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马拉松》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拉松》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马拉松竞赛的长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
  2.师:今天老师请大家观看一场体育竞赛,大家边看边想这是一种什么运动项目?(课件播放,北京马拉松竞赛片段)
  生1:是跑步竞赛。
  生2:是长跑竞赛。
  生3:是马拉松竞赛。
  板书:马拉松(学生读课题)
  [点评: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交流资料,丰富积累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收集了哪些有关马拉松运动的资料,请介绍给大家。
  生1: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马拉松竞赛是世界上长距离的田径竞赛。
  生2:通过爸爸上网查阅,我知道世界有十大著名的马拉松竞赛,北京马拉松竞赛就是其中之一。
  生3:我知道马拉松竞赛是奥运会竞赛项目。
  ――
  师:同学们,大家通过上网,查书,读报知道了很多有关马拉松运动的知识,下课后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在“知识栏”中,让大家都来读一读,好吗?
  [点评: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标出来,并用喜欢的方式认生字。
  2.同桌合作,互教互学,检查生字。
  3.(课件出示)比一比、扩词语
  脖()腊()晓()匹()
  勃()蜡()浇()巨()
  4.小组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指出缺乏)
  [点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生长,在生长中进步,学习他人好的方法,发现同学的优点和优点,是一个不时学习进步的过程。]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身读懂了什么?
  生1:通过读我知道了马拉松竞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
  生2:我读懂了第一届奥运会是在雅典举行的。
  生3:读懂了第一届奥运会举行的时间是在1896年。
  生4:读懂了希腊在马拉松打败了波斯帝国。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提问:你从什么地方读懂得?进而给予适时点拨,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如:学生回答:“通过读我知道了马拉松竞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教师可以问:你从课文哪儿知道的?42千米195米有多长?(举例:贵阳到清镇有20多千米,马拉松竞赛的长度相当于从贵阳跑到清镇,再从清镇跑到贵阳)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身不懂的问题。
  学生问:什么是侵略?什么叫翘首以待?什么是筋疲力尽?什么是采用?
  4.针对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5.个别汇报,交流订正。
  生1:“侵略”就是侵占。小英雄王二小就讲的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事。
  生2:我用扩词解词的方法学会了“翘首以待”,翘是翘起来,首是头,待是等待。连起来就是抬着头等待喜讯。
  师追问:等待什么喜讯?是怎样的心情?用什么语气读?
  生3:筋疲力尽就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很累很累的意思。
  生4:采用就是采用。
  6.指导朗读,品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吗?读一读,说一说
  生1:我觉得菲利比斯很勇敢,他不顾伤痛饥饿……
  生2:我觉得菲利比斯很坚强,读: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高呼:“我们胜利了!”结果他却死去了。
  生3:我很佩服菲利比斯,从图上看,他从马拉松跑到雅典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又没有东西吃,可他却没有停下来,一直坚持跑到雅典,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读出菲利比斯的勇敢和坚强。(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7.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讨论:马拉松运动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用笔勾画出来)
  生1:纪念马拉松之战。
  生2: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
  〖案例点评〗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充沛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给了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学生情感活动的参与,内心的震撼,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情感得到了熏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马拉松》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较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自身的语言复述事件或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知识抢答,导入学习
  小黑板出示抢答内容:
  1.马拉松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保守项目,这项运动的名称源于:
  a、一个士兵的名字
  b、一个波斯小镇的名字
  c、一个希腊小镇的名字
  d、这个运动项目跑的路程太远,连马都吃不消会松懈。
  请独立读题,用手指比出所选答案的字母a、b、c、d的形状。
  2.快速读文,指出第一题的各个选项不正确的内容。
  〈设计意图:单刀直入的切入方式,直接调动学生的表示欲。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气氛中,检查了预习情况。同时在用手比字母的过程里初步感知手势语,提高学习兴趣。因为课的起始要着力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情节实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示欲望被充沛激发,他们有的毫不犹豫的比出手势,有的满怀着想表示自身又要约束自身的想法跃跃欲试,有的不好意思地低头再读课文。在知识抢答的过程中教师轻易就观察到学生预习情况,用这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导入,培养他们对阅读资料进行有效预习和再考虑的习惯。)
  (二) 读文理解,理清文章内容
  1.“走进‘马拉松’”,在直观演示中,写小练笔,为理解菲利比斯的精神做铺垫。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项目很多,我们来看看马拉松的竞赛吧!
  (画面描述:在临近终点的跑道上,大家在为选手加油、递水、送毛巾。选手们大汗淋漓,有的在努力超越对手冲向终点,有的显得筋疲力尽争取跑完竞赛,有的狼狈不堪,坚持不下,只好退出竞赛。)
  看画面,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面红耳赤”等词,写写你看到的马拉松队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画面的直观印象里,搜寻合适的词句表达自身的想法,提供的词语的目的降低练笔难度。画面和词语解决了练笔的源泉问题,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人文性紧密相连的氛围中学习。)
这确实是一项考验耐力、毅力的竞赛项目,大家已经在画面中体会到,在练笔中用自身的语言触摸到,请小组交流练笔内容,并和时修改。
  2.解读第二自然段,在咬文嚼字中抓点拎线,感知菲利比斯的爱国精神。
  现代的马拉松选手的终点是象征着胜利的红绳,菲利比斯的终点是雅典的城门。你们看:
  A、出示句子:“他跑呀,跑呀,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读句子,请说说你对句子中“终于”一词的理解。
  “终于”这个词的出现,让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读第二自然段,谈体会。
  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表小组意见。
  “战士”是菲利比斯的身份,他参与了战斗吗?读文同桌交流。
  完成语文天地中“照样子写一写”的练习。结合生活实际用“终于”说句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为了发展思维,而理解是前提条件。只是读读书追求浮光掠影的感动,肯定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语文素养形成的摇篮就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字里行间。)
  这一段中有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吗?请动情地读一读吧!
  (用读来总结本段的学习,在读中充沛彰显小朋友的读书感受。解决感情渠道的设置问题。)
  B、这一段里,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提问、互答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 ,也是让教学张弛有度地进行的举措。使得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实例:
  问题1:
  生:雅典人翘首以待,为什么不参与马拉松之战?我瞧不起他们!
  师:你泾渭分明,有自身的感受,那些爱看军事故事的小军师解答一二。
  生:翘首以待就说明雅典人很在乎决战结果,不出城门是因为马拉松村是第一道防线,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当然不能出城。
  问题2:
  生:有谁能说菲利比斯筋疲力尽的原因?
  略
  3.快速读文,在预习本上整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自主学习整理“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并在小组内找伙伴互相复述
  1.齐读课文,指名复述故事
  2.评价
  3.小组交流复述。
  (设计意图:在整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达到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身的阅读感受的目的。同时,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直接体现,又提供交流素材的机会。)
  (四)激情小结,引导评价菲利比斯
  这是一场没有观众的竞赛,这是一次没有对手的竞赛,菲利比斯在和自身的生命竞赛,菲利比斯是用呼喊胜利的号角完成了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奇迹。请你想像一段你和菲利比斯的对话。(提问并根据角色性格特点设计对话内容。)
  1.小组内角色扮演并对话。
  2.独立反思并把修改的对话写在预习本上。
  (五)结合单元主题,读《在互联网上》,由问题“菲利比斯在今天?!”展开关于“通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想。
  (设计意图: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儿童发明思维的活动的展开,在积极考虑中描绘关于通讯的新形象,而且,当这个活动随同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时,更让他们难忘。达到课后余音缭绕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马拉松》教学反思3
在教学《马拉松》这一课时,我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我提出在学习课文时我提出了为什么“马拉松之战”值得纪念?这位“英雄”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值得纪念?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再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深入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解决问题。教学以后我做了以下反思:
一、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以读为本”就是以学生的读为主。这个想法和做法容易理解和接受。“以读代讲”是不是说老师不用讲了?相反,以读代讲意味着对教师“讲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活动包括设计、启发、指导、示范和点拨讲解。比方:读“他已经筋疲力尽了……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一句时,为了体会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感受希腊人民此时的心情,通过示范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读句子。使之发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关注生成。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遵循原先教学流程,而是依据学情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计划,关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需要与感受,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以达到教学相长,一起提高的目的,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新课标中“生本位,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了体现。
三、注重评价。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开完这堂课,我觉得自已忽视了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
四、突出重点。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生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语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的兴奋点假如被激活了,那么他们对课文会进行再发明的。假如每天都是轻松怜悯的上课,那么学生的灵感和情感会得到激发的。此外还会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