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5:39:00 | 只看该作者
灵活运用“发展情节法”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发展情节法”(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合理性想象,经过扩散性思维对课文的有关情节加以适当发展)紧密联系形象和课文内容,集说写训练、发展想象和思维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于一体,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发展情节法”既充满情趣又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天地,运用得当,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通过发展情节,主动揭示寓意

对学生来说,课本上的一些寓言故事虽然情节吸引人,但如果要想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却比较难。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寓言的故事情节加以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通过发展情节达到主动揭示出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的目的,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社会、学习等实践活动。如《狗熊给象做裤子》(基础训练阅读部分)的结尾是:“狗熊捧着做好的裤子,十分得意地向大象家里走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狗熊到大象家后所发生的事情:“大象一见狗熊送来新做的裤子会怎样”“大象一定很高兴,急忙把新裤子穿上身吗”“不能。”“为什么呢狗熊不是穿上新裤子很合身吗”“从大象和狗熊的身材大小上想一想看!”学生细细一想:“噢,问题出在大象的身体比狗熊要大得多上面。”“大象那么大,狗熊和大象比小得多了,难怪狗熊穿着正合身的新裤子大象会穿不上身。”再通过适当的点拨,学生便能主动揭示出文章蕴含的寓意:“做事应该面对实际,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

二、通过发展情节,体会思想感情

课本上有些文章的结尾看似言尽,但意未完,余味很浓,很值得回味体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对文章的情节加以发展,将会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草原》一文的结尾写道:“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文章虽然写到此处为止,但其中的意并未完。特别是结尾的两句诗很值得揣摩体味。如果教师单纯从字面上对诗句进行解释,便不能使学生充分领略文章所营造的那种意境。教师可以放段优美动听的蒙古族主人在夕阳西下的美好景色中、在蒙古包前,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汽车慢慢地往前开,汉族客人挥手致意不忍离去,蒙古族牧民牵着马,泪眼朦胧频挥手,不愿离去,主人和客人之间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着。那是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线。

三、通过发展情节,深化理解诗意

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诗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这既可深化学生理解诗意,又可引导学生自然地体会诗所蕴含的意境。如《宿新市徐公店》结尾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读到这两句,城里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便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丛中后就难以找到它呢”教师可以通过试验来让学生体会理解,让学生自己找寻其中的答案。如教师用黄色粉笔在黑板上随意勾勒几笔简笔画,学生就会明白,颜色相同,所以看不清楚,黄蝶飞入菜花丛后,因为黄蝶和菜花都是黄颜色,因此使人难以发现。农村学生有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亲身体验一番,印象会更深。这样的教学(试验、点拨、讲解、体会),学生既对诗意加深了理解,更学习到了诗人观察细致、有生活感等可贵的写作经验。

摘自《宁夏教育》

(江苏 汤祝辉 钱小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构思出思路新颖、内容丰富的文章。那么,沉重作文的求异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呢?

一、想得开。就是在某种思路的启发下想开去,达到求螶的目的。如写《我的妈妈》,别人写妈妈“胸怀宽广”,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妈妈其他的好思想、好品质:公正、廉洁、工作负责、待人诚恳、孝敬老人等。也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写妈妈的不足:偏爱、自私、粗心等。这样多举些例子,沉重的思路便打开了。

二、想得活。也就是思路灵活多样,不落窠臼(kējiù)。如写《教师节里的一件事》,有的学生往往只想到为老师打扫办公室、献花、送贺卡等,思路较窄。如何引导学生想得活呢?那就要从新的角度去选材、构思。比如平时老师访问沉重,如果教师节里有学生去采访老师,倾听老师的心声,写出老师的甘苦,思路不就活了吗?

三、想得奇。也就是思路奇特,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比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爸爸爱抽烟,虽然家里整天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味,但是我从不为这而恼火。”确实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但是小作者后文交代:“因为爸爸对工作实在太负责任了,常常到深夜没有休息,需要靠烟来提神。”如此一讲,确实又在情理之中,比平铺直叙,要高明得多。

总之,沉重具备了思维的求异能力,无疑便具备了创造性的“找米下锅”的能力,作文水平就会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江苏靖江市 朱小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浅淡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把“资源”引入语文学习,并非标新立异。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在语文教学中,对课堂以外的且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主要表现在语文教与学的观念狭隘,不大注意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什么是语文学习资源?我们可以从主观与客观、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起来讲,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语文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实、自然环境等,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广泛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囚于校园,困于教材,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低下。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大自然的体验大部分来自于《海上日出》、《挑山工》、《大理石街》、《游金华的双龙洞》、《荷花》等课文。当然,我无意于对这些课文和课堂教学的否定,相反它对于学生有计划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发展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利用课堂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课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或将语文的学习引向生活,或对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加以网络,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语文资源方面,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去看日出,看雨后彩虹,看春天里的花朵,看蚂蚁搬家;引导学生去河边拾石头,去山上采蘑菇,去公园里看荷花,去公共汽车站里揣摩匆忙者的内心世界,去自由市场感受诚实与欺诈。利用节假日观察父母一天的劳逸情况等。但是,体验也好,观察也罢,为了求得实效,一是要有针对性,有些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就拿《海上日出》来说,学习后,可以安排学生实地观察日出,虽然没有海上日出“伟大”,但总有一些独特之处,这正是语文学习所需要的。二是要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一周一节一主题”,这样才能使课内课外的语文资源形成一个整体。三是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给学生一些自由,传统的“以作文代替生活体验”的做法,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反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消费”语文资源,而不要强迫学生吸收资源,如果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建立全新的语文能力的评价体系

语文能力评价体系改革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无需评价或者说评价无改革的空间,其理由是小学语文属学习的基础阶段的基础学科。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评价体系的改革,造成了“唯教材”、“唯分数”的评价模式。笔者近期曾对全镇所有的六年级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进行了一次测试,其中在习作部分,笔者设计了一道打电话的情景题,内容是:小明要放暑假了,在城里当医生的小姨打电话邀请小明到城里去过暑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地方,按一定的格式写出“通话”的经过。对这道题,语文老师反响强烈,反对者、顿悟者、质疑者皆有。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训练中,没有涉及到这些课外资源。事实上,本镇的电话普及率已达到了75%,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过打电话的经历。对此若进行必要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能力。有一次,笔者发现贴在某机关大院门口的一则《招工广告》,广告一是格式不正确二是中间有4个明显的错字,“广告”贴了两天之后,我对同住机关院内的18名五、六年级的学生随机进行了口头问卷,几乎没有学生发觉广告上面的问题。追问何以至此,多数学生回答“这个不考试,无需学习”。由此可见,传统的“教材为本”的评价模式,造成了老师对语文资源利用上的荒芜和学生对生活感悟能力的低下。

为了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我们有必要发挥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且与“大纲”又基本相吻合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综合评价,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语文资源。当然,评价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笔试,也可制定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口试,或者进行实验性考核等。

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系统。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必要对校内外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把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湖北省枝江市 谢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情趣与理智——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动物形象说开去







陪着儿子看了好几集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不禁为远在大洋彼岸那群动画创作者天才般的创造力和幽默品质而折服!两岁多的儿子完全被那有趣的情节、夸张的动作、可爱的形象迷住了。你瞧,他老吵着要放动画片,只要打开VCD,他的眼睛一眨不眨,有时还坐在沙发上旁若无人地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儿子这副着迷的样子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能不能制作得像动画片一般迷住花朵般美好的孩子这不单是介质的变化和制作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问题。我们的教科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必须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认知结构和情感品质。或者说,既要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又要以色、香、味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喜欢动物几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是低年级教材似乎很重视这一点。教材中的动物们一个个在孩子们面前闪亮登场。但笔者感到,这些动物形象大多是理趣大于情趣。很多时候,它们仅仅是传播知识、训导为人处世原则的手段和工具,缺乏一种动物本身的真趣和魅力。

像《小猫种鱼》《小山羊》《小壁虎借尾巴》《三只白鹤》《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都是想借动物们的言行举止向小孩子传授简单的科学知识,从这样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充满激情的想象和创造,而是一个穿着动物的外衣的博学之士在向孩子们作科普讲座。

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多的是一种寄寓型的动物。这类动物活动起来一点都不轻松,因为,它们的背上都背着一个装有人生哲理的“包袱”,全然不像前面提到的猫和老鼠那般无拘无束,个性鲜明。这类课文在教材中简直是俯拾皆是。如教人们互帮互助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孩子们做事要善于想办法的“乌鸦”(《乌鸦喝水》),说明不要见异思迁的“小猴子”(《小猴子下山》),让孩子们从小抛弃坐享其成思想的《小白兔和小灰兔》,说明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的“小猫”(《小猫钓鱼》),揭示人各有所长,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的《驼骆和羊》,告诫孩子们美不美不在外表的《美丽的公鸡》,暴露自我炫耀者丑态的《骄傲的孔雀》,让孩子们明白跟恶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狼和小羊》,知道不要相信坏人的《会摇尾巴的狼》,教导孩子们不要轻听别人奉承的《狐狸和乌鸦》,懂得对别人的意见要善于分析和验证的“小马”(《小马过河》),等等。

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科学启蒙和人生养成教育固然重要,但笔者以为,这种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简单的“对号入座”。设想一下,即使我们把上面提到的教材中的篇目都制成动画片,它们有《猫和老鼠》那样让人着迷吗我看未必。这些动物们的脸上没有幽默,没有滑稽,没有生活中的真情真趣,有的只是一脸的严肃。他们像一群参透人生的智者,借着动物的口吻向纯真的孩子们作人生的指点和忠告。在这里,猫非猫,兔非兔,孔雀不是孔雀,公鸡不是公鸡,他们只不过是一些箴言警语的传声筒。他们的形象似乎还有几分童真,但只要一说话,便是一个地道的饱经沧桑的老者。我不知道正处在生命黎明时分的小孩子能不能亲近这份老成和持重

这么多富有理趣的动物是与“文以载道”的传统不谋而合的。若拿“文以载道”的标准去审视《猫和老鼠》,这部迪斯尼巨片的思想性是不是要打折扣如果你想从这部片子中去寻找所谓的高尚品质、人生哲理、处世原则的话,那将是徒劳。在我看来,要说《猫和老鼠》载道,它所承载的是一种透明的童真与童趣,同时这里所折射的是一种美国式的机智和幽默。

长期以来,我们所认同的“道”总是一种端坐于圣坛的理想人格,很多时候是一种让人仰之弥高的价值取向。小学教材里的这类寓言型的动物,之所以不及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的动物们那么真切、自然、可爱,原因就在于我们对“道”的理解比较功利和肤浅。

一个小学生告诉我,他听老师范读《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时候,眼泪禁不住直往外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让他留下了同情的泪,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却让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我顿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力量。它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悲悯与关怀,懂得了爱,懂得了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这是孩子们从形象中、从故事中感悟到的,丑小鸭并没有指指点点说什么。

丑小鸭与前面提到的公鸡、乌鸦、孔雀相比,它身上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味。孩子们从它身上获得的是真善美的启迪。这便是情的感染力。

记不清哪位诗人说过:一个大哲人在临死前所说的意味深长的话,其实是一个童稚皆知的道理。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小学生还刚刚迈步,有很多成人们自以为深邃无比、举足轻重的道理他们在生活中会慢慢体会得到的。我们有必要不顾他们的阅读趣味而喋喋不休地说理布道吗笔者以为,小学语文课本里呼唤更多的有真情、有真趣、有真味的动物形象,我们的课堂里同样要少些理性说教,多些情感共鸣。

一旦树立了这种观念,我们就不会勉强孩子们去揣摩句子的思想含义,更不会让他们背着“文以载道”的沉重包袱而在作文中大肆地编造好人好事,当然也就不会草率地把写蚂蚁搬家之类的文章判为主题不积极。

是的,语文课必须挣脱人为的理性羁绊,要用文学的形式把美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要让他们像喜爱动画片一样喜爱手中的语文书。

(黄耀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全面落实任务面对全体学生——就小学语文教学谈实施素质教育







一、全面落实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多方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就当前的教学来说,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必要。

1.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应同等重视。

小学语文既承担着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教育,也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落实文道统一,多重视知识教育而少重视思想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要读书就要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要观察事物就会有自己的思想认识,认真的思维和有意的联想必然是思想的积极活动。教学正可凭借这种现实,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促进他们的认识发展和思想提高。关于思想教育内容,教学大纲着重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等方面,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人才观是一致的。进行这些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切实做好。

2.字词句段篇各种知识教学一定要全面落实。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汉字和写字教学。在小学,识字和写字教学很重要。历来的教学大纲都很强调识字,把它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前几年,教学大纲在行文上有了些变化,没有明白地再这样写。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识字教学不重要了,放松了要求和训练。这是一种误解。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词句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培养都是很重要的,都是教学重点。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需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的各种教学,逐步使学生打下比较全面的语文知识基础。其中,识字和写字教学尤其重要,决不可轻视。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要他们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学会查字典,逐步达到能独立识字。识字写字教学活动应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要利用认生字、写生字、查字典和纠正错别字等各种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有关汉字知识和提高识字写字能力。有些学校不大重视写字教学,在写字课上做别的事情。这样随意浪费和挤占写字的教学时间,是很不应该的。写字教学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数量地让学生读认抄写和仿影临帖,做专项写字练习,而且还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写字的良好习惯。在有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很少当场写字,多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字板、纸条和幻灯片,甚至连课文题目也不当场书写。这样做,就丢掉了一些对学生直接影响的大好机会,非常可惜。

3.要落实“听说读写都重要”。

人们预测,21世纪是科技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今天的学生具备过硬的、更加广泛的知识。在新的时代,语言的传导运用一步一步地现代化,随着电话、录音、电脑、传真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视读要求和听说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既要重视读写教学,也要重视听说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具备口语交际方面的素质,现在就要为他们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听说教学不仅只限于单项的专门训练,而且还要把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平时教学,要多给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包括听讲复述、提问回答、讨论发言、质疑问难、讲述故事、考察访问和表演节目等。要让学生在频繁的听说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能力,培养能听会说的习惯。

听说教学应注意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布置听,要让学生边听边想;布置说,要让学生先想后说,想好了再说。在当前的一些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发言不少,但很多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提问,而且是根据老师的语气倾向和眼色暗示去讲说结果和答案。表面看问问答答挺热闹,其实效果并不很好,因为没有能够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和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展。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听说实践活动,也有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有一个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问题。

4.要重视技能培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生学语文的重要目的,并不在于使他们读得懂多少篇文章和写得出多少篇范文,主要是让他们通过学习去逐步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提高运用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训练,应主要体现在阅读吸收、说写表达、观察思维等能力的训练上,和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培养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是绝对重要的。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课文讲得过多,一是要求学生做题过多。例如一些公开教学,绝大多数上的是讲读课,在4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总是按自己事先确定的重点对路子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准备好的要讲够,学生讨论必须归宿到教师的答案上。这样做,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很重要的技能训练。教材上的课文除了古诗以外大都是现代语体文,多数是一读就懂,本没有太多可讲的。如果多指导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多在能力、方法、习惯上给他们以指导,将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书技巧和理解能力。在有些讲读课上,学生读书的机会并不少,但教学效果仍然很有限。这是为什么?原因是缺少有计划的训练。主要表现在读前少要求,或要求欠明确,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读,读中少指导,纠正不得力,因此学生读来读去没有多少收获和提高。指导学生读书,重要的是提出具体要求和教给方法技巧,要他们知道为什么读,怎样去读,要让他们每读有收获,每学有长进。

教学指望学生多做习题来提高质量,是靠不住的。教学中让学先做题的目的,是要他们具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懂不懂,读一谈看;会不会,做一做看。习题是例子。向学生布置作业练习,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必须注重技能训练和习惯培养,量不可太多,难度不可太大,要考虑学生的合理负担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让学生过多做题,其实是为了考试,是希望学生及早成熟和提前到位。这也是不现实的。小学生学语文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做得了许多。当然,学生到头来要毕业,并有升学的任务,但他们的平时学习还主要是打基础,不可能始终只是为了应付一题一式的毕业考试。

二、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义务教育,在校的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有教育好每个学生的义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备课要做到“吃透两头”。“吃透两头”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教材和十分熟悉教学对象。熟悉教学对象,就要具体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学习习惯,要掌握他们与学习任务、学习要求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了解得愈清楚、全面,教学方法才会使用得愈恰当、科学,教学效果也才会愈扎实、理想。

上课要面对全班。当前一些讲读课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读书时专挑好学生,发言时专找好学生,讲课时有一个学生说对了便往下进行,好学生学会了就可以下课。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往往是只抓了少数,而丢了多数,甚至丢了大多数。教学要对所有学生负责,要注意到学生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的接受能力。指导读书也好,引导讨论问题也好,都应照顾到不同水平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懂学会。

要实施一些异步教学。一个教学班里的学生,或因知识基础不同,或因接受能力不同,或因智力发展不同,在学习上总会有好有差。这种实际决定了教学不宜搞“一刀切”。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实行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同步教学,许多情况下对一些较差的学生不容易照顾到。为了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有必要研究和实施一些异步教学。异步教学可以在两个区域进行,一个是课上,一个是课下。课上确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划分不同层次,有对多数学生的,有专门对少数学生的。这样要求,可以使好一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学得有趣、有积极性,使差一些的学生也能学得会,有收获、有积极性。特别像流利读书、用词造句、写作文等应用性较强的练习,有的学生可以当堂完成,有的学生在课上做不到的,就让他们在课下赶一赶。用的时间多一点没关系,做得到就行。

加强课下辅导,也是异步教学的一个方面。对中下等的学生,特别是对比较差的少数学生,要多给一些偏爱,多作些个别辅导。读不好的指导他们多读一读,写不好的指导他们多练一练,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去进步、去提高,让他们逐步去接近或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

三、改进考试办法──命题应以素质检测为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不改进考试不行。考试依性质不同,一般分为选拔的和检测的两种。小学教学中的考试,因为不存在选拔一批和淘汰一批的问题,所以大都是水平检测。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或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出几个题目检查一下,就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拟张卷子测查一下,就了解了。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以后,小学教育的普及已基本完成,初中教育也在相当一些地区普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各学科的考试都应该坚定地以水平测试为目的,语文学科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考试,相当一些还受着选拔淘汰方法的影响,特别是期末和毕业考试。其表现,主要在考试的内容和评分上。例如:

1.凭课本命题,要求过死。

考试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去恰当地确定考查范围。而有的考试命题并没有这样做。有些考试基本上是依课本出题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教材上的原题。这样考查到的很容易是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而知识运用能力、思维理解能力、鉴别分析能力等,都不容易看得到。有些还在命题原则中确定了课本原题所占的比例,如不得少于百分之几十等。这样大幅度的课本原题搬家,就更难以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了。

2.拣难点命题,要求过高。

有些命题偏高教学水平线,专拣难点、难题考学生。如考汉字,不考查对常用字的掌握情况,却专门要学生给“嫩、谬、螨、摄”等这些少数难读字注音;考句子,不顾大纲要求,超范围地要学生判断什么比喻句、排比句等;考作文,特意避开学生熟悉的题目,想方设法用学生猜不到的字眼命题。有些甚至考试那些不该考的内容,如汉字的发音知识,要学生区别哪些是卷舌音和平舌音等。这没有必要。水平测试只能以水平线上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要依据“双基”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

3.高标准评分,要求过严。

这主要表现在作文上。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全、过严。这可以从给学生作文的批语中看到。一个学期学生写了七八篇或十多篇作文,每次所得到的评语基本雷同,一般都是内容具体不具体、中心明确不明确、语句通顺不通顺、层次清楚不清楚、详略得当不得当、有错别字没有等。

每次都这样要求,各年级都这样要求,就很不恰当。学生平时作文主要是练笔,需要一点一点地学,一项一项地练,一步一步地提高,对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各次练习应有不同重点的要求。不可不分年级、不分层次地求全拔高。作文考试也一样,除了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外,有的还规定用词用语不恰当不贴切的要扣分,篇幅字数有不足的要扣分。这些要求实在是太严格了。小学生不是中学生,更不是大学生,他们学作文还是初学,能力不可能很高,习惯也不可能全都养成,对他们的要求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因此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作文太难了。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注意学生的实际,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 胡富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让教材鲜活起来







近日读《文史杂志》里易安澜的文章,文章中说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非落日,而是丽日中天的“丽日”,因为倘是落日,那就不该是“白日”了,所谓“残阳如血”。我心中感慨颇多,当我们依照教材教参一次又一次告诉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白日即落日时,怎么就没想到落日该是红的呢,这不得不使我们对过去提过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处理教材的理念产生怀疑。

一、教材是什么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既是“例子”就不是连半个指头都不能动的“老虎”。(所谓的依纲靠本对指导教学规范教学行为起过积极作用,特别是对考试把有效。)教材是学科知识的一种载体,知识是实践者的心血和汗水凝成的,是实践者思维的火花留下的永恒的闪光,是历史的胎盘上长起来的世界上最壮美的风景。知识伴随着实践中荡气回肠的故事,闪着夺目的光彩,走进教材。当它经过教师之手走向学生时,又怎能照本宣科生吞活剥?社会发展气象万千,学生个体色彩斑谰,要在学生与教材之间修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实属必然。

二、如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首先要掌握教材。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没有对教材融会贯通的深刻理解,就无所谓创造性处理教材。正如特级教师霍懋征所说:“千重要万重要,掌握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掌握教材就没有法。”其次是质疑教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不迷信教材敢于向权威挑战,是教师再加工教材的初始阶段,也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创造性的再加工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添。有些内容课文并未交待,若能跳出教材,启发想象,引起争论,对深入理解课文大有裨益。如《将相和》一课学完渑池之会,设问:渑池之会是秦国和赵国打成平手还是赵国胜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中学生都认为是赵国胜了,因为从乐器本身来比的“瑟”是乐器,秦王击的“缶”是瓦罐;从人物级别讲是秦王亲自让赵王鼓瑟,而赵王没有出面,只是大臣蔺相如迫使秦王击缶的;从国力上讲泰国强大,赵国弱小,强弱相差悬殊,打成平手即是弱者胜;从地点看秦国是“主场”,赵国是“客场”,一般地讲“客场”保平即是胜利等。对课后练习也不能作简单化处理,《太阳》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两组反义词。完成这道题并不困难,针对学生说写能力差的特点,抓住这组反义词我设计了读写结合的训练:首先读句子找反义词,然后去掉后半句。读一读看看意思表达清楚了吗?学生认为表达清楚了。我又问作者为什么加上后半句?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接着我说太阳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你们愿意把什么人比作太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理由。学生分别把妈妈、老师、雷锋、抗洪战士等比作太阳,并陈述理由。然后让学生用“有了……才……,如果没有……就……”把刚才的发言写成一段话。

2.删。删减教学要求不当的内容,删减反复过多的内容,删减要求过死的内容,删减学生乏味难于理解的内容。小语九册基础训练1的作文题要求学生写清楚蒙古包的陈设,并通过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道题对北京的孩子来说很困难,这样的内容应删去。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不要受时代、地域等限制,更不要以名家权威为标准,一切应以学生为出发点,使教材内容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

3.补。有些课文中写的事物已时过境迁,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根据时代特点作些补充,以唤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老师让学生讨论:这么好的园中之园被帝国主义者毁灭了,最近北京市政府正在商讨圆明园是否重修,你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近五分钟的讨论,两种观点各执一词,一种是必须恢复,为旅游增加亮点,为申奥增码。另一种观点是不必重修,原因不仅是因为劳民伤财,更重要的是这是历史的见证,要让人们站在废墟上永远不忘国耻,警醒后代。最后老师并不做评判,而是让学生把发言写成文章寄给市政府办公室。

4.联。美国教育博士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一个新的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是新的组合。”《再见了,亲人》一文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事例,学生容易把文中的亲人单方面理解成朝鲜人民,情感上仅为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与眷峦。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记叙抗美援朝时期的课文,研究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亲切的原因。学生从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等人身上认识到为了抗美援朝我志愿军牺牲了几十万人,连毛主席的儿子也把生命留在了朝鲜战场,朝鲜人民怎能不把志愿军当作亲人,怎会忘记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

5.调。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出师要深入理解教材领会编者意图,适当调整内容的先后顺序,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教材里有关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言名词等内容与本地不一,教师应根据本地情况进行调整。

6.展。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每学期的二十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扩展学生的视野,把语文和生活、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大课外阅读量,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对孩子们来说教科书是沉睡的巨人,要使教材这个“例子”充盈着鲜活的知识气息、跃动的生命活力走近孩子,需要教材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让课堂活跃让学生主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及评析







广东省广州市 刘文娟

一、自主探究的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

[案例一]:上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孩子们并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自由组合,每组的桌子上都摆着孩子们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老师并没有作过多讲解,只是提示孩子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观察。话刚说完,孩子们就热闹开了。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有的离开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有的把水果切开,美滋滋地尝一尝……往往令老师及孩子们头痛的作文课也能如此快乐,孩子们能不主动学吗?

评析:首先,教师打破传统的整齐的座位编排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随意而坐,这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自由感”,从而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同时,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这样给孩子们创设相应的情景,往往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孩子们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

[案例二]: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第一幅图:“小黑猫和小白猫在桥上看鱼”,第二幅图“小黑猫跳下河去捉鱼”,第三幅图老师别出心裁地只用一个“?”。孩子们看完第一、第二幅图后很想知道结果,好奇心难以控制,老师只给一个“?”,还反问一句:你们说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的思维想像就好象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如此引人入胜的开头,有几个孩子不被吸引呢?

评析: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留白,即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不会游泳的小黑猫跳下了水,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非常想知道,但老师却故意给学生留下“空白”,鼓励学生试一试,通过自己的想像去填补“空白”。强调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去交流,去表达。变“吸收──储存──再现”为“探究──鼓励──创新”。

由上述案例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

[案例一]:上《爱迪生》一课,学生预习课文后踊跃提问:(1)爱迪生怎样卖报纸?(2)爱迪生是怎样把火扑灭的?(3)硫酸是怎样烧毁爱迪生的衣服的?(4)爱迪生进行科学实验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危险?(5)他是怎样克服的?(6)他为什么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倒?孩子们提完问题后,我便引导他们分析:这篇课文主要是写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地进行科学实验,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的故事,所以像(1)(2)(3)这些偏离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不提。而像(4)(5)(6)这些问题提在点子上,学习时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课文。

评析:一开始,孩子们有可能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教师则要有意识地这样多示范几次,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也教给孩子们提问题的一些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懂的词语提问、对不明的现象提问、对一些用法特殊的标点提问、对人物的行为提问、对重复的句子提问……使孩子提问题的水平逐步提高,让孩子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案例二]:《雷锋日记两则》中写到:有人说我是“傻子”这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在这一段话中,一连用了四个“傻子”。针对这一特殊词语,我让学生提问。孩子们问:雷锋究竟傻不傻呢?雷锋为什么愿意做“傻子”呢?革命和建设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傻子”呢?从孩子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进行了思考,但对雷锋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好品质并未领悟。于是我又引导他们小组讨论交流:别人说“傻子”和雷锋说的“傻子”含义有什么不同?想想雷锋“傻”在哪儿?雷锋追求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悟到雷锋所说的“傻子”并非真正的傻子,而是指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评析: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由学生解决。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是非常正#的,教师也不用过于着急地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亦会变得其乐无穷。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往。

三、自主探究的拓展:让探究走进生活

[案例上]: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学生们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因势利导,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海底世界”知识展览。孩子们一听,都很高兴。课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教家长,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去上网……一周之后,展览会如期举行。他们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个个真正地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真正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评析:我们可以想像,孩子兴致勃勃的去探究、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那是一件多么快乐、多么有趣的事情。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学完一篇课文,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7: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