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袁微子



听一次有味道的小学语文课,往往是一种极为愉快的美的享受,我对斯霞的教学,便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呢,看他们那么爱听斯老师的课,便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许多人看过斯霞的教学片《我们爱老师》,大概也会有同感吧。

把听斯霞的教学称为美的享受,是不是斯霞在课堂上有许多优美的动作,或者是华丽的辞藻,或者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具之类?这些都不是。她的特征恰恰是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她善于捕捉儿童的思想,不露痕迹地引入教学重点。

人们常常认为,斯霞的突出经验是识字教学,她是分散识字教学的能手。这是事实。在这方面斯霞有过50来年的经验,可算已臻成熟。但是,斯霞的教学经验并不局限于此。她所严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原则,事实已经证明,对小学生识字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即便是集中识字教学,尽管课本上可以对这个原则不作明显的反映,但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是不会也不可能背离这个原则的。斯霞曾经这样说过:“讲解每一个字都不能离开词,否则教师便不可能讲清,学生也无法理解;在一定的情况下,离开了句,词义就无法理解,这就必须结合具体的句来理解词义。”这是符合实际并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的。

斯霞的教学研究并没有停留于此,她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原则,善于捕捉儿童的思想,不露痕迹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主动识字上来。这是极宝贵的经验。试举一例。

有一次她讲“笑嘻嘻”这个词,她对学生说:“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怎么样?”他们都说:“老师脸上笑嘻嘻的。”由于老师的表扬,个个儿童都自然地露出笑嘻嘻的样子。她又问,“除了笑嘻嘻,还有什么词可以表示笑呢?”有的说,笑眯眯;有的说,笑哈哈;有的说,笑呵呵。她问:“笑哈哈和笑呵呵,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很积极地回答:笑哈哈,张大嘴;笑呵呵,嘴张得不那么大。又问:那么和笑嘻嘻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说:笑哈哈、笑呵呵都有声音;笑嘻嘻没有声音。

这个浅显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斯霞在识字教学中的教学思想。她着力于把抽象文字的了解和具体实物的认识结合起来,在结合的过程中把儿童的思维引向深入,采取联系、比较的思维方法,用形状,用声音,用感觉器官的具体感受来联系、比较,建立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的联系,从而更准确地领会词义。这样做,不仅可以比较确切地懂得了某一个词,而且经过联系比较,理解了另一些词。通过一个词的理解,丰富了词汇。由于是学生亲自经历的,显得格外亲切,因而也不易遗忘。这个识字的主动性,正是及时捕捉了儿童的思想,活跃了儿童的思维而取得的。我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启发儿童的智慧,往往是从人们不经意之处,捕捉儿童的思想,从儿童的真实感受之中,教给思想方法,又在文字和现实的联系上下功夫,既形成事物的概念,又牢固地形成词的概念。斯霞的教学,貌似平淡而用意颇深,这便是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2?她善于运用儿童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培养读写能力。

教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从他们日常生活的谈话中都可以觉察得出语言的特点来。这是由于他们经常运用并发展儿童的语言来谈话的缘故,斯霞也不例外。在这方面,斯霞已经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自觉地上升到规律性上来。这里先举一个培养阅读能力的例子。她在上《拾麦穗》这一课时,课文里这样写:“……

一群孩子唱着歌来了。他们是来拾麦穗的,他们在麦地里站成一条线,并排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拾。他们把落下来的麦穗拾得一个也不剩。”

斯霞先问:“一群孩子来做什么的?”──来拾麦穗。再问:“为什么要拾麦穗?”──麦子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应该有一点损失。又问:“他们是怎样拾的?”──站成一条线,并排向前进,一边走,一边拾,又问:“为什么要站成一条线?”──这样不会把麦穗漏掉。又问:“他们是怎样来的?”──唱着歌来的。又问:“为什么唱着歌来”?──他们帮助社员劳动,心里很高兴。

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照常情,只要认识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便行。但是斯霞并不满足于此,她要借课文来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像这一段课文,她一共向学生提了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大体是分作两步来提的。第一步是了解事实:一群孩子干什么,怎样干的。这是通过课文的语句,让学生具体懂得读课文要先了解是谁,干什么,怎样干。由此也可以帮助培养观察能力。第二步再作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站成一条线,为什么唱着歌来。这是从语句中体会里面的意思。这一类问题比前一类要难得多,是要动脑筋想一想才能回答出来的。这是在培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步骤,从低年级便要开始培养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斯霞提问题都用儿童容易懂的语言,准确、简单、明了,一步一步地深入,既发展了思维,又发展了语言。

再举一个培养写作能力的例子。

她有一次让孩子说说家里有些什么人。一个孩子说:“家里有我一个,我妹妹一个,我爸爸一个。妹妹在幼儿园。我妈妈一个,妈妈在家烧饭。爸爸开汽车。我还有一个奶奶,奶奶最喜欢我。妹妹喜欢和我一块儿玩。”从这里可以看到,孩子说话,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不懂得经过思考,把它条理化。斯霞就告诉他,应该先说家里有几个人,再把奶奶、爸爸、妈妈按次序排下来,再说他们做什么事。只有这样说,人家才听得懂,听得清楚。这样的说话训练很扎实很具体,为写作训练打下了基础。为了让儿童说话清楚,有条理,斯霞总是严格要求自己 ,说话一定要做到完整、准确、通俗、形象、生动,适合儿童口味。她在备好课以后,常常自己试讲,哪里不合适就改,要起到示范作用。

不仅这样,斯霞还有意识地随着年级的递升逐年丰富教学语言。例如,待人态度,一年级她就常用客气、和气、和好等,二年级用和蔼、亲切、忠实等,三年级用慈祥、慈爱、友好等,四年级以上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谦逊、虚心、诚恳。她在上课时,经常按年级使用不同的词语,学生听多了,听习惯了,就会逐渐成为他们的口语,化为书面语,在说话和写作中准确地表达出来。遇到有些较艰深的词语,老师运用了,可是学生不懂,就在说了以后再跟他们做些解释,让他们试用,来学习语言。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斯霞便是这样自己下苦功,而后指导学生下功夫的。她并没有局限在“儿童世界”中,随着儿童跑,而是不断地发展儿童的语言,随着思维发展而发展语言。这些地方,听课的老师是一时不易觉察的。她的语言是经过选择的,适合于儿童的口味的,在质朴之中,见出教学的真功夫。

3?她善于激励儿童的认识,锲而不舍地发展教学成果。

记得60年代之初,当时的江苏教育厅长吴天石同志写过一篇关于斯霞教学经验的文章,提到斯霞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一方面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认识,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一方面从识字开始,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学上创造了一套教学法。她在完成上述两个任务时,不是割裂开来进行的。她运用明确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得很生动;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打开学生的思想窗户,使学生看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宏伟远景,使学生了解要怎样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20年后的今天看来,斯霞的这个经验有了发展,已经从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的关系,从认识事物的规律与学习语文的规律的关系上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发展。

这里也举点例子。她教《刘胡兰》,课文里面有一句话:“刘胡兰立刻把敌人顶回去。”斯霞问:“顶”是什么意思,说明刘胡兰的什么?通过谈话,学生懂得了“顶”字在这儿表达了刘胡兰英勇不屈的气概,又如教《一个伤员的愿望》,她问:“那伤员慢慢地闭上眼睛,说明了什么?”学生答,已经牺牲了。斯霞要学生说出怎么知道是牺牲了。学生读课文,经过思索,回答说是血已经流尽了,还有毛主席一直把他送到坟地,从这些话可以看出来。这是从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理解内容,由外到内地进行思想训练,寓思想教育于语言训练之中。这样的经验,在斯霞的教学中也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同志对斯霞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过研究,认为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识字学习的重要因素,并且认为,在识字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也很重要。我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斯霞的教学,从识字教学到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这是她的最突出的经验。她这样锲而不舍地进行研究,所以教学成果也就比较扎实。这样的思想教育,丝毫没有板起面孔教训人的样子,而是显得那样质朴自然,这也是质朴中见到的真功夫。

这样的纯真,这样的质朴,这样的真功夫,便形成了斯霞的教学风格。

这样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因素可能有多种,但我觉得表现在斯霞身上很突出的一点,便是对孩子的热爱。我回忆最先得到斯霞的印象是60年代之初,那时她的“母爱”正受到不少人的批评、责难。我从报刊上读了那些文章,半信半疑,信的是教师对学生决不单是通常所说的母爱,疑的是亲子之爱放在师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对。那时曾跟着已故的戴伯韬同志到江南做过农村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路过南京,我偶尔从来访伯韬同志的客人口中,听到谈论斯霞。在这样的时候,伯韬同志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希望斯霞要看得远一些,想得开一些,要从人家的批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锻炼自己。这些话,我是深为感动的。尽管斯霞没有来,我也没有见到斯霞,但我在脑子里构成一个虚拟的形象:她是那样和蔼可亲,课堂上每句话都打动孩子们的心,跟孩子们有共同的感情。尽管她受到许多批评,但孩子们却还那么像对待妈妈一样,甚至比妈妈还亲的那样对待他们的斯老师。隔了若干年,我和斯霞见了面,谈得很愉快,我终于从心里掏出一句话来:斯霞同志,您像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我看是您取得经验的一个重要前提。她点了点头。

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像母亲一样地热爱吧。对小学生来说,母亲是党领导下的老师,教师也是党教导下的母亲。作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他们那一身二任的特点,在斯霞身上已经有了鲜明的反映,由此而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这是斯霞教学经验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么也是值得推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十不宜”



吴迪康



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到一些小学听语文课,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我感到有研究价值的,就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经过加工整理,或作为资料保存,或给报刊投稿。现将有关课堂上教师不宜做的十条写出来,供参考。

一、开篇不宜淡如水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X课。”我常常听到教者把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初听时倒也觉得新鲜,“共同学习”嘛,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育思想可嘉;可后来发现,不少人、不少课的开场白都是这样,我便产生了疑问:日常吃饭菜尚且知道花样翻新,有利于增进食欲,上课开篇一成不变,岂不要倒学生的胃口

有的教师很注意这一点。我听一位老师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者在板书课题时有意漏写引号。写后问:“老师这里写的与课本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打开课本,认真看后齐说:“少了引号。”老师问:“这里为什么要加引号”学生答:“这是引用一个人说的话。”老师进一步问:“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哪些问题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话是谁说的”“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啊”“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放掉”“有没有放掉”……在肯定了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质疑之后,老师紧接着说道:“很好!这些问题课文都作了回答,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接着,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读起书来。

古人云:“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面惊,不敢弃去。”这里尽管谈的是写文章,但隔行不隔理。上课之初,设计一段好的导语,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篇就平淡如水,要想上好一堂课谈何容易!

二、指名不宜在问前

“XXX,请你回答一个问题。”老师一指名,一位学生站了起来;随后,才见老师提出问题。是提问在前好,还是指名在前好,颇有一番考究的必要。

提问在前。老师将问题提出之后,每一个学生必然要认真思考,并且做好回答的准备。老师此时的短暂期待,也就是常说的“空白”,正是学生思考之时。提问在前,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开动脑筋。尽管最后答问的只是一个学生,但它却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确保全班学生处于积极思索的状态。

指名在前,那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试想:某同学已被老师指名站起,班上其他同学谁还会对下边提的问题积极动脑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一些学生的思维活动。尽管教者主观上并不是这样想的,但客观效果如此,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三、不宜每次都“你来”

我发现,有的老师请学生发言,指甲说“你来”,指乙还说“你来”,指丙、丁亦然。于是乎,一堂课上“你来”一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应当指出的是:教师指名学生发言,每次都说“你来”是不适宜的,应当变换一下说法。比如“请你回答”、“你说说看”、“你来告诉大家”、“这个问题你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倘若整堂课都说“你来”,暴露的是教师语汇的贫乏,而学生听之乏味,影响教学效果是确定无疑的。另外,它还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小学生除了向课本学习书面语言之外,理所当然地还要向老师学习口头语言。老师讲话,语汇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会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口头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进。

四、“太好”不宜再找碴

黑板上出现的是两行生字词,一个学生读过之后,教师立即称赞道:“太好了!”这位学生当即高高兴兴地坐下。不料,老师随后又问大家:“他刚才有没有读错的地方”马上有两名学生指出了该生读音上的问题。

此举显然不当。“太好了”的评价用语不是可以随便用的,当一个学生的答案确实见解独特,所说无懈可击,才有资格受到这样的赞扬。然而,现在教师对该生大加称赞之后,又让其他学生找出其不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试问:刚才那位学生到底读得如何如果有错,就不能赞之“太好了”;如果没错,那就用不着再来找碴。二者只能居其一,怎能同时存在呢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作出评价,就要考虑评价用语的准确性。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时以表扬为主是对的,但必须以恰如其分为前提。否则,不当的赞扬对学生学习和进步是有害无益的。

五、不能乱点“鸳鸯谱”

有一位教师教生字词,出示小黑板带领学生读字音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已经懂得的词语意思。一位学生说:“我知道‘胸腔’的意思。”教师叫他说给大家听听。“就是这儿。”学生指着胸部答道。教师点头表示肯定并示意其坐下。

这位同学的答案是肯定不得的。“胸腔”与“胸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胸腔”指由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隔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在胸腔内。而“胸部”则指胸脯子,它是人体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前者所指在人体内部,后者所指在人体外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一肯定不可避免地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胸腔”即“胸部”。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所讲的内容一定要正确、准确、合乎科学,不能讲错、讲歪,否则将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六、配角不宜唱主角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的现象比较普遍。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实在今人高兴。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配乐朗读的文章,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按照常理,听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所配音乐其声音之高,足以将朗读者的声音“淹没”,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听音乐上去了,影响听有关课文内容的朗读。配乐朗读的初衷既然是为了增强朗读的听觉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经过这样的包装之后,却走向了愿望的反面。因此,配乐朗读中的这种反客为主现象,应当改变。如要配乐,所配之乐其音响只能处于次要地位,切莫颠倒过来。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配乐朗读不能代替教师范读。教师表情朗读,学生当面听到、看到、感受到,直接受到的教育和感染是任何传媒所代替不了的。教师读得好,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喜爱,对朗读的兴趣,对教师的崇敬,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配乐朗读,还是自己练好朗读基本功,当面读给学生听为好,适当时候搞点配乐朗读也可。应当以听教师范读为主,听课文录音为辅。

七、不宜一口吞个饼

人教社编义教五年制第六册语文基础训训练2中有一道题:“读句子,注意顿号的用法。”例句是带有顿号的几个句子。一位老师教学时不仅把顿号的用法、注意点一口气讲完,还辅之以点顿号的练习。无独有偶,一位教师教三年级学生写对话,范文只涉及“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有时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提示语仅有两种形式。但教者不仅讲了这些内容,还把提示语的四种形式以及“说”的不同表述方式统统讲了。

上述两例,教者是想让学生多学一点,其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想“一口吞个饼”、“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

小学生学习知识有阶段性,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解到运用。教材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编排的。以顿号为例,除了“读句子,注意顿号的用法”之外,还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和“综合练习”等,而这些是在以后的基础训练中,分好几次出现的,是按照一定的“序”安排的。刚开始接触某一知识点,就把有关内容全讲完,看似快了,其实慢了,违背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必然会走向愿望的反面。

八、“对口相声”不宜演

我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当他叫起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他马上走下讲台,来到这位学生身旁,面对面地听这位学生的发言。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卡壳现象,他仍然面对面地给予引导,直至问题的解决。其间他对这位学生可谓是全神贯注,众多的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他就不管了。课堂上出现一种师生二人说“对口相声”,其他同学放任自流现象。

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在课堂上是不宜出现的。这是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学生身上,课堂上就会纪律松弛,其他学生听这种“对口相声”的就会寥寥无几,这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教者仍然处于讲台的位置,心中时刻装着全班学生,在认真听取一个学生发言的同时,目光要时不时地扫视全班,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老师此时此刻正在关心着自己,从而保证课堂纪律处于良好状态。

九、改错不宜缺勇气

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字“肩”时,把“户”下面写成“月”字。一学生当堂指出,这位老师并没有及时纠正,反而说“这样写也可以”。此外,我也曾见有的老师对自己教学中的失误,不当面纠正,而悄悄改正,采取了一种自护其短的做法。他们的共同心态是:怕当众认错纠错,有失面子。

自护其短,也许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把学生蒙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到那时,他们一定会发现某某老师曾经“蒙”过他们,教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无形中打了折扣。其实,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教师也不可能万事精通,教学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是常事,本不足为怪。教师应放下架子,勇敢地承认错误,并立即纠正。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对此也是能够理解和谅解的。

在这方面,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堪为我们的表率。有一次,她让学生听写《列宁和卫兵》,当她发现有几个学生把“你不该责备他”写成“你不应该责备他”时,对学生说:“那不是你们的错,是老师念错了吧!”这种严于责己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

十、不宜充当裁判员

具体某一篇课文如何划分段落,学生的意见并不一致;给一段短文拟个小标题,说法也不尽相同……遇到这种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有的老师是让学生讨论,但更多的是由老师作出判断。

谁是谁非,为什么不让学生讨论,而要由老师裁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者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我认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是直接说出答案,学生记住的仅仅是现成的结论,思维的“闸门”根本没有打开,学生也没有知其所以然,这能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

当发现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的时候,应当让他们议论纷纷。这当然需要花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通过争论,学生明辨了是非,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力气用在刀刃上,不是很好吗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有写有练,高潮迭起”。“议论纷纷”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有什么理由仅仅充当一个裁判员的角色呢

本文提出的十个“不宜这样教”,谈了课堂上常见的教学失误,当然还不止这些。但是,这些现象在课堂上的出现,足以说明,当教师的,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十分注意,切莫掉以轻心。课堂教学无小事,教者事事应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要认真设计,想一想怎样做效果更好,怎样做便会影响教学质量,力争上好每一堂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让学生体味思维的快乐



雨水



伽俐略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欢乐。在思维的跨越与激荡中,人能充分体味个性自由舒展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这种快乐,应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育中,孩子们常常不去思考,甚至是不会思考,读书的快乐何从谈起。学生本应是课堂的主角,而不是听众和看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思维的因素,恰当地选择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并激励他们思考,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有很大作用。

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文的学习中,有的课文或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学生认为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了,阅读时常常一带而过。而这些又往往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所在,或者是理解时容易发生错误之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故意设疑,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中,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只狐狸看见乌鸦嘴中叼着一块肉,馋得直流口水,它是怎样想,想了些什么办法?是怎样把肉骗到手的?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在我的指导下仔细地读狐狸与乌鸦的对话,并对三次的对话进行对比,从中悟出狐狸骗到肉的真正原因是乌鸦爱听奉承话。之后,我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了前面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情感就象涓涓细流一般涌出来。又如教学低年级《小猫种鱼》一文,“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它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课文的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思考想像的余地。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后,我又问学生小猫种鱼能收到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动脑想,动嘴说。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提高了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次,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感悟课文所阐述的道理。

低年级的课文,通常是学完课文后,要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引喻性强,而孩子的认知多具有直观性,为了教会学生在课文难于理解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从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如在《小猫钓鱼》中,我抓住“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两个词,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下反复朗读,接着要求学生从小猫的动作上去理解这两个词。通过读与思考学生很快明白了“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的意思是相对的。在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小花猫为什么开始钓不到鱼,后来又钓到一条鱼的原因。学生很自然就找到了答案。在学生懂得这个故事的内容后,再把小花猫的行为引申到学生的身上,进行思维迁移,让学生讨论学习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大家各抒己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的一种本能倾向。

因为他们需要从各种角度去了解、认识变化多端的外部世界,而好动爱玩正是他们特殊的认识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还适当地采用学玩结合,乐中求知。在教学《北京》的第二自然段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天安门、广场、革命英雄纪念碑的方位图。一段枯燥的文字顿时在孩子们的眼中鲜活起来,从孩子们的眼中我看到了智慧的闪现,不一会儿,方位图完成了,当孩子拿着自己的成绩走上讲台时,那种思考后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之后,我让孩子们对着方位图读记这段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听着他们琅琅的读书声,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每根神经都在跳动。在这种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孩子们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此外,多给孩子们留一些思维的空间。

每一节课,都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人生中共同的一段生命经历,正如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不要把课文的内涵解释得太实、太死,不要过分追求师生总能达到一致与共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运用自己的眼光和大脑,在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充分享受思维跃动带来的欢乐。就让孩子的注意力象放大镜下聚集的光一样,点燃智慧的火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堂练习的优化



陈益庭



陈益庭

作为课堂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练习,我们不能把它仅仅看作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应作为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和发展过程来认识,其内容不能局限于课内,也不能把书面作业作为惟一的形式。作业练习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活泼好动、渴望自主,希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

一、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作业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使作业形式不拘于写,而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将演、评、画、游戏、参观。访问等形式与听、说、读、写巧妙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其主动练习。以“动”为主线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操作、游戏、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作业练习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作业的形式可以因文而异。教《乌鸦喝水》、《称象》等课文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散文诗、散文等可来一回“诗文配画”作业。比如,教《我是一条小河》、《我的家乡》等,都可让学生为课文画插图。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课后去找找、读读《安徒生童话》。学完《一粒种子》后,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课后去种种大豆。向日葵等,并注意观察,每天写写观察日记。如教学《长颈鹿请客》,可让学生三五成群,自由组合说说、演演、评评。

同一篇课文,同一个内容,练习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如,《荷花》一文描写荷花不同样子有这样几句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有的才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开展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学习这段时,出示如下作业练习:

(1)画:依据文中描述,画一画自荷花的样子。(2)说: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3)读:有感情地读出白荷花的美丽多姿。(4)写:仿写一组“总──分”结构的句子,用上

“……有的……有的……有的……”

这样的作业,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性。因此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变“苦作”为“乐作”,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出击”,教学效果好。

二、精心设计练习,强化重点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课文。如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安排了两次练习。一是学习新课时,出示练习题:孙膑向田忌献策时,显得(),田忌则表现得(),齐威王却非常()。这个练习降低了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的难度。二是为了落实并强化第一个目标,我精心地设计练习题:田忌和齐威王进行第一次比赛的时候,孙膑也在人群里。他看到(),还看到(),就对田忌说:“_________”。田忌照孙膑说的去做,果然转败为胜。

这个练习使学生将课文中潜在的语言外化为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拓展了语言训练的素材,还能促成学生积极思维,理解孙膑的妙策一是来自他仔细观察,二是来自他能在分析主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力量,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语言内涵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有位教师在教《梅花》这首诗的时候,在进行了朗读、抄写、背诵,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之后,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次语言训练。

教师先后出示四张卡片,让学生观看插图,回想诗意,按照卡片的提示进行口述。

1.第一次出示的卡片上写的是:

地点→什么→时间→怎么样→诗人感受

学生口述为:在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冬天的寒冷,独自开放了。我离得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飘过来。

2.第二次出示的卡片上写的是:

时间→地点→什么→怎么样→诗人感受

学生口述为:在寒冷的严冬,在墙角,有几枝梅花独自开放了。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清香飘来。

3.第三次出示的卡片上写的是:

时间→什么→地点→怎么样→诗人感受

学生口述为:在寒冷的冬天,有几枝梅花,在墙角独自开放了,像雪一样白,但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味远远地从那儿飘来。

4.第四次出示的卡片上写的是:

地点→时间→什么→怎么样→诗人感受

学生口述为:在墙角,在寒冷的冬天,几枝梅花独自开放了。远远看去一片雪白,可那是梅花,因为远远地就能闻到它的幽香了。

第一次的卡片提示的前四项的顺序,同原诗的顺序一样,学生口述时难度较低,后几次的卡片揭示的顺序有了变化,学生口述就有一定难度。尽管因变化了原诗的顺序,学生说得不那么确切,但灵活地掌握了诗的意思,接受了组织语自的训练,这比让学生死记诗的解释要好得多。尤其是卡片揭示的最后一项“诗人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三、分层练习,发挥训练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掌握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层练习,因人评价,有的放矢,使全体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达到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

如教第二册《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针对“有………有……还有……”这一句式,教师设计了如下分层弹性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任选两题来完成。

1.海滩上有各种形状的贝壳,有(),有(),还有()。

2.儿童公园里有各种玩具,有(),有(),还有()。

3.(),有(),有(),还有()。

这样,通过分层次的作业,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后进生“消化得了”,使全体学生各有所获。

此外,学生的作业还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选做题面向优等生,重在培养创新能力。如《月光曲》课后练习2: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景色,哪些是联想?摘录课文中联想的句子。这是全体必做题。选做:(1)自写1-2句联想句子。(2)模仿课文第9自然段,写一段由事或物引起的联想。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业不再是苦差事了,效果自然理想。

四、设计创造性的课堂练习,达到训练的创造性

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其创造性地练习。因为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无现成的东西可照搬,无固定模式可遵循,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及时捕捉信息、深入细致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练习,使学生在自觉自愿,动情愉快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形成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1)续写:学习了《凡卡》后,让学生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后,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扩写: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补充。如《忆铁人》中有“哦?……咳!”一句,省略号省去了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又如《火烧云》一课,当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多”时,抓住课文中“还有很多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让学生帮作者说出来。(3)迁移:学习《桂林山水》中对漓江水、桂林山的描写句子后,出示下列练习:这里的花真多呀,()。这里的花真美呀,(),这里的花真香呀,()。(4)求异: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如学了《乌鸦喝水》、《小白免搬西瓜》、《称象》等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比聪明,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5)拓展:如学了《青蛙的眼睛》、《蝙蝠和雷达》后,可让学生通过查询,了解人类还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想象人类还可能利用仿生的原理发明什么?促使学生拓展知识、发散思维,诱发学生的创造欲。再如《旅行家树》这篇课文,作者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它造福于人,尤其是它不因环境不同而改变其品格:“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教师可以抓住课文难点,拓展思维,进行说话练习:(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具有这种品格?依照以上并列叙述的表达方式说一说。(2)古往今来,有许多人也有如此品格,请你依照以上表达方式说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文字训练别解



夏家发



科学使人摆脱了神学的奴役,但科学并没有理由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科学可能有助于宏扬人性,但科学并不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惟一方式。

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是什么”

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深究起来,实是在问哪些训练属于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训练是不是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不一定。比如,在数学课里,应用题的审题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吗?在思想品德课上,对行为规范的语义的理解不也是语言文字训练吗?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日记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偶尔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写日记,这显然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在家里,孩子说错了一句话,妈妈给予纠正,不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 因此,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其它教育情境里。所不同的是各种教育情境中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在数学应用题中审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问题和条件,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辅助性活动;思品课为行为规范的释义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在家庭里,妈妈纠正孩子的语病则是一种不系统的随机语言教育的活动。

语言文字训练是什么?训即训示,指导;练即反复学习。语言在这里显然是指口头语言文字及书面语言,合起来说,语言文字训练是学生有指导地反复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

二、在语文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由教育思潮的流变,对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产生了许多不尽相同的解释,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种争鸣,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二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三是主体性教育的争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焦点是人性与物性是否同构?教育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为本,或是说教育的价值在于审美、教化,还是在于传授知识。素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素质,认为人的发展中存在着基本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是高级发展层面的基础。而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在于发展人的主体价值,而不是把学生作为客体加以塑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自主性,而不是既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的刻板的执行者。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是努力使我们看到人性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而素质教育则努力使我们看到人性中存在的基本层面,主体性教育的争论则使我们看到人在实现人的价值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问题的争论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潮的流变中我们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的一种理性思考。

语文教育性质的讨论由来已久,这种讨论的中心话题是:语文教育是干什么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从语文教育的功能、目的层面去思考语文教育的性质问题。就语文教育功能目的而言,受三个方面制约,一是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二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内在逻辑,三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内在规律和价值期待。长期以来,我们较为重视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比较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化功能。反映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上以及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主要是作为社会道德的体现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而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则知之甚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应和重视。

在此种情形下,提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是顺应了教育思潮对于人性的呼唤和重视,是人们从语文教育的结构和过程对语文教育的实质的一种深入思考。

在数学课里,在思品课里,教师可以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对于这些工作的开展并无大碍,但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则是把语文教育与其他教育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语文课里不进行系统、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就成为空壳。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形成系统的语言的沟通能力,而这些目的离开了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审美和道德教育在语文课中也是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进行的。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在于如何进行这种训练。如果把语言文字训练看成是一种纯技能、知识的训练,显然是一种误解,语文训练理应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层面。思想、政治、道德、审美教育显然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离开了则成了无本之源,无异于缘木求鱼。

由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考虑较多的是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对于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则是以教师的教为依归的。而教什么的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一个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按照既定的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这里教师的自主性表现为对教材中特定课文的内容的前后顺序的处理上,教师对教学阶段的前后联系的方式和程度保持着一种被动状态,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基本由教师的教学设计所决定,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基本处在自发状态,只是偶尔迸出一点火花。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极大的提高,这是增强教师教学自主性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因为教师整体素质较差,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亦步亦趋地进行日常教学,以至于教学参考书成为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而没有教学的自主性,创造教育的口号无异于空穴来风。在总结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过程中,我们有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那就是,特级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是不是存在一种“恒常”的教学模式,而我们往往把这种“恒常”的教学模式,就看成是一种教学规律的表现,并努力使它具有一种推广的价值。这样的做法在建国五十年的教育史上应该说是一种较为惯常的做法,我们甚至试图将教材的每一课搞出一个教学流程图,以便教师拿起来好用。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顺应教师的低层次心理需要,如果有了这种“科学”的教学流程图,教师的课程运作能力显然就是多余的。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宜于制作这种情境性很强、操作性很强的流程图呢?显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个性不适宜,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能力和道德个别差异不适宜,人的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不适宜。惟一适宜的是便于标准化考试的语文知识和简单的语文技能。因为这样做,可以回避多样性,而人的成长的多样性与模式往往是矛盾的。

四、对语言文字训练的误解可能导致的后果

在语文教学中显然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语文课并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课。形式教育论较为重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这在我国有着久远的传统,因为语文历来作为国学,而实质教育论较为重视语文教学的本位价值。如果从本位价值出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会把学生训练成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储存器,学生无法完成从一个学习语文的人到善于使用语文的人的转化,学生无法经由语文的学习去体验美、实践美,体验善、实践善。

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种种误解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如下几方面的偏差:

1.教学中较为重视书面语言训练,轻视口头语言训练,因为考试不考口语。

2.重视“训”,轻视“练”。教师讲得太多,问得太碎,学生读得太少,写得太少,想得太少,说得太少。

3.较为重视接受性的反复学习,较为轻视学生发现性的领悟、意会、体验、揣摩、顿悟。

4.较为重视训练的逻辑性、连贯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种既定目的展开过程,教师与学生对于这种既定的目的保持一种被动性,较为轻视训练中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情趣萧瑟,兴趣寡然,以至于教育理论界醉心于专家程序和模式的研制,教师渴望能有一种拿来就能用的无须费心的样板。

简单的认知学习和行为习惯训练中,可能存在有较为通行的既定的教学模式,认知发展的高级机能道德层面不可能存在通行的教育模式,而情感,特别是美感层面难有这种既定的教育模式。但没有通行的模式,并不等于没有规律,只是此一模式适合于此情境的此一个体,并不适合彼情境的彼一个体而已。现代教育理论更为重视集体性的学习,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之,教育学是帮助人成长的科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创造的艺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育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人格,并使学生经由有指导的语言实践获得一种审美体验和道德陶冶,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训练。因此,我们应消除误解,明确方向,使语文教育实践更具科学人文主义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赞赏的艺术



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 陈荣艺



已经上五年级的儿子这阶段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买给他梦寐以来的一个“溜溜球”还高兴。联想自己往往在课堂看到的场面:老师缺乏激情,认真严肃有余而生动活泼不足,学生再好的表现,在他们的心目中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不值得称赞,因此,出现了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应付的“冷场”局面。与之相比,我非常钦佩和欣慰儿子的老师那表扬学生的意识和技巧。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索。

老师的赞赏与表扬、夸奖有着质的区别。赞赏是由于常识而加于称赞,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露,内心情感世界的进发,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功利目的。表扬则是侧重于外在的、形式上的,有时还带着一定的目的,并非真心诚意,比如为了让学生认真听课或是按时完成作业(这会引起学生反感)。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老师缺少的就是那份对学生的赞赏之心、赞赏之情,这是因为老师常常对学生期望过高,甚至以“完美”的标推去苛求他们,把他们的微小进步当作理所当然而忽略掉。因此,老师看到的大多是学生的不足和缺点,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自然就谈不上欣赏称赞学生了。如果有,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口头上的表扬而已,学生当然提不起精神。

赞赏学生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井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境,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赞赏是一种美的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这样的语言对孩子们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善与美是紧密相连的,“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作为—名老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真就是美,老师的赞赏必须真心诚意,没有矫揉造作、言过其实或者空洞无实,这样的赞赏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经常体验被爱感、成功感、自豪感和愉快感,从而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向上的性格,建立起亲密、和谐、真情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表现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处处洋溢着真情,时时闪耀智慧的火花。

赞赏是一门艺术,作为它的外在形式的表扬、称赞、激励也必定要讲究艺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表扬角度恰当:表扬学生的行为,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表扬学生的精神,如“你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很有创新精神”。表扬学生的素质,如“真聪明”,“你真棒”。对学生提出希望,如“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

表扬方法多样: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上面所举例子。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

表扬程度适时、适中:当学生有稍微的进步或较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表扬要及时,特别对待差生更应该不失时机。表扬的程度要得当,拿捏准确,不要言过其实,也下要随心所欲。否则,老师的表扬会没有意义,甚至事与愿违。

注意避免几种错误的表扬方法。表扬时没有面对学生,心不在焉,搞形式主义;表扬一个人而打击大部分;表扬现在的优点而颇带批评过去的不是(算旧帐);表扬没有针对性,空洞或言不由衷等。

我衷心希望所有的孩子能象我的儿子一样幸运,遇上一位具有人文精神,善于赞赏学生的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江苏省武进市 周纪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形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

一、采用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

我将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这一方式引进课堂,在讲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第五、六小节中,我都出示了自学要求。第二小节的自学要求是:想一想,小艇有哪些特点?可以画出重点语句,可以圈出关键词语,可以画一画小艇的样子,可以演一演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第五、六小节的自学要求是:1.自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艇的作用很大,完成填空:在威尼斯,白天,商人_____,青年妇女____,小孩____,老人____,晚上,看戏的人____。2.除了课文所讲到的,还有哪些人的活动离不开小艇,请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句话。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合作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其中学生的个体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和以发挥课堂教学的群体功能,为学生成功学习提供帮助。此外,在第二小节的自学时,我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开展选择性的学习。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如用笔画小艇的简笔画,用手势来表演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让全体学生做“船夫”,以手代艇来表演课文中具体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内容;让学生闭上眼睛体悟一下坐上小艇的感觉。我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注重其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如: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五、六小节,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交流汇报,学生说到了医生、教师、市长、旅行者等等乘着小艇去干各种各样的事,还说到了青年妇女乘着小艇去走亲戚、逛商场等。在教学中我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演一演,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全员参与,并且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吸引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科学的流程,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这篇课文中我采用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熟读内化的实践性的教学流程。在初读感知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地的风光,从学生的话题中引出在欧洲的意大利有一座闻名遗迹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并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整体感知文章围绕中心句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在精读感悟、熟读内化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课文的导语和过渡语: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小艇的呢?这样在导入时对照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同时又提纲擎领复习了第一教时的内容;②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儿呢?③小艇小巧玲珑、新颖别致、外型美观、内部舒适,你们想不想坐一坐呢?想不想读一读呢?这样的过渡语让学生产生情感的落差,给他们更多的认认真真读书的机会。④难怪威尼斯人都喜欢乘坐这样的小艇,驾驶这样重要交通工具的船夫,他的驾驶技术又是如何呢?⑤新颖别致的小艇有如此技术熟练的船夫来驾驶,真是锦上添花。然而这样的小艇有什么作用呢?这样的导入语、过渡语就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环节,在组织各环节的教学时,我关注着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更多地触摸文章的语言文字,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精于评点,或描述意境强化学习动机,或联系生活,使其产生亲切感,或情感驱动,唤起心灵的共鸣,或拓宽思路,使思维更具广阔性。

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激情激趣的导入,声情并茂的评点,画龙点睛的总结,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为了推导好第六小节的朗读,我相机辅以动情的叙述:“威尼斯的热闹和沉寂与小艇的开动、停泊息息相关,威尼斯独特的风光与小艇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面渐渐静下来,皎洁的月光给古老的威尼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忙碌了一天的小艇也不动了,威尼斯枕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沉沉地睡了,寂静笼罩着这座喧闹了一天的水上城市。”教师深情的叙述,诱发起学生美好的想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因而在感情朗读时也读得投入,读得给人以恬静、优美的感觉。

五、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

我立足课内,打好基础,立足课外,求得发展。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收集世界风光的图片,交流威尼斯的有关资料。课堂上,我以引代讲,通过引读,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我用生动的范读熏陶学生,用充沛的激情打动学生。作业中又让学生继续去搜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种“主动”、“乐于”、“勤于”都是情感的驱动。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没有去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是充分利用图片、利用录音带,用教师动情的语言去唤醒学生。如课堂的结尾我是这样叙述的:“今天,我们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的样子像新月,行动轻快灵活,美吗?坐在小艇上看看两岸迷人的风景,美吗?船夫驾驶小艇的速度极快,好潇洒噢!清晨,艳丽的朝阳给威尼斯抹上了一层金粉;夜晚,柔和的月光给威尼斯披上了一身银纱,美吗?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其实,像威尼斯这样的水上城市,中国也有,人们把中国的苏州称为“东方威尼斯”,你们不妨抽假期去苏州领略一下。”这种对照板书的总结,既提示了文章的思路,同时也激起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的怀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