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的人不满意当年所选高考专业
本报记者 韩妹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填报志愿也成了家长、考生最关切的话题。作为过来人,你当年是如何填报志愿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调查发现(1350人参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49.9%的人表示是“自身”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是家长(27.3%),其他还包括老师(10.1%)、亲戚朋友(6.2%)、客观因素(6.2%)等。被调查者中,“80后”占52.9%,“70后”占30.7%;学历为重点大学的占29.5%,普通本科的占53.0%,高职高专的占17.6%。
47.0%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最看重专业
2005年参与高考的“80后”李江,目前在广东汕头市一所学校工作,他对自身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依然记忆犹新。“我家长是农民,不懂这些,让我自身选择。当时广东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我原本想能考上本地一所师范学校就很不错了。但有一天,我在学校溜达,在宣传栏里看到了广州大学的宣传画,很美。我回到教室,就修改了我的志愿。”
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地质探矿队的梁女士,当时是在家长的一再坚持之下填报的志愿,后来又给调剂到一个冷门专业。“当时很抵触,但是现在我却十分热爱自身的学校,当时的冷门专业后来就业很好,我感觉很幸运。”
调查显示,47.0%的人表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专业”;39.0%的人最看重“学校”。还有11.4%的人最看重学校所在“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学校(50.4%)而非专业(40.1%);而毕业于普通本科的人,最看重的因素是专业(50.0%)而非学校(34.6%)。
调查发现,“就业前景好”、“符合兴趣”、“符合家长期望”、“专业热门”,成为被调查者选择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54.1%、53.5%、31.4%、29.8%。也有11.3%的人表示是“随便填的”。
仅29.5%的人满意自身当年高考所选专业
调查中,29.5%的人表示满意自身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29.5%的人表示不满意。调查还发现,毕业于重点大学的被调查者对专业的满意度(36.4%)高于普通本科(28.8%)。
曾在陕西省招办从事多年招生和管理工作的徐道仓指出,学生上大学后不满意自身专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没时间考虑自身要学什么专业,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其次,很多高中生对于专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家长做主帮小朋友选了专业;此外,有些专业宣传多,有些宣传少,各学校的专业名称也不一样,考生对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一些人怀着从众心理报志愿,眼前什么热就追求什么专业,没久远考虑。
假如不满意自身的专业,怎么办?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实际,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8.4%的人试图换专业,6.1%的人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1.5%的人放弃入学。
徐道仓认为,年轻人多学几个专业,拓宽知识面,对自身驾驭知识的能力有很多好处,将来到社会的适应性会更强。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生都要待的地方,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深造。他曾接触过一个考生,原来本科阶段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阶段学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博士到日本名古屋大学学习的是汽车车载技术,目前在丰田公司从事核心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很不错。
不过,本次调查发现,60.7%的人认为大学专业对人生发展影响很大,31.1%的人表示影响一般,仅有3.6%的人表示影响很小,还有4.6%的人表示不好说。
假如身边有即将高考的学生,你会如何建议?71.8%的人首选“依据以后的职业发展空间选专业”,其次是“要依据兴趣选专业(66.6%)”,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33.3%)”,有16.5%的人认为要选择热门专业,仅有7.9%的人会推荐自身的专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