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拾穗》公开课教案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拾穗》公开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课文描述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的画的内容,课文中还展示了《拾穗》这幅作品,优美的图画、生动的语言,两者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怎样将看图与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图画,让学生在充沛朗读和看图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图画所体现的中心内容成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在学文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表达的顺序。
二、学生分析
首先来说一下该年段的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特点: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应该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但是结合这篇课文来看,课文中的生字比较难写,在课堂上应该随机给予一定的指导,比方“餐”字,应该在书写方面给学生提个醒,“穗”“督”等字应该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协助学生巩固;对四年级的小朋友课程规范中指出“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也就是在课文的学习中要挖掘课文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和图画所表达的情感;
3.认识课文中“穗”等8个生字;
4.初步感受作者的写作顺序,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学会观察、表达。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文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课
教师板书课题之后,生读,让学生交流一下“穗”字的识字方法,再让学生齐读。设问:“读过这个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带上你的问题快去读读课文吧,并请你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重点对“弥”“餐”“监督”等字进行指导。先全班齐读,再在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的检查)
2.学生交流出读课文的收获。(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课文描写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向大家展示的是三个妇女在麦地里捡拾麦穗的情景。
教师设问:“逼真”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米勒为什么会把这样一个情景描绘得如此“逼真”?相信大家读过课后的背景资料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三)读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背景资料;交流读后的收获。(我知道了……)
教师小结:正是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对农民充溢着同情,才干把拾穗的场景展示给我们,从哪里看得出这幅画画得逼真呢?
教师引导: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课件出示米勒的《拾穗》。
2.学生看图并交流自身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是依照什么样的顺序看图的?看到图画你想了些什么?
教师引导:作者看到这幅图画时,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可以在图画上看到的?一边读一边画下来。
(四)再读课文、品味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2.小组交流自身画出来的句子。
3.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自身画出来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学生即时的评价。比方:你读书真仔细、你认真考虑了、你真会读书……)同时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4.在学生把所有在图画上能够看到的句子读出来之后,让学生对照图画,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5.让学生交流,作者的哪一些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如:后背、肩膀、套袖;动作:攥、弯腰、捡拾;第三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如:欠、攥、搜寻;第四自然段的神态描写。)
6.体会画面所表达的一种情感。让学生交流看到这样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与学生谈印象最深局部是同步进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进行感情朗读。
8.让学生看着图画简单复述一下图画所传达的信息。
9.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描写的顺序。(远――近――远)
教师小结并引导:我们一起欣赏了米勒的这幅作品,让你来评价一下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学生充沛交流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6、7自然段。谈一谈读后的收获。交流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激化矛盾,理解课文内容。)
(五)总结课文、感情升华
我们一起欣赏了《拾穗》,领略了米勒画中的收获,请问在今天的课堂上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学生自由交流学习的收获。)
在写作背景中提到了米勒的另外两幅作品,请同学们找一找,并且认真欣赏图画,试着把画中的内容变成文字,和大家交流一下。
六、教学反思
整个设计掌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将读图与读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拨动学生感情的弦,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的,在朗读中还注意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抓住课文中的“逼真”一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不只看出米勒画得“逼真”,而且读出作者描写得“逼真”。读图与读文相得益彰。通过学生的朗读,“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两个目标得以落实。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写作的背景,降低了难点,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容易一些。让学生先来看图,再来读书,这样让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文章是指导学生看图做文的典范,因此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搜集米勒的另外两幅画,并认真观察、进行文字创作,这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七、案例点评
应该说本课的公开课教案有几个“突出”:
1.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方:在识字环节,让学生自主识字之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这是对学生的充沛信任,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突出了以“读”为本,课堂上学生都在进行有效的朗读,识记生字的初读、读图后的精读、以和理解课文后的品读,读的目的性明确而且读的层次也十分明显。不是为了读而读。学生每一遍朗读都有每一遍的收获,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
3.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充沛抓住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提炼出课文的写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如:课后作业的设置,就充沛体现了这一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4.突出了“图文结合”。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看图谈谈自身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进行品读,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再读后,让学生再来看图自身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可谓“独具匠心”,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拾穗》公开课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拾穗》描绘在收获的季节,在田野上三位农家妇女拾穗的情景。表示了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依照一定的顺序(总―分、远―近)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二、课前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拾穗的实践活动或让自身的家长就是农民的同学课后跟同家长一起下地拾穗。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2.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3.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4.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身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身喜欢的词句。
四、教学重、难点
1.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2.结合课后资料以和生活感受,谈谈自身在结合生活欣赏作品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流程
(一)欣赏油画,交流资料
1.学生交流实践生活后的感想。
2.结合生活说说你对《拾穗》这幅画的理解。(学生交流)
3.老师简介米勒,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身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听录音读课文,考虑: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写了什么?老师还可提醒一年级上册所学古诗,哪一首同样表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的。(《锄禾》等)
3.结合学生的表达,和时地总结文章表达的意思。
1段:收获的季节里,田野上麦子堆好、捆好的情景。
2~5段:三位妇女捡拾麦穗的情景。6~7段:简介作者,评价画特点。
(三)图文结合,精读感悟
1.自身默读课文,划出自身喜欢的地方,结合图看一看,读一读,说说自身的想法。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分小组交流,朗读并背诵自身喜欢的地方,然后摘抄下来。
4.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抓住三位妇女拾穗的语段,引导学生理解画家在对其动作、神态的栩栩如生的描绘中表示出来的同情,同时更有艺术家活灵活现的描绘中的美景以和一种浪漫的情怀,如:“她手脚麻利,捡拾……”
5.再读2~4自然段,带着欣赏的思想和眼光捕获生活中的这些动作情态。
6.再次欣赏油画《拾穗》把你的感想写一写。
(四)拓展延伸
1.推荐欣赏米勒的油画《播种》、《晚祷》。
2.仿写:①自身拾穗②观察他人在劳动时的动作情态的作文。(自选一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拾穗》公开课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9个生字。
2.学生能朗读课文,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感悟“写实―联想”的表达特点。
4.获得审美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写文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写实―联想”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
教师出示《拾穗》图,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自身看到了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由远到近)谈自身的发现。
师:这是一幅举世闻名的油画作品,诞生于100多年以前,具有时空不可抵挡的魅力,知道创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油画《拾穗》,并了解这幅油画的作者,一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18世纪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米勒。
(教师的谈话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点名本课学习的重点――欣赏油画,了解画家。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向,省时省工省力。)
(二)理脉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写的是画面内容,哪些段落介绍的是作者的情况?
生:1~5自然段写的是画面的内容;6、7两个自然段介绍的是作者的情况。
师:愿意先欣赏画面,还是先了解作者情况呢?你自身选择相应的局部读一读,一会儿谈谈自身的收获。
(生读文。)
生:我有发现,课文第6自然段介绍的是作者米勒的情况,第7段的内容不是对作者的介绍,而是对油画的整体介绍,不信,请听我读一读,这幅画有近景,有远景……
生:我也有发现,要想了解作者的情况,我们还可以利用文章后面的资料,读一读这段资料,对米勒的了解就更多了。……
师:真好!同学们,你们今天又有进步。懂得阅读课文不只要读好课文内容,还要利用文章后面的资料,真了不起,你们的方法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我以后读书的时候也要用你们的这种好方法。这里还有一把“金钥匙”呢,你们看到了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身读文,让学生在读书中自身理清文章脉络,学生开始的回答不是很准确,教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给学生空间,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自读、自悟、自身发现问题、自身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发现给与充沛的肯定,在总结阅读方法的同时,和时加一句“你们的方法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向学生传送出欣赏的热情,营造出师生一起发展的和谐氛围。“金钥匙”的渗透似春雨润物,落地无声。)
师:你们对米勒有哪些了解?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汇报自身的了解(略)。
(三)赏析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油画吧。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1~5段,想一想重点描写了什么?(学生读书。)
生:重点写了拾穗的三个妇女。
师:找一找相应的段落,与画面中的人物比一比,再读一读书,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读第2自然段,要求同学们边听边想哪些文字写的是画面上有的内容,哪些是想像的。学生交流:
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还带着套袖,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我们看不见她的脸。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右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当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
(黑体字是画面内容的描写,斜体字是联想。)
师:看图写文不只要写清图画中的内容,还要发挥合理的想像。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的段落,像刚才一样,图文对照,找一找哪些语言写的是画面的内容,那些语言是想像的,在书上做出标志。
(教师几次重申“图文对照”,既是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对习作(看图作文)方法的渗透,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念,重视读写结合,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形成。)
学生交流:
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哦,她的年纪够大了,也许是中年妇女的婆婆,一辈子辛劳,腰都落下了毛病,可是,这是她能为家里增加一点食物的惟一机会呀!因此,虽然家里人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来了。
左边穿深蓝色衣服带蓝色帽子的妇女很年轻,可能是中年妇女的孩子吧。她手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右臂伸向前方,拿着麦穗的左手弯在背后,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路还很长……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段文字,体会作者的想像。学生读书。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内容是画面中的近景还是远景呢?
生:我发现课文第5自然段写的是远景,我读给大家听:远处,有个人骑在马上……
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我发现这一段也有想像的内容,他在监督着工人干活……
生:我发现课文第1自然段也是写的远景。
生:我发现第1段也有想像: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晨雾中,弥散在田野上……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生长最重要的乐园。因为重视方法、重视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感悟内化的过程,学生生长的过程就是能力培植的过程。给学生一双翅膀,让学生朝着智慧的天空飞翔。)
(四)提升
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米勒还有许多作品,我们来一起欣赏他的另几幅油画。
出示《播种》《晚祷》欣赏。
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流芳百世的艺术家,他们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出示《奔马》请同学们欣赏。
(为学生打开一扇更加开阔的窗,让学生永远拥有飞翔的梦。――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追求)
(五)发展
课后自身选择一幅喜欢的名画,仔细欣赏,并进行合理的想像,写一篇看图作文。
六、案例点评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可喜的是教师非常准确地掌握教材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公开课教案。综观整个的教学流程,“图文对照”一脉相承,师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里一起赏画、析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重视语文教学的要旨,赏画不忘语言文字,析文不忘画面内容,引领学生感悟看图写文、学文的方法,使学生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9: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