗人,用文字来描述这幅色彩鲜艳的风俗画。

  2.互阅互改,增强写作责任心
在作文批改中,我有时会放手将批改任务交给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每个作品都有了忠实的读者,孩子都十分在意别人特别是他的朋友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这样就会增强写作责任心。当他在给别人提出意见时,客观上也会要求自己这么做,这也是一种收获。

  我深信: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写好作文,作为教师要合理开发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作文写作方法,点滴中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作文教学将不再是农村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瓶颈,它将绽放出异彩纷呈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城西分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谈满分作文,从“头”开始
  
 1.流行歌曲,引起共鸣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一首《千里之外》唱遍大江南北,把周杰伦这个演艺界的大众宠儿又一次推向了时尚的最高潮。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眼前总会闪过一张充满活力的年轻脸庞。但是你知道吗,还有一个与此形象大相径庭却又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曾演绎过这首流行音乐——著名的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罗京。(江苏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考生开篇引用周杰伦的歌曲《千里之外》。周杰伦,歌坛巨星,粉丝众多,他演唱的歌曲,自然会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更何况,作者说“把周杰伦又一次推向了时尚的最高潮”,也照应题目。“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的歌词,又引出作者认为的另一种时尚人物:罗京。

  2.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福建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永恒》)

  文章开头,没有含蓄朦胧,而是直入主题,提出“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的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被误判跑题。

  3.运用排比,造势磅礴

  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峭壁上的野百合风吠起舞,那是在教我们执着;苍鹰自由翱翔于苍穹间,那是在教我们去发现与探索。所以我们要睁开犀利的双眸,去发现真理,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2009年全国Ⅱ高考满分作文《睁开犀利的眼睛》)

  自然万物都会给我们启示,作者没有枯燥地说理,而是用低头的麦子、起舞的野百合、翱翔的苍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形象生动。

  4.巧用题记,揭示主旨

  题记对文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它简洁、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文采飞扬,让人如食甘果,如饮冽泉。如果文章一开头就展示逼人的才气,不打动读者才怪!

  母亲,您的发展历史,是永不停息的探索史。——题记(2009年全国Ⅱ高考满分作文《写给祖国母亲》)

  5.巧用博喻,意象开阔

  见证,是一部永不休止的相机;是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见证,是一首动听的歌;是一段迷人的曲。(山东2009年满分作文《见证》)

  密集的比喻,为读者展现了丰富的意象,把抽象的事物描绘得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6.引用诗句,文采斐然

  当你站在高山之上,俯瞰大地之时,你是欣赏它的高远,还是感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当你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之时,你是欣赏它的无边,还是找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胸怀;当你看到秋日落叶纷纷而下之时,你是感伤它的凋零,还是学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2009年全国Ⅱ高考满分作文《寻找生活中的咖啡豆》)

  经过精心锤炼的名人诗句,会让作品文采斐然。

  7.采用对比,形象鲜明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破旧的棚户区”和“繁华的街市”作对比,突出“他们”生活条件的恶劣。“闪亮的霓虹”和“饱经生活风霜”作对比,展现出他们这样一群人鲜明的形象。

  8.合用修辞,美不胜收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2009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是非常工整的对偶句。以“站在文学的门口”开头,四个结构大体一致的句式,形成排比。“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是生动的比喻,还化用李煜的诗句。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营造出唯美的意境,很容易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9.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愤愤地小声嘀咕着,一边不自觉地又朝右边小木椅上忘我拥吻的情侣瞥了一眼,便像犯了罪似的收回了目光。……喃喃道:“品味啥时尚?我们那时啊,挑开头盖才知道新娘啥模样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2009江苏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王熙凤的出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虽然比曹雪芹的文学水平差得很远,但是也可以模仿他的高超的写作技巧,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1.启发思维的原则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提问“是不是”或“对不对”一类的问题,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毫无意义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用“为什么?还有什么?”之类的问题,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促使其展开想象,从而进一步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境界。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地提问。对学习主动、思维活跃的同学,我们可以提一些“为什么?还有什么?”等带有能力创新意识的题目;而对于学习不主动、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是什么?有什么?”等知识性较简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照学生思维的水平和科学知识内在逻辑来设问,问题尽量呈阶梯状分布,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教学的流程,要随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走,使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适应。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1.课堂提问的艺术

  (1)围绕重点提问。一般而言,语文教材的重点不外乎文章主旨、写作手法、人物分析。课堂教学抓住了重点,也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化解难点提问。如《沁园春·雪》一文中,对这首词的主旨理解向来是一个难点。本人在执教此文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的风流人物指哪些人?”弄清了这个问题,全词的主旨就容易懂了。这样,学生从具体问题入手,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体现拐点的提问。此处的拐点,意即知识的连接点,是教材内容中相似、相近,甚至相反题材方面的比较。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拓展延伸空间的问题。如执教《曹刿论战》时,本人最后提问:“假如齐鲁再战,曹刿的经验还行吗?”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起到提高的作用。

  2.教学提问的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新颖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我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提出:“皇帝明明没穿‘衣服’,可为什么还要举行游行大典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2)组织课堂时提问。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限度,聚精会神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并呈现阶梯性的特征。当课堂上出现疲惫、注意力分散时,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重新引起学生的注意,振奋学生的精神,从而为进一步酿造学习高潮创造条件。

  (3)课堂结束时提问。语文课堂结束时的提问,既是对学生课堂效果的检测,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升华,表现为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独立思考,自己解决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解决问题,而独立思考问题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品质,在现在的课堂上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与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些问题,应使学生摸得着、抓得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类型的问题大多数同学能通过独立思考,凭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较为准确地回答出来,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促成了课堂新的生成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2.教师点拨,辅助解决

  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不是单凭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就能圆满解决的。因此,教师这一角色在这时就要发挥作用,运用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一做法正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里的“点拨”就是要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的核心角色转换出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个性和健康发展的新角色,即成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辅导者。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教师课堂点拨,要注意掌握时机,要在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临界状态下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教师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们只有灵活运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三堂街镇中心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对网络环境下校际语文集体备课的思考

广东省江市景贤学校 赵同生

[摘要]  我校从2006年开始,利用网络资源对相距120公里的某所乡村中学进行支教,同时和同城的两所兄弟学校实行网络互动教学的尝试,效果很好。在这其中,我校各年级语文教研组(备课组)的备课,发生了许多变化,突破了备课时的时空限制,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本地区的语文备课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校际语文备课  精细化  动态化  立体化

备课作为教师和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语文备课,存在着诸多不足,我校从2006年开始,将电子白板、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平台、博客、同步课堂等引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特别在和支教的农村中学、同城互动教学的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备课活动,使我校的语文备课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

一、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精细化。

一般来说,一线教师的负担过重、工作量太大,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教研,同一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整体水平差距不大,年青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多是一种“徒弟学师傅”的传统模式,在集体备课时,怕得罪同事的氛围很浓,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在基础归类、划分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多数还是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在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发挥备课组内各教师优势等方面,还是显得有些空谈过多,最终导致以下几种局面:集体备课最终还是演变为个人备课;备课组能力突出一点的往往承担了“能者多劳”的角色;其他组员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未能发挥。总之,这样不关痛痒的集体备课,没能发挥应有作用。

但是网络环境下,备课的精细化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集中多所学校的人力资源,引入以外促内的机制,集思广益,发挥多所学校、同一语文教研组的成员智慧,在网络交互条件下,不管年龄,不管职称,校际语文备课保证了公平的话语权,大家就同一单元、同一备课主题,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既认识了本单元的知识个性,教学重、难点,又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与过去的的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网络下的校际备课,极大地节省了个人的时间,减轻了教学的负担,真正达成“做少是为了教多”的备课目的。

以人教版九年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含《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四篇文章,都取自名家名篇,如果教师个人备课,至少要备14节课,从收集资料、写成脚本、制作课件,必须耗费大量时间,但我们在校际备课时,几所学校的九年级老师共17人,每人负责还不到一课时,难度降低,工作量小。大家在同步视频系统进行远程备课,之后集体备课的课件、教学设计等挂在同步课堂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避免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教师备课的精细化,有了时间的保证,有了外在智慧的参考。我校林老师的《智说水浒》课例,正是精细化产生的课堂精品,受到了省教厅有关专家的肯定。

二、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动态化。

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显得规模小,布局分散,教学硬件跟不上,缺乏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学科教研组的力量相当薄弱。而同城的兄弟学校之间,教研组的力量、人员结构、专业特长、教学理念等不完全相同,因而网络环境下校际备课,必须动态化备课,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在网络环境下的动态化备课,使参与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即时生成资源。这些资源是在相互的讨论、争辩中产生的,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是原来的备课组所没有涉及的,因而对于课堂的参考价值、对于教师个人的备课经验,都是相当重要和宝贵的。笔者到支教的农村中学上课前,和原任课教师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布封的《马》(人教版七年下册第六单元):我自己原先的教学目标有4方面: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2.完成课后题一(即天然野生的马和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点);3.探究文中的一些难句;4.了解作者的哲学观点。在和原任教师集体备课时,他认为他班上的学生在一节课之内无法完成这么多的目标,建议只取目标1、2。在商量拓展环节时,原来想直接用课后题二,但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学生见过的动物种类多,但作文能力较差,原任教师建议不设限制,让学生口头表达。后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他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所以经过这次校际备课,对于“如何备学生”这一环节,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校际备课动态化的过程中,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再只有一个师傅,而是同时拥有几个导师、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师傅,他可以从大家的发言中,捕捉到更多的教学教研信息,随时根据大家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备课,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拥有了更多的个案研究对象,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充满动态感,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笔者在教2011届七年级时,同备课组的唐老师只有两年工作经历,她要上公开课《斑羚飞渡》,在校际备课时,我们本备课组的教师认为可以从时间顺序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并从为何飞渡、怎样飞渡、飞渡启示等环节分析课文。而支教的农村中学的语文同行则认为:最好能完成课后题。而同城的兄弟学校的教师又认为:本文还是应当从文意、文脉上把握事情经过,而且原文有些句子经不起推敲,可以把对原文的纠错当作一个切入点。通过这些集体备课,唐老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选定了最符合个人才情的教学设计,最后的公开课也取得成功,受到好评。唐老师也感叹道:这样的校际备课,比单纯的理论知识要管用,对于如何解读文本,自己受到很大的启发。

而且,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突出了“过程与方法”,这对于语文教学的过程化指导,的确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的校际语文备课实践中,也在不经意间强调和实践了教师备课的过程化。在老师个人备课的时候,所强化的可能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注重的是“怎样上完这节课”,而在校际备课的过程中,注重的是“怎样上好这节课”,尽管一堂好课的标准各教研组不完全统一。各教研组的老师从搜集资料,到确定学习目标、到设计教学过程等,首先是经过了自己的独立运作,然后才交给任务分配后的单节课的备课者,再到拥有完整的教案、学案,再到运用到课堂、到课后的教学反思等,整个过程是动态的。有一次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在实行校际备课时,对《风筝》(鲁迅,人教版八年上册)的“亲情说”主题产生了较大争论,有人认为单元提示的“亲情说”是完全对的,有人认为是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国民不觉悟的悲哀。笔者联系文章写作的时间,查阅到1924年6月周氏兄弟的反目成仇,8月的断交信;再联系到周氏兄弟的童年,到日本留学的经历等,笔者认为《风筝》的主题是“亲情说”同样站得稳脚:写环境、写家乡,那是亲情产生的土壤;写小弟瘦弱,是出自亲情下的怜惜;写“我”的虐杀,是出自“恨铁不成钢”的抱怨;写“风筝”是对曾经的亲情的无限眷顾。后来在课堂上,学生对于“亲情说”也很好理解。

三、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立体化。

众所周知,新课标在语文课堂目标的确定上,强调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堂课下来或一篇课文教完后,三维目标很难落到实处,成了大而泛的目标摆设。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之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和支教学校、同城兄弟学校之间,通过集体备课,遂步摸索出课堂目标的细化处理方式,即课堂目标可以细化为:掌握知识方面、训练能力方面、培养习惯方面。

在实际的校际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各校教研组在知识、能力、习惯三方面的训练方式和落实情况上,各有所长。农村学校或硬件设施较差的学校,往往在基础训练方面更加细化,更加扎实,相对应的缺点是因为网络设施欠理想,教师备课的容量小、信息量不足、必要的课外延伸不足,长期以来,往往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语文素养形成慢,语文能力较差。而我校作为城市学校中硬件设施的突出者,信息化建设速度快,网络环境成熟,在此条件下,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趋于简单,学生上台写的机会不大,网络交流的机会多,教师备课的信息量大,手中资源丰富,但往往在教法上喜欢追求花俏,课外盲目的拓展显得太多。在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备课,各教研组往往能取长补短,在能力训练、习惯养成等方面相互协调、知识掌握突出重点。因为有了这种长期的坚持与合作,使校际的语文备课成了常规工作,校际之间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集束式的,容量大,呈立体式发展。在有了精心的备课的前提下,大家的语文课堂也呈现出立体化,课堂有了层次感,学生的学习也有了层次感,学生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逐渐有了心得,语文课堂的立体化初现端倪。

另一方面,这种校际备课的立体化,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在各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尽相同,往往各有千秋,在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备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非常有用。在某一次校际备课时,同城兄弟学校的一位年近六十老教师解释“秕谷”:不饱满的谷粒。秕谷只能用于谷,不能用于枣、豆、马铃薯等,秕谷体现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此语一出,我们听者无不佩服!老教师当即又说:他备课时,凡有疑难字词,必查《说文解字》,甚至《辞海》等权威工具书,无一遗漏,这种严谨的治学之风,对年青教师而言,就是一笔莫大的财富!通过这次校际集体备课,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每人必备一本《说文解字》,在集体学习时,大家又加强了文字学、音韵学、文学鉴赏、文艺创作理论等知识的学习。同备课组的两位走上讲台不到三年的教师,专业知识突飞猛进。年青教师在“教学实践──产生疑惑──补充知识──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内在的驱动和外在的指导,自己的专业成长遂步形成了“自我造血功能”。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校际集体备课,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熟悉教材定教法,编写 教案定时数”的线性模式,彻底走出了单枪匹马的静态的备课模式,使新时期的语文备课,走向了精细化、动态化、立体化,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始了崭新的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1.启发思维的原则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提问“是不是”或“对不对”一类的问题,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毫无意义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用“为什么?还有什么?”之类的问题,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促使其展开想象,从而进一步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境界。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地提问。对学习主动、思维活跃的同学,我们可以提一些“为什么?还有什么?”等带有能力创新意识的题目;而对于学习不主动、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是什么?有什么?”等知识性较简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照学生思维的水平和科学知识内在逻辑来设问,问题尽量呈阶梯状分布,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教学的流程,要随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走,使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适应。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1.课堂提问的艺术

  (1)围绕重点提问。一般而言,语文教材的重点不外乎文章主旨、写作手法、人物分析。课堂教学抓住了重点,也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化解难点提问。如《沁园春·雪》一文中,对这首词的主旨理解向来是一个难点。本人在执教此文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的风流人物指哪些人?”弄清了这个问题,全词的主旨就容易懂了。这样,学生从具体问题入手,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体现拐点的提问。此处的拐点,意即知识的连接点,是教材内容中相似、相近,甚至相反题材方面的比较。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拓展延伸空间的问题。如执教《曹刿论战》时,本人最后提问:“假如齐鲁再战,曹刿的经验还行吗?”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起到提高的作用。

  2.教学提问的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新颖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我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提出:“皇帝明明没穿‘衣服’,可为什么还要举行游行大典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2)组织课堂时提问。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限度,聚精会神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并呈现阶梯性的特征。当课堂上出现疲惫、注意力分散时,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重新引起学生的注意,振奋学生的精神,从而为进一步酿造学习高潮创造条件。

  (3)课堂结束时提问。语文课堂结束时的提问,既是对学生课堂效果的检测,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升华,表现为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独立思考,自己解决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解决问题,而独立思考问题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品质,在现在的课堂上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与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些问题,应使学生摸得着、抓得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类型的问题大多数同学能通过独立思考,凭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较为准确地回答出来,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促成了课堂新的生成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2.教师点拨,辅助解决

  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不是单凭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就能圆满解决的。因此,教师这一角色在这时就要发挥作用,运用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一做法正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里的“点拨”就是要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的核心角色转换出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个性和健康发展的新角色,即成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辅导者。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教师课堂点拨,要注意掌握时机,要在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临界状态下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教师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们只有灵活运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三堂街镇中心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德育。而进行德育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很重要的身教之外,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下面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首先,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如爱国方面的《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还用教师去宣讲如何去爱国么,只要教师在授课时能满怀激情,充满了爱国情感,自然会感染到学生的,这就是渗透,还有亲情方面的如《纸船》、《背影》等,革命英雄方面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海燕》等,这需要教师首先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并被它深深地打动,才能在教学中流露出来,从而感染学生,这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不一定容易,因为这些文章虽然很好,但毕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教过很多遍,产生一种麻木之感,教不出激情,感染不了学生,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渗透德育放在重要位置,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德育资源。

其次,更重要的是要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其实每一篇文章中可能都蕴含着启迪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就看我们怎样去发掘,去认识,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也就是说也要考虑到语文知识,要综合照顾到,决不是说德育唯我独尊,我们也只是说“渗透”。但有机会时不要忘记德育的渗透,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你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对我们社会的热爱么?你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爱心,关爱我们身边的人么?也许你有或没有,这就是你注意与没注意的区别,那么,对教学来讲,如果注意了这样的德育渗透,是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学生们开始读时,很难读出情感,尽管在技法上作了很多指导,如声调要低沉,速度要慢一些等等,可还是不行,甚至有些学生会感到可笑,情急之下,我想到要让他们“认识”周总理,于是我暂停朗读,而是开始介绍周总理,幸好我还是能举出一些例子的,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等,然后我又非常动情地介绍了课文的背景,如海的人潮,悲恸的哭声。终于感动了学生,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有些学生竟然流下了热泪,我有了一种成就感,当然要归功于德育渗透,所以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再有,德育渗透要水到渠成,不能生搬硬套。有的文章德育内容多一些,有的就会少一些,要灵活掌握。根据课文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到水到渠成。如讲《捕蛇者说》时,不要一开始就急于讲社会怎么样,剥削怎么样,不要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感悟,感到“苛政猛于虎”,这是我们再去渗透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再加以引导,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等等。反过来,如果一味的宣讲,不仅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可能会变为政治课——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还有,德育渗透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讲空泛的大道理,这一点很重要,德育不是落实在口头上的,不是你教育了就是完成了任务,要让学生领会,感受,并形成在自己的思想、信念、理想之中,才是真正进行了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更要注意,我们绝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只做表面文章,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些老师就不管什么课,什么内容,都要说几句大道理,好像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不就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么?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真正的领会在心里。比如在讲《黄河颂》这课的时候,如果对学生大讲特讲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怎样学习,这一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如果让他们谈谈他们的见闻,谈谈他们见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他们一定会口若悬河,乐讲乐听,进而会产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会热血沸腾的朗读《黄河颂》,会产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这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才使德育落在了实处。

最后,德育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许多老师对教学的随意性太大,对德育渗透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对德育渗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了兴致,不管课文是否适合,就生搬硬套。没了兴致,就只捞干的(只教知识)。这种教育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一是使学生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在学习中只重积累,而缺少感悟和领会。(启迪思想不正是感悟和领会么?)二是教师也不能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各个学科都可以也应该渗透德育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更适合渗透德育教育,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的领会这一点,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因为我们不仅要教学,还要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4: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