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有效的语言学习 享受真实的语文味道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第七小学 赵惠文
“语文课,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从而感悟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而变得生动活泼的语言。”面对当前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这句话精辟独到。反思平常课堂,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一:是“品词品句”还是“析词析句”?
《现代汉语词典》:
“品”:辨别好坏,品评。如,这个人究竟怎样,你慢慢就品出来了。
“析”:分开,散开;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比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可见,“品”是来自心灵的感受,不是单凭感官就能获得的。对“这个人”,“品”的是他的“人品、品质”,不是用眼睛就能发现的,是用心才能感觉出来的。比如“品茶”:一火炉,一水壶,盖子在水汽的冲击下沙沙作响,提壶倒水,汩汩簌簌如山涧溪流回声。红瓷小杯中漂起的茶叶和升腾的水汽带来淡淡清香,嘬一小口,那便是品到茶的感觉了。品,每一个细节之处,只有用心才能有所触动,浮光掠影般的心绪永远不能获得触动情感的细节。
“析”是理性的,假如把“品茶”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如茶壶、烧水、冲泡、喝茶等,那么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品茶”便完全没有了意韵、内涵、情趣了。
所以想到了阅读中的“品读”。是品还是析,我们是否看清楚了。
【片段一】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师: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写了春风,泉水,小鸟,小朋友。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出示句子: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生:……
师:把春风比作人一样会唱歌,这就叫拟人,用了拟人句,很生动。再看看这句话,用了四个“……在唱歌”,就是排比句,读得时候要一句比一句声音高起来。
这儿童语言,充满儿童情趣,学它,要在学生心中激起欣赏大自然的冲动。而这样学,将语言理性地剖割,形象的语言抽象成概念,学生脑中留下的只是“比喻、拟人”等概念,用“这样的语言”表达的“味道”荡然无存。这样的阅读方法,只是“析”出概念,“析”得简单,“析”成抽象。
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析”看成“品”,忽视了情感所在,忽略语言的情趣、韵味。怎么品?
首先,“品”之根本──寻找情感点
比如:“漓江的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静,静得看不见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语言对仗工整的结构美中更含有“舟行碧波上”时一股无可言说的惊叹、陶醉之情,且“醉、叹”之情层层叠进。阅读,要走进画中,行在碧波上,发自内心的叹着。当拥有了这样的感觉,“排比”的气势成了情感的倾诉表达。这样语言的妙处也便水到渠成般地悟到了。
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反复地读读,寻找情感的基点,让那些浸润着情感的而活泼起来的词句跳入眼中,潜入心中,让汉字的形象魅力充沛地展示出来。
其次,“品”之方法──找到对话点
阅读的过程,是“人”与“文”对话的过程。“文章自有情在,读中自能悟情”,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创一个“对话”的平台,让学生体味吟诵,使“人”与“文”交融。
比如《花的勇气》中的一段美文:“原来青草下面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了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象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如果这样设计:
你从哪些词句中品出花多、花美?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
我想,这是理性地“析”,学生犹如隔岸观火般地审视着这段话,从语言中寻找理性概括的证据,这不是对话。阅读教学如果没有“迷醉于语言中”的心灵投资,那将都是一种标签式的理性分析。
我尝试这样与学生对话:
师:读读,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高兴(惊奇……)
师:这份惊奇、高兴、舒服又是从哪儿品出来,细细读,把你从语言中读到的画面告诉大家。(自由朗读,动笔)
生:满满一层,我觉得到处都是花。
师:用手比划一下,满满一层有多少。
生:(用手指比划)这么多吧
师:就眼前那么一层?
生:不是,一眼看过去,都是这么厚的一层花。
生:是花挤在一起,很密,看不到绿色了。
生:白的,黄的,紫的,颜色很多,五彩缤纷。
生: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低头看呀,这么多,这么密,向远处看呀,这么辽阔。
生:我觉得仿佛是花的海洋……
师:再低头看看呀,这花纯洁、娇小,鲜亮,纯洁得仿佛是──
生: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
生:那么娇小,就像一颗颗小豆豆藏在草丛中。
生:那么鲜亮,就像是蓝蓝的天空中闪闪的小星星。
师:在你眼中,花是──
生:是小精灵。
生:是亭亭玉立的少女。
师:能从文字中读到自己心中的画面,真了不起。看,“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在你眼中是什么画面?(出示句子:这么多,多得就像──)
生:花这么多,多得让你数不清有多少颜色;花这么密,密得像一群可爱的小孩子挤在一起;花这么辽阔,抬头看去,看不到边。……
学生在朗读中要感悟作者描绘的花的画面所传递出的惊喜,我设计了让学生与花儿对话,让学生在朗读、比划中感受,渐渐地进入花的世界中。低头看,花“娇小得像婴儿躺在妈妈的怀抱中”,“纯洁得仿佛是亭亭玉立的少女”,“鲜亮得就像满天的繁星”,学生仿佛置身于这片花海中,于是花自然成了他们眼中的“天使、精灵”了。这个赏花的过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花中,看花,赞花,品花。这般“品”,使语言成了画面,语言有了情感的参与而生动活泼起来,情感也随语言而表达出来。
“品”源自心灵而表达于口。
思考之二:是“想像再现”还是“抽象概括”?
汉语最美。一字一画,可以是连绵不断的画卷。汉语学习,要“从一粒沙子里读出整片沙漠”来,“从一颗绿芽里读出整个春天”来。细心揣摩,语言才能丰富立体。“丰富立体”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
立足语言,联系经历经验,想像再现画面,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在想像中直观丰满起来。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
但是,一些看似“想像再现”的品读教学,实际却是另一种抽象概括。
【教学片段】: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师: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树叶很绿。
生:我仿佛看到河水清清的,天空碧蓝碧蓝的。
师:带着你的感受去读读这段话。
老师在努力尝试着“想像再现”画面,使词语成为丰富直观的形象而存在。但是,把“郁郁葱葱”想像成“树叶很绿”,把“清澈见底”想像成“河水很清”,这样的“想像”,把文中原本画面广阔的词语概括成简单的口头语,这段话所包含的完整画面被切割成一物一景,没有整体感,这不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如何在读中把文字的画面丰富立体起来?
还是以这段话为例:
师:让我们住进这样的小村庄里,感受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生1:住这样的地方一定很舒服。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生2:我们可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快乐地休息、玩耍,累了躺在树下,很舒服。
生3: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草和小鱼。
师:在森林、在小河边,都有你们的影子。你们在干什么哪?
生4:我在河水游上几圈,水凉凉的,像吃冰淇淋。……
师: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一定有很多小动物吧。
生5:野兔在森林的草丛中蹿来蹿去。小蝴蝶在野花上翩翩飞舞。
生6:小动物们跟孩子们常常玩,所以一点都不害怕,人和动物和睦相处。
(意图:从语言整体出发,引导想像再现。)
师:人与自然和谐。看看那里的天空,湛蓝深远。“湛蓝”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深蓝”
生:蔚蓝……
师:“湛蓝”,读读这个“湛”的字音,再看看这个字的偏旁,你有什么感觉?
生:“湛蓝”的“湛”是三点水旁,感觉到仿佛天空很蓝很蓝。
生:读起来好像感觉到水要落下来,而且雨水一定很清很清。
生:我觉得天空蓝得就像《海的女儿》里写的大海。天空就像小人鱼公主生活的地方。
师:把“湛蓝”改成“深蓝”,读读,什么感觉?
……
生:我有个发现,这段中三点水旁的字很多,有水才干净。这些字都让我感觉到那里很美很干净。
生:我还觉得有一个词很舒服,“清新甜润”的“润”,感觉到吸一口气,清清爽爽的,像喝了一口清清的泉水。
生:那里马路上没有呛人的汽油味。
师:这些看起来读起来都非常舒服的词语,我们一读,心中就会产生美好的感受,这就是我们祖国母语的魅力。
(意图:这就是捶词炼句,老师导一个“湛”字,从音、形上使学生感受汉字之独特美,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地悟出“三点水”字的舒服。)
师:闭上眼睛,读着这些句子,村庄的样子一定已经成为一幅画展现在你脑海中了,这幅图上,你还想添上什么景色吗?
生7:浓绿浓绿的树林中,鸟儿叫声清脆,它们欢快地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
生8:我觉得把“叫声”改成“鸣声”,听起来亲切一些。
师:大家认为呢?
生:改成“鸣声”好。浓绿听起来也很舒服。
生9:茂盛的枝叶挡住了阳光,太阳筛下一缕缕金光,孩子们在树阴下奔跑着玩游戏,有的还在摘野花。
生10:树林的主人小动物们也来了,它们探出头来,张望着孩子们。
师:读着这些词语句子,脑中情不自禁地会出现画面,这就是我们汉语的美丽之处。拿起笔来,写下你脑中那幅画。
学习这段美文,经历了三个层次:
首先,引导学生想像,先从整体出发,使文本成为一幅完整美丽的画面呈现出来。然后,从想像的画面中再回到语言,通过词语的转换、比较,引导学生抓住汉字的构字特点去感悟语言的美,体会表达的巧妙。最后,通过想像补白,再以语言表达想像中的画面。
经历了整体的想像感悟、积累表达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感悟了语言的美,也感受到了表达方式的美,这是真正的语言学习。
思考三:是“丰富表象”还是“抑制想像”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学生都抬着头张望着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的文字或画面。一节课结束了,学生还没看上语文书一眼。有了多媒体,语文书被冷落了!有了多媒体,感悟语言的过程成了欣赏影像的过程。这可以吗?
多媒体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手段,是必要的。但是,多媒体无法代替对语言的感悟。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她塑造了一个个逼真的形象,以这些形象激发人们想像、体验,进而产生共鸣。一味地以视听来代替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失去了主动思考、发展想像力、培养创造力的机会。
【教学片段】《四个太阳》: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师:(出示课件:冰天雪地,孩子们玩雪。红红的太阳升起来。)瞧,这就是红红的太阳,你喜欢它吗?
这一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感受“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感悟红太阳的美好心愿。但学生并没有感受到,他们这样说:
生1:我不喜欢红红的太阳,因为红太阳会把冰雪融化了的,这样我们就不能堆雪人了。
生2:我也不喜欢,因为我希望我们这儿也下一场大雪,这样,我们就可以玩个痛快了。
生3:我喜欢红太阳,也有点不喜欢,因为冬天太冷了,红太阳给我们温暖,可是红太阳会把雪晒融化了,我们就不能玩雪了,多可惜啊!
对南方的孩子,下雪是他们的向往,他们把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最淳朴的感受全都融在老师所展示的这幅雪景图中,红太阳是美丽的,可是它带走了孩子最美丽的期盼,他们怎么不痛心呢?因此他们就不喜欢红太阳。
孩子的感受似乎与文本的内涵不符合,这是不是对文本的个性化的感悟?不是!都是雪景图惹的祸!为什么冬天的画面就一定是“冰天雪地”呢?为什么冬天就非得“堆雪人、打雪仗”?其实“冰天雪地”的画面只不过是老师个人的感受、个人的思想,这一多媒体也不过是老师个人精神的产品,而且对学生的认识和感受产生了负面作用,阻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忘却了语文的本质而去追求的多媒体,是多余的。
再看这样的对话过程:
师:(创设情境)啊,冬天来啦,寒风呼呼地刮着,小朋友觉得──
生:我早上去上学,冻得手都不敢伸出来。
生:写字的时候,手僵了,字怎么也写不好,牙齿还发抖呢。
生:我夜了盖了两条被子了,可是还觉得冷,只好躲在妈妈身边睡觉。
师:真冷啊!啊!太阳升起来了,红红的,照耀着大地,现在,你们就是红红的太阳,你们想对大地上的一切说什么呀?
生:小朋友,我是暖暖的太阳,我来啦,我给你们带来了温暖,你们就不会觉得冷了。
师:谢谢你,红太阳。
生:(伸拦腰)我是红太阳,我睡了一个冬天,现在终于醒了,我要给大地上的花儿带来阳光,让他们快快长大。
生:小动物们,我来给你们暖和暖和,你们快出来运动吧。
生:我是红红的太阳,我要到冬天的天空里,照亮大地,让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不再发抖,不用穿笨乎乎的棉衣,让植物快快从泥土里长出来,让小动物们到草地上做游戏。
师:哦,可爱的红太阳们,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语言是以抽象的文字组合的,感悟语言需要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读出言外之意,读出言中之形。这片段中,没有用多媒体,以语言创设情境,充分接触文本,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与文本对话,冬天的季节特点因为没有画面的束缚而显得多样化,符合学生的个体经验,因此对“红太阳”的感悟也就显得富有个性。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只是一种“化妆品式”的点缀,而应该与语文学习浑然一体。
另外,用多媒体代替语文书本更不可取。“捧”着书本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课堂中常对学生说:“捧起书。”一个“捧”字,是一份对汉语文化的宗教般神圣虔诚的心情。试想,我们手中捧着的书,或诉说着千古不朽的情怀,颂扬流芳千载的民族魂;或是传承淳朴的文化,讲述感人的故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情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爱之伟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神圣地记载在书里,不用“捧”的心境怎能读出来?
到了中高年级的阅读,应该让学生养成边动笔墨边读书的习惯。“捧”着手中的书,便可以认真地在有所感触之处写、画,可写读书感想,也可写读书疑问;可写基于文本的联想,也可写是对文本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常常写,学生阅读思考便逐步深入,阅读由被动转向主动,使阅读感悟不再是几个“优等生”的特权,而是每一位学生都享有这样的权利,形成个性化的阅读。
读书,还是好好地捧着书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