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听天津张其庆老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5-13 14:24
标题: 听天津张其庆老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课,要有味儿;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听天津张其庆老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今天,一位老师拿来一张光盘,我一看,是天津张其庆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录象。当电脑屏幕再一次定格的时候,我才发觉一节课已经上完了,心里频频出现的一个词语就是“有味儿”。一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那“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呢?我在慢慢地回味着,咀嚼着。



  一、语文味——文化的味道



  一篇文本,一位作者。走近一篇文本,首先要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走近一位作者,首先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这是深入对话文本之前提。



  翻开语文课本,张老师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学生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



  师:上课伊始,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有缓缓的音乐作背景,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图片。)



  师:刚才,所看到的美丽的的风光,都是德国的美丽景色。提到德国,不得不提到一座小城,叫作哥廷根。这座小城因一座大学而得名,这座大学就叫哥廷根大学。我国的季羡林先生在1935年的时候,他只有25岁,来到了哥廷根大学学习,一学就是十年,直到1945年才回国。到1980年的时候,季老先生受母校的邀请,再一次回到了哥廷根大学,他写下了一系列回忆性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课题是——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由一座美丽的小城,到一座大学,最后介绍了作者两次来到哥廷根大学的经历,由此,导入新课,有声有色。张老师抓住了文本中的文化的因子,将其适当放大,让其散发出浓浓的文化的味道。此刻,学生欣赏了异域风情,眼前浮现了作者两次来到这座大学的情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领入了文本中。至此,课堂拥有了广度。



  二、语文味——墨香的味道



    很早以前,学生上课,课桌上摆放有笔墨纸砚。课堂上,便会闻到一股一股的墨香。读书人,就是喜欢这个味儿。这堂语文课,张老师扎实读词,扎实写字,指导有效,学生受益。



  师: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我们看一看大家的预习效果。看大屏幕上的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生:脊梁、姹紫嫣红、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花团锦簇、耐人寻味。



  师:你读得真好,非常正确。全班一起读。



  生: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师:下面老师在黑板写三个比较难写的生字,注意观察它们的字形结构和笔顺规则,好吗?



  师:老师要写的第一字是“脊梁”的“脊”。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



  (师板书:脊)



  师:第二个是“姹紫嫣红”的“嫣”字。注意右边下半部分的笔顺规则。



  (师板书:姹)



  师:最后一个字是“应接不暇”的“暇”字。这个字是“日”字旁,



  (师板书:暇)



  师:同学们在写这三个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它们写错了。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把这三个生字组成词语,在你的笔记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一遍。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要端正。开始吧。



  (生开始写字。)



  教师板书的三个字,的确是比较难写的三个字。教师直奔难点处,清清楚楚地点出了易错地方,“该出手时就出手”,“告诉,有时也是必须的”,让学生一边细致观察,一边聆听教师的精炼讲解,而后,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实践,这必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课堂上,我们品味到了浓浓的墨香。文字,是祖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让学生写好字,是祖先的一种敬畏。



  三、语文味——动听的味道



  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在教师巧妙地设计“读”的环节,让学生在一遍一遍地读书中,一点一点地读懂题目,一点一点地了解文意。语文的课堂,要“读”懂一切。



  师: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有两个要求:第一,努力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第二,就是一边读一边想象题目——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读出些什么。自己读课文。



  (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文章一共有4个自然段,请4位同学给大家朗读课文。看看他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中,你能读出些什么。



  (师指名读课文。)



  师:读的真好,不仅能做到正确、流利,还能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谁来说一说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指的是德国人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朝外开,这样人们从街道上走过的时候,眼睛会不由自主地——



  师: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的——



  生:美丽的花朵。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觉得德国人把花都种在外面,为的是让人们在街道上随便一看,就能发现美丽的花。让人的心情很舒畅。我觉得中国人都是把花种在屋里,为的是让自己每天去欣赏。



  师:在养花方式上有差别,德国人的养花方式,可真是够奇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着文章的题目,一步一步地来深入地学习文章。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课题。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思考其意。不急于让学生谈感受,而是让课堂慢下来,静下来,让学生真正读起来。自己读,指名读,做到正确、流利。读得从容不迫,读得充分,在学生初步读明白了的时候,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想法,把握住了时机。课堂上,我们闻到了一股股“动听”的味道。语文课,真正的语文课,便是读书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5-13 14:24
四、语文味——咀嚼的味道



  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它们(骆驼)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学学骆驼,要有那样安静的态度,咀嚼文字的时候,要磨来磨去才好。



  1.理解“奇丽”



  深入地阅读文本后,你会发现,一篇文章,经过反复阅读后,是可以浓缩成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这便抓住了文章的魂。当我们一旦抓住了这个魂,课堂也就拥有了魂,尽管形散,但神聚。在堂课上,张老师引领学生抓住了这个魂——奇丽。



  师:走在哥廷根的街头,季老先生看到了花,是什么样的?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请你认认真真地读这两句话,直到你的脑海中仿佛真的出现了哥廷根街道上那奇特的景色为止。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而后,再次朗读这两句话。)



  师: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窗户前都是漂亮的、五彩缤纷的那些花,然后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窗子连在一起,然后就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师:这位同学所描述的景象,相信其他同学也看到了。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景象,这种景象可真是——



  生:花团锦簇。



  生:姹紫嫣红。



  师:大家用的是书上的词语,那么这种景象漂亮不漂亮?



  生:漂亮。



  师:美丽不美丽?



  生:美丽。



  师:你从哪感受到它的漂亮、美丽?结合文章,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觉得在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我感受到花很漂亮。



  师:从“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中感受到了花的漂亮。我们再看一看,作者是不是用“美丽”这个词语来形容他看到的景象呢?在书里面找一找,作者用的是哪一个词语?



  生:奇丽。



  师:他是用“奇丽”来形容这种景象的。作者为什么用“奇丽”,而不用“美丽”呢?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差别。



  生:我认为“奇丽”不光有“美丽”,还有“奇特”的意思。



  张老师由句到词,由词到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读中引发学生感悟句意,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既而比较“美丽”与“奇丽”的异同,渐渐地走近文本,渐渐地走进文本的深处。



  2.细磨“奇丽”



  一个词语的阅读,在理解了其表面意思之后,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背后的意思,要联系生活细细地读懂它,要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文字具化,成为一个个美丽的形象,将文字赋予美丽的生命。课堂上,张老师就是这样细磨“奇丽”的。



  师:课文中哪能体现出“奇特”呢?



  生:因为他走过任何地方,就说明走过每一条街都是有花团锦簇的,可是为什么每家都要种这些花,就说明很奇丽。



  师:他走过任何一个地方,每一条街都是这样,每一个窗户也都是这样的,这种景色可真是奇特而又美丽。这位同学别坐下,站起来,读出你的感受。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很流利,也很有感情。还有谁能说一说,你从哪能感受到奇丽?



  生:我从“花的海洋”感受到的,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种花,在窗户前种几盆,要是整个小城每一个人都在窗户外面种上花,连在一起,就像一个花的海洋。



  师:你通过这个“花的海洋”感觉到——



  生:这个花非常的多。



  师:花多的背后,其实是——



  生:种花的人多。



  师:这样做的人多,所以我们才看到——



  生:花的海洋。



  师:你看过花的海洋吗?谁看到过?游园的时候,在水上公园,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也有许许多多的花连在一起,那我们看到的是“奇丽”的景象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德国人种花是为了别人,许许多多的人都有这一个想法,而咱们在水上公园看到的花,是工人把很多花聚集在那,形成美丽的景象。



  师:它很美丽,并不——



  生:奇特。



  师:而德国的这个花的海洋是从哪看到的?



  生:窗子,还有楼的墙壁上。



  师:这可真是一种——



  生:奇丽的景象。



  师:这位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下面请同学们尽情地欣赏一下这奇丽的景象。



  (播放一组照片。)



  师:这可真是一种——



  生:奇丽的景象。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析词语,学生的心底会留下深深的体验;联系生活去体会词语之意,更会加深学生心底的体验;尽情地欣赏一组景象,学生在欣赏,在理解,在体验。文本的语言与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心中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在渐渐地升华。



  播放美丽的景象,是在学生完全读懂课文之后,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看画面看懂的。



  3.诵读“奇丽”



  语文课,不可缺少“语”,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有朗朗的诵读声。高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它朴素,它简单,它实实在在。



  咀嚼之后的诵读,是在理解、感悟、品析之后的诵读。这样的诵读,能入其心,才会内化为自己心中的语言。



  师:放声地朗读这两句话,读出你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



  (生自由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还有谁愿意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读得也很好。同学之间,互相地读一读。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同桌互相读。)



  师:还有谁想读?老师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随着音乐,读出你心中的赞叹与陶醉。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很美,谁还愿意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有谁想读?



  (出示这段话的结构。)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还有谁能读?



  (出示一个词语:走过__________________。)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读得真好,她都能把整段话背下来了,老师发现,下面有很多同学也能一起背诵。可是,我并没有让你把它背下来啊,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生:我们非常喜欢这段话,所以印象很深。



  师:还有吗?



  生:我们能体会到这段话中奇特的景色,所以一到这段话,就特别熟悉,从脑子里面想出了这奇丽的景色。



  师:我们用心地去感受这段文字,自然而然地就能把这段话记在了心里。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语文课上,就是要“慢慢地读,默默地想”,在静思默想中细细地咀嚼词句,理解、感悟、品析、诵读,感悟语言与情感升华契合在了一起。语文课,散发出了浓浓的咀嚼的味道。课堂上,拥有了温度。



  五、语文味——碰撞的味道



  语文的课堂是对话的课堂,对话文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中,课堂中的个体不断地获得启示,向文本最深处迈进。在对话中,思想与思想在碰撞。语文课,不可缺少碰撞的味儿。



  1.对话“奇特”



  张老师对话了文本中的“奇丽”,这是指德国的街头景色。文本中的“奇特”,这是指德国的整个民族。由景及人,逐步感悟文本之真谛。



  师:那么季老先生仅仅看到了奇丽的景色吗?还看到了什么?



  生:他还看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质。



  师:看到了美好的品质,你来看看这样一句话。你来读一读。



  (屏幕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奇丽的景象,是怎么出现的?



  生:是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师:德国人都是把自己的花去让别人看,自己在街上再去看别人的花,这时,作者的内心深处不由得发出了一种感叹。这真是一个——



  生:奇特的民族。



  学生似乎没有感受到民族的奇特,但老师不急不燥,循循善诱,慢慢地引领学生触摸到了“奇特”。



  2.对话“奇”与“丽”



  文本中,正是因为民族“奇特”,所以街头的景色“奇丽”。这一关系,在师生的朗读中渐渐清晰。



  师:正是因为每一个德国人都去把自己的花去让别人看,于是,我们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才能看到——



  生:花团锦簇。



  师:才能看到——



  生:姹紫嫣红。



  师:才能看到——



  生:花的海洋。



  师:才能感觉到——



  生: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这可真是一个——



  生:奇特的民族。



  师:面对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作者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一起读这句话——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教师采取了引读的方式,和学生再一次回顾了课文;再一次梳理了课文;感悟到了“景色的奇丽”与“民族的奇特”的关系。教师的引读,达到了作者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三情共震的效果。这份感情慢慢地放大,这种情境逐渐弥漫,让学生情不自禁,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对话“中心句”



  对话“中心句”,往往每个人阅读后,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然后,个体与个体之间对话,不仅会有碰撞,也会引发共鸣,相互启迪,相互感染。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碰撞的味道。



  师:很多同学对这句话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篇文章中含义最深刻的一句话,为了帮助我们大家更好地理解,老师给大家出了三个小问题,一起看一看。



  (出示:



  1.“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2.“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3.为什么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同桌的同学研究研究。



  (同桌同学开始研究。)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耐人寻味”的意思是非常值得人仔细地去琢磨。



  师:仔细地琢磨,仔细地品味。这种境界是什么境界?



  师: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师:为什么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生:因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品质,是很少见到的,很少有的。



  生:把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为大家着想,这值得我们去琢磨。



  生:我觉得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是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如果有一家不这么做,光让“人人为我”,而不去“我为人人”的话,那德国就做不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了。



  师:我们就看不到这——



  生:奇丽的景色。



  师:还有吗?



  生:我感觉这两句是因果关系,因为“我为人人”,所以“人人为我”。



  师:所以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谁再说说?



  生:我觉得如果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达到“人人为我”。



  师:先是“我为人人”,才能实现“人人为我”最终的境界。



  生:我觉得德国人把花种在窗户的外面,这样做,是为了让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可以看到这奇丽的景色,而当他走在街上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别的人种的花。



  师:我们大家都能看到奇丽的景色。



  生:我觉得这种境界是彼此互相照顾,彼此互相给予。



  师:其实,不仅仅在街上看到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这样的。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请大家把书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看黑板,正是因为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的话去让别人看,所以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都能看到这奇丽的景色。那么,此时此刻,你对课文的题目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它能体现出什么?



  生:能够体现出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师:带着我们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让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完全是学生自主阅读后的真实的感受。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自主思考探索,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体验的升华、思想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的过程。在不断地碰撞中,让课堂拥有了深度。



  语文的味道,常常在书声朗朗、静思默想、师生对话、碰撞中释放。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