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6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课堂实录及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刻舟求剑》共三句话,分三层,先讲楚人坐船过江掉剑,在船上刻记号,然后讲停船后,楚人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找剑。最后讲作者的评论,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
  《郑人买履》分两层,先陈说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局部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
  〖要点提示〗
  1.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考虑,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3.指导朗读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异。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测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译文可供借助,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战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身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只可以协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沛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理解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演示船能活动的投影片,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上波浪线表示江水,把用硬纸剪成的小船挂在一条线上,再把纸剪成的宝剑从船上掉入江中,把纸剪贴在黑板上,拉动小船至岸边。让学生从观察中知道,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但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跟着船移动。从而使学生懂得,那个人想等船靠岸后再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肯定是捞不到宝剑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必需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置事情。情况变了,处置的方法也要跟着变化。
  4.理解买履的人为什么买不到履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履。小组、班级讨论: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的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
  〖学习生字3个〗
   本课的三个生字应让学生注意读音。矣:为文言助词,相当于“了”。
  〖考虑交流〗
  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因为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但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跟着船移动。那个人想等船靠岸后再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肯定是捞不到宝剑的。
  买履的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
  因为郑人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他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学生 初次接触,在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方法的指导。但故事都配有译文可供协助理解,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1.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2.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身的话进行表达。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读出韵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寓言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考虑,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朗读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郑人买履》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你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指导学生简单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你听过或读过哪些寓言?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则寓言。
3.自读《郑人买履》,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顾,又很好地领悟了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学生能够深入的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身正音。注意那些你掌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正音(吾wú 、宁nìng、 度duó、 度dù);再指名读。提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
(2)用自身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是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可不容易,老师相信你一定有方法学会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呢?(师生总结学习方法。)
(4)请大家运用以上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时多读几遍课文,再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来帮你。
(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沛学习、考虑、合作交流的时间。)
2.小组探究学习
  把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全班一起研究。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哪些疑问?(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身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自身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和市,市罢,遂(suì)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尺码。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买成。)
(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身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身的脚。”
解决争议的过程,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小结运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4.哪个小组愿意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仔细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样吗?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情感表达的机会,用自身的语言讲讲故事的内容,学生既对学习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又提高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学得轻松、主动、愉快,体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
5.谁能把自身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测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探究寓意,加深理解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
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他回来没有买到鞋,就有人说他,假如这个人早些告诉他不就买到鞋了?(引发学生考虑,学生再讨论。)
3.小结:可见这个人真是“固执至极”,他人劝也听不进去。看来这则文言文故事用字不多,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最大的特点。
4.生活中有没有像“郑人”这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点评:“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环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既培养了学生的考虑意识,又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使学生们对寓言的学习走向深入、走向生活。]
四、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我们一起来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2.联系实际,提示寓意。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方法预习《刻舟求剑》,并把《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2.写一写学习《郑人买履》后的感受。
3.排练课本剧《郑人买履》。
[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上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学习氛围,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更充沛地学习。]
第二课时:学习《刻舟求剑》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说说通过上节课学习《郑人买履》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寓意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来谈。)
二、自读自悟,读懂、读通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1.自身边读句子边看课后注释,揣测句子意思。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整体了解寓言大意,试着说一说。
2.同桌合作练习说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词句。
3.教师重点检查难句。
引导学生理解:遽契其舟;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亦惑乎
4.把句子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
评议:讲得是否语句通顺连贯,情节是否生动,故事有没有讲清楚。
[有了学习《郑人买履》的基础,可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
5.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文短小,课堂上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明确寓意,谈受到的启发
小组讨论:
1.涉江的人可笑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
2.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明理需要深入地理解、需要全面地体会,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体现层次,让每个学生都有所领悟。]
四、熟读、背诵课文
1.练习熟读,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意境。
2.同桌互相提问讲清句子的意思。
五、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文章通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卦自身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道事物会变化的人。
2.归纳学习方法,提出以后学习的希望。
3.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刻舟求剑”这样的人吗?你想怎样提醒他呢?
课后作业
1.搜集短小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寓意。
2.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读《两小儿辩日》,说说读懂了什么。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大。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适当拓展学习领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时时让学生感到课本之外还有精彩处。)
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因此,我们必需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之后再合作译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持久地坚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最后合作汇报,形成了自身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和执行趣味性、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发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战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身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故事—明道理—受教育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3.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5.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方自身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等。今天,我们来读两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板书:刻舟求剑)
  二、学习《刻舟求剑》
   1.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
   2.教师范读,让学生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因为学生不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读法上需要纠正的地方不多。如朗读这课中的“遽契其舟”时,其中的“遽”和“契”是两个词,朗读时要当作两个词语来读。)
   3.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停顿分隔符号“/”。
   4.学生依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寓言。
    (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朗读整体感知这则故事的意思,文言文的理解必需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进行。)
   5.用自身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生:有个楚国人过江把剑掉入江里了,他在船边做了个记号,等到船停了,他去捞剑,没有捞上。
    生:我认为他没有把做记号的地方讲清楚。(教师立即褒扬他听地认真并鼓励他讲一讲。)
    生:有个楚国人过江的时候把剑掉入江里了,他就在掉剑的船边做了个记号,等船停了,他去捞剑,没有捞上。
    生:我再补充一点:他这样做是捞不到剑的,因为船走了但是剑没有动。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看来下面的译文对我们学习这则寓言故事协助很大。假如没有译文怎么办?我们先来看看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理解了主要字的意思,理解句子、理解全文就容易了。
   6.对照译文说说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涉、自、坠、遽、契、止、求、行、若此、惑。(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有理解了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才干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能通顺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意思了。)
   7.一起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8.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
   9.每一位同学都用自身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讲给同桌听。
   10.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用文言文中的话说或者是用自身的话说都行。)
   11.有语气的指导朗读练习。
   12.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太死板。
     生:这则寓言中的那个人做事不动脑子,他就不想想剑是在哪里掉的?他却在另一个地方捞,肯定是捞不到的。说明我们平时做事要多动动脑筋。
     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告诉我们做事要看到事情的变化,然后根据事情的变化来选择做事的方法。
     师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假如你的剑掉入江里你怎么办?
     生:我会立即跳下江里把它捞上来。
     生:我会在掉剑的地方插一根长杆子,然后再下去捞。 
     生:假如你不会游泳怎么办?江水很深呢?
     生:假如是一把宝剑,我就想方法去捞,假如是一般的剑,我又不会游泳,我就不捞了。
     ……
   13.拓展考虑: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三、学习《郑人买履》
   1.请学生先读这则寓言的译文。
   2.学生根据译文试读文言文,看看读寓言时哪里应该停顿。(教师纠正个别停顿不对的地方。)
   3.再次朗读寓言故事,并说说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画出自身不懂的字,并对照译文试着理解。
   5.相互交流。
   6.试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并进行交流。
   7.用自身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8.买履的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
   9.有语气的指导朗读练习。
   10.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我觉得那个人太死板了,他不会用他的脚去试,用自身的脚去试买到的鞋不是更合适吗?这个故事说明我们做事要灵活一些。
    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想让我们明白做事情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
    生:我补充:我们做事时要根据事情的变化选择方法。
    ……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11.拓展考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生: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一斤辣子,给了我两元钱。我来到菜摊一问一斤辣子要两元六角,我只好回去问妈妈再要六角钱。回到家妈妈听后说:你不会先买点回来,还要再跑一趟。
     ……
  四、对照文言文和现代文说说它们的异同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1.教学中要突出以读代讲的特点。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文一样,仍然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尤其是课本中提供了译文,对照译文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略有不同,假如读句过程中停顿的地方有错误,就会给理解句子的意思带来困难。因此,教学中我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前,首先带领学生解决朗读问题。
  2.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译文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再尝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直到将整个故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特别是在教学第二则寓言时,我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自身学习的。
  3.我认为教学寓言时,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能用自身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感受时,却经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故事的寓意呢?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呢?而难以恰当地表述相对应的实例呢?这需要教师们进一步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10 18:16:25 | 只看该作者
求剑的楚人为什求不到剑     答;因为船移动了,剑没有移动,到了再下去拿,不是多此一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10 18:23:24 | 只看该作者
买履的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     答;因为他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点评

真棒+++++++++++++++++++++++++++++++++++++++++++++++++++++++++++++++++++++++++++++++++++++   发表于 2014-11-10 1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21: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