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1
峨眉山月歌[1]
    峨眉山半轮秋[2],影入平羌江水流[3]。夜发清溪向三峡[4],思君不见下渝州[5]。
    
  [ 注释]
   [ 1 ]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以前,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
   [ 2 ]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 3 ] 平羌:即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自宝兴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本诗所指当在乐西北、峨眉县东一段。
   [ 4 ] 清溪:应在平羌江边。过去说是犍为的青溪驿,或说在纳溪县西。君:指峨眉山月。
   [ 5 ] 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 古今点评]
   1.“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和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唐诗笺注》)
   2.刘须溪云:含情凄婉,有《竹枝》缥缈之音。(高棅《唐诗品汇》)
   3.如此等神韵,岂他人所能效颦(首二句下)? (《唐诗广选》)
   4.此就月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诗法易简录》)
    
  [赏析]1
   
               沁人心脾的幽美境界——读李白《峨眉山月歌》
  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志向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迟疑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秀丽峻伟,李白二十几岁就游览过,写过一首《登峨眉山》。这次远游途中,再次一过。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夜,诗人从东北的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平羌江,因为水色碧绿几乎可以染衣,故又名青衣江。江水清澈见底,明月银晖洒江。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透彻、皎洁、银白色的世界。再加上远处峨眉山月在月光映射下,显出灰蒙蒙清秀的身影,这种幽美静谧的夜晚,使人陶醉。峨眉山月也似乎舍不得绿得可爱的江水,安祥地沉溺在江水中,随波游荡,随同着诗人远去的旅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写的是又一个旅途之夜。平羌江流入泯江,二江合流后又投入长江。诗人一叶轻舟,早早就从泯江岸上的清溪驿动身,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想寻找从峨眉山就跟随他一同行走的明月,也被岸边的高山遮住,再也看不到了,惜别的离情使他深深地深思起来。
    
  诗中有几个问题须弄清楚。一是“夜发”,有人以为是指“早晨”动身,这可能是认为夜晚不能行船,故如此解。其实夜晚可以行舟。李白因李璘事流放夜郎至蜀遇赦,由蜀入楚时,他有首《荆门浮舟望蜀江》其中有:“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东。”李白这次离家是带有游谒性质,而且他很喜欢晚上行船。他在另一首《渡荆门送别》中有“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的诗句,就是描写月下夜航的壮观。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夜游在这类诗中也屡见不鲜,如《东离门泛舟二首》之二:“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月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花似流萤。”由此可见,“夜发”就是夜晚行舟,并非指“早晨”动身。七绝篇幅短小,内容集中单纯,较少旁逸斜出,题目、内容既然是写峨眉山月,那么环境就必定集中到夜晚了。
    
  其次是“思君不见”的“君”究竟何指?有好几个选本认为是指蜀地的朋友,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以为是指“峨眉山月”。诗题既是写月。我们先看看李白笔下明月的形象,问题就好解决了。李白情志高远,豪爽飘逸,常把明月作为理想的化身、自由的世界来描绘。除了《把酒问月》外,还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甚至还可以随便寄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最喜欢把月亮人格化,并注入高洁的品质而当作亲密的朋友看待,邀它一块喝酒,而且“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之一)。他还把密朋挚友也比作明月,如《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总之,他常把明月当作具有明朗、皎洁、真率的性格的形象来描写。称月为君,是符合李白的性格的,它是作为故乡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故乡的亲人、朋友以和一草一木。假如把“君”实指为某一朋友讲,那么前三句与此有什么密切联系呢?而且这样一来,诗的内容就缩小了,味变淡了,不如前者浑厚,入情入理。
    
  七绝只有二十八字,这首诗五个地名共十二字,句句都有地名,这在唐人七绝中,确是绝无仅有的。这首小诗把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因此这些地名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细心推究。“峨眉山”、“平羌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两个地名,一是巍峨俊秀,一是碧绿可爱,再加上明月相映,那样的美景就自然可爱了。当然它还交待了诗人的游踪。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也是地名,但似乎在夜晚让钟声把“寒山寺”的“寒”意带给船上的客人。这两诗于此具有同一妙处。李白此诗首句写天空明月静景,次句写江中明月动景,上下相映,动静相衬,构成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幽美明亮的境界。第三句连用两个地名,既点明了动身地点和将要达到的目的地,语调显得轻快而急促,表示了诗人爽朗豪放的性格。这一句轻轻喝起,末句没有顺流直下,却回波倒卷。“下渝州”点明行舟将到的地点,也意味着船行很远了,“思”的情绪也就产在了。五个地名,前两个重在写景,中间两个偏重叙事纪行,最后一个则偏重抒情,当然这是就其主要作用而言的。如中间两个也有抒情成分。由于这五个地名带有浓厚景物色彩或感情色彩,因而随分自佳,不觉痕迹,既无重复或枯燥无味之感,又将诗人行踪交待得一目了然,而不觉得呆板,反具流畅飘逸的风神。  (魏耕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赏析]2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只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动身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难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终究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原本,短小的绝句在表示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逾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示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奔驰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置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周啸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2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归纳一下值得考虑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测,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时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他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但不论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假如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依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二:⊙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三:⊙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其四:⊙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与上述格律对比,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需押韵,而且应为平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干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假如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说来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其规范答案认定: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觉得,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明镜之始矇然未见形容也,和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昏暗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干光洁明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昏暗无光的样子。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平,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昏暗无光”为妥。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缺乏,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论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下载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别可能会更加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3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诗歌鉴赏非常重视对语言的品味、思想感情的掌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但是,这一切又都离不开对诗意的理解。正如谢冕先生在《诗论》中说:“我以为诗的欣赏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义。”刘勰也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源波讨缘,虽幽必显。”这就告诉我们理解诗意、准确解读是欣赏诗歌的关键一步。
  在这里我以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来谈谈理解诗意、准确解读诗歌的三大步骤:
  一、欣赏诗歌时,首先要“三注意”:
  在阅读诗歌时,要想准确理解诗意,首先要注意三点:一要注意题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注释。学生在读诗时往往只注意诗歌的自身,而忽视了对题目、作者和注释的注意。但是,假如这“三注意”做到了,诗歌鉴赏你就胜利了一半。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自身就具有提示性,如李白的《越中怀古》《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在《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是一个地名,“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可见,题目中最重要的就是“月”了。从以前所学习的李白诗中,我们可以知道,“月”在李白诗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说李白有一种“明月情结”。从他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来寄托他的思念;从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时把明月当成了自身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诗题中的“月”确实给了我们一种提示。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也有例外时候,假如是比较陌生的作者,我们就可以不必特别的注意),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辛弃疾和陆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王维诗中所体现的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是很有好处的。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李白,在读诗时,我们就要在大脑中对李白做一个梳理: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诗的风格飘逸豪放,诗的语言极其流转自然等。这样,我们就会对这首诗的语言和风格有所了解。
  三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然有时只有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对于课文中的《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边看注释边理解诗意。
  二、欣赏诗歌,最重要的一步是要解读诗自身的内容:
  诗歌篇幅的有限和语言精练的特点使得诗句成分的省略在古代诗词中普遍存在。这样,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会感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同时,为了使诗歌对仗更加工整,语言更加精练,诗人在写诗时往往会使用倒装和词类活用等手法。这也就造成了诗在语言上跳跃性很大,在诗意上更加难懂。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就应对诗歌进行“加工”——该“补”的“补”上,该“泡”的“泡开”。
  《峨眉山月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的诗意是:“秋(高气爽的夜晚),峨眉山(的上空),(悬挂着)半轮(明)月。”这里既有省略,也有倒装。在理解它的意思时,我们就应该把省略的地方补上,把倒装的语序调整过来——这时可以充沛发挥我们的想象,把诗句中的每一个词加在一起,进而把它联想成一幅画面来,再根据这画面把诗意的重新组合用自身流畅的丰富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再如,2004年湖北卷中有要求“解释诗的第三联的意思”这样的诗歌鉴赏问题。这就是直接考查诗意了。这第三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实为“海日生于(从)残夜”,“江春入旧年”实为“江春入于(到)旧年”。了解了这两句诗的结构特点,再根据我们的生活体验进一步发挥我们的想象,就可以把这两句诗的意思“泡”开了:红日紧贴尚未褪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有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了。
  依照这样的方法,《峨眉山月歌》的其它三句的诗意也就好理解了:明月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的江面上,并随着江水陪着“我”向下游流去。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明月朗照的夜晚,“我”乘船从青溪动身向三峡驶去。思念你啊,但因离去数里,重山相隔,却不能看见你,因此心中满怀着思念就去了渝州。通过这样的解读,诗意就非常明朗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我”,前三句描写叙述,主要意象是“月”,第四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在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寻找诗歌中蕴含的情思:
  谢冕在他的《重新创作的艺术天地》中指出诗歌的特征之一是“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因此,在诗歌鉴赏时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努力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括的不尽的韵味”。
  “诗言志”,诗就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体现。同时,在历年的高考题中,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题目也是非常多的。那么,怎么找出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动身:
  第一,要抓住诗歌中的“诗眼”,即诗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诗歌中诗人情感的宣泄有时会聚焦在某一句甚至是某一字上,这个“一句”“一字”即为整首诗的“诗眼”,它往往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显示的。
  在《峨眉山月歌》中,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就是直接抒情的句子。通过句中的“思”,再联系到这是李白初离蜀地之作,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就很明了。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静夜思》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2004年高考卷中《春夜洛阳闻笛》的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也是这样的句子。
  第二,要感知诗歌中的意象,从诗歌的形象中寻求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是交融着思想观念与感觉的知觉映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它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此,要想寻求诗歌的情思,必需深入的感知诗歌中的意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初步理解《峨眉山月歌》的诗意,我们了解到诗中有个主要的意象,那就是“月”。由诗中的“月”,再联系到李白的“明月情结”以和“月”的象征意义,我们就会明白这首诗中的“月”也寄托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因此,这是一首“由景生情”“情由景生”,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完美的诗作。再如,2005年全国高考卷中,就考查了《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这里的意象有:草,水,树,花,山,鸟。这些意象的组合原本是一派春天的美景。但是,“花”是“自落”,“鸟”是“空鸣”,它们是无人欣赏的,是寂寞的。因此,作者在这里是以乐景衬哀情,用诗中的意象寄托了自身无限的情思,即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寂寞。
  综上所述,只要按上述三大步骤来欣赏诗歌,不只可以准确解读诗歌、理解诗意,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品味语言、赏析诗歌中的“炼字”以和鉴赏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因此,在平时的鉴赏诗歌的训练中我们要多加注意和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2: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