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欣赏课中审美观点和审美规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发明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无数艺术大师留下了广博的文化艺术遗产,现代的文化气息又是那么的宽松、自由;要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自身的思维与风格,就不能单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培养学生积极键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学习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规范。
随着《美术课程规范》将小学美术欣赏课划分为“欣赏·评述”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并作出了说明,该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的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自身的理解,以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而专题欣赏课的艺术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是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的,他们有更多的是"没见过"、“"看不懂”,更不要说是能理解其精髓,感受其魅力了。因此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能让学生对这些艺术作品发生审美认同,能用“大美术”的眼光去看待艺术作品。
  1、创设情境,理解审美差异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每件艺术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形式到内容又有其个性魅力。例如《非洲雕刻》一课:学生看到这些艺术品时立即发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非洲人喜欢选用黑乎乎的木材雕刻?”“为什么好多人像都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装饰品”……我并没有直接针对这些问题解答讲解,而是播放课件,带领学生看看非洲是什么样,有什么,非洲人是怎样生活,一两分钟的短片让学生踏上了非洲大陆,走进非洲热带丛林,原来非洲热带雨林茂盛,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气候炎热,当然就穿得少;他们装饰品都是动物的牙齿、骨头什么的,象征着他们的猎物多少,是不是个好猎手……,学生用看到的信息对他们自身的疑问进行了猜想性地解答,我在总结时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进行了肯定,而他们也在直观欣赏和讨论中融入了非洲的世界,从而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审美认同。能发现原来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我们的审美规范的,应该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审美趣味。
  2、角色融入,同化审美规范
  虽然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艺术繁荣交流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我们还应充沛认识到由于种族、地域、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别导致的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而这些并非是小学生所能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想一想假如你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你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作品呢?”再如《非洲雕刻》中,我出示了两张女性图片,一张是黄种人,一张是黑种人,当然两张的服装打扮也是不一样的。我问学生:假如你是非洲人,你更容易接受哪个?为什么?学生们唧唧喳喳地讨论上了,“我喜欢黄种人,很漂亮”,“现在我们要假想自身是黑种人,我们非洲要耐晒,肤色要健康,身材要象这幅画一样健硕才美,“在非洲这样鲜艳的服装才美……,”其实这样身份是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的眼光去了解、审视艺术作品,以宽容、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多种感官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动身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如:低年级的小朋友认识线条,在了解绘画中线条之前,我让学生先摸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毛线、铁丝、麻绳……,听听音乐、找找曲调的线条……,看看柳枝、小雨、彩虹,自然中的线条……强化了学生对线的视觉感知。
  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或者用幻灯机不停地放这种艺术作品就能解决的,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小学生能对这些艺术作品发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4: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