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数学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动态发展
厚街镇溪头小学 卢业武
内容提要:我校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开放,主要采取如下的的方法与措施:一、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二、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三、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四、留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五、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会学习。通过实施,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了,
关键词: 开放 数学 教学过程 实现 学生 动态发展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以教学目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五大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些组成部分中,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主要成分,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更是两个最活跃的基本要素,这两大要素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及其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开放的策略如下:
一、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
观察学习不仅是对具体行为的简单模仿,还可以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和原理(即抽象性观察学习),或者把各种示范行为的不同特征组合成新的行为(即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是思维的“眼睛”,是学生认识事物的“窗口”。观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开始,它是获取感性知识,启发各种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数学上的观察是指对形和数的特点进行直觉上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重复问题。它为解题提供可靠的线索,确定正确的解题方向。
①观察条件间的共性
条件间的共性,往往表现题目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它常常给我们解决未知问题提供可靠的线索。
如第二册一道题:看每行的前三个数,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2,10,18,——、——、——;85,80,75,——、——、——。只要引导学生能观察到每行中相邻两数的差都一样的共同点,学生通过归纳和想象,不难猜想出应该填什么数。
②观察条件间的差异
条件间的差异,往往表现出对要解决的问题所起的不同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条件的真正含义。如,应用题:
a、溪头小学合唱队有60人,比舞蹈队的人数的2倍多6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b、溪头小学舞蹈队有60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2倍多6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两道应用题中,题a已知比较量“合唱队的人数”,求标准量“舞蹈队的人数”,列式是:“(60-6)÷2”;而题b已知标准量“舞蹈队的人数”,求比较量“合唱队的人数”,列式是:“60×2+6”。由于条件间的差异,往往表现出对要解决的问题所起的作用不同。
③观察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
同一道题目中,已知和未知之间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解题的目的在于不断发现和提示这种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关系,才可能去探索未知。
如第五册一道应用题:一个班有48人,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问做完语文、数学作业的有多少人?这是一道小学生不常见的集合问题。容易发现,37人、42人都是48人中的一部分,它与我们要求的未知人数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让学生回答一下,37人加42人为什么会大于48人呢?显然,是因为有的学生同时完成了语文、数学作业而被算作两次的原因,答案是学生容易回答的。假如结合图形(集合图)启发学生发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就更直观更清楚了。
④要注意发现隐含条件
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很重要的,忽略了隐含条件,常常给解题带来很多困难和失误。任何一道数学题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条件都显示出来。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时是很困难的,可能是题目本身有意加大难度,也可能是我们对数学中一些基本概念还没有深刻的了解。
如第四册一道应用题:有一个池塘,每边种6棵树。四边一共种多少棵树?这是一道看起来十分容易的问题。粗心的学生很容易说是24棵树,看图数一数,实际是20棵树,错在什么地方呢?主要是学生不了解在四边形上栽树的特点,因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隐含条件:四边形每一边都应该少算一棵树。
⑤改变不同的观察角度
不同的观察角度,反映条件之间的不同联系。一个恰当的观察角度,常常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到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到解题捷径。经常改变观察角度,能使我们全面掌握条件之间的联系,容易发现解题捷径。
例如,罗教师在教“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时,他习惯性地提出一道试题:“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把它平均分割成8个小正方形,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列出了24÷6÷4×6和24×××6两种教师备课中已经设定了的标准算式。这位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正确答案,但一个学生却提出:“老师,可以是24×吗?因为小正方体每个面积就是大正方体的面积的,所以我认为我的算式是正确的……”罗教师很快发现这显然是一个更“直觉”的思维方法。罗老师在上课时特别地肯定了那位学生的解题方式,那位学生也很受鼓舞,后来对数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又如,第八册一道题:有1、2、3、4四张数学卡片,每次取两张组成两位数,其中是偶数的有多少?这是一道小学生很少见的排列问题。要是将所有两位数都写出来,从其中找出偶数,这要花很多时间,而且容易漏写,这一观察方法显然不可取。要是从偶数的特征考虑,将2、4分别作个位数,再分别写出十位数,这是常规办法。但是,在数学卡片较多的情况下,仍然要花很多的时间。假如考虑到2作个位数,剩下的三个数都可以作为十位数,就有三个偶数。4作个位数,同样有三个偶数。因此,不需动笔就可以说出偶数的个数。
二、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就是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要手脑并用。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直观教具、学具的支持下才能完成。加强实际操作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师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的学习从感觉表象到达思维,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发展。
①动手操作,使学生对“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只有点亮这一火种,学生才有学习的迫切需要,就有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我在教学中,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与探索事物的规律结下不解之缘。
例如,教学求“相差数”的看图列式时,邓老师先引导学生摆 10 个△,然后在△下面一一对应 6 个○,问:哪一行摆得多?第一行里的△哪部分和○同样多?用小棒把△分成两部分,同样多的是几个?哪部分是△比○多的?启发学生想△比○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再把△和○比一比,△比○多几个?怎样列式?为什么?通过边摆边说,加深学生对“求相差数”列式的理解。本来枯燥的数学内容,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变的兴趣盎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王老师首先让学生按要求摆小兔图片,然后设计 3 个问题让学生回答:①白兔和黑兔比,白兔多还是黑兔多?②白兔可分成哪两部分?③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有条理的分析过程,就是应用减法意义解答的过程,经过组织语言,学生能说出: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黑兔同样多的 7 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从 12 只白兔中拿出跟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得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学生就会把过程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可见,学具操作强化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促进了思维及语言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分析复杂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
②动手操作,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的学习是问题的不断产生与逐步解决的过程。在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索学习受到阻碍,受学生思维特点的限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思维转化成具体形象思维,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这样,动手操作成了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手段。
a、动手操作,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迁移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正迁移对新知识的获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也引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我们称它为负迁移,严重阻碍着学生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来扫除思维定势的障碍,达到使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在处理教材中发现这一内容即是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重点可以理解,但是这么明显的知识,学生怎么会难以接受呢?我在对教材的反复分析中得出:这里存在着一个学生思维上的障碍:本单元,学生初步接触小数,书本上明确指出像0.3、0.75、4.352、1.45……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又说明小数有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已经把小数的形式筐得死死的,再加上前一课时正在讨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拿学生来说,刚刚还说大小不变,这里怎么说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了呢?在学生心里:至少有这么一些疑问没有解决:小数点能移动吗?怎么移?移动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学习新课是有难度的。为此,我让每个学生都做了一个小圆点来代表小数点,利用学生的操作,进行分层教学。第一层操作,解决:小数点能移吗?怎么移?移动以后的数是多少。(每移一次,齐声读一读)例如:把3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二位、三位,得到:3、30、300,分别把它们读出来。再向左移得到0.3、0.03、0.003,第二层操作,体会小数点位子移动后,小数已发生了大小的变化。得出向右移是扩大,向左移是缩小。第三层操作,才从操作中体会变化的规律。这样做,就消除了学生的思维障碍,为进一步学习扫清了道路。
b、动手操作,可以分散重点,突破难点。
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份的具体形象性。”这就说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具体的、直观的东西,而对于抽象的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通俗易学。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要得到体积公式 V锥=∏r2.h,这一关系。假如只是用来计算圆锥的体积,那么,学生看到这个公式,也能够计算了。但要理解:“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那可就太难了。在综合练习中,不是漏掉等底等高,就是漏掉3倍,这是怎么回事呢?关键是学生对这一求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不深,导致概念模糊,思维混乱。我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充分利用动手操作的优点,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准备一盆水,一个圆柱体容器:A,两个圆锥体容器(其中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B,另一个非常小C,可以夸张一下[很小])。第一步,用B圆锥体装满水往圆柱A中倒,发现了什么?每一组都得到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也就是圆锥的体积都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圆锥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立刻用圆锥C来验证。结果发现不是所有圆锥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于是进一步讨论:那么圆柱A与圆锥B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得出: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再通过及时巩固,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透彻,掌握牢固。正如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③动手操作,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实践出真知。”的确,人类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而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与科学家的认识过程不同,他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摆一摆,弄一弄,使他们自己发现知识,掌握规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发现,一种创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探索中去了解未知世界,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要求四位 同学合作,用32个棱长1厘米的方木块摆成长方体,所摆成的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很容易想到体积相等,即都包含着32个这样的体积单位。那么,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形状)也有学生直接概括成长、宽、高是不同的。至此,只要抓住矛盾的焦点,进一步探索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32立方厘米有什么关系。通过多次的操作,无论是从下往上一层一层的计算,还是从前往后一排一排的计算,大家发现:长、宽、高的乘积总是32,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有同学提出:长×高×宽,也可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只是考虑时由前往后一排一排进行计算而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学的主动,学的灵活。在此,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④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能从多渠道促进知识内化,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我先带领学生复习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并说出它的推导过程,并指出本节课我们还是采用“拼割”的方法来共同探讨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让学生试着猜想:圆柱最可能拼割成哪种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如何拼割?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学具,然后在小组中互相演示操作方法,口述图形的变化,并说明图形在形状、底面积、高、体积等方面在变形前后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非常容易地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还有的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乘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的爆发出来。这次的操作是知识的深化,并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操作,在图形转化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拾级而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知识间的互相“转化”的思想。
有人说:“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应该为儿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这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学生“说”的训练,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呢?即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说”呢?我校教师的做法可归纳为如下八种方式进行训练:
①举例子,说概念
进行“举例子,说概念”这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意义理解深刻,而且能使学生学会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
如,当学生回答了“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时,教师就跟着问:“你能举出几个不同的例子说明吗?”引导学生说出“像1和2、2和3、3和5、4和9”等。又如,学生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发现与前面学到的“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不同的地方,这时可以启发学生说清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思维的误区。
②读题目,说题意
学生在读了文字题、应用题之后,根据教师的引导要求,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准确地复述题意。一般包括:a、题中讲的是什么?b、已知条件是什么?c、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这种训练,既可看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学习习惯。
如:“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读了应用题之后,说说:a、题目讲了几种花?b哪种花与哪种花比?哪种花多?哪种花少?c、你是从哪一个条件中知道的?d、题目告诉了哪种花的朵数?f、题目中要求什么花的朵数?
又如,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读了应用题之后,说说:(1)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求四年级人数时容易犯什么错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说到求四年级人数易犯哪些错误时,我又提出:遇到类似“比四年级少16人”这样的语句叙述时,应如何理解才不可避免错误?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能说出:首先要弄清谁比四年级少16人,四年级比三年级人数怎样,待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③看图形,说图意
要求学生根据图形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或图形所反映出的特征,用准确的语言讲出所要提示的实际意义。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观察测量实物之后,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
④读算式,说顺序
如,“40.2-40.2÷8+2”读作“______________”,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又如,“4×【(3.2+4.06)÷6.05】” 读作“______________”,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这样读和说,使学生既分清了运算顺序,又训练了数学术语的表达,还为理解文字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打下了基础。
⑤讲过程,说算理
在学生做完题后,教师让学生用简洁、流利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计算道理或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叙述出来。
例如:我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题:建校劳动,小明3次搬砖45块,那么他4次搬砖多少块?我让同学们动手画一下线段图或写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大部分同学用算式45÷3×4来计算,但是有同学举手表示:用算式45+45÷3来计算也可以,我忙问这是什么道理,他说:“求4次搬砖多少块就是3次搬的加上一次搬的,合起来就是4次搬的砖块数。”我一听,连忙把问题改成5次搬砖多少块?他说:“这简单,只要用45+45÷3×(5-3)来计算,表示3次搬的加上2次搬的就是要求的5次搬多少块砖。”可能是受他的启发,又有同学说:“5次搬砖多少块,还能这样做:45×2-45÷3,表示6次搬的减去一次搬的,就是5次搬的砖块数。”这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
⑥比较算法,说异同
如,在做简便计算的练习题24×25。学生有不同的做法:
①24×25=6×(4×25)=600; ②24×25=12×(2×25)=600;
③(24×5)×(25÷5)=600; ④24×25=(30-6)×25=600。
在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进行算法、思路比较,说说繁简。同时,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通过思考、说练、判断、比较,学生所学习的不仅是一个题目的解答方法,而是这一种类型题目的计算原理。
⑦动手操作,说结论
在数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这样边操作、边说结论,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⑧观察实验,说规律
如,实验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边看边实验、边思考边说规律:
a、圆锥容器里装满水,倒入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内,水占圆柱容器的多少?b、这样要倒水几次,才能装满圆柱容器?
c、反过来倒,圆柱容器里的水倒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容器里,几次才能把圆柱容器里的水倒空?,
d、这个实验说明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说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四、留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
学生是否主动体验探究最显著的特点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表现,即学生有意义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足。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那天,是一节复习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蓝天电脑公司新进了一批电脑,“联想”电脑80本,“神州”电脑的台数是“联想”的,“清华同方” 电脑的台数和“联想”与“神州”的总台数一样多,求“清华同方”电脑比“联想”电脑多多少台?
题目虽然很长,但马上就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算式是:80×+80-80,并且给出了他的解题的思路:因为“联想”电脑有80本,“神州”电脑的台数是“联想”电脑的,80×就是“神州” 电脑的台数。因为“清华同方”电脑的台数和“联想”与“神州”的总台数一样多,80×+80是“联想”与“神州”的总台数,也就是“清华同方”电脑的台数,求“清华同方”电脑比“联想”电脑多多少台?用“清华同方”电脑的台数减去“联想”电脑的台数就可以了。
我心中暗自为学生叫好,这么快就把解题的思路想好了,下面的学生也露出了钦佩的神情。
“老师,我列的算式是:80×(1+)-80,因为‘清华同方’电脑的台数可以看成是‘神州’电脑台数的(1+)”
这不是我自己要讲的第二种方法吗?我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感到很满意。
这时,角落里的一只手举了起来,那是一个在平时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但有时是“瞎掰”的学生,“80×……”
“不可能这样简单。”“这肯定是错的,结果相同只是巧合吧。” ……,没等他说完,很多同学都对他的解法表示了怀疑。
这个学生会不会又是在“瞎掰”呢?“你再考虑考虑,这个到底对不对呀。”由于自己有了前面的想法,这样的话就从我的口中流露出来了。这个学生经我这么一说,抓着自己的头发,脸上也出现了一时的迷茫。
课后,去问这位学生,这位同学阐述了这样的理由:根据数量关系可以知道“清华同方”比“联想”多的数量=“清华同方”的数量-“联想”的数量,而“清华同方”的数量=“神州”的数量+“联想”的数量。所以,“清华同方”比“联想”多的数量就等于“神州”的数量。因此,只要求出“神州”电脑的数量,问题就解决了。可以列式成:80×=64(台)。
多么简单的算式,多么简单的思路呀,为什么当时没有给这位学生说下去的时间,为什么没有很好地引导这位学生把他的思路说出来呀。我们平时不是经常在说要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吗?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信任,那么学生自然就会放手去做、去想、去说、去议论,那么学生就会有所收获;只要我们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能展示他们才能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把时间留给学生,给他们创造的空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是多么的聪明和多么具有创造性。
五、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会学习。
随着人们对教育和学习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黄荣怀教授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使个人和他人学习的成果最大化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同时指出,“合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变成了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学生不再是‘各主沉浮’,而要通过积极互动的活动实现共赢的学习效果。”他认为,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设计更应以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和体验知识,同时还应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指导学生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督促相互交流,通过督促,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能够得到端正,通过交流,人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和存在感。教学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知识是生命的滋润剂,而不是生命的最高追求。因此我们要从教育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诠释合作学习,全面地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合作学习凸显学生生命的活力。合作学习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过程,它要求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要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作为状态,它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和提高生命价值的教育本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更全面的观点来审视和组织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折射出学生生命活力的光芒。
①生活切入,在情境中感悟合作
克鲁泡特金在《合作论》中说,生存竞争不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原因,合作互助也是进化的重要因素,是生物的本能,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进化法则。由此可见,合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过程。目前我国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合作意识,要让学生主动合作,积极建构,首先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感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指向于合作的积极心理态势。
要让学生感悟生活,教师首先要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人与人之间合作互助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合作;其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生活态”的情境中自主活动、充分感悟。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合作的必要性,我组织了一次圆柱形产品的包装设计和推介活动,让学生将圆柱形学具当作“产品”,小组合作完成“产品”的设计包装,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求学生根据产品(圆柱)的特征裁剪包装纸,更需要各小组根据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确定量、算、剪、画、贴以及“产品”介绍的最佳人选,只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力强项,才能确保任务完成得既快又好。在设计、制作、介绍产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说一说:你们的设计采纳了组内成员的哪些意见?小组合作的设计包装与独自一人设计的相比,有什么优势?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充分感悟。
学生合作中的灵动离不开主体的有效参与。在认识人的生活本质和参与创设的“生活态”情境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人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创生了课程资源,又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合作”为“我要合作”。
②科学组织,在训练中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互补与整合,而且需要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因此,科学地组织和训练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开展公平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各一名。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好小组长,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指导组长对合作学习进行有序的安排和灵活地协调,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第三要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与训练学生“听”、“说”、“辩”的能力,使学生“能听”、“会说”、“善辩”。无论是听教师的提问,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有理有据。当同学发言出现错误时,一定等其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改自己的观点,同时听取别人意见不盲从,做到有选择接受。
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为合作学习搭建了科学的平台,组长的培养和基本合作技能的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见,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的的提高,为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奠定了基础。
③把握时机,在交流中体验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个体对新知的自主探索,合作的核心则是对话交流。在数学教学中,无原则的一味合作,只会降低个体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合作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演示圆柱渐变成一个等底等高圆锥的过程,让学生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初步直观感受一下圆锥体积和等底等高圆柱的关系,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当他们面露难色,欲求而不能时,教师适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趣味盎然地进入合作情境,开始了探索和讨论,在相互启发下,各小组相继想出了自己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有的想出了用像皮泥做一个圆柱,再把圆柱改做成等底等高的圆锥,看能做几个的办法;有的则说:我们可以把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分两次放到有水的玻璃缸中,看上升的水面是圆锥的几倍;有的说在圆锥筒里装沙再倒入圆柱筒;还有的甚至想出了称重量的方法……交流中,学生不仅自豪地讲解自己的方法,而且对别人的方法也进行着认真的补充:如当别的组刚说出称一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物体,看看重量是几倍的方法,马上有同学站起来说:这种方法不一定行,如果做圆柱和圆锥物体的材料不同呢?或者一个是空心的呢?甚至还有学生对称重量的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合作学习时机把握的关键就在于要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一味地合作,不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期以往,会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受阻,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有效互动,因为合作前每个学生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他们在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才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同时也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思维受阻或意见不统一,产生合作需要时,适时开展合作学习才能产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
④精心设计,在参与中分享合作
数学知识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并非所有的知识学习都适宜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同时合作也并非每堂课适宜,也不是一定在整堂课进行。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认真设计合作学习的形式,适时捕捉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在其亲身经历的合作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建构,分享合作给他们带来的愉悦。
虎门销烟池是虎门的标志和骄傲,历经100多年的沧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小学生对她的了解却是很少的。于是我校王老师就设想把了解虎门销烟池当作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和内容。在学完几何形体的认识后,组织学生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学综合实践课。他先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分别收集有关虎门销烟池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诗歌文学等资料,然后在课上组织各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了解到城堡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到每块城砖上为什么都刻有文字;了解到为什么虎门销烟池却这么著名;了解到今人对虎门销烟池的赞美和讴歌……。学生没有想到身边的虎门销烟池是这么让他们惊奇和自豪。在学生欲罢不能时,教师提出:你们想不想量量销烟池,去亲自感受一下虎门销烟池的宏伟?各小组自己确定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人员的分工。在测量长、宽时,有用测绳和卷尺,沿着虎门销烟池外围逐段逐段量的;有用步测法沿着虎门销烟池的长和宽走一遍,数出步数计算的;有先量出虎门销烟池外围人行走道一块路石的长度,再沿着长和宽的方向数出路石的个数计算的……在测量高时有先量出一块城砖的高度,再仰头数块数计算的;有在地面竖立竹竿,利用实物和影长的比值来计算的;有量台阶的高度,再乘以台阶个数计算的……在各组测出数据后,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测量方法和数据的交流,对各种不同测量方法的特点和测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数据进一步感受虎门销烟池的恢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了合作的全过程,有小组内成员的协作,又有多组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既掌握了数学上测量具体物体的方法,又在资料的收集和交流中实现了数学与多学科的交融和整合,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合作内容的精心选择和设计,让他们经历、体验、分享合作带来的快乐,是合作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和活力。
⑤适时激励,在评价中发展合作
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合作学习的评价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意和态度、价值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发展式”评价,是多元评价。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可以是教师评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对合作同伴的评价。特别是在合作中当小组成员发出由衷赞叹时,那种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是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绩效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合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意、价值观的评价,捕捉学生身上瞬息即逝的“闪光点”,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第三是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合作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不同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体的激励,更要重视对合作集体的激励,让评价进一步凝聚和弘扬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合作有效性的提高。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多元评价,用激励和赏识点燃学生的生命火炬,唤醒学生心灵中潜在的自尊、自爱,在轻松、和谐自然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是为了促进生命和谐自由地发展,而唯理智的教育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忽视了生命是知情的统一。因此以往的更多是作为知识教学手段存在的合作学习,只有融入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融入教育者无私的爱,开放数学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动态发展,才是有效地教学,才能体现出学生生命的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