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5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
其实,教育“追4”行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拉开。1993年,4%就被写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希望在上世纪末完成。然而,十几年过去,教育投入一直不曾达标,成为政府与社会之痛。
今天起,本版将推出特别报道《看教育如何追4》,希望在国际视野与历史时空中,帮助大家了解“追4”行动的背景、难度、路径,振奋精神,共同去“追4”,振兴中国教育。
核心提示
□4%是基于国际标准和我国国情提出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4%的目标,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
“教育经费4%”,已经成了中国教育界和公众的一个情结。多方人士认为,这一指标重点借鉴了上世纪80年代一个名为“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合理比例研究”的国家课题项目的结果。
王善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正是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参与者之一。面对本报记者,王教授独家解密这个数字的来历。
1983年成立国家级课题组,主要参照了39个市场经济国家
背景:1983年初,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成为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央领导要求研究政府教育经费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多大比例的问题。这一课题后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厉以宁和陈良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善迈教授、中央教科所孟明义研究员等多位教育经济学专家组成课题组,在1983年便开始着手研究这一国家课题。
“回答政府教育支出占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方法论问题。”王善迈回忆道。
课题组经过研讨认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能为教育提供多少财政资金,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度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但是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不能在国家间进行简单比较。
“课题组研究的目标,是找出同等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政府教育支出的合理比例。这就需要进行国际比较。”王善迈说,国际比较也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算数平均法,其二是计量经济法。
算数平均法比较通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年一度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在统计政府教育支出所占比例的平均数时,将200个国家的政府教育支出作为分子,将世界各国的GDP总量作为分母。同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统计;对北美、欧洲、中东等按地区分组比较。
“但课题组认为这样的数字没有意义。”王教授解释,因为一个平均数涵盖200个国家或者几十个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样。比如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是3000多美元,和人均GDP几万美元的国家不可相提并论。
课题组最终选用了经济计量学方法。
王教授介绍,当时的计量工作设想分三组:第一组选择39个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时间跨度为20年的政府教育支出和人均GDP;第二组选择15个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时15年的政府教育支出和人均GDP的数据;第三组分析中国从1953年到1983年的政府教育支出和人均GDP。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数据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相关数据并不准确。我国那30年并没有这方面的国家统计机制,数据全是由研究人员自己调研出来的。第一组数据才最具有研究价值。”王善迈说。
随后的工作漫长而艰苦,仅采集数据和进行数据加工,就花了近1年时间。历时两年,课题组拿出了最终成果,给出计算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教育支出比例下限的计算公式:按照邓小平提出的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到1000美元标准,以及当时的实际汇率计算,到2000年中国政府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应该是3.87%左右。
而这一比例,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