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的问题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 忱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实施,我区在课改实验的半年中,教师队伍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在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教师的重视,那么必将阻碍课改实验工作顺利前进的步伐。现将我区实验工作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以期引起其他实验教师的重视。
一、教师急需拓宽知识面,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实验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教材的综合性和学科之间的整合。像第二册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中《红眼睛绿眼睛》一课,就在学习歌曲的同时,编排了通过歌曲“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常见的交通规则入手,把小学生应遵守的相关公共道德规范,以正确的为“绿灯”、错误的为“红灯”的方式呈现出来,教材的安排自然、贴切,一改往日教材单调的说教和生搬硬套式的品德教育,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一课。但教学时,教师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标志不了解,相关知识面太窄,上课就会出现问题。如有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时,请学生说说见到的一些标志,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在马路旁看到过一个标志:一辆汽车后面还拉着另一辆,上面还画了一个斜杠。表示这里不许带拖车。”教师说:“噢,对,这是不允许带拖车的标志,应该亮红灯。”当时我们听课的一位领导正巧会开车,但为了确认无误,又在下课后咨询了在校的司机同志,得到的答案是:此标志表示此地不许停车,违者拖走。通过这个例子让我感到,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的空间多了,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备课时不能只单单备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和了解与本课相关的其他层面的知识,这样课堂上才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今后教学的发展,是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很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各种各样的与本课相关的信息。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做好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学生要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
二、教学中活动增加了,但音乐主钱却不能丢
新教材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将知识作为隐线,把包括歌曲、发声练习、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和欣赏等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里。在学生的眼里少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教师在备课时,可不能将知识作为隐线。教学中不但要把知识作为明线,还要以音乐知识、技能作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设计教案,围绕这一明线去设计音乐游戏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并深层挖掘音乐的内涵,达到教学目标。反之,忽视了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学生就会像上幼儿园一样,只是玩了,但应该掌握的知识却不太牢固,经不起考验。像第一册《音乐探宝》一课,若只按游戏进行,只是简单地像走马观花~样把几个单元的内容过了一遍,那么本节课就没有音乐的重点。《音乐探宝》在教学中虽然是复习课,但每到一关,对学生的要求就需要增加些难度,如歌曲就不是简单的演唱,不仅要声情并茂,而且从声音和气息方面,节拍的特点和歌曲的处理等方面要更上一个台阶,这样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
新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设计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穿插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音乐游戏,可以达到乐教乐学的目的。学生也可以从中感觉音乐、探索音乐和创造音乐。不过把握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音乐作为主线,围绕音乐进行设计。每一个音乐游戏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音乐知识点。如《做个好娃娃》一课,是一项综合音乐活动,它既包括认识四分休止符、念儿歌,又包括用打击乐器伴奏。这节课里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可略讲,教师应把握好,否则,课上起来就会变样。有些教师党得四分休止持上有红灯,学生一看就能掌握,所以就把重点放在了有五段词、记忆有难度的童谣和用打击乐器伴奏上了。这样这节课下来学生对四分休止符到底休止相对多长时间,仍未掌握或只是一知半解。
另外,教学中有了音乐活动,每节课的容量较大,而且一般活动时要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可能还要有展示和评价等环节。教师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突出重点,围绕重点设计游戏活动的内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做个好娃娃》一课,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的能力,而合作能力和演奏能力可暂不做为侧重点。
三、在活动中求质量、重引导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非常重视音乐实践,提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新教材中《新年好》一课,有一项活动是学生自编歌词,教材要求在“祝贺大家”和“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的空白处填上新的歌词,这是学生第一次自编歌词,教师由于引导不到位,结果学生创编有困难,思维不活跃,课上的不成功。课后大家一起备课,经过讨论设计出利用道具“白胡子”试着逐步启发学生填上新的歌词: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给他脸上贴上白胡子,启发同学问:“这是谁?我们怎样用歌声向他祝贺新年呢?”学生马上就能唱出“祝贺爷爷新年好”,继而“祝贺奶奶”“祝贺妈妈”“祝贺老师新年好”就自然创编出来了,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你们还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啊?”学生又编出了“我们游戏,我们表演”、“扭起秧歌,舞起狮子”等有创意的歌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得到发挥。
音乐是审美教育,这一点最为重要,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第二册《小雨沙沙沙》一课中,有一位教师教学设计新颖,利用学生寻找周围景色的变化导入(教材安排上本课正逢春天),又用配乐朗诵揭示歌词,还在网上下载了春雨沙沙沙的声音,学习歌曲后又请学生边创编歌词,边在黑板上配画,最后画出一副雨中春景图。整节课环环紧扣,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吸引学生,但惟一处理不好的就是结尾处创编歌曲并配画,因为他没能利用自己“引导者”的身份,不了解学生创编什么歌词,要画什么内容,所以学生在黑板作画缺乏了整体布局的美,各组推荐的学生各画各的:小青蛙比小鸭子大,小鸡却画在了荷叶旁,画面杂乱无章,既然是表达对春雨到来的欢快喜悦之情,却又没有小雨……课后我提示他,音乐课是审美教育,不单单体现在听觉上的美,增加学科的整合后,处处要体现美,当然也包括学生作画的视觉美。这对教师要求很高,既要在学生讨论时深入冬小组了解情况,又要迅速反应,在脑海中勾画出他们在黑板上作画的位置,适时适当地也要提示一下画的大小,最后教师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填加上河水、小雨、远山等,将这幅雨中春景画得更完善,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上处处都能得到审美的教育。当然在教师小结或一些总结性的语言上,也要抓住“落点”,不能与音乐脱节,还要把这幅雨中春景图编成一首歌,帮助学生斟酌一下字、词,和着《小雨沙沙沙》的曲调,让大家演唱出来。
四、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他们不懂得那么多的规矩,教师最好不要给他们定下太多的规矩,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一但他们身体受到限制,思维也就不会活跃了,所以在给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上课时,首先要不怕乱,不怕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入手,然后在活动、游戏中掌握好学生动的“度”的问题。各项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聚精会神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左右,在记忆目的上无意识记忆仍占主导地位,仍擅长具体形象的识记,所以教师要细心观察,注意所有学生的学习反映,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细微环节进行观察与检查,监督其操作,注意没有参与活动的学生,避免他的游离,同时也要给受冷落的学生创造参与、接纳的机会。这样在教学中动静结合,及时调整教案,根据学生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节奏和教学强度上的强弱、松紧与长短的有规律调整,注意把握课堂前15分钟和25~40分钟两个时段,这是学生脑力的最佳状态时段,教师要把知识、技能和重点分散地放在这两个时段加以解决。_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好动的特点,在15~25分钟的教学中安排一些利用比赛、游戏等形式来达到学习歌曲的目的,这样既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增加注意力,又可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顺利吸收。
五、提高课堂评价质量
努力完善评价机制,是这次课改追求的一个目标。我这里只想就实验课说说课堂评价。在课堂评价方式上,无非是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和教师的评价。课改前我们的师评用得多一些,学生的评价很少,所以在听课视导中,我发现有些教师教学中只用学生的他评和师评两种,而且评价只停留在“好”‘唱得不错”“向他学习”之类的话上,这样的评价并没有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不断地提高音乐审美和修养,进一步提高他们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同时教师也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好在哪里?”“向他学习哪些方面?”“有几点值得我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音准、音色这些音乐要素、情感、自信心、音乐表现、唱奏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和音乐创造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有一个学习音乐的目标。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自评,自己发现不足,这是正确评价自己和超越自我的一个好办法。最后要强调的是,教师评价中鼓励性的语言多一些,有层次、有内涵的专业性语言多一些,这也是学生今后学会鉴赏音乐的一个有效的学习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