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抓点设问启发思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 王建祥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才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巧设问题情景呢?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抓住教材中的七个“点”来设计问题。

一、空白点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启发想象去填补空白。如教《忆铁人》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中词句“哦……咳!”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二是“哦”、“……”和“咳”各表现了铁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铁人静默之中复杂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是由惊讶到醒悟再到后悔)?这样,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矛盾点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总理的情感。

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精彩点

不少课文,尤其是文学性较强的课文,作者在描景状物、记人写事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生花妙笔,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教师根据课文描写的这些精彩之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精读细析,仔细品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月光曲》一文第九自然段是课文描写最为精彩的地方,它是景、乐、情三者交融的统一体。《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是借皮鞋匠的联想、通过景色描写表达出来的。作者是以景色的变化(月升海面──月穿微云──月照浪涌)来表现音乐的变化(徐缓清幽──加快节奏──高昂激越),并将贝多芬和兄妹俩的情感寄予景与乐的交融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一段的景色描写与贝多芬弹的第二首曲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四、突破点

就语文教学来说,“最佳突破点”一般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又常常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的还具有明显的导读作用,可以用它做教学的“突破点”(即“切入点”)。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l.课题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眼睛”深入到课文的“内脏”。作为课题的中心词──题眼,向我们提示了课文的阅读要求。如《伟大的友谊》一文,课题的题眼是“伟大”,文中的一、四、八这三个自然段则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题眼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

2.关键词语。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其“关键”就在于它会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要下雨了》一文的最后一段:“‘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明白”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这种句式回答“小白兔明白了什么”?

3.重点句子。课文中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具有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句话导读性很强,我们可以直接以这句话设问,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少想自己、多想别人的优秀品质。

4.主要段落。课文中描写精彩、表现中心、承上启下的段落也具有揭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如《伟大的友谊》一文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过渡段。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在那里?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五、发散点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发散点,根据发散点设计问题,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又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发散点主要有三大类:

l.课文中心的引申义。有的课文写作年代较远,而为了体现德育渗透、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揭示课文中心的引申义。如《将相和》一文中心的引申义是:告诉学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是几千年之前写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它,有何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2.课文内容的概括义。有的课文内容含有深刻的哲理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对课文内容作精心的概括。如《小马过河》一文的概念义就是相对论。课文的创新教育,就在于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对论。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同样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松鼠却说水很深(学生回答:因为老牛形体高大,所以说水很浅;因为松鼠形体矮小,所以说水很深)?同样是一堂课,你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它时间很短,又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它时间很长(学生回答:当我全神贯注听讲的时候,觉得它时间很短;当我无心听讲、心还在教室外面的时候,觉得它时间很长)?

3.课文内容的想象处。课文内容的空白处、省略处、含蓄处等都可用来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狼和小羊》一文的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的命运如何?课文并没有明确交待。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对小羊的命运作出各种合情合理的想象:当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的时候,小羊的命运如何?

六、反复点

有的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反复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作者的用意,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景阳冈》一文中的反复点,是武松面对猛虎三招最厉害的进攻所用的同一个动作“闪”。这个“闪”字用得极好,“闪”出了武松机智勇敢、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一“闪”是为了避其锋芒;二“闪”是为了摸清底细;三“闪”是为了寻找战机。因此,教师可紧扣“闪”字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如果把“闪”字换成“躲”、“避”、“让”等同义词,行不行?三个“闪”字的含义是什么?“闪”字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七、疑惑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问启动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文中一些易于混淆或相近的概念,似是而非的问题等都是学生学习中的疑惑点。根据疑惑点设计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战斗”、“战役”。“战争”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生学习中的疑惑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谁能根据表意范围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三个词排一排队(战斗──战役──战争)

综上所述,以上“七点”都具有思维训练的价值。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性地抓点设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阅读训练的综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多元化”和“独特体验”之我见



江苏省苏州市宝带实验小学 柳华



笔者近来听了一节一年级识字课。教者在教学“脚丫”一词时,为了体现学生对教材的瓜是“多元”的和“学生的独特体验”,启发学生说:“光着小脚丫踩在沙滩上是什么感觉呀?”一学生说:“很舒服。”另一学生说:“很热。”还有一学生说:“很凉。”教者表扬了这三个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评课时,大家都很赞赏这种做法。我却陷入了沉思。

对文本的理解、反应应该是“多元”的,我觉得是不容置疑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如对古诗《喜雨》,遭遇久旱的农民体会到的可能是“春雨贵如油”,是一场“及时雨”;一个穷困落魄的旅人感受到的则可能是“凄凄惨惨戚戚”“罗衾不耐五更寒”;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由此可能想到的是教育时机把握的适时,教育方法的恰到好处……因此,小学生光着小脚丫踩在沙滩上,其感受有“很舒服”“很热”“很凉”,就不足为怪。

我想质疑的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地“多样性”“模糊性”,会给学生什么影响?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乃至“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培养创新精神”,是要建立在科学、合理、全情基础上的。否则,怎么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呢?

我又想到“差一个步就是真理”“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的说法。不是吗?当学生说小脚丫踩在沙滩上的感觉很“舒服”时,如果追问一句:“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的?”也许他会说:“小脚丫踩在沙滩上软松松的、湿漉漉的,所以感觉很舒服。”同样,感到“热”的学生可能是踩在阳光爆晒下的沙滩上的;感到“凉”的学生可能是早晨或初春、深秋到过沙滩。这样“追问一句”,才有可能使学生懂得“多元的反应”也不是瞎想胡说,是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的。又如一个老掉牙的例子:“雪融化了,变成什么?”答案除了变成水、汽、雾、雨、虹、春天外,我想,如果启发得好,或许还会有变成“夏天(在南极)”,变成“火(变成水发电烧电炉)”,变成“雪(电驱动造雪机造雪)”等等。问题是要有理有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有理”,“体验”!那种训练、启发则有可能是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导”的设计——指引学生自读自悟之路







创新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正向我们涌来,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重建,使不少的教师感到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茫然无措。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明显,一则,仍然存在教师“预设框框”,让学生往里“钻”的现象;再则,出现教师过于忽视“导”,一味强调学生主体,结果学生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没达到的现象;其三,出现教师将以往讲授的地方或要提的问题写在投影片、课件中,变换形式的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以上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学生当然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就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正所谓“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悟”尤为重要。何为“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引而不发,跃入也”,既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自读自悟,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教师的“导”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一点尝试。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 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二、迂回式的诱“导”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形成思维定势;其二广开思路。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使学生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教师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她不同?”“还可以怎么想?”“从XX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由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开始,学生都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三、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此句的写作用意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翠鸟捉鱼的动作时,为何要将苇秆和水波也写进来?”使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理解文字内容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上深入。

四、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在教学《翠鸟》一课中,当学生读到有关翠鸟及小鱼动作的语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翠鸟这时会想些什么?”“小鱼为什么悄悄地露出头,它在想什么呢?”。丰富的想像为学生理解翠鸟及小鱼的动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教师问了这么一句:“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离奇的小故事。这种启迪式的暗“导”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将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可见教师“导”的妙处所在。

五、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 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小象的动作、阿玲的笑及晨雾颜色变化的描写,使学生边读边领悟到文章中人物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一边读一边思考。

教学《翠鸟》一文中翠鸟捉鱼动作的特点时,教师不是告诉学生其特点,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发现和归纳出翠鸟捉鱼动作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导”“研”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读书,如何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 “导” 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用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巧妙的“导”的设计是指引学生自读自悟地最佳途径,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师的“导”,不仅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教师“导”的艺术,将是我们要致力研究的问题,愿每一位教育同仁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新河街小学 万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训练







“说”是“读”的反馈、“写” 桥梁,所以“说”是作文起步训练的关键。

6至8岁是儿童语言、智力发展比较关键的时期,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敢说到会说,激励学生爱说,说得有条理。这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说”的条件。

1.玩中说。玩是学生最有兴趣的事情,如果他们玩得有趣,说得也会有趣,训练沉重我口说我心,我口说我手。

2.学中说。从学第一个拼音字母“a”开始,便让一年级的沉重开口说话,说说教师的口形是怎样的。说的练习便从这里开始。讲读每一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让生说说课文的分段,及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学到哪些知识。

3.做中说。让学生把在学校、家庭做的事,参加的活动说出来。

4.听中说。听得好,才能说得好。多听(听广播、听录音),并把听来的故事复述下来,借此提高表达能力。

5.看中说。看是看图说话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图是说话的依据,学习看图说话,首先学会看图。首先要整体感知图意,再具体看图,最后综合看图,由一幅图到几幅图地看,由一句话到几句话地说。这样沉重就能由易到难,看出主次,说得具体。其次,看得有顺序,才能说得有条理,教会沉重按一定顺序看图,说图。再次,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的训练。低年级的孩子联想丰富,想象能力强。老师要鼓励他们去联想,翅想象,并把想到的说出来。

“说”介于“看”和“写”之间,“说”得好,就为今后写话,写片段乃至写成篇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平度市 崔秀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变“灌”为“导”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郭春芳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应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而应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教师只是引导,大好的风光还得由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欣赏。因此,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自读自悟法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有效的参与机会,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多方面、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应加大课堂教学中的个体活动量。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采用自读自悟法,让学生在“六读”中主动参与:一读课文,说说你对小女孩留下什么印象;二读课文,谈谈你在过年时会有些什么想法;三读课文,讲讲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大年夜的,你和小女孩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同;四读课文,体会一下小女孩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好幻想,这说明了什么;五读课文,设想你仿佛听到小女孩在呼唤什么;六读课文,(看图)联系实际生活,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这样,通过朗读、默读、自由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感有悟,在读后发言交流,从而深切体会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的悲惨遭遇,唤起对小女孩的同情心。

二、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输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有的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有人马上反驳,说他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人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小先生互读法

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就会开辟一个教与学的新天地。教学《繁星》时,可采用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全班学生争当小老师,谁问倒了小老师,谁就上台当小老师。“静寂的夜只能感觉,作者为什么能看见,是不是病句?”“为什么看见星星,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们平时作文描写星星经常用‘挂’,课文中为什么用‘悬’?”……一个个问题,都由一个个小老师解答。一堂课下来,解决了词句理解、写作知识、内容深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课上,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有几次四五个学生一起站起来向小老师提问。为了能上台露一手,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地竞争当上了小老师。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参与的面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义务市香山小学)



(郭春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改革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路子只有一条:就是全方位地改革语文教学,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素质。

一、改革教法,诱导成功

在课堂教学的教法改革上,我们主张一法为主,兼用多法。关键是教师在教法的选择和组合上,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讲与练的时间比例及练习的设计上,要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板书及提问的设计上,要新颖和富于启发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记忆新知,有助于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例如低年段语文的支架式直呼音节的新教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先派教师到市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新教法的要领,然后回校同科组的10位语文教师反复揣摩直呼音节的教学要领、步骤,并采用循序渐进、分步过渡直呼及教顺口溜、儿歌、趣味拼读、看图摆音节等多种形式强化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再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六(3)班的叶老师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 )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 );( )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 ),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这里的帮助指的是启发点拨,使学生于疑惑处豁然开朗。例如四(5)的欧阳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有趣的小实验》一文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做实验:先将纸片放进水杯中粘在杯侧,然后将水杯垂直放入盛满水的器皿中,然后取出,再斜着放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两次水杯中的纸片和内壁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及教师的启发点拨,让学生明白空气的存在。

二、改革活动课程,培养综合能力

语文活动课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从这一理念出发,当前对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其一,要克服活动课“非语文化”现象。

自从我国新的课程计划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将“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以来,由于对这一新型课程的本质尚未了解,把“语文活动课”上成班队活动或竞赛活动,从计划、教学设计到活动实施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严重偏离了语文活动课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学习对语文活动课的本质属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抓住语文中“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力求活动课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我们要求各年级的语文科组组织设计符合语文活动课这一本质属性的活动课例,进行交流观察,探讨语文活动课型的教学设计规律。如一(2)班的《字词游戏》、四(3)班的《巧用标点符号》、六(2)班的《写成语,说成语》都深受学生欢迎。随后,我们还组织人力以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为依据,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及知识基础的实际而设计编写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的第九、十册的活动教材。每册各有活动课设计十六个,每单元两个,综合性活动两个。每个活动课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几个部分,并附有部分活动的具体内容,答案供老师们实施时参考、选用。

其二,加大语文活动的课外延伸。

形式有如下四种:一是吸收性语文活动。以听、读为主要形式,如听广播、看电影、电视,读书报和摘抄、剪辑等。二是输出性言语活动。如普通话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书法、日记展览、演讲、语文学法经验交流、小记者采访、编写手抄报、作文比赛。三是综合性的大型活动──举办读书节。我校每年举办一届,已经持续十年了。内容有:书签制作、书面设计、小报设计、书法、日记、周记、警句、格言、剪辑以及明信片设计展览;也有读书、诵书、演书、讲演、复述、讲故事、快速作文、钢笔、毛笔字的即席挥毫。四是鼓励课外写作,出版学生习作选。如我校通过“鲁迅写作组”及“小记者站”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采访与写作活动,学校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分别出版了介绍学生学法的《钥匙集》,学生作文的优秀习作选《小花集》,并将出版学生所写的各类日记选《童心集》。

三、改革考评方法,激励创新精神

如何改革语文学科的考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我校在原有的口试与笔试并举,开卷与闭卷结合的考评方法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等级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进一步加以改革、调整,全面实行“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取代传统单一的“成绩+评语”的评价方式。我校语文科的考评有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平时考评。

方法灵活多样,原则是重评不重考。内容包括堂上练习、课外作业、单元目标测评、阅读延伸、实际操作展示,加上教师的作业评语、学科评语和即时评语等内容组成。如阅读延伸,我们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两周或一月)内读多少课外书报,摘抄多少优美词、句、段;剪辑多少语文或其他的资料;中、高年级还加上能写多少读书日记等以展览、交流形式让学生互评。又如语文实际能力的考评,我们以同桌或4人小组为单位每月自编一份手抄小报作为平时语文考评内容之一,从小报看学生的选材、写作、排版、书写、装饰、绘画等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及创新能力。教师除了参与学生的评议外,侧重在对学生平时的作业、单元目标测试及课外延伸的习作进行必要的评语加以点拨、鼓励。

二是阶段考评。

原则是考评并重,内容是一学期语文科学习的听、说、读、写知识,加上教师等级评定及阶段性评语。

笔试,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命题一般分三大部分:拼音与课文内容;阅读与应用;作文练笔。并注意逐步加大阅读能力的考查比重,可占全卷的40-50%。题型多复合型,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闭卷考查,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口试,是口头语言能力的考查。我们以朗诵、复述、自编自演课本剧、讲小故事、高年级设专题讲演等,考查学生口头创造能力,采用开卷形式,在总复习期间考查。

三是评定等第。

结合平时及阶段性考评的成绩,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办法以“优、良、中、差”四个等次评定学生学期成绩。

以上是我校近几年改革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虽然尝到了一点甜头,但尚有许多理论上和操作上的实际问题未解决,仍有待今后边尝试边整改,逐步加以调整、充实、完善。总之,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全方位考虑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问题。

(顺德市伦教镇学校素质教育科研领导组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刍议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渗0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第十册《丰碑》一课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我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的《一定要争气》一课,描写牛顿不顾嘲笑刻苦钻研精神的《做风车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蚕》中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四)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练意志等等。有位教师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他先指导学生找出公鸡的情绪变化:得意→伤心→惭愧,继而讨论公鸡情绪变化的原因。学生在接受语文训练的同时,懂得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实现了提高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周益民 江苏省海门市进修学校 陈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