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比大师大——聆听老师钱梦龙的讲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7日,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先生应我校邀请,在观摩了下午的两节第二届教师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示范课后,又于当晚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切中肯綮的点评,并与我校语文教师们亲切对话,在《语文课要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的报告中,精彩的阐释了他深博的语文教育思想。
  看到电脑屏幕上“语文之魂——与大师对话”的主题,钱老一开始就调侃地说:“我不是大师,我比大师还大,我是‘老师’。”
  鉴于我校语文老师多已学习过他自身的恰恰又被他人有些误会的《为语文招魂》这篇文章,钱老首先介绍了它的写作背景,既是当他在教育部审查教材时,看到很多的语文教学的纲要“从理念到语言表述全是西化的东西,将母语全丢掉了”,并且他还对“语文教学要双语化”感到费解和滑稽,于是写下这篇文章,呼吁“对民族语的教育要多一点的尊重。”
  在报告中,钱老首先明确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干什么?现时代语文课改的观点和理念层出不穷,但我们真正的抓手是什么,到底抓些什么好?就这一点,钱老认为,我们的教育不只要对学生的久远的、终身发展有利,也应对他们的眼前利益(考试、升学)有利,那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八匮??/FONT>
  关于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有的观点认为:
  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这种观点在钱梦龙先生看来,它无限制地使语文教学的内涵宽泛化了,它让语文老师承载了太多的语文教学之外的工作和压力,现阶段语文课上得普遍“有点浮”,有“凌空蹈虚”的现象,不得不归咎到对语文新课标理解的偏差。
  钱老认为语文素养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具有:
  必要的语文知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 态度;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较宽的文化视野。
  在这里,语文能力是核心。在“听、说、读、写”的四种基天性力中,“读”又是最重要的。就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钱老强调,我们不能把语文素养的界定泛化,否则便可能出现操作的偏差,我们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一个书香满身的人,“唤醒”读书的欲望。
  为了使自身的这种观点更加明了,钱老先引用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继而进一步引用叶老致语文教师的书信中的一段话继续诠释:
  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需在这些场所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哩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了。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钱老认为,语文教师真正的作用就在这里。
  在报告中,钱梦龙老先生还提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他说这也是语文课除了语文教育外还要不要进行人文思想教育的问题。
  钱老鲜明地指出: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赋予了语文这种“工具”的特殊的性质,其特殊性就表示在它是一种含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工具,它不只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的工具。
  也正是这种统一,使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例如思品、史地等)的人文教育。它是在学生掌握语文这种特殊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文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进行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润物细无声”。
  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割裂的种种教法,都是不只扼杀了人文性,也扭曲了人文性的。
  在报告中,钱老提出一堂完美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要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或境界: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样的课,使综合的,立体的,价值多元的;在这样的课上,致使积累、能力素养、思想锻炼、情感陶冶、人文熏染、个性发展,浑然一体,大雪无痕。
[1]  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09: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