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诗经三首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及板书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诗人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葭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再次,谈谈朦胧美。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怅惆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近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诗人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曾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隔雾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蒹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是实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吗?真有那么一位男子或女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幻影吗?那么,是写一个梦境吗?也许是一个青年追求情人,日思夜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进入梦境,醒后以诗记之。也可能是在以形象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这样一种心态模式。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种体验,某人或某物好像在那儿,具体找去又不见踪影。不找时,又总觉得他还在那儿。还有可能是以描绘的方法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望不可即的,爱情领域中有,事业领域中有,仕途生活中有,理想憧憬活动中更常常遇到。这是我们今天就诗论诗,不妨从多方面进行的诠释。至于古人的见解更令我们惊诧莫名。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渖》中说:“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认为该诗主旨是求隐士。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但正是这种朦胧、模糊、多义性,切合诗家三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不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清代叶燮更有一套模糊的诗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而且见解十分精辟独到。然而,该诗在这种旨意模糊和不确定中,毕竟还有确定的东西在。“深企愿见”之情是确定的,执着追求之意是确定的,求之不获仍不放弃追求也是确定的。这就给读者的想像、再创造起了导航的作用。

最后,还有音乐美,该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于役》译释(周蒙、冯宇)

〔译诗〕

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
  不知道期限还有多长。
  啥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鸡儿到时进了窝,
  西天就要落太阳,
  牛羊也都下山冈。
  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
  此刻叫我怎么能不想!

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
  多少日月已无法计算。
  啥时候才能团圆再见?
  鸡儿到时进了栏,
  西天就要落太阳,
  牛羊也都归了圈。
  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
  但愿他平安多加餐饭!

〔解说〕

《毛诗序》云:“《君子于役》,刺平王也。君子行役无期度,大夫思及危难以讽焉。”这是说此诗的作者是位大夫,诗旨为讽刺平王。后儒有的说:“于役”指的是申、甫之戍,其辞是大夫托为室家之忧念,并非室家所自作。

但统观全诗,字里行间只有“思”之情,而无“刺”之意。汉儒美刺诗说的那一套,于此篇是套不上的。至于“于役”,究指何役,不必泥定。而所谓“思”,又并非大夫思君子,而是室家思君子。所以,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是“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赋之。”这基本上是对的,但“君子”不一定泥为“大夫”。因此,正像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的那样:“此妇人思夫行役之作”,简明扼要,也就行了。

全诗大意是说:丈夫出征在外,已经久无消息;妻子日思夜念,不堪寂寞孤苦。特别是每到黄昏的时候,当她见到家鸡上窝,牛羊进圈,便触景伤情,勾起思绪;想到丈夫在外,偏没有个归宿。这岂不是禽兽之不若?又怎能不叫她益发思念丈夫呢!由此可见,这诗是反映了春秋无义战的动乱时期,奴隶主统治阶级频繁无度的兵役,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生离死别的苦难,同时也表露出了受害者的怨恨情绪。

这诗除运用重章叠句,叙事抒情之外,其突出的艺术特点,便是情景结合,用客观景物烘托主观感情。也就是用鸡栖,日夕,羊牛下来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了思妇对外出丈夫的怀念之情。而且鸡与牛羊,还都起到了暗喻人物的妙用,表现得含蓄不露。所以,梁启超说:“含蓄蕴藉的表情法,……第一类是,情感正在很强的时候,他却用很有节制的样子去表现他,不是用电气来震,却是用温水来浸,令人在极平淡之中,慢慢地领略出极渊永的情趣。这类作品,自然以三百篇为绝唱。如‘君子于役’(下略)……”(《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这诗还以情景真实见称于后世。姚际恒便说它表现了“日落怀人”的“真情实况”(《诗经通论》)。方玉润也说它“言情写景,可谓真实朴至”。(《诗经原始》)至于谈到它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钱钟书先生《管锥编》曾举例说:“潘岳《寡妇赋》:‘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以叹息。’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昏黄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韩《夕阳》:‘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赵德麟《清平乐》:‘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取景造境,亦《君子于役》之遗意。”又许瑶光《再读〈诗经〉四十二首》,其第十四首云:“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此亦取材于《君子于役》,而言其“已启唐人闺怨句”,即开了唐人“闺怨”诗之先河,这也确是公论,并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