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把握情感识字理念 创新识字教学形式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杨晓红



我区从今年开始作为省级试验区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在过去,我们小学语文科比较重视参加各种教学方面的改革,尤其是识字教学,我们曾进行过“注音识字”“集中识字”等实验。过去的一些识字教学改革一方面促进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分追求识字的结果,数量,忽视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忽视学生识字的情感培养。二是识字教学形式单一,对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不能做到海纳百川、各取所长。三是不重视写字教学,机械单调的写字占据了学生的书写活动,学生无法从书写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写字成了被动应付的作业。因此,我们确立了小学语文科的课程改革以改革识字教学为突破口的教改思路。依托人教版实验教材,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积极创新识字教学的形式。

以往的识字教学缺乏情感的投入。经常有低年级的老师抱怨教一、二年级的语文很辛苦,学生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教识字要一笔一画地教起,但收效不大。据调查,一般低年级的识字课流程是:出示挂图(或电脑图画)——学生指出这是什么——出示该字读音,学生拼读——看清笔顺——口头组词——练习书写。重复以上流程,一节课学5~7个字。这样的教学,诚然也能落实所教的知识点。但这种教法却无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认识了老师所教的几个字,却失去了识字的兴趣,更不能掌握识字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蹲下身子,用学生的识字心理来构建识字教学的模式,把丰富的情感倾注在识字教学课堂上。

一、根据规律设计教法,激发兴趣,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

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册教材中单独编排了8个识字课来识字,共105个,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事物的归类,抽取要识的字。对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很有帮助。

例如,教《口耳目》,教师请学生先在纸上画人的口、耳、眼睛,然后张贴到黑板上,再把篆文的“口、耳、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就知道字与形有相似之处。教师接着把篆文的“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 板书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并说说理由。学生兴趣盎然,在热烈的议论中,12个生字的形、音、义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轻易地把课后的“鱼、石、网、刀” 的几个生字也学会了。这个课例就是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去画,用眼去观察,体会识字的乐趣,享受发现的快乐。

又如,《日月明》一课,老师一开始让学生自由拼读课文,然后问学生:“你们读课文发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是前面两个字组成后面的字”。老师又说:“你们能猜一猜旧字组成的新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情绪又高涨了,说:“又有太阳又有月亮,当然光明。又有鱼又有羊,味道一定鲜美。”对于“人木休、一火灭、手目看” 等学生难理解的字,教师通过画简笔画、演示动作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学生掌握了会意字的规律,又举一反三地进行了“歪、晃、品、晶” 的课后生字的延伸学习。这两个课例吸收了分散识字和字理识字的长处,更注意了处处引发学生的兴趣,遵循了儿童识字的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为从具体到抽象是儿童认知的规律,而以往我们的识字课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规律告诉学生,过于注重知识掌握的结果,而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只有让儿童具体地去观察、体验、归纳,让他在识字的实践中知道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的汉字构成规律,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才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整合教材,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识字教学的成败,我们习惯于用识字量的多少来衡量。其实,成功的识字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这才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教材只是编者、读者、教者之间的“文本”,我们的识字教学也要对教材灵活地使用。以前我们使用课本的时候,较少注意教材的整合利用,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没有很好地利用。现在教师必须把教材动不得的观念改变,先放手让学生学,以学生的学习决定教法。

例如,《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操场上》都是跟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这样处理这个单元的教学:请学生拼读课文,划出生字,利用预习、同学讨论等方式,先把第一课的“—~十”还有“口、木、日、月、火、耳、电视、电话、水果”等字词解决。这些字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认识,因此课堂上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满足其表现欲。教师还把课文的顺序打乱,根据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学校仍较陌生的具体情况,先教《操场上》一课,然后巧妙地让学生用1~3课的字词结合第4课的插图练习说话,学生说出“操场上有四个人拍皮球”“有三个小朋友在跑步”等句子。接下来教师才出示《在家里》的挂图,学生找自己熟悉的家具,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把认识的家具字词教给其他小朋友。结果,场面非常热烈,小朋友都争着上讲台。这个单元本来按进度要10~12个课时完成,教师这样处理后,只用了5个课时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而且教师通过以学定教,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作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这样更切合学生的需要,不仅让学生学会要求掌握的汉字,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初步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熏陶训练,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不再坐等老师把生字教给自己,而是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识字,把识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强化写字,开展活动,朗读背诵,感受汉字音韵形体美

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和家庭都注意让学生用计算机输入汉字,使写字教学受到削弱。其实,写字和识字是互相促进的。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发展知觉字形的稳定性和主动性,并加强对字形的记忆。而字形的辨认又是形成书写技能的重要条件。广东省教育厅专门发文强调重视写字教学。“作为世界上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跨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尤其是在当前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汉字除了它的书写工具功能外,作为书法欣赏的美育作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必须让他们感受汉字的音韵美和形体美。良好的写字、朗读能力也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认识班上同学的姓名,58位同学有40个姓,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和好朋友的姓名写出来,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摩、议论、评一评谁的姓名写得好,为什么?然后,教师把自己的姓名用楷书、篆书、隶书、行书展示出来,师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陶醉、惊讶占据了他们小小的心灵。教师告诉学生,只要自己用心写,也能写出漂亮工整的汉字。教师还告诉学生,他们的名字也蕴涵着美妙的音韵,因为汉语有声调的变化,只要组合得好,就能让人读得优美动听。教师当场用两个学生的姓名做了一首打油诗:“何小伟,周晓光/一个瘦,一个胖/要想学习同进步/心中牢记互帮助!”这时,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生心中对汉字汉语的热爱深深地扎下了根。这样的识字课,有哪个学生不爱上?这样的识字,肯定会给学生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老师还趁热打铁让学生多读多背本册的儿歌、韵文,让学生感受文字音韵铿锵的魅力。

本册教材把写字单列出来,要求学生会写100个字,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原则,所写的字与要认的字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循序渐进地学习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书写规则、间架结构等知识。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引导他们欣赏品评,学生写字的质量明显高于往年的一年级水平。



我们在实验中,要教师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不是全盘否定过去的识字教学方法,因为传统识字教学的精华是十分宝贵的,而是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用开放的态度继承成功的识字教学成果,集各家之长,创新识字教学的形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识字 主动识字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凤英  



一、全面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阐述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提到了“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全面、准确地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这些阐述,是我们研究识字写字教学、优化识字写字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准确把握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的编写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 中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根据这种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精神,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要求认400个字,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写250个字;二年级上册要求认450个字,写350个字;二年级下册要求认400个字,写300个字。这样安排有利于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尽早地阅读,同时又不致于加重学生的负担。

其次,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采用识写异步的原则,先识一些使用频率高的常用字,先写一些笔画较少、结构较简单的字,识字写字各自形成序列。识字从“爸、妈、我” 开始,写字则从“一、二、三” 开始,每课写  3~5个笔画简单的字,并且每课写的字在笔顺、笔画上还有一定的共同点。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2课,要求写的字是“十、木、禾”,练习基本笔画“竖、撇、捺”三个字,课文第2课,写“七、儿、九、无”,主要练写笔画“竖、弯、钩”和“横、折、弯、钩”,课文第3课,写“口、日、中”三个字,主要练写笔画“横折”。这样编排,就尽可能地改变了以往识字不多、字又写不好、识字写字互相掣肘的局面。

另外,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的识字部分还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口耳目》一课识象形字,《日月明》一课识会意字。

2.体现了在生活情境中识字的特点。如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机 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

3.识字形式多种多样。如词语、三字经、成语、谚语、对对子、谜语、儿歌、反义词等。

三、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创造性地进行识字教学

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识字部分虽然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实验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识字量增大了,课时又非常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成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

(一)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如何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呢?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人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操场上》一课,教师利用一段拍自学生课间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景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菜园里》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创设一种卡车开进菜园的情境,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下车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认一认词卡。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识字活动自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2.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增强学生识字过程的趣味性。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是否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实验教师在这方面可谓绞尽脑汁、不遗余力。(1)游戏识字。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如果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识字大闯关”“走迷宫” 等。(2)猜字谜。教师可以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如“三横三竖三撇三捺(森),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3)编字诀或儿歌。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编一编。如“一撇一捺要分家,两笔写成八八八。”“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一个秃宝盖,‘几’字一加光明到。(亮)”形体动作识字。某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记忆字形。如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就是一个“十” 字;再打开双腿就是一个“大”字;站直了打开右臂就是一个“卜”字等。(4)想像识记。低年级的儿童擅长形象记忆,学生联系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有助于识记字形。如识“夏”字,学生联想到百叶窗。

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自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中国古代就有六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有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指事三大类。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如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来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类汉字。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而且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等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识字的方法。

4.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就识字量来说,有的学生学前识字量就达200多个,有的学生学前识字量却只有三四个。而且,不同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其学习速度、学习进程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进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获得识字的成就感。如对识字有困难的学生,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的评价:“你错了!”“你怎么又没读对广而是提醒学生说:“看看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几声?”“我还没有听清楚,请你再读一遍,不要害怕!” 甚至有时反复纠正,学生也不能读准时,教师就让这个学生对着教师的耳朵读一遍,当然学生还是读错了,但是教师却大声宣布:“你读对了!”过了几天再找这个学生读,学生基本上都能读对。

(二)如何有效应对学生识字回生的现象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五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问题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识字过程中出现的回生现象。

1.及时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衡。因此,为了避免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复习应该及时。教学实践证明,采取行动及时复习学生的识字成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用结合是预防识字回生的良方。

大量识字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尽早阅读铺开道路,而识字的同时进行同步阅读又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通过推荐学生阅读人教版课标教材的《同步阅读》和带拼音的儿童读物、朗读背诵古诗或儿歌等途径,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学生的识字巩固程度和识字能力、阅读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3.适当控制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序列结构、学习的程度等等。因此,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的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习程度一般以150%为宜;复习巩固的形式多样,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应对识字回生的现象。

(三)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识字材料,如学校的标语、宣传栏,家里购视、报纸,街上的广告、牌匾等,都是学生随时可以利用的识字资源。

1.激发学生随时主动识字的意识。

学习资源无所不在,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学生如果对这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具有主动识字的意识,周围的环境再有利也是枉然。识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正面引导,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自觉性。如出示生字后让学生自己先认一认;对于学生已经认识的字,教师就趁势追问“你是怎么认识的?”或“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大加赞赏。这样,受到表扬的学生识字的劲头会更足,其他学生也会因此受到鼓励。

2.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

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被激发以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充分表现、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建立“识字墙”“识字门”“识字乐园”“识字擂台”“识字储蓄罐”等。激励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增加识字量,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四)如何把握要求认识的字中的偏旁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识字有两种要求:一种是要求认识的字,即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一种是要求学会的字,即“四会”,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以往,人教版教材偏旁教学都是随着要求学会的字出现,新偏旁不仅要认识,并且还会在写字的过程中加以巩固。因此教师操作问题不大,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现在课标教材把认识新偏旁的任务归到要求认识的字中,教师有些不太适应,学生对偏旁的认识也不够到位。如何在不违背整体识记的原则上落实偏旁教学的任务呢?经过研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即时处理,就是当新偏旁出现时就要求学生认识。如《操场上》要认的“打、拔、拍”三个字中的“提手旁”,“跳、跑” 两个字中的“足字旁”,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共同点再认识偏旁,也可以是教师先提取新偏旁教认,再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他的字里也藏有同样的偏旁。另一种是延时处理,就是新偏旁的掌握并不要求一步到位,等到认识几个相同偏旁的字时,再要求学生掌握偏旁。如认识了“冷、次”“沙、江、游、流”“还、远、进、边”后,再分别落实“氵”“辶”“冫”,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偏旁的认识,还或多或少能了解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同时也便于教师灵活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增强趣味 识用结合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汉川街小学  皇甫惠仙  



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实验工作中,不少教师反映与原教材相比,这套教材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识字量很大,而学生却回生快,变化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由此可以看出,识字及巩固既是一年级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改进识字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的要求,在教《日耳目》这一课时,我这样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等12个字;2.会写“十、禾、木”3个字。3.掌握“丨、丿”基本笔画。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1.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这一课的生字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安排了一组象形文字。对于象形字,教师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的讲解,只要做到向学生渗透,学生会辨认即可。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图,图右下角的象形字和生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学生只要能看出它们在形状上相似并能简单说一说,会辨认就行。2.认读生字。在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不必急于教读。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这样人学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学生可能有很多种说法,教师不必限制,可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以初步体验识字的乐趣。然后可领读认识生字。领读这一环节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已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自己领读。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由教师领读。领读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读、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在全班同学大部分会读的基础上,开展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如开展“这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多少”“看谁认得又多又快” 等认字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介绍一下各自认读又多又快的秘诀,然后把好的经验加以推广。总之在识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作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上。3.巩固识字。对于这12个生字,教师没必要作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应该在练习中、在生活中巩固识字,使识字真正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会连” 这一题的设计是遵照象形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字,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就能够比较熟练地认出这些字。“我会找”,找一找哪些字你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大学的?这样一方面巩固了第一课学过的汉字,增加强了新旧生字的联系。4.指导书写。本课共三个字,其中“十” 是上节课学过的。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作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学生刚开始写字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在范写的过程中要结合生字教三个基本笔画名称:“丨、丿、乀”,不要求学生死硬背,只要认识就行。最后让学生练写。在练习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同样的要求,但至少写2个。写完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同学、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写字的乐趣。5.实践作业。在作业安排上,让学生动手收集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学习的生字(如商标、报纸、书籍),进一步增强生活与识字的紧密联系,做到识用结合。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兴趣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厅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一年级学生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协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轶文趣事举不胜举,学生听了这些故事不由自主地对汉字产生了好奇心。同时经常开展以下一些游戏,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例如,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字谜,展开联想,和同学合作或者独自创编字谜,让大家来清,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地大笑,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另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送生字回家,给生字找朋友等等。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的5分钟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 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了,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2.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上生字头饰,并把它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教师还可以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宇,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3.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4.钓鱼:出示一幅画着池塘的画,池塘里有许多鱼(拼音)。学生说出对应的生字,组成词,上台钓鱼,可分男女、小组竞赛。5.猜谜语、说儿歌: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谜帮助记忆。如能做出动作的字,可以做动作、说儿歌加以记忆。6.彩虹桥(分组合作过桥)。教师出示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后面的学生组同看哪组词说得多。词说完后,小组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说一句话。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爱学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还采用激发儿童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多识字,彭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如,《画》一课中要识的字多为反义词,我把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找朋友” 的音乐伴奏下跳舞,做找朋友的游戏。又如《操场上》一课.识字类型为体育器材和体育动作,我课前准备了足球、拔河绳、皮球、横竿等。上课了,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认识这些体育器材,再出示相应的生字卡片,用实物演示法认字。像一些动作词拍皮球、打篮球、踢足球、跳高、跑步等,也让学生主动参与,用相应的形体动作帮助记忆生字,然后用生字卡片矫正强化,我称之为“亲身体验认字法”,这样做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悦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三、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

一学期认识400个汉字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必须大力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炒,学生会马上厌倦。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认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我及时鼓励他说:“你真棒!”并问他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会说:“我是在阅读带音节读物中认识的。” 或者说:“我是在广告招牌上请教父母认识的。”“我是……” 我及时鼓励:“你真会识字。继续努力!”学生听到老师这些真诚的鼓励,就会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主动在家里、街上、商场等生活中识字,从而增加了自己的识字量。他们还收集商标字及有关图片,剪贴成集,拿到班里向同学展示,并把其中的得意之作张贴在教室周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当众表现的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一)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识字教学要对其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授人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例如《口耳目》一课全是象形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规律,这些字和图很相像。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识字第4课《操场上》有很多形声字,如球、拍、跑、响、课等,可以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它们了,而且慢慢地就能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从而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同的孩子在学前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多的到200字左右,有的孩子却是一张白纸,而且孩子先天智力发育也有不同。因此我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孩子学前有基础,表现欲强,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有的孩子喜欢找小伙伴一起识字,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使其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善于联想……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就不会觉得厌倦,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要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脱离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忘记。因此,我们结合课文选择了许多课外读物,订阅了拼音小报,并且自己编了一些儿歌、韵文引导学生阅读,使学过的字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和这些字打照面,久而久之,在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实践,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的字也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并且从小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了乐趣,会更加主动地识字,也会在无意中识更多的字。

(四)让生活成为识字的舞台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在生活中识字是很方便的,因此它是很重要的识字途径。我们应在学校里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开学时,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个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大家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会记住不少宇。前面的黑板上,老师每天根据所学的生字编写一两句儿歌,请学生自由练读。后面的黑板上专门开辟一个专栏 “我会认”,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会认的字写在或者  贴在上面。互相交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劲头很足。还有学校的标语牌等为学生创设了识字的良好环境。在校外也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结合语文园地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食品包装袋、广告牌、街标、路标、单  位名称牌、电视、卡拉OK等等都成了学生识字的教材,学生乐此不疲。运用这些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不仅识字兴趣浓、识字能力加强了,而且阅读能力也比以前的学生强,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阅读短小的拼音读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辽宁省东港市菩萨庙镇中心小学  毕秀梅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结合本人在使用人教版实验教材过程中的识字教学实践,谈几点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体会。

一、要创设识字情境,激趣乐学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勇于探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境,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比如,在学习“鸡”字时可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小鸡的样子,并表演一下小鸡走路的神态动作,学学它的叫声等。这样,抽象的“鸡”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语文源于生活,但最终要回归生活,这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识字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再如,学习“土”“大米”“地” 等字时,教师可借助挂图,通过绘声绘色地描述,带孩子们走入童话世界,这样,枯燥的识字就成为学生积极探求的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困难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封闭的识字教学局面,创设一个开放多维的教学环境,拉近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利用多种激趣形式,使学生乐学

识字不只发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下,学生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和时间,教师平日要注意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广泛积累识字材料,做一个在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广泛利用书报、影视媒体、商标、招牌、广告、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定期开展识字交流活动,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课外自主识字的劲头会更足。在课外识字积累中,还可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识字材料,如商标、小食品、药盒、剪报等编成《识字小手册》,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命名,评出最佳小编辑,编汇而成的手册还可在图书角中展示、传阅,增强识字的覆盖面。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调动了其课外识字的积极性,等于为学生插上了有力的翅膀,让他们在识字的自由王国中展翅飞翔。

三、多动手实践,激趣乐学

识字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因此,在识字中,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去动口说、动脑想、动手画、说一说、猜一猜,这样,就可以从大量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同时也会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愿学乐学。比如,在学习“打”“拍”“拔”“跳”“跑”等字时,可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在运动中学字认字。再如,在学习“羊”“犬”“鸟”“鸭”等与动物有关的字时,可让学生编童话故事并演一演,在自己导演的故事中当主角,既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了自主识字的目的。由于活动是综合性的,不但完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又培养了学生对字的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探索不同学法,激趣乐学

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在识字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交流识字方法时,要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选用得心应手的识字方法识字,这样不但不束缚学生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而且尊重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培养了个性发展。

总之,只有把识字兴趣的激发与调动放在识字教学的首位,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统一,在识字教学中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识字教学管见



山西省太原市三好学校 郑焕芝  



  
识字,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l~2年级教学重点”,更加明确了“识字为重点” 的思想。怎样攻破识字关,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识字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低年级就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呢?

一、在课堂内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课堂是学生认字识字的主渠道,通过课堂识字教学真正使学生掌握认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一)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l.象形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例如“目” 这个插图,认识了这个事物,了解了“目”这个事物的形状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字“目”与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认识象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拼读“目”宇,熟记字音、字形。通过学习“目”掌握了学习象形字的方法。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口”“耳”等有类似规律的汉字,使学生举一反三。

2.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操场上》这课中出现的生字,一部分是“提手旁”,一部是“足字旁”,教学时利用这一规律,引导学生认记“打、拨、拍”和“跳、跑”这些字,明白这些动作分别是要用手和脚来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动作的字都分别用上“提手旁” 和“足字旁”。然后让学生认一认,表现用于活动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 的字分别是哪几个,然后读儿歌,从儿歌中找出这些字,进一步巩固识记生字。最后,再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既扩展了识字量。又使学生掌握了归类认字的方法。

3.熟字加偏旁的字。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正像崔峦老师所说:“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一点,我从实验校的学生身上有了很深的体会,他们在这一年的实验中学会了寻找构字规律,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能主动识字,自觉完成识字任务。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阅读一些浅显的儿童读物。他们对书中的内容虽说有的不是很明白,但是却有了阅读的兴趣。

(二)用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学习生字的新的刺激点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教师在课上设置一些游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上课伊始,教师抓住重点的字设计趣味猜字谜的游戏,并借助生动的画面、清晰的音响、鲜艳的色彩,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积极动脑。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猜字谜、编字谜也是识字的好方法,使他们爱猜、乐猜、会编、多编。如学生根据“阳”字编出了太阳晒着耳朵就是“阳”;小朋友用点劲,用手拔,就是“拔”。我想,孩子们自己编的字谜也许粗糙了点,幼稚了点,甚至在我们大人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合乎情理,但是小孩子在积极地编造字的过程中不是对字反复地推敲研究过吗?孩子们的思维能进入一种积极状态,何愁记不住这些字呢?在学完一阶段的生字之后,教师设计了“钓鱼”之类的游戏,即在黑板上贴着用卡片做成的色彩斑谰的“鱼儿”,在“鱼儿” 背后安排了复习巩固的内容。可以在内容的安排上做精心设计,突出该课生字的重点和难点,并把词语的理解和说话练习结合起来,在游戏中复习了生字,训练了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乐于识字。

(三)创设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认的字与以前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对汉字的字形不进行繁琐的分析,也不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而是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多次巩固,由生到熟。而仅通过一张生字卡反复与学生见面是枯燥的,收效甚微的,老师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集思广益。如往教室墙上贴字卡,加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还把学过的字编成简单的词组、短语、句子写在条子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识字环境。开始是老师编,后来学生编,最后连家长也参与进来。例如,学完汉语拼音第十二课,就写出字条“天上有云,有飞机,地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让学生认读;学完课文《小雨点》之后,不仅让学生阅读生字组成的句子,还让学生阅读由这课生字编成的一个故事《给蓝猫的一封信》,在这些句子与短文中,不仅有今天所学的生字,还有以前所学过的生字,加强了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我们就是这样把生字编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句子、短文,让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也参与编写,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自己的校本课程,这样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还开设了校本课程——早读。早读的内容包括:古诗词、格言、警句、谚语、成语等。每班配备了专用小黑板抄录这些内容;早读的方式:每班每天由一名学生抄录并领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蕴,而且使学生无一时、无一处、无一地不在识字,引导学生走上了一条成功的识字道路。

二、在课堂外、生活中识字

识字教学不仅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

1.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工厂、展览馆,一边参观,一边识字。

2.让学生在轮流发作业本的同时识字。

3.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广告宣传标语、车站牌、牌匾等进行识字。

4.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及相关汉字。

5.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报纸或看电视进行识字。

正如崔峦老师所说:“使学生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增识了许多汉字,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

我们还将在今后的识字教学研究中,探索更为科学的,既符合认识规律,又符合汉字规律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开创识字教学的新局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拓宽识字渠道 巩固识字成果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矿区逸夫实验小学 王跃华



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增加。我们认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识字策略是正确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话之间的矛盾。怎样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显然,再像以前把学生禁锢在课堂的小圈子里,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抄写来完成是徒劳无效的。只有拓宽识字的渠道,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才能巩固识字成果,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利用语文教材外的书籍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因为语文教学需要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课本所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在课本上出现几次,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性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文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课外,把引导学生读语文教材外的书籍当作一项重要活动来抓。

1.利用“同步阅读”识字。“同步阅读”是很好的识字凭借,每篇课文少则十来个生字,多则二十几个生字。我们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巩固学过的生字,学习新的生字。每周利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收获。有的学生在一周内就能学到并记住七八十个生字。

2.读背古诗识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年段背诵优秀诗文50首。我们将其分解到两个年级,其中一年级20首,二年级30首。学生每周读背一首古诗。每读会一首古诗,都能认识三五个生字。在简单了解意思之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边背边加上动作,兴趣盎然,无意中又学到了几个生字。

3.读其他学科教材识字。思想品德、自然、音乐、健康教材,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引导学生自主地阅读这类书籍,能在提高思想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扩大识字量。

4.读课外书籍识字。课标中对课外阅读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在5万字以上。广泛阅读能让学生多方面得到收获,低年级学生多阅读还能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但能汲取书中的精神营养,而且能多多识字,一举两得。

5.读校本课程识字。校本课程的编排凝聚着实验教师的心血和智慧,尽管还很稚嫩,但给学生带来的收获是公认的。我校教师在学期初通览教材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编排儿歌、小短文、对口词等,将部分生字再现,人手一册,让学生每学完一单元自读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效地巩固了单元的生字。

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的空间识字

生活是知识的大舞台,有人说:“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他们学习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会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间,在各种图书、电脑、网格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一定会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

1.把广告、标牌等当作识字教材。我校一年级教师一次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街道旁,让学生互做小老师,去认识所见到的商店、标语、广告牌上的汉字。学生非常活跃,自愿结组,把路边的广告、商店的门牌等当作识字教材。有的互相学习,有的询问路人,有的请教老师。一节课时间,学生多的认识了三十多个生字,少的也认识了十多个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还检查出不少商店广告中的错别字,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放学后,学生还余兴未尽,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继续学习和巩固所学生字。之后,从家长反馈的信息告诉我们,学生在与他们逛街时,总是问这字念什么,那字念什么,回来后还让把标牌上的字都写下来,家长感到学生已有了浓厚的识字兴趣。

2.把商标、包装盒等当作识字教材。小学生都有爱吃零食的习惯,充分利用这一点,也能让学生认字。教师每天抽出时间,与学生交谈,询问学生“妈妈昨天给你买了什么东西,商品的包装上有字吗?你认识了吗?” 时间一长,学生为了能和教师交流,都主动询问父母买了什么,同学间也经常谈论这样的话题,“你昨天学到了什么字,快告诉我”,还有的同学干脆请求父母把一些没有标签的物品书写标签让他们识认。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三、引导学生利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识字

玩是儿童的天性,如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长才于是实验教师们颇费脑筋的事。二年级的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在生活中识字的成果,精心准备了《自选商场意思多》的识字交流课。课前一星期,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自力、商场。先引导学生调查要办好商店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识。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带生字的食品包装,把没有包装的物品写上自己认识的字当作商标;他们还咨询了商店起名的学问,给自己的商店起了又好听又吉利的名字,如“智多星商店”“小精灵商店”“幸福商店”等;也弄清了货物分类摆放的学问等。课上,教师做商场总经理,各小组推荐分店经理1名。分店经理要认识自己商店里所有物品上的汉字,给自己的商店做广告。教师给购物者发放了事先准备好的购物卡,学生可以自由购买商店里喜欢的商品,但必须读出商品上的生字,如读不出可请教商店经理。在一阵喧嚣后,学生纷纷购置了一些物品。之后,评选“识字大王”,佩带红花,请“识字大王” 介绍识字经验。这节课,教师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让学生品尝了识字的乐趣。在实践中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发展了语言,巩固了识字成果。

此外,把影视、网络栏目标题作为教材,把学生的名字作为识字教材,利用班里板报专栏、悬挂的条幅识字,利用家长会,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等,都是实验教师创造的非常可取的识字教学做法。总之,拓宽识字教学的渠道,开发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创造之火,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识字教学小技巧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会镇苏村联小 刘玉静



识字是阅读、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提高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呢?

一、互助、互评,激发乐趣。

学生性格的不同、学习基础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生字的认识速度有所不同。互助、互评不但能大大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而且能实现“小老师” 的帮带作用,缩小同学之间学习的差异。如,课堂学习生字时,在学生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的基础上,我经常让学生、同位之间把学习的生字互读,取长补短,互当小老师,评价同位。根据读的效果进行评价,若同位全部会认,等级为优,要在同位的生字旁用铅笔画朵小花;若同位大部分会认,只有个别的字读不准,等级为良,就在同位的生字旁用铅笔画个小苹果;若同位大部分生字都读不准,自己要帮助同位认读生字,起码要使同位得上小苹果。有的同学得上了小花,有的同学得上了小苹果,有的当上了小老师,有的有了进步,每个人都有收获,各得其乐。

二、小组探究,资源共享。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生字时,我常常用一定的时队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识字方法的探究,使他们在讨论、争论中共同进步。如:

加一加识字,

如:灯(火+丁)、胳(月+各)等。

减一减识字,

如:支(枝-木) 交(校-木)等。

比一比识字,

如:洲──川、记──纪等。

归类识字,如:腰、胳、膊、病、痛、疾

用这种方法识字,学生们不但识得快,而且记得牢。

三、“我能行”,让学生自信。

能够正确的展示自己的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更是与人合作的一种技能。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与个性,增强对所学生字的成就感,在学习生字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我能行”展示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学习《一株紫丁香》一课的生字时,在“我能行”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师,我会读。”,有的说:“老师,我会用谜语记忆字形。困──木头长在嘴里面,您──你有一颗爱心。”有的说:“老师,我会组词。”有的说:“老师,我不但会用生字组词,还会用组的词造句。……” 听着同学们自信的回答,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故弄玄虚,快乐学习。

帮助别人,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我有时故弄玄虚,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快乐识字学习。如,有一次,在学习生字“哭” 时,我故意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对“哭”这个字的字形总是记不住,你们谁能帮帮老师?”同学们一听要帮老师,一个个精神倍增,纷纷举起了一个个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这样记:上面两个口,下面一个犬。”“老师,这样更好记:一个人长着两个嘴,太丑了,他伤心地哭了。”“老师,写“哭”字时,千万别忘了写那一点,那是哭的时候留下的眼泪。……”我听着同学们真诚的话语,看着同学们一双双高举的小手,真诚地说:“同学们,你们真棒!谢谢你们。”“不用谢。” 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

五、多媒体课件巩固、开拓。

电教和识字结合。在识字中实施课件教学策略,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学生关心自己学习的结果,用一定的形式将回答结果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出来,使他们得到学有所获的肯定,建立自信心,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时,我有时利用多长体课件形象生动的优势,帮助学生巩固字形,理解字义。如在学习生字时。我有时把生字做成红红的果子,使它长在绿绿的大树上,做放多媒体课件。读对了,果子就落到收获小筐里,并加上掌声或“你真棒”等动画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认读的乐趣。

总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识记生字,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3: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