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优秀论文交流)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小语常识性课文的特点及其教学







夏循藻

常识性课文是指以介绍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一般常识为主要内容的课文。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叙述、描写的方法和生动通俗的语言,直观而饶有趣味地把知识告诉学生,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他们的知识领域,活跃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致说来,这类课文有如下特点:

内容丰富

有的介绍动物知识,如《小壁虎借尾巴》;有的介绍植物知识,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有的介绍天文知识,如《看月食》;有的介绍地理知识,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有的介绍历史知识,如《冀中的地道战》;有的介绍物理知识,如《捞铁牛》;有的介绍环保知识,如《灰尘的旅行》;有的介绍科幻知识,如《未来的房屋》;有的讲自然现象,如《要下雨了》;有的写科学考古,如《黄河象》;有的谈人体保健,如《我的旅行》;有的说现代科技,如《激光》等等。

文体多样

有童话,如《院子里的悄悄话》以美妙动人的幻想和奇异曲折的情节,生动有趣地介绍树木年轮及树冠的知识;有诗歌,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生动精练的语言和丰富大胆的想像向学生介绍自然知识,启发其智慧,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有谜语,如《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故事,如《琥珀》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介绍一块包有苍蝇和蜘蛛的特殊琥珀用的形成;有说明文,如《松鼠》说明动物的特征与习性,《赵州桥》说明事物的构造,《新型玻璃》说明事物的特点与用途,《蛇与庄稼》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有参观访问记,如《人民大会堂》按照行踪分别介绍了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和会议厅。

结构清楚

有并列式结构,如《鲸》共七节,分别写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等七个方面,各层意思互不包含,依次介绍。有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1.先总后分。如《喜鹊》先总写喜鹊是预兆吉祥的鸟,后分写其外形、习性与生活。2.先分后总。如《小虾》第一节写小虾的样子,第二节写小虾吃食,第三节写小虾打架,第四节总结:“我多么喜欢这些小虾啊!”3.先总再分后总。如《海底世界》开篇设问:“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中间介绍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峡谷及矿产,结尾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有递进式结构,如《蝙蝠和雷达》按照“启示→试验→揭秘→发明”的顺序逐步深入地进行介绍。有顺承式结构,如《看月食》以时间为序写了月食的发生、变化及结束。

教学常识性课文切勿上成自然常识课,要上成语文课,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咀嚼,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要突出常识性课文的特点,不同的文体可设计相应的教法,特别是其中说明文一类要重点探究。一是采用直观教学法。或利用插图辅助教学,或运用模型、实物和标本以减小坡度,或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走出课堂实地参观,甚至亲自种植、养殖,或用幻灯、图片增强实感,或放录像、录音加强效果。二是了解说明方法。有的分类别,如《鲸》将鲸分为须鲸和齿鲸;有的举例子,如《海底世界》第四节写海参等五种动物,说明其活动方法不一样;有的作比较,如《鱼和潜水艇》第一节与第二节比较说明鱼和潜水艇沉浮的原理;有的列数字,如《赵州桥》讲桥的长和宽,使人觉得确凿具体、真实可信;有的下定义,如《珊瑚》中介绍珊虫说“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三是坚持读写结合。即精选典型句式或段式让学生仿写。如学习《珊瑚》一文,可让学生观察珊瑚片,了解其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再读“有的……有的……还有的……”一句,要求用这种句式写出一种动物或植物的形状和颜色。四是注意培养兴趣。课外要推荐科普书籍,教一篇带几篇。如教学《太阳》可带学生到青少年宫或科技去参观银河系模型,请科学家讲天文知识,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召开“我们爱科学”主题班会,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实验中学小学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学会钻研课文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关键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钻研教材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包括学习课程计划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读小语整套课本,熟悉各册教材,钻研一组教材;从整体上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训练序列、编写意图,准确把握语文基本功训练在各部分的要求,把握基本功训练的点、线、面。课文是教材的主体,为了准确掌握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步骤和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在整体把握教材,特别是在把握一组教材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每篇课文。理解教材也不是单纯的从整体到部分,而要走几个来回才能有透彻的理解。

一、钻研一篇课文应包括的内容

(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包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情感、思路。

(二)弄清课文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课文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

(三)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四)找准课文的基础知识,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应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

(五)结合本组的训练重点,弄清课文承担着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任务。

(六)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明确应渗透哪些思想教育。

(七)挖掘课文具有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因素。

(八)根据课文的类型,弄清本课所蕴含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统一在课文之中。透彻钻研课文,就比较客易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因素和思想教育因素,虽然要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但必须在钻研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来。

二、钻研课文的基本原则

(一)一篇课文与整册、整套教材相联系的原则。文章放到教材中变成了课文,课文不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文章,要服从训练的需要,钻研课文要放到整套、整册、一组教材中去理解、去认识。

(二)课文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内在联系的原则。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有其内在联系。钻研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又要从内容回到形式。要了解作者用怎样的语言、结构来表述思想。

(三)钻研课文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原则。钻研课文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仅依据课文确定重难点,还要依据学生实际确定重难点。

(四)独立钻研课文与广泛参阅有关资料相结合的原则。以独立钻研为主,同时要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但教学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必须在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去参阅有关资料,并且要消化、吸收,决定取舍。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用参考资料代替课文。 钻研课文,要做到“懂、熟、化”。“懂”即读懂课文,能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了解内容,抓住中心, 弄清练习意图;“熟”即烂熟于心,熟悉课文语言,掌握重点、难点,运用自如;“化”即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把课文的语言、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血肉,教学时才会真切、实在。

三、钻研课文的一般方法

(一)通读。把课文通读几遍。在这个过程中,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要弄清楚,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理解中心思想。

作者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和安排材料,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课文的结构,也是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既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教师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如第十册《丰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写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全文1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划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红军行军途中自然环境恶劣、装备很差,将军面对严峻的形势不无担忧;第二段(3-13自然段),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与云中山化为一体,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胜利一定属于红军队伍。课文第一段写得简略,不是重点,把故事放入了特定的环境,后来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与这样的环境分不开,不可少。课文中着重描写、塑造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军需处长,另一位是将军。将军神态的变化,情感的外露,突出了军需处长震撼人心的精神品格,完成了对军需处长高大形象的塑造,同时展示了将军身担重任、关心战士、心怀风云的精神风貌。课文最后一句与第一段“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相照应,点出军需处长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红军精神,预示了这样的队伍是必胜的队伍。课文通过描写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以及红军战士对他的崇敬之情,揭示了红军队伍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深入钻研词句,揣摩、领悟、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驾驭语言,这就要吃透字、词、句,准确理解语言。由于课文中的词句受到特定语言环境的制约,因此要做到准确理解是不容易的。《丰碑》一课,“愣”字在课文中两次出现。第一次,将军听到有人冻死了,“愣了一下”,这里的“愣”是因为事情突然出现,所以“愣了一下”。当得知冻死的就是负责后勤给养的军需处长时,将军“愣住了”,因为听到此事如雷击顶,出乎意料,心潮起伏,情感复杂,而久久地“愣住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情境中仔细揣摩、领悟,含义是不同的。本课的两个长句,也是需要很好品味的,第一个是第二自然段的第3句话。这个句子很长,先总说“等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接着连用四个“可能……”具体说明红军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这一长句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和形势的严峻,强化了特定情境,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第二个长句是第12自然段第3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句话可以用短句“他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为什么要用长句子呢?用这个长句是有意放缓速度,尽情抒发将军也包括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要细细揣摩才能品味长句的内涵。再如第13自然段最后一句:“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个句子含义很深,是全文的重点句,是一个闪光的、点题的句子。如何理解“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个句子描绘了“形”,又传了“神”,形神兼备。从形象上讲,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从精神上体会,还有更深的含义,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崇高精神是永恒的、不朽的,是人们心中一座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碑,永远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四)钻研课文,要准确把握课文特点。《丰碑》是篇革命回忆录。文章先抑后扬,写得极有波澜。主题鲜明,详略有当,形象生动,感情丰富,深邃的主题和高超的写作技巧结合得比较完美。《丰碑》一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人物神态描写细致、逼真,给读者以呼之欲出之感;二是情感浓烈,人物喜怒哀乐洋溢在字里行间。课文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而感情变化只是通过他的语言、神态反映出来的。课文多次写到将军的神态变化,钻研课文时要尽细理清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地方。一是在行军途中听到有人冻死的消息,将军“愣了一下”,二是将军看到冻死的老战士,“脸色顿时严肃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三是将军叫军需处长来,没人回答他,“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十分可怕”,四是将军得知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眼睛湿润了”,“他……缓援地举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作者不惜重彩浓墨描写将军的神态变化,目的是反映将军的感情变化;课文对冻僵的老战士神态的描写更是细致、具体。先总写战士倚靠树干坐着,再分写他镇定、安详的样子。“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贴在他的身上。”对老战士的神态描写与题目联系十分紧密,表面是写老战士的神态,实际上是揭示丰碑的含义: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红军战士好似一尊塑像,神态那么镇定,那么安详,为革命而死,视死如归,为人民而死,死得其所。他的崇高精神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丰碑。

课文向我们讲述红军在攀登云中山的途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凝聚着作者的感情。情感发展的高潮是描写军需处长形象的那一段。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将军情感的变化,读者的感情也由深深的感动到达无限崇敬的顶峰。钻研课文时要深入体会课文的这些特点,认真把握。

(五)吃透课文在训练组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重点训练项目。教材第八册第7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侧重于写的重点训练。进行详写和略写的训练有助于把事情叙述清楚,把中心表达明确。围绕训练重点本组安排了三篇课文,《丰碑》是第二篇。在教学第一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已训练了在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作者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表达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为突出中心,详略安排也非常恰当。第一自然段三句话写出了红军队伍艰难行军,写出了云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写出了红军装备差,寥寥15字,为后面发生的事作了铺垫,这是略写。对老战士的形象描写是详写,与本课题目“丰碑”紧密联系。抓住老战士的形象详细描写,既紧扣主题又突出了中心。以写将军的感情变化为主线,写将军一系列动作、语言、神态,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这部分也是详写。写军队继续前进是略写。文章紧紧围绕“丰碑”安排材料。钻研课文既要联系课文所在训练组的训练重点,又要考虑课文自身实际,把两者统一起来。

(六)认真钻研课文的“预习”、“思考?练习”。课文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篇课文前都有预习提示,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激发阅读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课后的“思考?练习”设计,力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引思路,提供凭借。思考练习分思考题和练习题两种类型。思考题侧重体现作者的思路和课文的重难点,注意突出重点训练项目,课后的练习题侧重于词、句、段的理解、运用,并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一方面通过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段,一方面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理解、推敲,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体会。钻研课文时,要认真钻研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练习,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徐文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连缀训练法



广西南宁 特级教师 黄亢美



语言的连缀训练就是把零散的语词或语言片段连缀起来表述一个完整语意的训练。由零散到有机整体的语言组合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而,语言的连缀训练法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方法之一。语言的连缀训练法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一、连缀词语法

连缀词语法就是引导学生依凭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体验,把零散的但却有内在联系的几个词语连缀成句号或篇章的一种语言训练方法。在连缀的过程中,思维想象的触角不同,连缀的词语所组成的内容或语义的轻重也会不同。就其连缀后的含量来说,又可分为如下两种:

1.缀词成句。缀词成句即是把相关的几个词语连缀成一个句子。如一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依课文主要内容随机板写了如下几下词语:

诸葛亮 才干

周瑜 妒忌

此后,教师让学生把这四个词语连缀起来,说一句与文意相符的句子。在教师的引发下,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了这样的句子:

(1)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2)周瑜妒忌有才干的诸葛亮。

(3)有才干的诸葛亮受到周瑜的妒忌。

(4)周瑜妒忌诸葛亮,是因为他有才干。

(5)周瑜看到诸葛亮有才干,很妒忌他。

(6)诸葛亮很有才干,所以周瑜很妒忌他。

又如一教师在上《守株待兔》时,依据课文主要内容作如下板书:

侥幸心理 不劳而获 一无所有

教者让学生用以上三个词语谈谈自己学习这则寓言后的体会,学生说出了如下的主要句子:

(1)学了这则寓言,我们懂得了做什么事情不能有侥幸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如果那样的话,就会一无所有。

(2)学了这则寓言,我们懂得了做什么事情既不能有侥幸的心理,也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如果那样的话,最后会一无所获。

(3)学了这则寓言,我们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有侥幸的心理,更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如果那样的话,终将会毫无所获。

以上的句子除关联词语外的变化外,“一无所有”这个词语就分别变说为“一无所得、一无所获、毫无所有、毫无所得、毫无所获”。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可引发学生用不同的关联方式、不同的词序句序、义同形异的词语等来连缀有关词语,这是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训练的。

2.缀词成文。缀词成文就是依据有关词语展开联想,增添故事情节,进而扩展成篇章的一种语言训练方法。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一节作文课中先板书出“闷热”和“冷饮”两个词,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板书出“青蛙”和“一元钱”,然后让学生把这四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要有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依据词语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首先,把这四个词语连缀成这样的一句话:一个闷热的中午,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回家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教者又引导学生把上面一句话扩展分化成如下的七个内容要点:

(1)中午十分闷热;

(2)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上街买冷饮吃;

(3)路上,我看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来卖;

(4)我上前劝阻,他不听;

(5)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这只青蛙;

(6)回家路上,我把这只大青蛙放回了大自然;

(7)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我。

就这样,由四个词扩展成一个句子,由一个句子再分解成七个句子,再把七个句子进行具体的补充扩展,发挥想象,增添情节。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先说后写,大部分学生当堂就写成了1000多字的作文。由四个词扩展联想,连缀成文,这其中给学生留下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思维各异,所以写出的作文多有新异之处,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缀词成文的形式突破了千篇一律的命题作文的作法,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作文训练的一种好形式。

二、缀文再现法

缀文再现就是把熟记的文句或情节连缀起来用以表达观点或描述情景。连缀文句或情节的过程就是一种对材料的取舍组合过程,对材料的取舍组合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根据缀文所表达的功用又可分为如下两种:

1.缀文表述,即是连缀文句或情节用以表达某种观点。如教师在上《丰碑》一课引导学生们理解末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支队伍,会属于谁呢”的含义时提问:“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也是描写红军战士的”学生一下子就列举出《倔强的小红军》、《艰苦的岁月》、《狼牙山五壮》等,接着教师请学生用“因为有……所以,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支队伍”这一句式把这几课的内容说一说,学生一下子来劲了,思维扩展了,纷纷在小组统说,然后派代表说:“因为有《倔强的小红军》中不拖累别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小红军,所以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支队伍;因为有《飞夺泸定桥》黑夜冒雨急行军、攀铁索、穿硝烟、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红军战士,所以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支队伍;因为有《丰碑》中为了他人而宁愿冒着严寒冻死自己的军需处长,所以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支队伍。”通过这样的连缀课文情节文句,把学生带到了战争年代,感受到了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队伍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光辉形象,同时如细雨润物般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2.缀文描述,就是把背诵熟记的语句或情节用以描述某一情景。如《第一场雪》“雪后”的描写是非常美的:“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反复诵读和欣赏这段描写冬天北国风光的语句后说道:“祖国的冬天是这样的美,那么春天、夏天、秋天呢,美吗谁能用上所学过的课文中有关语句组合起来范写春天、夏天、秋天的景色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连缀了如下的语句来描绘这三季的景色:

春天来了。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春风吹》)大地上到处桃红柳绿、燕飞蛙鸣,多美的春天啊!春天来了,细雨如丝,故乡的一棵棵杨梅树在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吹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

夏天来了,荷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蓬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夏天里,美丽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的,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清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晨雾中。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美丽的小兴安岭》)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上了一地的金子。(《秋天》)

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祖国一年四季多美的一幅图画啊!

学生在所学过的有关课文中遴选有关的语句来描述特定的情景,把日常所背诵的精美词句和语段再现出来,强化了语言的积累。而把再现的这些零散语句重新排列成段,组合成文,既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思维的训练,又是一种运用性的“作文”训练,学生再现的语段不同,或者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其所“创作”的文章也就不同。“缀文再现”的确是一种把积累语言和运用语文融为一体的语言训练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训练的“着力点”



天津市汉沽区第一小学 陈邦国



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学科。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能力的形成必须靠训练。因此,加强语言训练就成为语文课的主旋律。加强语言训练,必须明确训练的内容。本文想就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语言表达特点,谈谈语言训练中的“着力点”。

一、抓准确、巧妙的语言

作者在描摹人物、事物、景物时,用词上常常独具匠心,表现出准确、巧妙的特点。对这样的语言,教师要牢牢抓住。例如,《挑山工》一文,有这样一句描写挑山工外貌的话:“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为:他们肩上挑一根滑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教师提问:我们平时怎么用“搭”字?(毛巾、衣服等搭在肩上)课文的“搭”字是否用错了?改为“挑”字好不好?通过朗读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搭”字,把挑山工虽身担重物,但仍然轻松、自在的神态定出来了。“挑”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作者用“搭”是非常巧妙的。教师再问:把“光溜溜”换成“滑溜溜”行不行?引导学生认识到:“光溜溜”是描写用眼看到的情况,“滑溜溜”是描写触摸后得到的感觉。作者在这里用“光溜溜”是非常准确的。像这样准确、巧妙的语言在课文中是随处可见的。教师应把这样的语言作为语言训练的“着力点”。

二、抓生动、形象的语言

作者为了使自己笔下的人、事、景、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常采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表现出生动、形象的特点。对这样的语言,教师也是不能放过的。例如,《观潮》一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分别从形态、气势、声音三个方面,描绘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教学时,可先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采用删减比较的办法,体会作者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可把“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中的带点句子去掉,体会比喻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语言训练中一定要舍得下力气,花时间。

三、抓具体、严密的语言

课文中的语言还常常表现出具体、严密的特点。例如,《燕子》一文的结尾,作者是这样写的:“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三句话分别写了燕子、电线、天空、电杆等景物。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如果删去“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行吗?答案很明显,如果没有这句话,也就是五线谱中没了音符,没了乐谱线,那可不行!如果删去“蓝蓝的天空”行吗?也不行。这“蓝蓝的天空”就如同一张纸,这五线谱写在哪里呢?不写“电杆”行吗?也不行。没有“电杆”就如同五线谱上没有小节线,没有小节线的曲谱,怎么会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样一分析就会使学生体会到课文语言的具体、严密。

四、抓简练的语言

课文中既有具体、严密的语言,也有简练的语言。例如,《詹天佑》一文,有这样一句话:“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出以下几点:①詹天佑去的地方多,走的路多;②施工的项目多,工作量大;③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④工作态度认真、一丝不苟。这一句话,作者虽然只用了38个字,却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语言是多么简练啊!这样的语言怎能不着力进行训练呢?

五、抓联系紧密的语言

文章中的句与句、段与段是紧密联系的。在语言训练中,对这些联系紧密的语言,教师要恰当选取,着力进行训练。例如,《伟大的友谊》一文,有这样的句子:“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教学时,可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接起来,让学生理解两句话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后,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句话中三个分句之间的两层因果关系。(第一个分句和第二个分句有因果关系。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仍有因果关系。)通过以上的练习,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也就领略到了。

六、抓得体、适合的语言

文章中的人物语言,不但符合当时的场合、环境及人物身份,而且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称这样的语言为得体、适合的语言。例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作者共写了两次周恩来同志的语言:①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②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在教学时,把两句话对比着进行。可提问:能不能把“亲切地鼓励”和“命令的口吻”两种语言互换?能不能把①中的“孩子”这一称呼去掉?能不能把②中的“不要管我”放到句子最后?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不同的语气,不但适合说话的对象,人物的身份,而且适合说话时的场合、环境。“孩子”“这一称呼,使亲切、鼓励的语气得以强化,同时也表现出周恩来同志对孩子的爱。“不要管我!”放在前面,突出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作者的语言是非常得体、适合的。

七、抓有条理的语言

课文中的语言还常常表现出很强的条理性。例如,《师生情》一文,有一个长句子:“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这个长句是用“首先”、“然后”、“最后”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连接起来的,词序绝对不能调换。作者先写她们告诉老师班里一切都好,而不是“转达问候”或“送上鸡蛋”,是因为这位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老师,此时最想知道的是班里的情况。这反映出师生的心是相通的。如果把“转达问侯”和“送上鸡蛋”调换,又不符合常情。可见,三个词后面的内容也是不能颠倒的。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着很强的条理性。

此外,还应该抓含蓄、深刻的语言;抓抒情的语言;抓说明清楚、说理透彻的语言。

以上所谈到的语言训练的“着力点”,在一篇中并不都是独立存在的,常常是相互交叉、融合在一起的。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1: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