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6-5 06:02:00
|
只看该作者
三、生活情境和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中从概念教学到计算教学等各方面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实践的机会,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周围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的魅力。所以,教师也常常精心创设各种情境,由色彩鲜艳的画面、形式多样的表演、生动活泼的语言等多种途径,形神兼备地再现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得到激发,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情趣。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不得不承认,在“创设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于平庸、过于花哨甚至胡编乱造的情境充斥着我们的数学课堂。
1.主观臆造,脱离生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通过多媒体创设一个小朋友玩跷跷板的游戏情境:从两个小朋友不平衡(一个25kg、一个50kg)到又来一个小朋友(25kg)达到平衡,从而得到等式25+25=50;第二天,又来了三个小朋友,一个30kg、一个未知、一个50kg,仍然平衡,得到等式30+x=50。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些式子,通过分类得出方程的意义。玩跷跷板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想这位教师创设这个情境也是意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但由此创设平衡的情境,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试想在生活中何时出现跷跷板平衡静止的状态?这个虚拟的情境虽可激发情趣,但却不利于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态度,数学应该有实用性、真实性才有价值。
再如讲“人民币的认识”时出示情境画面:一位小朋友问售货员阿姨:“买一个闹钟需要多少元?”阿姨说:“5元。”小朋友递给阿姨1元,阿姨说:“小朋友,这是1元,不是5元。买东西要先认识人民币。”当时班上的学生都大笑。有一个还说:“这个小朋友真是大傻瓜。”事实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早就认识1元、5元,根本不会出现上面的场景。这种偏离生活的情境、人为编造的谎言最好还是不要。
2.平移生活,不作加工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和做法。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不作加工、照搬生活场景,情境设计过于生活化,偏离了数学思维。教学五年级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描述如下情境:王老师新买了一套住房,需要装修,要考虑哪些问题?学生们七嘴八舌:要买水泥、地板砖、油漆、木料、还要请人……说了一大堆。教师再问“你打算怎样请人?”学生又说了一大堆:熟人、手艺好的、讲信用的……有的学生还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家装修的情况。虽然教师创设的情境非常具有生活味道,但这样把现实问题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神侃”,甚至沉浸在情境中流连忘返,老半天也没有切入正题,浪费时间,影响了教学进程。
数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应用性的情境要做理性的加工,生活化的问题要做数学化的处理,让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素材最大限度地凸现出来,以防无关因素的干扰,影响教学。
3.提问过泛,喧宾夺主
例如讲“9加几”。人教版教材中的运动会场景是较为精彩的编写。教学时,教师在出示这个场景后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踢毽子,扎小辫的女孩还会用后脚跟踢呢,真棒。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描绘得很形象。
生2:跑步的,跑得满头大汗,也不嫌累,真勇敢。
生3:还有的鼓掌加油。
师(有点儿急了):能不能根据图意列出几个加法算式?
生:跳绳、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3+6。
生:跳绳、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3+7。
……十几分钟过去了,但始终没有涉及到9加几,教师更急了。
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再看教师提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如此的问题及像“你看到了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过与宽泛,缺乏指令性,没有给学生暗示思考的方向。本来学生就容易被丰富的主体画面吸引,再加上教师表扬时用的“真仔细、很形象”等一些只有激情、没有引导性的语言,任由学生海阔天空地去表达,结果“问题千千个,离题万万里”,花费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还没有切入教学正题,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使数学课成了一节看图说话课。
创设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使开发和利用的情境上升为数学教学的资源。当学生的关注点偏离时,教师不能顺着学生的话走,在不知不觉中“发岔”。上述课例中,情境的华丽、提问的宽泛,使教学游离于原有的知识轨道,牵扯于一些非本质的枝节,淡化甚至遗忘了原本的教学目标。
同时,学科渗透也应该以数学为“主角”,依据画面精心预设问题,把学生的思路自然引入数学思维的轨道,并依此为核心发散开来。例如,上述课例中的问题可这样问:参加各项运动的各有几人?哪项运动是9人参加?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能提出用9加几来解决的问题吗?这样的问题既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指向性,从而提高效率、启迪思维。
四、思维活跃与思维深刻
应该承认,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活跃了,我们的学生自主了,我们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了。但是透过这活跃、自主、独特的背后,我们也注意到:我们的数学课堂缺少了更深层次的思维,学生的数学思维缺少了实实在在的挑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加、减法的估算时,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后出示了以下信息。
运动鞋 茶壶 电话机 裤子
19.00元 41.00元 52.00元 68.00元
如果让你挑选两样东西,你准备选什么?大约需要多少元?
显然,这一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回答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实际回答时多种多样,有选运动鞋和茶壶的,大约60元;有选电话机和裤子的,大约120元……学生畅所欲言、意犹未尽,教师遗憾地宣布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只能到此为止。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反应是强烈的、学生的情绪是高昂的、学生的回答是多样的。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经历的是同一层次的思维,答案的多样是同一思维策略外在形式的多样,学生的活跃只是浅层的活跃,学生的高昂只是外在肢体上的高昂,缺乏的是更深层次的思维。因此,我们建议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应随意选其中几个问题,如估算运动鞋和裤子的钱,再估算电话机和茶壶的钱,思考为什么同样是90元却只能买到运动鞋和裤子?从而促使学生反思:19比20少一点,68比70少一点,所以加起来就比90少一点;而41比40多一点,52比50多一点,加起来就比90多一点。显然,相对于前面的教学,这样就不仅仅是外在、肤浅的数学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思维的深刻训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课标所倡导的许多新理念、新方法在实践中被片面化、放大化甚至绝对化,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否定了传统。因此我们老师要学会对新课程理念理性思考、对新的教学方式也要精于取舍,数学课要更多地关注数学、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内涵。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
新知——重视探究,但不忘告诉; 学习方式——重视合作,但不忘独立;
提问——重视互问,但不忘师问; 评价——重视鼓励,但不忘裁判;
练习——重视多样,但不忘质量; 学科之间——重视融合,但不忘本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在实践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误解、偏差和困惑,这并不奇怪。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在实践中细心反思”,一定会创设出一个灵动、开放的新型课堂,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