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7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三分疏导七分情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传说,古时候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洪水滔天,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为了解除水患,尧派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后来舜帝派鲧的儿子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 大禹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大山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事实证明强堵硬塞挡不住洪水,正确疏导洪水流向才能获得成功。教育也一样,在一个地方停滞了,万不能强压硬堵。怎么办?疏导一下、点拨一下就可以解决了。
一、 疏——清除阻塞使其通畅
一个班级中总是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思想和问题行为时教师是“堵”还是“导”呢?我认为班主任想要有效的转化他们首先得疏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我反省,认识错误,有改正错误的愿望。我在几年的从教工作中有一点心得,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疏通学生的思想。
(一)、了解学生,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想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就得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对品行不良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善于处处留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过他们的外部表现洞察其内心的活动,还应该访问学生家长和过去教过该生的老师以及有关的同学等,了解该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最后将所观察的情况与从其他途径了解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比较实是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二)、与该生谈心,启发学生谈出心理话。
在谈话时一忌一本正经、表情严肃地谈。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班主任,高明、机巧、妥贴、受听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这种语言不仅能达“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让人如坐春风、豁然开朗。“顺耳忠言”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者。二忌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教师可创设一种偶然的情景自然的与学生交流。三忌在谈话中师只顾自己谈。教师要更多的去倾听,让学生尽情倾诉,。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应让他们将心中的感受告诉老师或他人,以得到同情、理解、安慰和支持。即使是在学生的倾诉并不合乎情理的情况下,作为教师也要听下去,待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之细作理论。教师应尽可能让他们不受压抑地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发泄出心中的不满,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意。并从他们的话语中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与学生做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要转变问题学生,首先得亲近他们,怜爱他们,接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了解老师的善意,消除敌对情绪。
我刚接到四(2)班时,就找原来的班主任何老师了解情况,何老师给我介绍了班级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提到其中的三个学生赵明明、李瑞、尤东,这三个孩子形影不离,外号“三剑客”,他们的父亲是哥们儿,品行都不是很好,这三个孩子也有样学样,打架、不做值日,上课捣乱是常有的事。针对以上情况我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我了解到他们三人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正好我也挺喜欢打乒乓球,因此,我决定以乒乓球为媒介拉进和他们的距离。我利用午休时间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打乒乓球,由于我打不得错,他们对我也有了些许好感,不排斥我了,愿意和我聊天了。在聊天过程中,我不但了解了他们的思想、性格,而且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不排斥、厌恶他们,从而初步建立起了一座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四)、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去医治学生受创的心灵
品行不良的学生,心灵上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创伤,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他们自卑,又有强烈的自尊。由于他们的现实表现,这种强烈的自尊需要很少能得到满足。相反,家长的打骂,教师的误解,种种的冷遇和歧视是他们的自尊压抑下去,内心产生了一种消极的自卑心理。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时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问题学生工作的前提,教师对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视角,不只看到他们身上的短处,还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那些缺点多,差源大的学生,要多给予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给予特别的温暖,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做工作,才能抚平其心灵上的创伤,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导——引导其改正错误,转化行为
疏通了问题学生的思想后,更应该引导其改正错误,转化行为。
(一)、用情感引导
自从我与“三剑客”成为球友后,他们对我有了一种哥们义气,在我的课堂上再也不调皮捣蛋了。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因势利导,在情感上进一步接近他们,给他们关怀和爱护,使他们觉得老师亲,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从而愿意做一些老师分配的工作。我又在他们完成了任务后及时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也让其他同学对他们另眼相看了。
(二)、用其身上的闪光点照亮前进的路
几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用后进生自身的闪光点,照亮其阴暗面,促使其内因的转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三剑客”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有了自尊后,终于焕发了令人欣喜的闪光点:尤东同学的画也画得不错,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鼓励。他们三个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在校运动会中,他们三个都报了运动项目,在比赛中,他们顽强拼搏,取得了两个第三一个第一的好成绩,并且在接力赛中和其他同学一起为班级争得了三四年纪组的冠军。其他老师和班上的同学更是对他们刮目相看。在这种激励的氛围中,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心更强,不再惹是生非,更遵守纪律了,更爱劳动了,对学习、生活更积极。
“三剑客”地转变也引起了班级中其他同学的思想转变。原来,班上的“小群体”较多,大多数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责任心、荣誉感淡薄。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有的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是气味相投,有的是邻居邻座,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正为这种情况头疼,是强压硬拆,还是积极引导?而此刻“三剑客”获得的进步和荣誉使其他“小群体”羡慕不已。我抓住这一契机决定在班级中展开“小群体”之间的竞赛,促进全班的发展。
针对班上存在的“小群体”分散的实际情况,我顺水推舟,号召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十个学习小组,变“小群体”为名正言顺的“班级小组”。各小组的建立达到一定程度后,我就利用“小群体”向心力大,组员对群体有一种义务感、责任感以及少年儿童争强好胜的特点,在小组之间开展了多种竞赛活动。如学习竞赛、文明礼仪小组竞赛、环保小卫士竞赛、纪律星竞赛等,定期公布结果,及时表彰先进小组或进步大的小组,很快,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进的热潮,班上的纪律、卫生、学习状况都有了可喜的进步。
三、在疏导中注入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三分疏导七分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人心是虚空的,给他爱,他便美好;给他恨,他便丑恶。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极平常的鼓励,一番人情入理的个别谈话,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顽石”。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让我们一起用真情、真爱去换取那一颗颗闪光的童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