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学习《不做教书匠》的体会
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本人也学习了一些名人名著,以及教育教学中先进的事例。对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学习《不做教书匠管建刚校长对青年教师提出7条真诚建议》。它不仅是针对青年教师,而是对整个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工作的工作者也是一个鞭策。就拿自己来说吧,在过一段时间里,工作态度、责任心总认为过得去,得过且过,甚至还想尽管你工作扎扎实实,但自己所追求到的只不过每月几百元工资,跟那些在外打工好一点的相比,还不如人家的零数。其实这是失去了一个做责任感教师的基本,真正没有认识到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做学问就得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教师的工作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物质追求为辅。
做为一名教师就要做有责任感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才是值得信赖的人。也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才会发觉前方有着那么多需要担当的事。一个人有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能取得应有的成就,如没有责任感他的人生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即便你再聪明,也是没有用的。有责任感就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就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由于教师存在的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世界里,保持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
做教师就要工作有成就感。成就感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人生价值,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有不愿虚度此生,就想有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这样人是值得敬仰的。你想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那么在工作中就必须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做教师就要有学力感,学力感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充电,读书是最好方式。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是对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一个教师肯读书,善读书,再加上善于思考,思考教育现象,从教育的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他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读书是底,书没有读进去,就思考不出什么名堂来,思考永远不会成为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行走于教育路上,犹如迷失方向的行路人。只有思考才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才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师才是永远的人师,才是永远走在文化前沿的文化人,这样教一辈子的书,读一辈子书,才不会在现实中不落伍。即便没有什么准备走上讲台,随口说几句,随手涂几句,讲台也将因此染上文化的光泽,迸射人生的儒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