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
  2.朗读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教师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寓言故事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二则)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学生:“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学的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的什么内容,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掩耳盗铃”。
  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这两个生字你掌握了吗?现在老师板书,谁愿意试着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告诉大家。
  在学生的提示下,板书“掩耳盗铃”,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连词画出来,想方法认识它;把生词也画下来;另外,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书学习)
  生:我画出了“丁零”这个词。
  师:丁零是什么意思?
  生:它是用来表示声音的词语。
  师:对,我们一起读一读。(电脑出示“丁零”)谁还知道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
  生:轰隆,哗啦,叽叽喳喳……
  师:还有谁想接着说?
  生:我还画出了掩耳盗铃。
  师:电脑出示“掩耳盗铃”,大家一起读。课文中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呢?
  生:掩是捂住,盗是偷的意思。掩耳盗铃就是说一个人捂住耳朵偷铃铛。
  师:同学们,看,刚才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他通过读书自身就解决了,多棒啊!你们知道了吗?还有谁想说?
  生:老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意思:他掩住了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师:噢,你能够联系课文内容协助自身理解,真是个会读书的小朋友。
  请你们再随着录音小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自身都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这两次读课文,大家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就把你所知道的和同位一起交流交流吧。
  好,谁想把你已经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可以拿书说)
  生:我知道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他想偷走铃铛。
  师:也就是盗铃。
  生:他明知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被人发现,于是掩住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三)围绕重点问题细读课文
  同学们,看啊,你们不只认识了生字,读准了词语,还把课文也读懂了,真了不起!那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想好以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讨论明白了?和大家交流交流。同学们注意听,他说完了同组的同学可以起来补充。
  学生讨论交流:
  1.我们组认为这个人可能会想:响声要用耳朵才干听见,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噢,你们是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问题,很会读书,谁愿意把这句话再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生:我觉得他可能想把自身的耳朵捂住听不见铃声,他人也就听不见铃声了,就可以偷铃铛了,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说得真好。那盗铃人认为把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请大家小组内交流意见。(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从图上看,盗铃人只捂住了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还是听得见,所以我们认为他想错了。
  师:看得真仔细,我有点被说服了。
  生:盗铃人只捂住了自身的耳朵,不论自身能不能听见,他人还是听得见的。
  师:说得好!既然你们都知道这个常识,那偷铃铛的人知道吗?
  生:知道。课文中说了:“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师: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朗读,要将关联词读好,语气读出来。
  师:发觉就是――
  生:发现。
  师:在这句话中“他人”是些什么人?
生:铃铛的主人。
  生:过路人。
  生:做买卖的人。
  ……
  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偷铃铛时只捂住自身的耳朵,他人还是听得到,还是会发觉。那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呢?
  生:这个人还自以为自身这个想法不错,简直是自作聪明。(板书)
  生:这个人很愚蠢。(板书)
  这个人的想法愚蠢在哪儿?(同桌讨论后回答)
  (这样做骗不了他人的耳朵,只是自身欺骗了自身的耳朵)
  板书:自身欺骗自身。
  电脑出示最后一句话,全班齐读。
  (四)引导揭示寓意,理解“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下面我们假设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被抓住后,站在主人家的大门口,羞红了脸,可心里还是不明白怎么会一下子被他人发觉的。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一两句即可)
  交流、引导、归纳(出示实物投影,学生上台交流,对着投影进入角色)
  生:做了坏事想叫他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生: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身欺骗自身。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同桌议论,用自身的话回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用欺骗自身的方法去欺骗他人。
  “掩耳盗铃”已作为成语使用。请学生联系寓言的内容用自身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生:掩住耳朵偷铃铛会被人发现,指不要用欺骗自身的方法去欺骗他人,这样做是不好的,会失败的。
  (五)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六)课外作业
  誊写词语:
  掩耳盗铃 偷走 发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他人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3.要学会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
  4.培养学生小组内发表自身的观点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公开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还记得偷铃人的愚蠢吗?你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全班交流。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
  板书:滥竽充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利用自身的方法快速地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一起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加强生字的巩固。
  (三)学习课文
  1.从题目入手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1)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找出句子。
  师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师:从句子的哪个地方能看出南郭先生在“装腔作势”?
  师点击课件中的装腔作势
  学生自由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
  以此来理解词语“装腔作势”的意思
  (2)指导朗读
  师:你能试着读出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的样子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这一句
  鼓励学生大胆地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师根据学生的读的情况适当地褒扬(如:你读得真好等等)
  师范读这一句
  学生自身再练习后,鼓励学生再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3)演一演
  师:同学们读的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的样子真好,老师真想演一演,我们一起试一试怎么样?
  学生分小组自身演一演
  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演一演
  (4)师:为什么南郭先生能混过了一次又一次?
  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自身的答案后一起交流
  师点击多媒体课件中的句子:
  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经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根据句子来理解“讲排场”一词,以明白上面问题
  板书:齐宣王 讲排场 混在里面。
  2.从整体上掌握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师:为什么南郭先生最后溜走了,你从南郭先生身上知道什么启示?明确要求,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组织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并试着总结寓意。
  板书:齐?⊥? 单个吹竽 偷偷溜走
没有真才实学
  课件出示寓意: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同桌之间自由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寓意
  (四)文章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滥竽充数”的事情?
  学生考虑并交流,其他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
〖教学反思〗
  总起来看扮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最大积极性,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中包括的道理,结合自身身边的故事把道理理解到很到位。
  由于没有教具“竽”,学生的扮演缺少一点生动性,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同,个别同学不能层次清晰地表达自身身边的故事。若能给出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组织语言,小组进行相互指导的话,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点评〗
  1.扮演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精力集中,能够把所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加以运用,从中学到寓言学习的方法。
  2.学生交流时要进行适时的评价,给学生鼓足勇气,为学生的发言奠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3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内容,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以自学为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寓言的内容,初步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默读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的能力。
  教具准备:
   乐器竽;有关竽的音乐;铃铛;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一起学习寓言《滥竽充数》:
   1、 老师出示乐器:竽。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假如学生不知道老师可以提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寓言二则中其中一篇就和这个乐器有关,你们猜猜这个乐器是什么?)在学生的发言声中老师板书:寓言二则和《滥竽充数》
     点评:出示乐器:竽有助于突破难点,解决学生容易将“竽”写成“鱼”的问题。
   2、 (课件放有关竽的音乐)师说:我们首先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滥竽充数》。打开书:15页,自身读寓言用你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生词,可以借助字典、词典,也可以两个人一起学习。
     点评: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身喜欢的方法来学习字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学生自身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 小结刚才的学习情况,问:有没有需要大家一起解决的生字?(不能学生自学后就置之不理,在这里还要体现教师的作用,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予以协助。)
   5、 两个人互相读课文:检查是否音准句通。(对自学环节的反馈)
   6、 默读课文:(1)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默读学习。)
     点评:课标中指出:在中年级段学生要初步学会默读,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同时在默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
   7、 学生汇报:
    (1)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的读。比方:学生说:我从第一句“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知道了齐王是个喜欢吹竽的人。老师就可以引导说:那你把你知道的读出来,让大家听出来。(注意: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假如学生提出了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回答学生的问题,必要时可以全班一起讨论,老师不要急于讲解。)
    (2)假如学生没有谈到对题目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表示自谦。)
    (3)在学生汇报讨论的过程中出现板书。
   8、齐读这篇寓言,边读边考虑:学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9、师小结:看来寓言小故事是非常有意思的,不只能让我们了解历史,还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下面我们就一小组为单位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掩耳盗铃》。
  二、 小组合作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1、 课件配画面和音乐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兴趣。)
   2、 出示学习提示:
    (1)自身或小组一起解决生字词。
    (2)用你们小组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则寓言。
    (3)组内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指导。(有扮演的组老师可以提供小铃铛。)
     点评: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自主学习可以是个人来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在课堂上不只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让小朋友学会合作。在这个环节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发明性思维。
   4、 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三、 课外延伸: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可以说题目,也可以简单介绍故事内容,或这个故事所包括的道理。)
  四、 作业建议:
   1、 把今天学的两则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
   2、 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下节课可以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三百人:充
                一听之:逃
          《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3: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