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
──大堰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总结
大堰中心学校学校课程小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大堰乡中心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引水工程”校本课程,2004年9月初,完成一系列的理论、计划、内容准备,2004年9月中旬,便迅速使课程内容进入课堂,完成了校本课程的成功开设。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
一、思想明确
我校开办校本课程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既表达国家意志,又展示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体现了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统一,改变了过去学生适应教育的现象,树立了教育适应学生的新理念;改变了过去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的旧观念,树立了教育是社会的责任的新理念;改变了过去教育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的旧观念,树立了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成人的新观念;改变了过去教育只为少数拔尖人才服务的现象,树立了教育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的新观念;改变了过去学生所学知识与所处社会联系不紧密、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无用的现象,树立了教育要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紧密联系、学生觉得学习有用的新观念;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用考试成绩衡量评价学生的旧观念,树立了对学生要全面评价,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新观念。总而言之,我校开办校本课程的宗旨明确,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具有社会意识、具有综合素质技能的现代公民。
二、机构健全
我校站在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的高度,一开始就把校本课程的开发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使校本课程的内容能迅速的实施,建立了健全的可以运转的组织机构,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分工合理,责任具体,易于操作,设置科学。既有行政干预,又有技术保障,既有专家进行理论的指导,又有专任教师组织具体实施。我校成功的开设校本课程的经验表明,领导重视是校本课程能迅速实施的先决条件,一个健全、科学、可以运行的组织机构是校本课程能成功开设的必要条件,我校正是设立了以校长牵头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才使校本课程迅速的进入课堂。
三、准备充分
我校能成功的开设校本课程,把国家意志贯彻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是与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充分准备分不开的。一是人才上的准备,在暑期,我校便派出教师到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会进行培训,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了人才。二是课程资源上的准备,在开发校本课程前,我校便对全乡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经济现状、历史文化、社会名流、人口结构、气候环境、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特色农业、旅游业、工业企业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我校的校本课程便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与学生课堂见面,也不可能成功开设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的校本课程。
四、目标具体
为便于教师施教,学校拟定了具体的、详细的校本课程内容。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为具体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使个体教师对校本课程上什么,怎么评价学生心中有数。内容具体、实在、便于操作,符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特点,贴近社会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从五个类别分别阐述课程目标:
1.人文素养类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使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关注社会、关心家乡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奉献意识,具备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
课题:校园绿化、引水工程话今昔、家乡的历史名人周启本、大堰民俗等。
2.科学素养类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题:大堰农村用水状况的调查、大堰引水工程对气候、生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结构的调查等。
3.健康素养类
课程目标: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抗挫折能力,养成终身健康的习惯,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
课题:地方舞蹈、健身长跑、球类竞赛等。
4.生活技能类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具备基本的社交能力和经济意识。
课题:花卉的栽培与嫁接、土豆的种植等。
5.学科拓展类
课程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智力背景,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民间故事收集与整理、演讲比赛、广告语征集、数学测量、数据分析、校园英语、公关英语、引水工程与物理、引水工程与化学等。
七年级第一学期子课题:我们的家乡──校园绿化;第二学期子课题:我们的家乡──引水工程;八年级第一学期子课题:我们的经济──引水工程与农业;八年级第二学期子课题:我们的经济──引水工程与工业;九年级第一学期子课题:我们的文化──引水工程与历史文化名人;九年级第二学期子课题:我们的文化──引水工程与民风民俗。
五、程序合理
为了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学校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论证,建立了比较科学可行的运作程序,使校本课程从一个新课程的理念成为一个具体的可以操作的课堂内容。使校本课程从一个单纯的概念成为一个具体的教师可以施教的实体。在开学初,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的成员便经过讨论确定了校本课程的内容,然后又制定《大堰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个人的开发方向做了具体指导,每个学科组又制定详实的计划。通过《大堰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纲要》,具体的确定实施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师和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安排表》,把校本课程的内容落实到了课堂上。如果没有可以操作的运作程序,校本课程的内容便不会及时顺利的、扎实的开设,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便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无法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我们还广泛征求了家长意见,为了听取家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制定了《致家长信》《校本课程问卷调查》《学生意见调查卡》,根据家长和学生要求,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正是这种民主程序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事情,使家长关心教育,学生热心参与,教师受到鼓舞,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多方面的支持,使校本课程能顺利的开发成功。
六、课堂落实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开发的一大难点,难在如何把校本课程内容以什么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根据确定的校本课程的内容,精心制定了《大堰引水工程校本课程安排表》,分配了具体的课时,将课时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教师行为上,从而使校本课程的课堂有了具体的组织者,课时、课堂落实到内容、教师、班级。七至九年级上学期每期安排40课时,其中4课时用于征求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学校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2课时机动,34课时实施校本课程。下学期每期安排34课时,其中2课时用于征求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学校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2课时机动,30课时实施校本课程。
七、制度有力
大堰乡中心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不仅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更从制度上着力为校本课程开发鼓帆保障,教导处在新学期开学初便制定了《大堰乡中心学校校本教研方案》,鼓励教师热心从事校本课程开发,参加校本课程的实施,在2004年大堰乡中心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方案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贡献的教师个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奖励,从制度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注意了从制度上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制度保障和依据,使教师对实施校本课程有制度可行,有制度可依,使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具备正规性、有序性,制度的建立也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校本课程名正言顺的成为学校课堂内容。
八、教研活跃
学校特别重视利用教研活动来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学初,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教师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意见,并当场拍板决定答复老师们提出的一些关于开展校本课程的意见和要求。在县教育教学中心调查时,又召集部分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争取把每一节课都能最好的与学生交流。同学科之间的老师进行教学内容上的切磋,不同学科之间的老师进行教法、学法上的探讨。除了在校内进行积极的交流外,还主动的派老师到外面学校去取经学习,派老师参加县、乡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校本课程培训与研讨。不仅自己走出去参加校本课程教研活动,还把外地专家请进来为老师们做辅导报告,提高老师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高效率的开展教研活动,是大堰乡中心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一个推进剂。
九、保障及时
经济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保障,作为新课程的难点之一,校本课程开发更需要经济的投入护航,大堰乡中心学校舍得把资金投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上,在校本课程即将面向学生启动时,就对开展校本课程所需的资金投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证研究,对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所需的器材进行布置落实,资金的投入使校本课程内容能及时的落实,如果没有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计划,挂在人们嘴边的空话,更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注意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必须有用的地方,能不花钱的地方则尽量的自己动手去做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准备,既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有力的、及时地、必须的保障支持,使正常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又节约了有限的经济,是后勤成功保障教学的一个典范。
十、评价科学
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衡量教学的核心又是质量,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校本课程同样需要质量,质量是校本课程能否继续开展的前提,如果没有质量,校本课程的开设便会流于形式,如果没有质量要求,校本课程便不会扎扎实实的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下去,作为一门新开的课程,学校一开始就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开展校本课程的老师的评价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中,把校本课程专门纳入奖励的项目中,实行调查问卷,让学生评价老师,建立《校本课程教师评价表》,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则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成长记录袋中有专门的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建立《学生成绩评价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校本课程内容的评价侧重于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既有利于教师乐于施教,又有利于学生乐学。侧重于从教学过程中去评价教师和学生,比较公正、全面、合理。
十一、效果明显
经过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校本课程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半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教学效果明显,使校本课程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和其他学科一样,获得了生命力。教师在开展实施校本课程内容中,为每一节课都编写了教案,校本课程的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倾注了老师们大量的精力和汗水,校本课程内容教案的编制,是校本课程内容得以实施的核心,校本课程内容教案的编制,是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现在,学校绿化规划图的设计、模型的制作,校园绿化标志的征集与挂牌,花卉与盆景的栽培已初具规模。校园英语100句已在全校普及,大堰引水工程的前期调查已完成。在大堰乡举行的校本课程研讨会上,中心学校的教师饶祖凤老师为全乡的老师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示范课,受到县级专家好评。这无疑表明大堰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走在了全乡、全县的前列,学生在校本课程中也获益匪浅,人人都有作品,人人都有收获,在校本课程活动中,许多同学获得奖励。
十二、影响广泛
我校成功的开设校本课程,影响深远广泛:一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起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极大兴趣,社会支持,家长热心参与,学生以认真的态度研究学习。在学校发出的近500份问卷调查中,家长们都做了积极的反馈,在调查表上进行了认真的填写,并极其负责的签署了自己的意见,校本课程的开设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家长、社会也成为教育的一个参与者,使社会、家长对大堰乡中心学校有了深刻的、全新的认识,使教育从学校走向了社会,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学校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它使学校从新认识自己的教育角色、教育功能,一个学校只有不断创新改革,创造适合学生、社会的教育才能获得社会和学生的认可。
(执笔:李作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