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月迹》公开课教案浏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月迹》公开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月迹》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生动无比,对话极短,又使情节延伸发展,把小朋友们中秋赏月的情景写得灵动而富有生趣。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本课是“明月”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它的前一课是《古诗二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后一课《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激发了小朋友对科学的向往。相对而言,《月迹》更贴近小朋友的生活,容易激发他们的想像。因此,本课的公开课教案,更偏重于让小朋友品味近代文学大家的写月名篇,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培养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发明美的能力。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写作手法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本篇课文的课前参与时,表示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第一课时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即空间位置的变化顺序。同时,小朋友们既被作者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所吸引,又对其中的不少词语发生了困惑,提出了不少问题。
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通过质疑、研讨、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找到了学习中的喜悦,体会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将许多好词佳句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了下来。
课后,许多小朋友自发地展开习作,在学习中多角度的理解月亮在不同人、不同心情时的不同含义,并在习作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了本课中学到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小朋友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并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欣赏文章中优美而富有特色的语言。
3.通过查资料和小组研讨的方式解决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4.结合课外阅读,摘抄、背诵描写月亮的文字,并体会到,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小朋友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并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欣赏文章中优美而富有特色的语言。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夜晚,当一轮皎洁的明月爬上树梢,把它那银色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被它所吸引、所感动,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老师相信,当你们仰望那皎洁的月亮时,内心深处也会有许多的感触,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学生:当我看到月亮时,我会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吟诵)因为我的爸爸总是出差,我想他一定会很想家,想和我一起看月亮。
学生:我会想起好吃的月饼,还有一家人围在一起赏月的快乐时光。
  学生:我会想起嫦娥奔月的传说。
  学生:我想登上月球看一看。
  老师:的确,同样的一轮明月会带给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感受,那么,贾平凹先生会为我们带来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
(二)研讨
  1.老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曾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月迹》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学生在叙述月迹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后谈感受。
  学生:我觉得月亮很好玩。
  学生:我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很有趣。
  学生:我觉得月亮无处不在,它会和我们捉迷藏。
2.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月亮呢?为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在补充画批后,小组交流。
3.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我最喜欢的是中堂里的月亮,我先给大家读一读。(朗读第二自然段),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了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小朋友,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学生:我也很喜欢这一局部,“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这句话我在读的时候好像看到一大群小朋友,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看镜子里的月亮,月亮很美,小朋友们可喜欢了,可又不敢靠近,生怕自身一喘气,把它吹没了。希望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朗读体会,展示。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体会到了那份轻轻悄悄,充溢怜爱的美。
学生: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月亮是长了腿的,还说它会爬呢?
学生:因为月亮的动作很慢很慢,就像是一只小乌龟,慢慢地向上爬。
学生:刚才说了,它像个淘气的小朋友,所以说它是爬过来的。
学生:还因为那是竹帘,上面有一条条横纹,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
老师:作者用一个爬字,写出了小朋友眼里月亮的有趣,而你们精彩的讲解也表示出了你们心中的明月。
学生:我喜欢院子里的月亮,尤其是这句话“进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月亮把院子照得亮亮的,就像给所有的景物披上了白纱,有一种神秘的美。
学生:不只如此,“玉玉的,银银的”还给人一种神话世界的感觉。
学生: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白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了。
学生:可为什么说花骨朵是繁星儿的?
学生:月亮又圆又大,有些星星就看不见了,而树上的花骨朵却又多又密,小朋友就以为是星星落下来了。
学生:其实,他一定知道花骨朵不是星星变的,但他觉得这么想很美。
学生:我觉得贾平凹特别有想像力。
老师:也许只有小朋友才干有如此独特的视角,所以他们就闻到了桂花的芬芳,你们想闻一闻吗?快快读书,看看谁能把大家带到花香中去。
朗读、评议、再指导。
学生:“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因为每个人都爱月亮,所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轮属于自身的月亮。
学生: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出去散步,那晚月亮又大又圆,我觉得我走到哪里,它都跟着我,那时我觉得它就是我的月亮,只属于我,我想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老师:正像你们说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对月亮充溢了喜悦之情,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属于自身的月亮。于是他们又继续去寻月,月亮到底在哪里?
学生读课文21~24自然段。
学生:月亮无处不在。就像文中写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的月亮,自身的印章,也就拥有了自身的天空。我给大家读一读。
老师:仅仅是在说月亮吗?
学生:只有你想追求美好的事物,你的心里就会有快乐。
学生:快乐和美好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会发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只要你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不只能拥有美好的月亮,并且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吧。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背一背。
学生展示。
(三)总结
老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月亮有了哪些新的理解?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从写法、内容、感受各方面各抒己见。
(四)作业
必做:
1.语文伴你生长的相关题目。
2.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
选做:
1.阅读其他描写月亮的文章。
2.写一写你心中的月亮。
3.为你喜欢的写月亮的古诗词配画。
六、教学反思
“勇敢地退出去,适时地站出来”是我校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这节课上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要相信小朋友,敢于在课堂上退出去,做一个平等的首席。上课前,我很有些担心:第一,小朋友是否能喜欢这样一篇课文,第二,在课前参与中,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否有能力通过读书、研讨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我发现,只要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创设出宽松的氛围,小朋友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教师不要急于表示自身的见解,只需在小朋友发言的基础上实施整理或升华即可。
美中缺乏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朗读的时间太短了,仍需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月迹》公开课教案2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文章格调清新,明丽自然,可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采用多种形式充沛阅读课文,凭借课文后的阅读提示,扫清自读时遇到的障碍,并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里表达的作家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我设想通过充沛的阅读,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作家贾平凹的内心世界,感悟作家贾平凹对美好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向往,体会世界上对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二、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课文录音、《月光曲》、《十五的月亮》光盘。
2.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中秋节的习俗、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月球知识、描绘月亮的语段、文章、古诗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品味月亮的美,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摘抄描绘月亮、月光的词句。
4.认真观察月亮,结合想像或联想把自身心中的月亮生动地描绘出来。
四、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品味月亮的美,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月亮,结合想像或联想把自身心中的月亮生动地描绘出来。
六、教学课时
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2.出示课文中的明月图,播放《月光曲》。
3.板书课题《月迹》揭题。
(点评:此环节很好地体现新课程规范的理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在开课时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展示自身的劳动效果,实现资源共享,并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件出示本课文后金钥匙阅读提示。
自读较长文章时,对自读遇到的问题,可以这样做:联系上下文考虑理解有关新词;经过考虑还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查资料、问他人、与同学讨论。有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
  3.学生根据金钥匙阅读提示自由读文,直到把文章读熟读顺。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同桌互考。
(2)四人小组互相抽查,完成学习卡。
(3)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互相交流意见。
(点评:此环节设计能使学生找到阅读的难点、掌握学习方法,并给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读书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谈话:每个人都曾有过美好的往事。尤其是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令人回味的。作家的童年也不例外。他通过什么事写他充溢童真童趣的童年呢?先请看课件。
2.操作课件:出示学习指南,多种形式读课文(自读、默读、小声读、小组读等)
――找出表示空间地点的词语――交流找到的词语――根据空间地点词语理清课文写作顺序――议议小朋友在哪里寻到了月亮,按空间变化课文可分为哪几个局部
3.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指南先自学后小组学习课文。
4.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相机激励和褒扬。
5.师生合作小结:写作要有序。课文就是按――空间变换顺序写“我们”寻找月亮的。
(点评:教学生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此环节巧妙地设计了学习指南使同学在明确的要求下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中获取了按空间变换顺序描绘的写作知识,为写作做好铺垫,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既有个性的学习,又有交流合作的学习,充沛利用了人力资源。)
第 二 课 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用自身的符号标出 。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标上“?”。
2.与同学交流标出的句段,互相读一读。
3.向他人请教标上“?”的地方,再根据自身的理解读一读。
4.分组讨论:
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吗?它象征着什么?怎样才干拥有它呢?从中感悟到作者什么感情?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师激励学生各抒己见,相机引导,点拨提高。让学生体会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美好的情感,只要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不但能拥有美丽的月亮而且能拥有美好的整个世界。同时体会作家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6.找出对话内容,把自身设想成其中成员读一读,体会作者感情。
7.指导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局部。再次体会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对家乡热爱之情。
(点评:群体探究和主体探究突破了重难点,以自主阅读为主,多种形式练读,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兴趣,积累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拓展延伸
1.月儿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的赞颂和用心描绘,贾平凹是这样描绘的,其他作家又是怎样描绘的呢?
2.读语文天地“开卷有益”和课外读物中找到的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
3.说说你见过的月亮。
4.说说月亮的传说。
5.课件显示推荐书籍《月球疑惑之谜》鼓励同学课外阅读。
(点评: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大阅读量,此环节体现出从课标出 发以教一篇带几篇甚至多篇甚至一本,长此下去,学生的积累定会得到飞跃,这对学生习作也大有协助:一方面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提供词汇。)
第 三 课 时
(一)课件出示:笔下生花
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你喜欢月亮吗?你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写下来。
1.师生齐读笔下生花。
2.四人小组讨论你认为该怎样写好你笔下的月亮。
3.小组代表发言。
4.学生尝试把自身心中的月亮,结合想像或联想用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点评:利用同学间的人力资源主体探究性与发挥个性学习相结合完成习作,有利于顾和全体学生。)
(二)互评互改习作
1.各小组选出一篇最好的习作全班中交流。
2.说说交流中你有什么收获。
3.请好朋友给你的习作提建议。
4.选优秀文章出版“我心中的月亮”习作园地。
(点评:学会修改文章也是习作的一个要求,在这里设计了以小组交流、提建议,听同学好的文章等环节,这是引导学生走上修改的路子,梯度合理,学生做起来并不困难,能激起学生写作和修改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月迹》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小朋友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4、练习采用查资料或询问的方式解决自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保守节日就要到了,你知道是什么节吗?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学生自由谈。)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也可以师先背诵《小小的船》,以“抛砖引玉”)。
    自古以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
    板书课题:月迹齐读课题“迹”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
    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件出示要求:1认真读,掌握生字的读音。2、划出自身有疑问的地方。
   2)提出自身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的老师做以梳理。
  三、师:文中的小朋友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2)全班交流。随机理解“中堂”等词语。
   3)哪段是写在中堂里寻到月亮的?
  四、 品读课文,体会寓景之情。
  (一)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课件出示:“……果然有了月亮,……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还在竹帘上爬,……一个失望。“
    理解:款款满盈
   2作者看到月亮升起的情景,你见到过吗?谈谈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你也见到过?(也可课件演示)
   3小朋友们看到这个景象后,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4再来读读这一段落,把小朋友们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朗读,教师指点。
    师:当月亮不见了时,小朋友们又在院子里找到了它的踪迹,哪几段是写在院子里的事?找一找。
  (二)、学习第二局部
   1、 默读第二局部,边读,边找,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议论了什么?小朋友们又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2、 交流:在院子里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院子里的景色怎样?你从哪儿体会到的?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交流:月光下的小朋友们的心里想些什么?
   3、小朋友们对月亮发生了无尽的遐想,听了奶奶的话,作者当时想到了什么?
     理解:面面相觑袅袅
     你读了奶奶的话,你在想什么?
     (假如没有学生讲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老师可补充出来)
   4、 分角色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小朋友们又在酒杯里,葡萄叶儿上,瓷花盆上,爷爷的锹刃儿上,上湾,下湾,还有------(弟弟妹妹的眼睛里,让学生补充出来)寻到了月亮,同学们,你还能说出在哪儿还能寻到了月亮吗?
  (三)、师:当三妹以为月亮是属于她时,她是什么心情,什么表情,我们呢?
     (练习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美好的月亮,小朋友们是多么向往和热爱。)
  (四)、师:可奶奶却说,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联系上下文,讨论: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身的理解,并做到有根有据,分析到位。
     (若学生没有注意到后面几个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文中的小朋友们觉得月亮是什么呢?等问题让他们去关注这些话。)
  五、总结全文。
    当大家知道月亮不只属于漂亮的三妹,同时也属于每个人时,他们满足了,他们在月光下,相依相偎地睡着了,睡得那么甜。看,睡梦中的弟弟正在笑呢,他会梦到什么呢?
    学生想像
    同学们,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夜,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考虑回答。
    师:同学们,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六、 课后拓展作业
   1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诗歌,词,故事,做一期手抄报。
   2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7: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