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迟到》公开课教案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迟到》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诵读课文,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自身上学迟到过吗?当犯了这样的错误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现在你改正过来了吗?
    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 ——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身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细读探究,解疑品读
   1.细读解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考虑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身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动身言代表。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理解、讨论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随机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点拨: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狠?
      ①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② 打的声音:“咻咻”。
      ③打的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
      ④作者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狠,出乎人的预料。
   2.体验品读:谁最能体会作者挨打时的心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她会在这时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
     你怎么读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读?
   3.为什么会打得这么狠呢?
    直接原因(即从外表上看):因为本次下雨天我不只起晚了,还不想上学了,妈和爸在反复催促我仍然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实在气极了,打了我。
    间接原因: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领悟出,上一年级时,我就“天天”迟到,再不打就很难改了。从打的效果来看——眼前效果,“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久远效果,后来我“每天早晨”再也不迟到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隐形原因:怕将来养不成好的习惯,体现了父亲的对我的关心——深深的父爱。(可以在学课文的结尾局部再回顾,体会父亲打“我”的良苦用心。)
   4.课文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爸爸”?
     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争辩:课文中的父亲是不是一个好父亲?)
   5.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6.讨论: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1)引导读一读爸爸送东西的三个自然段。
    (2)想象回答。
       “正在静默的当儿,老师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眼,向教室窗外看去”,结果怎样?
       (观察课文第二幅插图,想象作者当时想法和心情变化。)
    (3)感情朗读,体会伟大的父爱。
      从爸爸来到学校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的细节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能通过朗读表示人物心情吗?学生自由选择人物,朗读有关语句,展示自身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7.读课文,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补充课前查阅的有关林海音的资料,体会爸爸对我的严厉和疼爱,让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8.让“我”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的原因还有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四、总结
    每个人的生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不过,“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是错误地对待错误”,学习生活中,只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它们,我们就会感受到生长的快乐。
    送格言:
     最大的失败是失败了不觉悟。——卡莱尔 
     错误是不可防止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列宁 
     我的最重要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 
  五、安排作业
    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对待自身的错误的?把它写出来,注意通过描写表示人物的情感。
  总评: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该设计通过运用“自主阅读,点拨方法,精读感悟,升华情感”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即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通过富有个性的阅读,发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运用查阅有效信息、比较阅读、前后联系等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文章的情感,最终实现“个性化阅读”,发展语文素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开课教案的导入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为引导学生理解下文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重视了向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沛体现了新理念倡议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2.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要首先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和直接阅读文本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的整体感悟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充沛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与文本直接对话,就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既发展了思维,又为实现个性化阅读做了准备,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能不时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以点拨和引导,使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个性化阅读。
  3.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对文本的感悟也必定不同。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在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情感”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学生不只对自身读懂了的内容通过想象、朗读进行个性诠释,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个人生活体验深入品读文本,使学生能充沛展现对课文语言和人物情感的个性理解。
  4.本课的公开课教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结合个人体验阅读的方法等,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程,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训练了语感。在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评价,使学生注意了方法的提炼,为今后深化个性化阅读做了充沛的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迟到》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家长,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和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考虑: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一起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示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只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安排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由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身,是关心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身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溢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身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安排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深沉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迟到》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诵读课文,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自身上学迟到过吗?当犯了这样的错误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现在你改正过来了吗?
    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 ——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身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细读探究,解疑品读
   1.细读解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考虑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身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动身言代表。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理解、讨论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随机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点拨: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狠?
      ①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② 打的声音:“咻咻”。
      ③打的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
      ④作者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狠,出乎人的预料。
   2.体验品读:谁最能体会作者挨打时的心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她会在这时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
     你怎么读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读?
   3.为什么会打得这么狠呢?
    直接原因(即从外表上看):因为本次下雨天我不只起晚了,还不想上学了,妈和爸在反复催促我仍然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实在气极了,打了我。
    间接原因: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领悟出,上一年级时,我就“天天”迟到,再不打就很难改了。从打的效果来看——眼前效果,“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久远效果,后来我“每天早晨”再也不迟到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隐形原因:怕将来养不成好的习惯,体现了父亲的对我的关心——深深的父爱。(可以在学课文的结尾局部再回顾,体会父亲打“我”的良苦用心。)
   4.课文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爸爸”?
     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争辩:课文中的父亲是不是一个好父亲?)
   5.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6.讨论: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1)引导读一读爸爸送东西的三个自然段。
    (2)想象回答。
       “正在静默的当儿,老师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眼,向教室窗外看去”,结果怎样?
       (观察课文第二幅插图,想象作者当时想法和心情变化。)
    (3)感情朗读,体会伟大的父爱。
      从爸爸来到学校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的细节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能通过朗读表示人物心情吗?学生自由选择人物,朗读有关语句,展示自身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7.读课文,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补充课前查阅的有关林海音的资料,体会爸爸对我的严厉和疼爱,让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8.让“我”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的原因还有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四、总结
    每个人的生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不过,“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是错误地对待错误”,学习生活中,只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它们,我们就会感受到生长的快乐。
    送格言:
     最大的失败是失败了不觉悟。——卡莱尔 
     错误是不可防止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列宁 
     我的最重要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 
  五、安排作业
    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对待自身的错误的?把它写出来,注意通过描写表示人物的情感。
  总评: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该设计通过运用“自主阅读,点拨方法,精读感悟,升华情感”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即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通过富有个性的阅读,发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运用查阅有效信息、比较阅读、前后联系等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文章的情感,最终实现“个性化阅读”,发展语文素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开课教案的导入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为引导学生理解下文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重视了向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沛体现了新理念倡议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2.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要首先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和直接阅读文本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的整体感悟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充沛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与文本直接对话,就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既发展了思维,又为实现个性化阅读做了准备,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能不时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以点拨和引导,使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个性化阅读。
  3.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对文本的感悟也必定不同。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在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情感”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学生不只对自身读懂了的内容通过想象、朗读进行个性诠释,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个人生活体验深入品读文本,使学生能充沛展现对课文语言和人物情感的个性理解。
  4.本课的公开课教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结合个人体验阅读的方法等,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程,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训练了语感。在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评价,使学生注意了方法的提炼,为今后深化个性化阅读做了充沛的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8: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