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思维是感悟的关键







喀喇沁旗西桥总校 申国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初学者陆世仪也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三)可见,为要“悟”而不“罔”,就要“思”,这个“思”就是“思维”,“是大脑在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理性的认识加工活动”。(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有了“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学生对思维对象就有了一个更深刻、更高层次的认识。可见,“思维”在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起了关键作用。学生只有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思维的物质外壳”对教材所反映的“内核”进行“认识加工”,才得以有所“感悟”。

由“思维”而达到“感悟”,要经历两个过程:首先是直觉思维,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教材的阅读,很快就对教材内容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有了一个直接的觉察。爱因斯坦曾说过:“我相信直觉。”在直觉思维中,除了“多想”之外,学生主要凭借的就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学生读了《驿路梨花》之后,便能理解主旨,并能被山寨人的纯朴、友善的人情所感染,那是因为“作品”接近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因此,要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层面上的“感悟”能力,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思维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参与了,愿意想了,认识对象才能成为学生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亦称为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思维具有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因此,学生的“感悟”也就更深刻、更高级,因而更有价值。在创造思维的过程中,学生虽然仍要凭借语言文字,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多寡,语感水平的高低和文学积淀的厚薄,就出现了不同的“感悟”。这正应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同时,由于创造思维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和思维方法(如联想、想象等)也比较复杂,最终也会出现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的“感悟”效果。

运用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至少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教师或设计好有价值的问题,或鼓励学生质疑,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如设计《驿路梨花》一文的问题,要抓一个“美”字:景美、语言行动美,进而扩展到风土人情美,人性美。第二,要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如对《散步》一文的主题的理解,就不应仅限于三代人之间的爱,而且要扩展到人的生死,爱的延续,要想到“整个”的人类等等。第三,要指导学生运用联想、想像等思维方法,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如学了《驿路梨花》,再指导学生读沈从文的《边城》,然后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就会想到作者所反映的中华民族“人性”美的内核。第四,要加强学生体验、观察生活的指导,以充实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培养语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摘自《内蒙古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谈如何指导学生摄取、储存、加工信息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小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摄取、储存、提取和加工的过程。学生摄取、储存的信息愈多,输出信息也就愈易、愈畅。输出信息的易与畅,又能激发学生更大量地去摄取信息。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习作中信息流程的指导,逐步提高他们输人、输出信息的能力。本文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如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摄取信息

摄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如果教师对小学生不认真指导,他们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何信息也摄取不到,更谈不上储存和提取了。因此,指导学生广泛摄取信息便是作文教学中第一需要做的事。

1.观察摄取。观察是摄取信息最有效的一条渠道。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会,从街头小景到大自然景观,都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细心分析、判断,以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2.访问摄取。访问是摄取信息的另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许多的人、事、景、物尚不熟悉,特别是与之有关的历史材料,他们所知甚少,而这些往往是习作的重要信息,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访问、调查摄取信息。譬如,练写《我与爷爷比童年》《家乡的变化》《学校今昔》之类的作文,都需要指导学生通过访问调查获得翔实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小语新大纲提出的要求,“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3.视听摄取。现代社会各种媒体迅猛发展,并迅速普及千家万户。我们要因势利导,认真组织、指导小学生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多种视听渠道,让学生摄取信息。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或老师禁止学生看电视,理由是“影响学习”。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诚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学习绝不能只限学习课本知识。应该说,电视上有许多栏目对小学生的学习是有益的。如“新闻联播”、“东方小故事”、“动物世界”、“体育天地”、“道德与法制”等等,小学生如若经常收看,注意摄取一些信息,就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习作能力。

4.查询摄取。随着学校图书室藏书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上计算机和电信业的飞速发展,指导学生通过查询摄取信息已显得十分重要,且具有时代特色。我们可凭借“大阅读课”,把学生带到图书阅览室,教给学生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行查询图书资料,摄取信息。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通过“168”电话信息编码和国际互联网查询摄取信息。譬如,学生可通过拨打“168”电话,向“希望工程”查询:捐赠人能否将助学金直接寄给失学儿童?可以向“希望工程”捐赠的物品有哪些?结对资助失学儿童的手续是什么?这些信息与小学生密切相关,对于他们做人、作文章都是有好处的。

二、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大量储存信息

指导学生广泛摄取信息,目的在于储存,便于提取使用。若只摄取不储存,摄取则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大量储存信息,并建立信息库,以供在作文时随心所欲地提取有关信息。

1.写观察日记。这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储存信息的方式。观察日记可分为:人物类、事件类、景物类、动物类、植物类等,学生可将随时随地观察到的人、事、景、物等分门别类地写在观察日记本上,以便作文时查阅参考。

2.写读书笔记。这里所说的读书笔记是以写“摘抄型”的为主,当然也可以写心得体会。“摘抄型”读书笔记可分为:“丽词佳句”、“精彩片断”、“精美短文”等。“精美短文”还可以分为“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名人趣谈”等等。教师可指导学生把课内外所读的内容,在读书笔记上分类摘记储存起来。

3.制作信息卡。学生通过阅读、查访、视听、查询等多种渠道收集到许多信息,教师可指导学生制作信息卡片将部分信息储存下来。信息卡片可分为:“名人格言”、“谚语古语”、“新名词新概念”、“动植物之最”等,并指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分类抄在卡片上。

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提取加工信息

提取加工信息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提取加工信息,以迅速提高表达能力。

1.创设交际情境,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小学生习作要坚持从说到写、先说后写的原则。小语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据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期举行“小组信息发布会”,让每个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收集到的新信息。可以是简短的一句话新闻,可以是一则最新消息,也可以心里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交流欲。如有的同学说:“电信局最近在电视上发出通知:用17909代号拨打长途电话,能节省2/3的通话费。”有的同学说:“昨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我国第一个机器人诞生了。”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互相交流信息,增加了信息量,又有利于互相鞭策,促进信息的广泛收集,同时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改革作文命题,激发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兴趣。学生不爱写作文,已成为一个不争的“老大难”问题,这与作文命题有很大关系。一位叫上官子木的作者曾撰文指出:“导致中国孩子不爱写作文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作文题目缺乏趣味性和求知的广泛性,使学生在作文时只能进行文字的排列组合,而不能进行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排列组合。”我们也有同样的认识,教师要注意改革作文的命题,尽量使作文题目多一些宽泛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有信息可提取加工,以调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的积极性。譬如,把原来常见的写人物的题目《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拓宽到《我想象中的一位古代诗人》《我想象中的机器人》《我想象中的一位发明家》;把原来一般的写生活的题目《我学会了炒菜》,拓宽到《我学会了弹古琴》《我学会了打手机》《我学会了操作电脑》等。这些题目,既有趣味性,又有求知的广泛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鼓励自主拟题写作,提高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我们一贯主张:让学生在自由练笔中学习作文,鼓励他们想写啥就写啥,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自拟题并不是放手不管,教师要适当地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使之做到“表达真情实感”。

此外,组织学生创办手抄报、壁报,为学校广播站、校报及各地少儿报刊写稿投稿,也是引导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有效方式。

总而言之,生活是一个信息源,图书是一个信息源,大自然也是一个信息源,只要作文教学向这些信息源开放,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去采集、储存、提取和加工信息,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就能步入新的境地。

摘自《小学教学参考》2001/3

(山东莱州市路旺镇朱马完小 孙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谈谈怎样读和背







下午作文课后,几个学习积极分子来到办公室找我。我请他们坐下,问:“学习作文,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我们几个都是知道努力的,每次作文都能写一大篇。老师的评语在‘内容具体’后面,常常加上‘语句平谈’、‘语言表达力不强’什么的。”

──“为这个,我们的作文得‘优’难。”

──“老师,您给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语言表达力呢?”

我点点头,初步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再见了,亲人》一课学过了吧?请问文中写了三个什么样的故事?”几个人分头说,复述得不错。“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几个人争着说,人人说得准,“其中,‘小金花’的故事,曲折生动,谁能背给老师听听?”这一问,几个人都卡壳了。

我又点点头,进一步明白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你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语文书已经读过十本了。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故事情节容易,掌握精彩语句难。可不能像小狗熊掰棒子那样,学一本扔一本,读一篇丢一篇。到上中学时,老师问你们小学中十二册语文课本,学会几篇课文呀,你们张口结舌,那可不行啊!必须加强课内范文的读背练习,才能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怎么加强课文的读背练习呢?是每天抱着语文书从头至尾每课都背吗?”

“不是的。学习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做法么,我今天向你们讲三点,供你们参考。”

一、整课课读背,掌握全篇

一本语文教材,除几首诗歌得当堂人人会背外,还有七八篇记叙文,从头至见每段每句都写得流畅生动。这是一个学期内你们学习的重点目标,一定要瞄准它们。随着课堂学习的进行,熟读成诵,几个人互相检查,验收通过。每天早读时,要每课复习加温。直至期末,达到熟记心底的程度。人的一生中,你们这个年龄段是记忆的最佳时期。小学十二册语文书,每册拿下七八篇范文,有了这百八十篇范文,保你们终生受用不尽。

这七八篇课文选什么样的呢? 一是绘景的记叙文。这类文章大都有优美的语句,读着眼前会展现画面,是一种美的享受。像《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课文,有谁不喜欢呢?若小学毕业时,连这类课文都不会背,作文的语言怎么能好呢?

二是状物的记叙文。这类课文大都小巧玲珑,语句活泼,内容生动,读着情趣盎然。像《燕子》、《松鼠》、《我家的猫》、《火烧云》等,你们也会喜欢的。

三是写事写人的记叙文。这类课文,由于记叙故事情节,篇幅难免长一些。但有些篇章格外激动人心,语句感情色彩浓烈,也应成为读背的重点。像《再见了,亲人》、《一个苹果》、《我的战友邱少云》、《小站》等,不可忽略。

二、摘取片断,重点欣赏

不少课文有这种情况,虽然不便读背全篇,但其中有的片断十分精彩。把它们—一摘取下来,加上个小标题,认真抄录在自己的本子里,时时吟诵,实在是一种语言上的享受。例如:

平静的湖面──摘自《鸬鹚》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岸边几棵垂柳,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那只船上,有个渔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十来只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这里完全是静态观察与描写。把这些鸬鹚比成一排士兵,比喻和拟人写法,别有情趣。

随着课文的学习读背,这样的片断对你们来说不费什么气力的。理解它们的意思后,工工整整地摘录进自己的本子,课余饭后,翻开本子读上几则,欣赏过程中,书面语言的内在规律便可以学到手了。

三、关键语句,必须拿下

在一篇课文里,有两种语句起着关键作用。一是与表达中心有关的句子,二是在记叙与描写过程中十分精彩的句子。理解并牢记这类关键语句,那些课文才算是“学过了”。例如:

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摘自《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多清楚,英雄的最后形象是这样的!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摘自《给颜黎民的信》

这两句话,教育了我们几代人。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摘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句话,放在结尾,直扣中心。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摘自《詹天佑》

这里的话,说得深刻,是座右铭。

“好了,今天我给你们就先讲这些吧。怎么样,听了有什么感想吗?”

──“这办法好。”

──“这回,我们的语言能力该提上去了。”

“也别那么过早乐观。”我叮嘱他们,“要获得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得长时间下功夫。一本教材,背它个七八篇,摘录二三十个精彩片断,牢记百八十个关键语句,这只是一个学期的任务。几个学期坚持这样做,持之以恒,才能有明显效果呢。你们有这个毅力吗?”

“我们不是偷懒的学生!”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平度实验小学 宗美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体验型活动教学方式的探究与实验







体验型活动教学方式即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的学习形式。

体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型活动”即是在阅读课上,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不仅能逐渐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善于从段与段、句与句、词与词的联系中去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准确地把握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含意,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语”。而且,学生还能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中,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

“体验型活动”如何进行操作呢?

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

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这些感官接触客观事物,经过大脑的综合,在大脑皮层上留下所感知的外界事物的感性形象,即映象。这就是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了表象。而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就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即直观的形象思维。以后才逐渐向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过渡、发展。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使词语与形象构通起来。与此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儿童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这样,主客观一致,智力、非智力的和谐,使整个情境,成为一个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儿童置身于这种特定的心理场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一般要比所表述的语言更加深入,处于“未尽之意”中。这种整体和谐的情境的体验,必然使儿童知识、能力、心理品质协同发展,从而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诗歌、寓言、童话、各类故事,它们或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或富有生活情趣,或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在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这些课文感其美,动其情,明其理,可作如下尝试:

1.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电教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将形、声、光、色综合运用,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地体验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如教学《长征》前,可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线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抢渡大渡河的电影剪辑,《长征》歌曲、《长征》朗诵等集合,制成电脑光盘,在课堂教学中随机运用,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这样,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能获得切身体验,对诗歌的学习、讨论会自觉而主动,积极而热烈。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全诗所抒发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此外,在词语教学中,也可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明白词语的意思,学会词语的用法。

2.组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再现与创作中体验。

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情境,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中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体验,思考,提高。特别在创作表演时,儿童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等表象,小动物的头饰,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都会在表演想象的情境中活跃闪现。因此,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在座位上观察,都会借助情感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得到提高与发展。此外,还可以用实地观察、语言描绘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中提高阅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获得情感熏陶,发展思维能力。

二、动手操作,引导体验

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体验、思考,从而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叙述条理,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同时还能真正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如何让学生按课文所叙述的条理,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方法,从而学会一种思维方法,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将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大象模型、塑料船、小石子、一盆水,组织学生一个个边动手“称象”边叙述。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知道了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叙述的,并学会了用“先……再……然后……” 有条理地说一件事,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最后,通过“你还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的讨论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感情朗读,引导体验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训练。而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读对、读通、读好课文的训练中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贴切,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过程变化。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寓意深深隐含文中。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练习朗读狐狸的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分四步进行朗读活动,引导学生边朗读边体验,边思考边议论,达到教学目标。第一步:独立借助拼音把课文的每个字读准,句子读通;第二步:边读边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狐狸的话;第三步:分小组交流,轮流读狐狸的话,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读(注意取长补短);第四步:汇报朗读,要求每一个汇报的同学谈谈采用这种语气、语调的理由,以此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根据,细细品析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与此同时,还动员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议。这样,学生不需要教师作任何讲解,通过一次次自主地、积极地朗读,自行探索,相互交流,慢慢地加深体验,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了深刻的道理,更能发展思维,学会一种自能读书的本领。

(深圳 杨璐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读写童话故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童话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学好这一类课文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听,将信息输入大脑。21世纪科技大发展,语言的传导运用进一步现代化。随着电话、电脑的普及,社会生活对人们的视听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因缺乏听的能力而导致学习被动。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开始教课时,可先让学生从头到尾地听一遍童话故事。听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童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边听边想。如教《公鸡的脸红了》这课时,先让学生听故事。想一想:(1)这个故事讲了几种动物?(2)主要讲谁?(3)主要讲了什么事?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边听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读故事,先要读通,遇到生宇、新词能主动查字典解决。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弄明白。对于某些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如教《公鸡的脸红了》抢修屋顶这一段,教师抓住“深夜”“赶来”“抢修”这三个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深夜里狂风暴雨把公鸡屋顶刮跑,兔子、鸭子、松鼠连忙赶来,一起帮助公鸡抢修屋顶的情景,使学生感悟邻居对公鸡的热心帮助,最后让学生把故事熟读成诵。童话中的对话,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便准确地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性格,如能配上一定的头饰和面具,让学生上台表演,那效果更好。

三、讲童话故事,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童话语言通俗简洁,故事曲折有趣,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童话教完后,先让学生顺着板书的提纲自己练习讲故事,然后同桌同学互讲,最后到讲台前讲给全班同学听,力求语言准确,表达生动,态度自然。讲完后,组织学生评议,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归纳。课后,还要布置学生尽量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童话情节生动有趣。课文学完后,学生的思维还常停留在故事的结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道德判断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童话故事以后,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动物进行合理的想象,编织出一个个生动有意义的童话故事,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如我教完《桌椅的对话》这篇童话后,就让学生试编童话,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出了《太阳和彩虹》《青蛙和蛤蟆的对话》《钢笔和蜡笔对话》等童话。我把学生们写的童话装订成册,在同学中相互交流。学生编的故事新颖而富于情趣,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

 

(浙江省乐清市实验小学 章林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突主题创情境活思维——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使用







简笔画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炼、概括的图示形式,把文章的重、难点,中心意义显示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

简笔画的设计使用既有展现教师艺术的作用,又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质疑解难、活跃思维、训练技能的作用。

一、突出重点,体现中心。凭借简单图画,让学生理出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简笔画(图1),充分体现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如千斤巨石纹丝不动、严守纪律的高贵品质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从而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释疑解难,活跃思维。利用简笔画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解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如《詹天佑》一文中,学生很难理解火车在两个车头推拉下沿人字形路线行进这一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作为学生思维的支点,学生阻滞的思维自然畅达了(图2)。

三、创设意境,生发情趣。对于参观、游记等一类的文章,可以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的路线和观察的方位,从而使学生进入画面意境,见景生情。如《颐和园》一文的简笔画设计(如图3,实线表示参观顺序,虚线表示观察的景物),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者参观路线和颐和园的布局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简笔画是一种值得设计、使用的板书形式,它有时是教师随着讲解顺手绘画出来的,有时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适时、恰当使用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给人以豁然而悟之感。

摘自《小学教学设计》

(甘肃 王思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拓宽空间促进发展——略谈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拓宽空间







内容提要:本文从拓展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探索研究的思维空间,开放有活力的课程空间三方面,详细论述了拓宽空间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拓宽 空间 学生 发展

一、拓宽空间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空间”和“发展”的概念界定

发展是教育、教学、学习的目的和结果,也是衡量其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标志。在心理学中,发展有多种含义。本文所指的是学生身心的生长和变化。

“空间”是哲学术语,它特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从美学角度而言空间能产生美感。庄子称“虚静恬淡”为“万物之本”,这“虚”即是浩淼无际的空间。书法、绘画艺术十分讲究留白,这“留白”即是耐人寻味的空间。从文艺理论角度而言,空间感能丰富人的想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指出“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说的是写作时应留有空间;西方文学理论所倡导的阅读期望效应指的是阅读时应留有空间。从教育、教学角度而言,广义的空间概念应包括教育外部和教育心理空间。本文所指的“空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它应该是一个由情感、思维、课程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平台。

2、拓宽空间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

教育最基本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以及情感等因素发展。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语文课程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有赖于为学生留有自由、广阔的空间。

(1)只有在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学生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认识、主动发现的过程。他们是这一过程的操作者,反思者和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学习目标的达成,也只有在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封闭的空间只能幽禁学生的活动,更无法使学习的过程丰富而生动。只有在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完全解禁,思绪才能尽情放飞,学习的欲望才能被激起,生命的活力才得以体现。而他们也正是在这样的空间中自如地享受学习生活,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只有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生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索者。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不仅与教师共同体验学习过程,而且还主动地进行分析、内化,建构为他们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新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探索者和追求者。而狭隘的空间无法使他们施展手脚,无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也无法培养出积极的探索者。只有拓展探索空间,开拓探索途径,丰富探索内容,使学生在相对开阔的学习空间中活跃思维,释放情感,才能使他们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3、影响学生发展空间的主要因素

从教学现状看,影响学生发展空间的主要因素为:教师定位“高”;教学内容“满”;教学方法“灌”;学生情感“敛”;课堂氛围“紧”。

一直以来中国教师秉承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的角色形象始终被锁定为知识的传授者,真理的拥有者,文化的代言人。教师的地位始终被置于高高的神坛,其教学威严始终神圣而不可侵犯。为了维护师道尊严的良好形象,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矛盾,掩盖学情,往往在严密、精细的课堂设计上下工夫,将教学过程设计得“密不透风”,将教学环节安排得细密琐碎。而教学中错位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占据了课堂的“制高点”,把握着课堂的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往往从教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灌输知识。而学生则趋于被灌输、被接受、被指挥、被忽视的从属地位,他们鲜明的个性无法张扬,健康的情感无法倾泻,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抑。

本文试图从情感、思维、课程三个角度作一些思考,以期跳出语文

学科自我封闭的桎梏以实现其开阔性、广延性、深邃性,还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拓宽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

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文中指出:“情者,文之经也”“辞以情发”。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蕴涵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神交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经历作者的情感,也要关注学生自我情感体验,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和运用构成三度立体空间,使学生的情感能在期间孕育、升腾、发展。

1、以理解加固情感空间

语文学科不等同于其他人文学科,学生情感的孕育及与作者情感

所产生的共鸣,不会因游离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外,或对其浅尝辄止而产生,只有披文入境,理解语言文字的精妙,体验作者情感,才能因文生情。可以这样说,理解是构筑情感空间的基石。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概括为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直接理解的同时伴随着间接理解。因此,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课文自身特点,引导他们与文本对话,进行形象而深刻地理解、体验。语文课文中有的词句直观性强,具有画面效果,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体提供形象的画面,再现词语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画面所传达的信息理解词句。有的词语意思抽象但具有动感,查字典固然能准确、透彻地把握词义,但容易造成词义指向刻板、单一,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凭借动作和想象整体意会。有的词句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尽管能达到理解的效果,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情感体验,理解显得机械、乏味。可以采用删、添、换词等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将他们的关注点引导至课文的语言和情感范畴上来。

当然,理解的形式是多样的,本文不一一赘述。但是理解的起点应是遵循文本固有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理解的目的应是使学生酝酿情感,产生情感,使他们情感空间的内涵更为丰富。

2、以朗读丰富情感空间

在深入理解的同时,还应当用朗读来丰富情感空间,使其更加开阔。如果把朗读比作煲一锅醇香浓郁的汤,那么在有课文内容这一主料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文火慢炖”、“配料多样”、“火候恰当”。

读书,讲究诵读涵泳,强调熟读成诵。因此,课堂中应当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去体味,只有以“文火慢炖”才能使汤更入味。而小学生年龄特点又决定了读的形式要丰富。自由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男女生对读、和小伙伴一起读、配乐读、创设情境读等形式交互出现,犹如在烫中加入多种配料,势必使汤味更美。与此同时,师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和期待信任的眼神,又如同恰倒好处的火候,使汤浓香四溢,甘醇怡人。

朗读是对内在理解的外显,也是抒发和张扬情感的最基本的形式。因此除了上述几点,教师还应特别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也只有这样他们的情感空间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3、以运用扩展情感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教学应“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学习语文的目的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最终提高语文素养。也只有在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而正是这种热情,使得他们的情感空间得到最大限度地延伸和扩展,从真正意义上建构情感的质空间。比如《庐山云雾》一课运用对称的写法将云雾的变化描写得惟妙惟肖。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这一独特的语言规律之后,采用“模仿”来写云雾的其他变化。然后用朗读课文的情感,饱含激情地朗读自己和同学写的句子,再把这些句子融合到课文中有感情地朗读。这样既降低了学习难度,易于为学生接受,又可以实现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情感的体验,而且在用运语言的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畅快。他们的情感从间接的对作者情感的认同上升为直接的自我情感的升华,显然这种升华的本身就是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建立在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得到拓宽的基础上的。

通过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朗读和运用,为学生建构了一个三维立体的情感空间,使他们的情感能够张弛自如,并得到丰富和延展。

三、拓宽探索研究的思维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探究、获得新体验等需要。拓宽探索研究的思维空间,出发点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尊重。《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性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费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8 09: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