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1
70÷30=(
)……
(
)
700÷300=(
)……(
)
学生在研究完后出现如下两种答案:
70÷30=2……1
70÷30=2……10
700÷300=2……1
700÷300=2……100
于是全班交流。
甲:根据商不变的规律,70÷30=2……1。
乙:结合验算,2×30+1≠70,所以70÷30=2……1是错的。
经过交流,甲组学生(还有一部分具有相同想法的学生)已经知道第二种答案是正确的,但对于第一种到底错在哪里还有些模糊,于是出现了结果正确的学生在讲完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大部分学生虽然嘴上说明白了,但语气显然不够自信,这时教师并没有往下进行,而是适时抛出问题:“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声音告诉我有些同学还不太明白,对吗?”(一部分学生使劲点头。)“大家能不能想办法动手画一画,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余数是10?”经过大家的讨论,用分小棒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70÷30的过程(如下图),从而把本节课的研究继续往深处发展。
在这里,学生回答问题的语气就是把握学生心理的信号。当然研究学生心理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和学生长期共处的交往过程中,了解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才能暴露出真实的思维。
3.备教法学法
在对教材和学生有了较好的把握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教法学法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和学生的思维状态。在两次跟进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少;或者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遇到了一定的障碍,教师不自觉的又充当了代理人的角色。比如:在“圆的认识”第一次试教中,教师把问题设计得过小、过碎,一节课下来教师发问的问题有50多个;在“商的变化规律”第一次试讲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三条规律的记忆上,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1)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中,变被动学为主动自学。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他自学能力的高低。于是,结合我区正在推进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我决定把教师们一开始的教学设计进行“大手术”,即先让学生自学,课上只研究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把这一想法和教师们作了交流。一开始大家顾虑重重:我们用这种方法都没讲完,如果改成自学能完成吗?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来怎么办?大家的顾虑是实际的,但我知道,城乡间学生的差异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不迈出第一步,那就永远停留在“担心”中。经过具体环节的讨论,教师们终于达成一致。于是我们在第二次试讲中,采用三个环节:课前自学,课上交流(包括教师出题检测),研究困惑。经过改进,效果立马显现:学生只用了8分钟就交流完了圆的基本特征和画法。台下的我们都感到非常兴奋,第一次试教的课可是整整用了42分钟啊,我们居然节省了34分钟!执教教师显然也非常激动!紧接着顺利进入到研究问题的阶段。
(2)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变汇报自学收获为研究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通常的数学研究也始于问题。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在“圆的认识”第二次试讲中,当教师问“大家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时”,学生陷入了沉默,这时执教教师也变得局促起来。在台下教师的暗示下,执教教师从练习遇到的难题入手,逐步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虽然最终“为什么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为什么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这几个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但在学生的研究状态中(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比划演示,时而低头讨论……),我们感觉到学生沉浸在了真正的数学研究的乐趣中。
(3)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变单兵训练为小组讨论解决。现在的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采用遇到问题让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讨论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自发意识不够;二是由于问题的挑战性不强,讨论的动力不足,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所以在跟进教师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向教师进行渗透“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以便培养学生讨论的自觉意识,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值得讨论,尽量做到少而精。比如“商不变的规律”第二次试教中,教师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是不是商不变的规律适用于一切除法算式”“怎样能更形象的让大家看到70÷30的余数是10”。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与讨论的氛围。
(4)在面向全体的落实中,变优生展示为学困生“暴露思维”。思维是隐性的,尤其是学困生很少能在公开场合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别说自己遇到的困难了。很多课上,教师的问题大部分都被举手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包揽了”,学困生也很少能得到发言的机会。在跟进的过程中,我们和教师达成了共识——舍得时间,暴露困难、学会等待。在我执教的“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中,一开始,我在出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时,就有意识地让不举手的学生尝试讲题,“xx同学你能讲吗?”“你觉得哪个地方不太明白?”“你能讲一讲你明白的地方吗?”“其他同学能否给这位同学在这个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一点儿建议?”学困生在大家耐心的等待中暴露思维、尝试讲题,以至于后半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三、“跟进式同课异构”更好地发挥了教研员的指导与服务功能,同时实现了教研员自身的价值
在平时与教师们的交流中,教师们普遍希望得到教研员的具体指导,上海一项关于“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的调查结果如下(下图引自王洁、周卫、顾泠沅:《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
从图中看出:选择得比较少的(0.7%、5.9%、11.1%)只有讨论、点评而没有行为跟进,儿选择得比较多的两个选项(24.6%、57.7%)既有讨论、点评又有与自己教学实际结合的行为跟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需要的是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指导。“跟进式同课异构”恰恰给教研员提供了和年轻教师共同备课、磨课、教研的机会,使年轻教师真真切切得到了指导与帮助。对于执教教师和教研组来说,“跟进式同课异构”使他们既是最近视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清醒的局外人:在自身两节课的对比中感受了提高,同时和教研员同构的过程中又能准确地找到改进的方向;这种教研形式也使教研员又教又研,避免了教育教学观点处于假想状态,促进了自身的业务成长。
实践表明:“跟进式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更加新颖,过程更扎实,更好地促进了年轻教师和教研员(或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
张绪昌
男,小教高级,市中区教学能手,现任济南市市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1999年、2001年分别获济南市、山东省评优课一等奖,2005年执教的《中位数》、《分数与除法》分别被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录制成光盘全国发行,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获得济南市中青年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07年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评为“优秀教研员”,先后被聘为 “济南市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济南市学科带头人”。2008年被授予“济南市建功立业标兵”和“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在教研活动中以课题为抓手,积极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带领教师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先后参与了国家级课题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及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省级课题“做数学”等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撰写的《有效上课策略研究》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优秀成果奖,2009年撰写的《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获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或教案及评析被收录在人教社出版的《优秀教案集》中。本人先后参与了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六下和五下教参的编写;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新学案》、《同步解析与测评》的编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