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管道》公开课教案全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道》公开课教案1
这是拓展阅读中的一篇文章,是想借用这篇文章来训练一下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所以课前也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但课堂上小朋友们的表示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收获与启示。下面是我的一个课堂教学片断:
师:谁来告诉大家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生:读书时,用手指着一行文字的中间,眼睛快速扫视手指两边的文字,随着阅读,手指快速下移。
生:可以用手指快速的在文字中移动,眼睛随着手指快速浏览。
(这些都是前边单元“金钥匙”中的方法。)
师:很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跳跃式阅读”。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文后的金钥匙,自身读一读。
(学生自身阅读“金钥匙”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先来练习阅读《管道》的第一局部。
(学生开始自身阅读文章第一局部)
师:谁来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生:这局部讲的是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都想成为富人。有一天,村里交给他们一个提水的任务,布鲁诺非常高兴,但柏波罗觉得很辛苦,并决定要想出更好的方法。(这不是学生的原话,而是由四、五位学生互相补充完成的。)
师:那么在阅读这局部内容时,你觉得哪些内容可以跳过,哪些内容需要读得仔细一些。
生:第一自然段只要能了解到两个人的名字和他们“富有”的想法就可以了,其他内容可以省略。
生:从第二自然段只要知道村里让他们干什么就可以了。
……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基本上掌握了“跳跃式”阅读的方法,但大家“跳”的还不给快,我们要注意,有时候整段文字都可以省略的,但前提是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要能迅速抓住文章核心,然后仅对自身认为重要的局部认真阅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阅读《管道》全文,时间为1分钟。
(这篇文章大概有2000多字。学生阅读完后,我让全体学生将书合上,检测他们的阅读效果。)
师:谁来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在经过几秒钟的考虑后,纷纷举起了手,但说的过程中,有几个人说的太过简略,也有局部人说的不够完整,经过大家的互相补充,基本弄清了故事的梗概)
师:那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问题抛出后,学生都有些茫然,离开文本的考虑看来是无法进行的,于是我让学生打开了课本。)
师: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请快速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翻开书后,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了。)
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明天梦想的实现是建造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
师:你的眼睛很厉害。
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短期的痛苦等于长期的回报”。
师:你说的这个道理其实和杨卓西讲的是一回事,对吗?
生:是。
生: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人要勤奋,不要怕辛苦。
师:那你觉得文章中的谁比较勤奋?
生:柏波罗。
师:难道布鲁诺就不辛苦,不勤奋吗?
生:也辛苦,但他没有柏波罗辛苦。
生:老师,我觉得不是布鲁诺没有柏波罗勤奋,而是布鲁诺没有柏波罗聪明。
生:老师,我觉得柏波罗不只是聪明,而且他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他更看到了以后的利益。
……
(就这样,在学生这样互相的补充、研讨过程中,学生在文本中走的越来越远了。)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你们的理解很正确,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明白,勤奋不只是手脚要勤奋,更重要的是脑子也要勤奋,这样你才干拥有幸福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们要有勇气牺牲暂时的利益,来换取将来更为美好的生活。比方,目前我们有的同学学习非常勤奋,和那些整天只顾玩耍,不写作业,不学习的人来说,可能要辛苦一些,但我相信勤奋学习的同学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生:这篇文章还告诉我们,人一旦有了一个梦想,就要坚持走下去,不要放弃,就像“犟龟”一样。
(听到这个小朋友的发言,我很高兴,看来犟龟的种子已经在局部小朋友的心中扎了根。)
师:你说的很好,因此我们还需要再次重提“犟龟”精神,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等待着实现。刚才,我们大家总结的这些道理,更多的都是从柏波罗身上总结出来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布鲁诺的经历中也受到一些启发呢?
生:布鲁诺之所以后来的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就是因为他当时太骄傲了。
师:不是骄傲,而是满足于现状,被暂时的幸福迷住了眼睛。
生:我们不能像布鲁诺那样,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师: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我觉得柏波罗的确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当他看到布鲁诺失去工作的时候,又主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否则布鲁诺的晚年将是非常的凄惨的。
生:老师,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我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假如说人一生会活80年的话,那么年轻时努力学习,心苦20年,幸福60年;年轻时不努力学习,那是幸福20年,将来辛苦60年。“
师:你妈妈说的很对,而且你一旦投入的学习了,你可能会觉得其实学习并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学习原来是很有意思的,这样的话,你岂不是幸福一辈子了。另外,我觉得“先苦后甜”的日子远远要比“先甜后苦”的日子滋润的多。
生:老师,这个故事中的柏波罗有点像“愚公”。
师:怎么像,你先说说看。
生:你看,文中的柏波罗是为了提水图省力而去铺管道,而愚公是为了走路方便去移山,他们身上都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你这种善于联想的学习方法很好,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一起点就是不安于现状。那么谁能来再说说,“愚公移山”的故事和“管道”相比,哪篇文章让我们的收获更大。
生:(齐答)《管道》
(我想学生这里的回答并没有经过多少考虑,更多的是缘于我们正在学习这篇文章。)
师:为什么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收获更大呢?
(学生一时说不出来了)
师:刚才我们在总结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与收获时,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
生:我们是从事情的结果上看出来。
师: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养的呢?
生:柏波罗经过努力,他修的管道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时的财富,而布鲁诺却失去了工作,且需要柏波罗的协助。
师:也就是说你是从他们的比较中得出来,对吧?!我们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比较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那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种,文章哪些地方都用了比较的方法?
生:当两人都得到了运水的工作时,布鲁诺感觉非常的满足,并且非常卖力地开始提水时,而柏波罗却觉得这样干太辛苦,因此便发誓要想出一个更好的方法,把水运到村子里去。
师: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生:布鲁诺是一个个安于现状的人,而柏波罗是一个善于动脑的人。
师:还有哪里进行了对比?
生:当布鲁诺晚间和周末睡在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却仍然在辛苦的挖着管道。通过对比,我们感觉到了柏波罗的确要辛苦得多。
师:还有吗?
生:自身和自身比较算不算?
师:当然算了,和他人比较这叫横比,自身和自身比较,这叫纵比。
生:柏波罗刚开始工作时,一边提水,一边按自身的想法不时努力地铺管道,开始的时候非常辛苦,可是经过他不时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胜利,不只比较轻松,而且收入源源不时。
师:这叫——
生:苦尽甘来。
生:布鲁诺在刚找到提水这个优越的工作时收入不错,于是每天工作完以后都在酒吧里喝酒享乐;但是到后来他的体力减退后,也开开始对这工作发生了厌倦,不再是以前的轻松,甚至到了最后,当柏波罗的管道铺好后,他连工作都没有了。这叫“甘尽苦来”。
师:概括的真好。比较法的准确运用正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色。我们通过比较就清楚地认识了这两个不同的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就决定了在以后的不同命运。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两个鲜明的例子,不做只安于现状,贪图享受,要像柏波罗一样做一个高瞻远瞩,坚持不懈的人。
……
这篇课文是我最近以来上的比较满意的一课,应该说属于那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胜利,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示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一节课要想上的胜利,首先需要老师对文本感兴趣,对文本读透,这样在教学起来才干游刃有余,才干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充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要说缺乏的话,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没有完成文后第二个问题的任务,那就待下节课再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管道》公开课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教导学生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考虑,积极为将来谋划。
    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明白着眼未来、善于在劳动中不时进步的道理。
  (二)快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学生自由速读,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速读的体会。
    3、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
    (1)、对比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2)、给文章每个局部加上小标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管道》公开课教案3
一、教材简析  
《管道》记叙了好朋友柏波罗和布鲁诺在能提水挣钱后,布鲁诺安于现状,并享受生活,而柏波罗宁可少挣钱,也要实现铺管道的梦想。管道铺成后,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给柏波罗带来了金钱和荣誉。而柏波罗又因更宏大的计划找到布鲁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假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将被历史淘汰。同时也告诉人们:明日梦想的实现,不但要有不气馁的精神,而且要有牺牲今天利益的勇气。本课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强,两个人物不同时期不同命运的鲜明对比,向我们揭示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作为第八单元的第二篇拓展阅读,对“方法”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展示。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故事性强,篇幅较长,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不难,要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急于了解故事,乐于学习本课。需要在课前做查找资料,了解的管道的作用和历史,为学文做铺垫。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到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识字写字角度讲,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识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发展识写能力即可。
三、设计理念
读———查———议———辩,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自学达标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的必要途径。读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哪种读法,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而定。本文为了了解课文大意可速读,在读中遇到的生难字词,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四、教学目标:
 1、教导学生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考虑,积极为将来谋划。
 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难点——快速阅读文本,能复述下来。
六、教学准备: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什么管道吗?说说你搜集到的资料。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叫《管道》(板书课题),能说说管道在本课的意思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对于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你们的质疑能力很强。对课文的内容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协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说说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但是这篇课文较长,怎么样能快速读完它呢?你有什么方法?
看看“金钥匙”给了我们什么好方法?
(1)读金钥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对于这篇文章,你想怎么读?
4、那就依照我们从金钥匙当中学到的方法,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生字词想方法解决它。
(1)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2)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说说这样快速地读课文的感受?
汇报速读的体会。
4、文章可以分为几局部?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找到重点局部进行理解,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5、在小组内说说你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组出息行归纳总结,选定发言人。
(1)小组内交流、总结。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
(2)全班交流。
“明天的梦想的实现是建造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短期的痛苦等于长期的回报。”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你有什么感受?
(二)快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
(1)、对比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2)、我们把这篇课文分成了五局部,你能给它们加上小标题吗?
三、总结
说说你本堂课的收获
九、板书设计
管道
布鲁诺 柏波罗
安于现状 不气馁 勇气 毅力
淘汰 胜利
十、习题设计
1、组词
顾( ) 誓( )
雇( ) 势( )
2、我会近义词
放弃——( ) 姿势——( ) 繁荣——( )
3、我会反义词
放弃——( ) 繁荣——( )
4、阅读我能行
有两个人结伴穿越沙漠,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其中一人因中暑而不能行动。同伴把一支枪递给中暑者,再三吩咐:“枪里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两小时你就对空中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中暑者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会不会丢下自身这个“包袱”独自离去?
日暮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中暑者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身只能等待死亡。想象中,沙漠里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终于,中暑者彻底解体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身的太阳穴。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中暑者尚为温热的尸体……
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总会在惋叹之余陷入深思:那位中暑者不是被沙漠的恶劣气候吞没,而是被自身的恶劣心理毁灭。
这十多年来,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面对多大的困难,我都没有放弃自身的信念、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因为,那个故事使我确信:很多时候,打败自身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自身。
1: 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洁的写下来.
2.读短文,说说是什么让中暑者将最后一颗子弹送进自身的太阳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1: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