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8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奇松 》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赏析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考虑: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0课《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知道了(多媒体出示填空题:被誉为 的黄山,以 、 、 、 “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 ,更是 。)情有独钟什么意思?(感情专一,特别偏爱)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身读读课文第2小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3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第2小节,用小括号标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中括号标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尖括号标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5你喜欢哪棵松,就把描写它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6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录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在你的脑海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指导朗读:
(1) 你脑海中出现的迎客松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 “姿态优美”,具体是怎样的?(指名回答: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同”就是“好象”,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
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学生做动作、读课文)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从这句话,你还读懂了什么?
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
(3) “枝干遒劲”就是枝干怎么样?(枝干苍劲有力)
(4) “虽然一帆风顺,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溢生机。”“一帆风顺”什么意思?“郁郁苍苍”什么意思?
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 多少风吹雨打, 正如文中说它一帆风顺,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溢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学生读)谁来读好它。
(5)如今,(出示填空: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 。)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我们一起读好这一句话。
(6)说了那么多,让我们来看看真的迎客松吧?(出示迎客松)怎么样,和你想象的一样吧!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看了图,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7)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身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示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8)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身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9)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局部。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竞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局部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学生朗读)
(10)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三棵奇松,好吗?(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教师引背第二节。)
三、活动扮演,升华感情
学了课文,哪些同学想去黄山旅游?(请六名同学、请出三大名松)
从黄山回来,我们意犹未尽,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万千,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边读边赏,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给读出来。咱们来试试!
四、安排作业,总结延伸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课题说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进而知道课文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文就大概有了些印象,对后面的学文有了良好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